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校对)第6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3/1025

  “要什么?”钱佩英立即用眼神询问要起身的陆畔。
  “无事,我再盛些芝麻酱。”
  “我给你盛吧?”
  “不用。”
  瞧他,就着茯苓下饭,一气儿吃了一斤多羊肉,蘸料都吃没了。
  马老太在陆畔站起身盛麻酱时,偷摸瞪眼小孙女脑瓜顶。
  哎呦我天,胖丫呀,吃的头不抬眼不挣,你倒是瞅瞅他呀,他不比羊肉好看啊?
  又掐了一把宋金宝的大腿。
  吃、就认吃,羊肉一好,你就去夹。稍稍停停筷,都快要供应不上你了,个没出息的货。
  唉,你可是将军未来的小舅子,真是一点儿也不像。
  疼的宋金宝低头呲了下牙,没敢出声。来三叔家前,奶警告过他,要是敢出丑回头就扒他皮。
  宋金宝:来三叔家吃顿好的太遭罪,冒着大腿被掐青的危险。算了,多吃一些弥补自己吧。
  喝酒那事还是楼下先张罗起来的。
  楼下吃的比楼上还热闹。
  一方面是九桌人呢,人多,一方面是楼下有顺子、富贵、王忠玉他们在。
  顺子做不到与少爷同桌吃饭,怕噎得慌,特意来到楼下。
  要说这楼下的九桌,顺子离近看才发现,那汤底真就是汤底,不像少爷那一桌里面全是肉、全是羊蝎子。
  并且楼下热气腾腾的锅有几桌不是铜锅,就家里普通的大铁锅底下架着炭搬了上来。
  顺子在心里头琢磨,回头留意下,府里要是有多余的、淘汰的铜锅拿来几个。
  宋富贵和王忠玉坐在顺子一左一右吃的嘎香,锅底里没有羊肉咋的啦?就是骨头汤也是很难得嘛,涮菜有油水。等吃完的,这锅汤都要全喝喽。
  富贵说:“来,咱喝一口吧?”
  顺子立马响应:“来,必须张罗起来。”咱就是搞气氛的。
第六百八十章
少年的情怀才是最真心
  首先,自然是祝愿陆畔和宋福生双双高中。
  大伙连喝三碗,就像一气儿喝三碗,老天爷就能听见他们祈求似的。
  在这个话题上,宋富贵作为送考自认,举着酒杯,脸喝通红。
  话很多的给大家伙介绍道:
  “那小屋子,比咱山上的窝棚都不如,别看那里叫贡院。给你们讲讲,开开眼,不信你们问四壮,对,顺子,问顺子。”
  顺子给作证:“那对,就是那么小的舍号,就那种规矩,没办法。什么身份进了那里都白扯。”
  宋富贵立马接过顺子的话:
  “听听,是这么回事儿吧?什么身份进去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那简直是,再高就要顶到头,洗锅做饭都发愁,煮米洗菜你得身手像灵猴。”
  不像灵猴,那不回身就撞翻了嘛,叮咣的就会倒下一片,板子就会掉喽,就那么窄吧。
  “我猜到了下晚,那些秀才被折腾了一天,那指定是浑身没劲儿卧床头,最难的是,他们在里面吃喝拉撒要把人求。”
  吃喝就算了,拉撒还要看人脸色。
  这要是吃坏肚子着急,等那头衙役应允点头,这头快的话,就得一泻千流。
  不用去了,就地解决。
  王婆子她们:“艾玛,这么遭罪呀?那不都是秀才吗?”咋还能这么祸害,考出一个秀才多不易。
  “啧啧”,葛二妞给她孙子夹口菜才说:“难怪任族长那老头,嘴唇发紫脚底发飘回来。”
  多亏他们大伙前一阵好顿给福生大补,要不然绝对不是与他们坐下吃饭的状态,本身以前三侄子身板就瘦的不中用,不得累趴下呀?
  宋阿爷在阳台笑骂,“吃饭呢,富贵。”
  但是转回头,宋福生在这边也聊了起来。
  他拍了拍膝盖说:“这时候看个头高,不便。我要蜷缩着躺下,腿也不能乱动,稍稍动作大一些,身上盖的棉被或是这腿脚,就能给带去的油灯蜡烛划拉倒。”
  说完看陆畔,“你咋样?你比我还高,头一日,我瞧你脸色都不成。”
  宋茯苓听到陆畔极其接地气的回答:“恩,头一日是没睡好,后头就好很多。蜷着腿倒也能忍受,就是后半夜脚伸出去被蚊虫叮咬,有些受不住。”
  舍号不够长,睡着睡着,陆畔的脚就伸了出去,大拇指,小脚趾、还有脚心都有蚊虫包。
  “我走路都蹭鞋。”
  噗,画面出来了,宋茯苓趁着大伙询问陆畔抹没抹点儿药油,小声乐了。你在那屎号边,蚊虫一定多。
  陆畔边回答钱佩英,边看了眼宋茯苓,脸一红。
  也有可能是喝酒喝热了才脸红的。
  宋茯苓吃饱下桌前,终于看了眼陆畔。
  陆畔靠在椅子上,假装摆弄手里的酒杯,耳边听着大家说话声,目送宋茯苓打他身边过。
  就在宋茯苓来到楼下时,第二轮酒又开始了,且比刚才那一拨气氛还高涨。
  只因顺子在下面提议:凡是送过粮的兄弟们,咱们都站起来喝一个。
  唰唰唰,各桌汉子全站了起来。
  顺子端着酒碗,一时间,忽然停住了敬酒的动作。
  早就知晓,当初宋九族去了不少人,基本上壮劳力全去了。
  要是被灭,这个今日热热闹闹吃锅子的家族就没了。
  但是此时,当这么明显的看见桌边坐的只剩下妇孺,连半大小子都所剩无几,顺子突然陷入失语状态,内心还是被大大的震动了一番,好似一下子就想起这些人高喊着他们来了那一幕。
  难怪。
  难怪,少爷借着乔迁之喜,会给这些老人们精心准备礼物。全子与他汇报,从不管杂事的少爷,有过问花色和料子,还嘱咐要准备妥帖适合他们那个年纪。
  这些人,不是国公府的奴仆,和他顺子不同。
  这些人,也不是陆家军拿饷银的士兵。
  想必少爷嘴上不说,心里是很承这个情。
  是啊,在当时那样的状况下,这些老人能放儿子们出去就是大义,因为他们要担惊受怕或许以后会老无所依。
  “兄弟们,我托大一回儿,我先干为敬,顺子敬你们。”
  “干。”
  “干。”
  宋茯苓抬头看楼上。
  此时,陆畔正站在阳台栏杆处看向她家里那些人。
  她听不见陆畔和她爸在说什么,但是能感觉到,好像情绪多多少少也有波动。
  陆畔在敬宋福生酒,他说的是,听陵园管家讲过,叔,您有去看过那些人,过年也去看过。
  宋福生干掉杯中酒道:“我带队,我给领出去的,那要时不常去看看的。”不算啥。
  就宋福生这说话的语气,一副他啥也没做的模样,陆畔能不亲香他?能不高看他?
  陆畔从不佩服足智多谋的人。
  不佩服阅历多和看问题足够深刻的政客和权谋者。
  心眼子多,是聪明人,在他这里,没用。
  也不欣赏少年时的热血沸腾。
  他只佩服和欣赏一类人,那就是有足够的智谋,却在历经沧桑、看透人情冷暖后,仍能保持真诚待人的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3/10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