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校对)第6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2/1025


第六百五十二章
洗唰唰
  宋茯苓站在她自己屋的炕上,手里拿着笤帚,笤帚上系着一块抹布,正在仰头擦拭棚顶扣板。
  擦着擦着就特别生气。
  这怎么扣的板子呀?
  用拖把使劲一捅,有的木板块活动。
  钱佩英路过她屋门口,瞅了眼炕上的女儿,瞅了眼棚顶,“谁让你瞎出主意非让拼块,非要那种一块枣红色一块原木色拼凑在一起,那胶不是还没干透就开始下雨吗?”
  屋里潮,扣板没有完全晾干,可不就是有的拼缝没黏住。
  再说了,别的屋怎么不这样?
  知道为啥吗?
  因为咱们不矫情。
  咱就扣那种整体一大块打蜡的板子,它好收拾。
  这过日子啊,生活经验足的人都知晓,少整那些花了呼哨的,能好看到哪里去?花样越多、摆件越多,越给自己找累,干净亮堂的就得了呗。
  那时候,闺女非要这种错开颜色一个方块一个方块的扣棚,她这个当妈的就好心提醒过,“哪年扣板松动了,你这一块块的可就有事干了,反正我不管,自己屋自己收拾。”
  宋茯苓气呼呼的瞅了眼她妈,抬眼又瞅了瞅棚顶。
  她就不信了,站梯子上一块块擦,等她全擦完倒出空的,她自己熬胶重黏。
  吓唬谁啊?
  一个小时后,宋茯苓解下口罩,使劲一抹脸上的汗,手心上全是水,累的她、胳膊酸、脖子酸、有点喘不过气。
  更让人绝望的是她才慢吞吞擦完棚顶:“娘,娘你干什么呢?”
  “我和你爹要去收拾缓台了,你要干什么?”
  “没事儿,就随便问问,”没好意思提出你帮帮我呗。
  宋茯苓趴在窗台上又急忙招手:“嗳嗳?奶,你忙什么呢。”
  “哎呦,奶要忙的事儿可多喽,”马老太边说话边拿着艾草回了自家。
  米寿梳着小吊辫,手里拿着抹布出现:“姐,你累了吧?我和你一起拾掇。”
  宋茯苓坐在窗边,扭头看弟弟,夏风吹过,给她的鬓发吹的微乱。
  就在米寿脸上挂着憨笑,以为姐姐会夸他“关键时刻还得我弟”时,他姐顶着一张漂亮的小脸说:
  “不,我拒绝,我怕你帮完我,我还要去帮你,我会更累。”
  “嘁!”给米寿气跑了,这什么姐姐。
  米寿用肥皂水投洗抹布,正趴他自己屋的炕上吭哧吭哧擦拭炕席时,宋茯苓正钻进她直通棚顶的炕柜里,也在用肥皂水里里外外擦衣柜。
  先用湿抹布擦一遍,再用干抹布擦一遍。
  米寿站在自己屋的写字台前,开心的偷偷笑,用小手摸着书桌、椅子。
  他有自己的专用书桌了,姑父说:想摆啥摆啥。
  米寿扔掉抹布,完全忘记干活那回事。
  两只小手举着木质相框跪在椅子上,郑重地将相框摆在和书桌一体的书架隔断上。
  “呵呵,呵呵。”
  就在米寿看着相框里姐姐画的一家四口傻乐时,宋茯苓正在自己房间里,擦窗框、窗台、擦墙壁上的板子,擦写字台,擦书柜,擦椅子腿,跪在地上擦地板。
  当地板全部擦完,她大字型平躺在上面。
  阁楼缓台上的宋福生都听见闺女喊道:“啊,我不想活了。”
第六百五十三章
会败家的蚯蚓(一更)
  所谓缓台,是像二楼敞开阳台的样式,多搭出一块而已。
  宋福生一家出门,不是抬头就望天,而是多出一块平台遮挡。
  这块遮挡,对于二楼来讲是阳台,对于一楼能挡雨,冬天下雪也能挡雪。
  尤其是开春开化那阵,冰溜子不会直接掉到窗台上污了窗纸。
  宋福生一家三口认为这多实用啊。
  一楼,可以将花盆搬出来放在这块遮挡下,两面的窗户下都摆上花,看它们迎风摇曳,也可以坐在这下面支桌子吃饭。
  来了雅致,冬天都可以坐在这下面看雪吃火锅。
  二楼,打开向南阁楼门直通阳台,更是可以用这个假阳台晒菜,拉绳子晒被,你看这高度,你再看那阳光效果,晒出来的指定不一样。
  宋福生还惦记着,赶明在这里摆两个椅子,摆个小茶桌,支个大太阳伞,坐在二楼阳台上看书,或是和一二好友看景喝茶说话,当然了,更是可以坐在这里吃饭。
  他这个人,能想象出最浪漫的事就是,带着妻女坐在不同地点吃饭,吃好的,顿顿吃的香。
  为了这个,宋福生特意给二楼阳台四周弄了铁护栏,以防孩子们在上面疯闹掉下去。
  反正,他们一家四口对这个设计可满意了。
  四口,米寿属于凑数,姑父姑母姐姐说啥他都认为好,也确实好嘛,独一份。
  但是马老太他们最初看到设计图纸就“这是啥呀?怪模怪样的,没有见过。”
  马老太他们没相中,选择盖传统的阔气大平房。
  那时候,老太太私下还劝过宋福生,“你弄那怪样,是不是有点不庄重?哎呦,这可是房子,别听胖丫的,不是闹着玩小来小去的物什,要住一辈子的。”
  被宋福生一句话秒杀:“我就听我闺女的了,而且,你确定我一辈子就这一套房子?”
  马老太抿抿嘴:这还咋劝?三儿牛,眼下就好些套房,未来更是可期,人家过自己日子又没花她钱。
  后来,房子盖完了。
  九族全体、来串门的任家村村民们、包括施工的师傅,他们盖的都纳闷,通通仰头望着宋福生家:“……”
  真特娘的开了眼界。
  王忠玉他们和年轻的媳妇们:“好后悔呀,不听娘的好了,接着学福生家啊。”
  这不嘛,此时宋福生扔下笤帚,正在擦蹭二楼铁栅栏,被雨浇过,他担心上锈。
  可别给他上锈,这可是新房,他还没有坐在这里喝过茶吃过饭。
  听到闺女喊不想活了,要累死了,笑了。
  想不想活也要自己干,老爸可没空帮你。
  附近九族的亲人们听见这声喊,也笑了。
  胖丫是这个大家庭公认的“一坐一个坑,要干一股风”。
  啥意思呢?
  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宋胖丫在这个大家庭里不干活,你支使不动她。
  只要胖丫不想帮你忙,你喊她没有用,她能给一个位置坐出坑来,都不会起身帮你忙的。
  但是,她宋胖丫要是想干活了,那真是一股风似的猛干。
  而且这时候别人来帮胖丫忙,胖丫还相不中呢。
  九族全体都知晓,胖丫抠细节。
  就打比方,不用举例地雷那种复杂的事,只最简单的刷碗,你要么别用胖丫刷碗筷,要是决定用她,最好别催她,因为她能刷洗一下午。
  决定用她,更要有心理准备给她不停打井水。
  就这么个干活方式,弄的大伙也不敢用她。
  听见她喊累呀累啊,男女老少们能不会心一笑吗?
  猜就能猜到,那指定是又在屋里扣的细致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2/10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