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校对)第6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3/1025

  葛二妞在心里翻个白眼。
  “老爷子,眼下,水也金贵,井水不能用了。
  没听刚福生对大伙说的吗?
  从即日起,接雨水洗脸、洗衣裳、喂牲畜。
  而且用那雨水喂牲畜,还必须接下来就立马用,要不容易生小虫子。
  储存的水要留着喝,你别看咱家大盆小罐的好像水不少,实际没多少,要一直要留到天彻底放晴后,还得等到能掏井。”
  宋阿爷皱眉:“所以才让你疙瘩汤里多添水,就这一顿,今儿都不准喝水。”这老太太,就是不如福生他娘,心里没章程。
  葛二妞一噎。
  另一口大锅是大厨宋福财,用专属宋九族的铲子炒的菜。
  一般人家是用饭勺炒菜,他们家用的是特制大木锨。
  从地窖里带出来的五花肉不能放了,再说放别人家也不方便,干脆就做了。
  一大勺猪荤油下锅,五花肉片切的薄薄的,这样大伙都能吃到,炖茄子。
  茄子就这些,吃没就拉倒,今年茄子豆角丝还没晒,园子就被雹子祸害,还抢摘了些豆角白菜倭瓜,那也是吃没就拉倒。
  宋福财又舀两勺大酱,用酱焖,不放盐。
  “香,还是家里的饭香,”王忠玉凑上前:“大哥,我给你搭把手?”
  “不用,你快去歇着。”
  这么大的动静,人来人往,又炒菜又烧火说话,油棚子各口箱子上却蜷缩着人影在睡觉。
  还有很多像宋福寿似的坐在小板凳上,不敢靠棚子,怕棚子倒,抱住头在打盹。
  宋福生说过他们,让去找宿,任族长也邀请过,找几户家里躺炕上睡,他们不干,说要等饭,吃完还要干活呢。
  “吃饭了,吃饭了。”
  米寿站在宋福生面前,宋福生坐在小板凳上,没有那么多空地方坐人,爷俩也用同一个碗,免得多刷碗:“香不?”
  米寿吹了吹姑父喂过来的茄子肉,吃进嘴里:“香,姑父你也多吃。”
  然而每当这种时候,宋福生、钱佩英、宋茯苓就会自觉少吃、少喝。
  空间里有吃有喝,没必要和这些人抢。
  就是有时候控制不住。
  因为大伙一起吃饭,你听那咀嚼声、你看一大帮人稀里哗啦喝汤吃菜就香。
  这不嘛,宋茯苓一不小心就吃完了一个馒头,她是用馒头掰开,夹着茄子五花肉咬着吃。
  桃花又递给她一个:“给,妹,把饭盆给我,再给你舀些疙瘩汤去。”
  “姐,我?”我就不吃了吧,宋茯苓又咬了口馒头。
  旁边几个棚子,任七叔对任三叔说,“这是肉味。”都啥样啦?隔壁还能吃肉。
  任三叔捂着鼻子闭着眼:“恩。”
  棚子前,有好些小娃子,不顾下雨要过来找米寿他们“玩”,
  大人们往回抱,往回拽,他们在爹的肩膀上蹬腿,使劲甩开娘的手。
  倒是都懂事,或许也是怕宋福生。
  有那突出重围的小娃子即使是猛跑过来,也会在宋家人面前立即站住脚,看一眼宋福生的脸色,咬着手指小声唤道:“米寿?”
  还有喊宋金宝的:“金宝。”
  反正就是四处找关系,想吃也拐弯抹角。
  这就很听话懂事了。
  宋福生站在棚子前,冲猛蹬腿被抱走的孩子招手,喊那些家的大人:“放下,来来来,就是没啥好的,让他们都进来喝口疙瘩汤。”
  不够吧?
  不够再下。
  就这几天艰难,大伙都不要算的那么清,只要共同给它度过去,不当啥。
  “哇,没想到你三叔人那么好,”金宝的学堂小伙伴喝着热乎乎的疙瘩汤说道。
  本来大人与小孩子们之间就有距离,宋福生又在村里小孩们心中太厉害太强大,强大到都不太敢在米寿面前造次,担心米寿告状,形成报复链,团长伯伯该找家去了。
  别人找家里大人告状,爹娘也许会问问原因,团长伯伯要是找家去,爹娘准保会啥也不问就削死他们。
  所以,村里的孩子们见到宋福生,一向属于要恭恭敬敬绕着走的,没想到他们团长伯伯这么好说话。
  “那当然了,我家饭好吃吧?”
  “好吃。”
  “我与你说,这都不是我三叔做的,不好吃。我三叔做的才叫一绝。溜肉段、溜肥肠、小鸡炖蘑菇、酥软炸里脊,秘制小烧烤、排骨最好炖豆角……”
  丫丫在揪着宋茯苓的衣摆,顶着一张小脏脸,没洗脸,省水:“姐姐,咱家大冰棍呢,粘豆包呢?”
  棚里别家孩子越多,丫丫能想起的零食就越多。
  “我也不知道,地窖被泡了吧,应该都没了。”
  “啊?”
第六百四十六章
心晴朗就看得到永远(两章合一)
  “呦,这袋子上,怎么还有字?”
  任公信的小婆娘在仓房里,指着袋子,扭头问身边的丫鬟:“念什么?”
  当初,她刚嫁与任公信的时候,任公信说要给她买丫鬟伺候。
  这位小婆娘特意在人伢子那里,挑了位长相很是一般,不会爬上炕,但要认字的。
  这一家子多多少少都识得几个字,小婆娘就怕任公信将来有个万一,她连看字据也不会。
  丫鬟歪头看了看:“太太,好像念陆。”
  小婆娘眼神闪了下,就伸手解开最上面袋子上的麻绳:“给我仔细照亮,我看看里面都是什么。”
  西瓜、一麻袋里装六个大西瓜,有两袋子,共十二个。
  苹果、梨,一样一大袋子,装的满满登登,封袋的麻线都有裂开的迹象。
  就那苹果鸭梨,实际上,宋茯苓早已偷梁换柱。她到村后,给米寿支到后院帮忙淘水,就将以前给弟弟买的苹果塞到袋子里,将陆畔给的好苹果和个投大水分足的大鸭梨放进空间里。
  茯苓倒是想连袋子带吃的全塞进空间里,包括粮食,何苦来的还要用手推车推到别人家存着,让外人看到咱家有啥。
  可是,不行。
  像粮食,太爷爷那么仔细个人,做梦说梦话都能报出仔细账目,家里有多少细米有多少高粱。给粮食变没,他准保会发现。
  而陆畔给的东西共有多少袋,更是有很多人见到,大多数还是随大爷爷他们坐的那些车拉回来的。
  老爸万万次强调过,眼下不再是逃荒那时候。
  那阵面临的是生存问题,用空间的东西,甭管拿出和放里面,就不能想那么多,先以生命安全为主。
  现在是多与少的问题。
  宁可折腾,就当没有空间存在,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可以为保护财务让别人发现猫腻。
  财务能值几个钱?让人疑惑发现,你这一家三口身上有惊天大秘密,那是钱能解决的吗?那得制药,让发现的人失忆才能解决。
  这就是宋福生一家三口,为何还要像所有人向外倒动物什的原因。
  不过,这一家三口多多少少会搞一些小动作,主要是茯苓搞的,她的功能是向空间里投放东西,搞起来方便。
  比如在搬出那阵,她将重要书籍、银票,家里的整银子、金子,她擦脸的、一些私密衣物通通塞进空间。
  还累的膀子疼,存了不少目前大家都觉得很珍贵的水。
  空间里现在摆的全是水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3/10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