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1025

  宋茯苓进了辣椒房就稀罕地瞧辣椒小芽。
  目前,她爸已经用木槽子又开始栽种新一茬的辣椒种,而且这回木槽子老多,栽培的小苗多,搭成一个架子,一趟趟摆在上面,贴南墙立起来像大号书柜似的。
  “问你话,干啥哪,从哪个门进的。”
  “啊,我不知道,车停下来,我就看见一个大门。”
  宋福生坐在小板凳上:“那门阔气不,双开?”
  “双开,挺大,我要知道你关心这个,我就问问宝珠了。”
  宋福生听完心里有数了,最起码是中门。没打发他闺女从小厮小丫鬟的门进去就成。咱可不是陆家的奴才。
  钱佩英拿着烧火棍捅了捅灶坑,从里面扒拉出一个烤土豆:“快吃,偷摸捂灶坑里一下午了。”
  这里没有土豆,就空间里那几个。
  用宋福生的原话是:“大冬天买的土豆,家空间里就剩这么几个,还长的磕了八碜,谁知道当种子能不能种出来,够呛。”
  往后能不能种出来是未知数,但他们三口人能吃是一定的,只要是他们仨吃就给变出来。
  宋茯苓先给门反插,坐在小板凳上接过烤土豆,烫的用两手直倒也没耽误扒皮:“爹,进空间给我取蒜蓉酱。”
  嘴啃土豆蹭了黑灰,烫着直吸气又含糊补了句:“还有地图册,在书柜里有本绿色硬皮,社科院出的。”
  宋福生白眼都翻了一半了,停下来问:“要它干啥。”
  “唔,那个陆畔问我大海怎么做,我想猜猜他怎么走海陆。”
  宋福生进了空间后,先推开书房门,来到书架前给闺女找书。
  以前,他一年都不进书房几回,看见书就头疼。
  关于文化方面的涉猎,至多早晚开车听几耳朵新闻,偶尔看看闺女订的报纸。
  看报纸也是歪在沙发上,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看完用报纸一包瓜子皮,又利索又省事。
  再后来就有抖音了,晚上睡前刷一刷,上面啥新闻都能刷到,这就得。
  所以说,这辈子,倒是从来了古代后,摸书次数多。
  没办法,闺女想要啥,必须要他取。
  “社科院?哪本是呢,这孩子,怎么地图册也能买这么多本。”
  翻找出来用腋下一夹,出了书房给闺女找蒜蓉酱。
  找个塑料袋装上葡萄樱桃,装两听啤酒两瓶饮料,酱牛肉,这才出了空间。
  辣椒房里,没一会儿就响起打开啤酒饮料的动静,爷俩凑头坐在一起,一边看地图一边小声说话。钱佩英负责往灶坑里再扔进去俩土豆。
  “爹,我今天教他是真费劲,我要先在心里将米换算成尺,换算完再教,然后他还不怎么相信人,还反过来出题考我。”
  “就一直教?”
  “对啊,去掉吃饭就一直教。他摆弄那些你提过的纵列横列筹算木签,一摆就是半个小时。”
  钱佩英听着呵呵笑,插话道:“不知道的以为他在算卦呢。”
  宋茯苓攥着烤土豆回头也笑:“还别说,真像,像摆塔罗牌。”
  倒是宋福生喝了口啤酒道:
  “别瞧不起人家,那小子就算是很有文化的了。
  你学的那都是前人总结好的。
  一个公式,备不住就是老祖宗用几代人心血总结出的,你自然算的快。
  他算筹半个小时就能算出上万万又除又乘的数,已经很聪明了。”
  “我没瞧不起,我这不就是和你们说说?对了,爹,你记忆里有行里车吗?听说是丈量面积的一种车,我只是想说,唉,确实落后。”
  宋福生又打开一罐啤酒,喝了一口才道:“这回你娘俩终于感觉到了吧?和这里的人一比,我就属于相当有文化的。别的不说,就闺女手里这地图册,别人没有,我有,我都能当将军。”
  钱佩英嗤笑出声:“快拉倒吧,你当将军就得给人领茬道,那面被包围了,你这面还没跑到。忘了给我们领错林子啦?”
  宋福生不爱听,拧眉道:
  “我领茬道也比他们强信不?
  这里的人,一辈子都不怎么出门,哪哪都不清楚,能领着队伍找准地方,知道往哪走的,在这里真就算是有本事的人。
  直接当将军那是夸张,带一支小队伍当个指挥的那是没问题。
  你当军营里那些官都是怎么升上去的?跟着多参与几场战役,上回打仗还给他剩下了,活着,这就属于有大见识的,就能升上去。
  要知道他们可没有现成地图,制作的那个舆图,也是打过仗走过那条路线的人,回来凭记忆勾画出来。
  可是有几人能回得来?回的来的,还得在打仗的时候记住路,有几人能做到?
  我就不一样了,我闺女有好几本现成图册子。”
  宋茯苓忽然插话道:
  “爹,我好像猜着他想怎么打了,你看哈,他就这几条路,从蒙古那面绕,挺进往南去。或最近的山海关这面,但只要不是傻王爷,主要兵力一定在这,骑兵没等跑到,大炮就会在上面轰,难度系数五颗星。”
  宋福生凑到近前细看地图:“蒙古那条也不中,那条路难度系数也五颗星。”
  “难度系数这么高?”
  宋福生啧一声:“太远,你又忘了?这里一切靠腿着运输,你得考虑供给跟不上,没吃没喝还打个屁。粮草没等送到,路上粮草兵就会吃掉三分之二。蒙古那面还得有其他团体呢,那都不是善茬。”
  “所以?”爷俩眼睛都盯上了大连那条线,“坐船偷偷夜渡,或蓬莱或威海登陆,”爷俩又异口同声道:“从后面来一个围魏救赵。”
  打措手不及,山海关那面才能调兵撤离去攻后面,兵力一旦撤走一部分,山海关才有希望破城。
  钱佩英扒拉出烤土豆:“嗳嗳?你俩把嘴闭严实,猜那个干啥,和咱没关系别惹祸上身。我看那地图册务必要收好。要是让那个陆畔瞧见,他不但当宝收走,还得给咱三口人关起来审。再说你俩说得不一定对,瞎白话啥,当是咱这河边呢,说游就游过去,那是大海。”
第四百零三章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宋福生不乐意听,打个啤酒嗝说:
  “这怎能是瞎白话,它就是现在葫芦岛大连港不叫那名,登陆的港口也不叫蓬莱和烟台,咱们的地图也是根据史书记载一代代传下来的,想进京还能在天上飞啊?打出花来也指定逃不开那几条线。”
  钱佩英瞪他:“和你有啥关系,聊聊吃啥穿啥好不好,你就是个刚逃荒完的,土财主还没当上,竟关心起国家大事。”
  “娘,这就是你不对了,我俩闲着也是闲着,关上门唠会磕怎么还不成啦。再说生活里,怎么能就聊吃喝这些眼前的苟且呢,俩眼一摸黑,挖坑填坑过的和一天似的,你该被古人同化了,你得有些追求。”
  宋茯苓说完,晃动着手里的地图书问宋福生:“爹,看完觉不觉得,将军那玩意,也不是谁都能当的。你看看,哪条线都得玩命。”
  “那是,你要么能攻城拔寨,要么能翻江倒海。”
  “所以,要想出人头地,只剩下一条路。”
  “恩?”
  “当当当当,”宋茯苓从腰间唰的抽出一本书,双手递过:
  “我送您的新年礼物。
  刚才您看到别人都收到礼物就您没收到,是不是挺失落?我都看出来了。
  可怎么会?
  我不仅给您准备礼物了,而且还为您的未来和咱小家的未来仔细打算过了。
  您啊,不能投笔从戎,那个危险系数太大,就只能捡起笔学习,将来最次要考个举人傍身,噢?
  然后再当土豪,要不然家里趁多少钱,没背景都容易保不住。”
  宋福生:“……”
  “爹,小四两银子买一本书,您不舍得扔一边落灰的是吧?”
  “你,我?”宋福生只能被迫接过书。
  不接不中,厚厚的一本被塞个满怀,他闺女就笑眯眯走了。
  宋福生一边刷牙,一边瞪小板凳上的书籍骂:
  什么孩子,啊?逼亲爹念书。
  刚还寻思忙里偷闲,今儿闺女和他还挺有话,他爷俩侃侃大山挺乐呵,没想到绕弯子在这等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10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