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1025

  也是,其实不用算那么细,也该晓得的。
  笨琢磨,三百两银钱,十五户分,家家才能分多少。
  分到手后,打比方,就算各家过各家的,也得买牲口吧。
  哪怕不买牲口帮种地,豁出来玩命干,也得买粮、买油盐酱醋和菜,添些种地的家伙什吧。
  等过了年后,更是青黄不接。
  那时候吃菜,连便宜的白菜萝卜都买不着。
  因为大多数的人家,一冬早就吃完,一个个眼睛盯着山上去挖野菜就是这么来的。
  郭老大:“福生,那咱们也有三百两银钱,挺好的嘞。”
  好嘛,又拐回来啦。
  宋富贵:
  “是啊,好的都不敢想,我竟能有一日过上这样的富足日子,我不愧叫富贵。
  有三百两呐。
  家里目前还不缺粮,地窖里有菜,外头有冻倭瓜。
  我家蔫巴能喝上奶,吃上糖。
  尤其我,我家日子,以前属我最苦,真的,你们笑啥。
  可眼下,我吃过好几顿肉了,那天,我还咬了一口俺蔫巴的苹果。
  冬日里啊,竟能吃上一口苹果。
  那滋味,脆甜,山里的野果子和苹果没法比。
  而我以前过得又是啥日子,耗子都不稀罕去俺家。”
  高铁头提醒:“三叔,咱家还有牲口呢,那几头大奶牛,它们是不是烤炉房的也是咱大伙的。咱还有小红,上回那些士兵们说,它老值钱啦,是不是米寿的也是咱大伙的。”
  又有汉子附和道:
  “娃子们写字的笔纸也有。
  以前,不敢想我儿有一日能握笔,那天握笔打我眼前晃悠,给我稀罕坏了,抱起来就啃,他说是学米寿。
  其实,我也不图他别的,就往后别当睁眼瞎。你瞅瞅,外头卖个皮货也得会写字呢,进钱庄,竟也得按手印签字。
  嘿嘿,别往后有了好些银钱,他再兑不出现银,那可麻烦了。
  对了,啥时候让他们正经坐屋念书啊?他三叔。”
  大郎:“三叔,咱地窝子还有新种的蒜黄,辣椒也在日日嗖嗖见长,眼瞅着就能见钱。咱那辣椒,连小将军吃了都赞好,指定能卖得好。”
  “就是,咱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什么往后,就眼下也不差呀。
  眼下,要井有井,要炕有炕,要地有地,还有三百两。”
  宋富贵突然壮志凌云嚎叫了起来:
  “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呀,往前走,莫回呀头!”
  没一会儿,乡间小路上,歌声带着回音,震颤了路边树挂上的雪。
  一帮汉子们齐齐唱道:
  “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呀,往前走,莫回呀头,通天的大路……”
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更
  是啊,钱不够就再挣呗。
  烤炉房。
  宋茯苓穿着做蛋糕时的工作服,长发全部盘起,头戴粉色小布巾,将额前碎发裹的严严实实,摇起了固定在桌角的打蛋器。
  才摇两下,蛋清就出现了鱼眼大泡。
  二丫站在一侧,向打蛋器里加细砂糖。
  宋茯苓接着又摇了几下打蛋器,泡沫开始变得细腻起来,二丫第二次加糖。
  继续摇,继续打发,泡沫以肉眼可见的变化,变得越来越细腻,越来越有了“奶油”样。
  直打到宋茯苓拿起桌边用来搅拌的木勺,舀起一勺,又故意将勺倾斜,似是想让“膏状奶油”甩下来,可是打发好的蛋清就是不掉。
  “看见没,这东西就这么摇。”
  烤炉房里的新老师傅们,互相你瞅我、我看你,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感叹这个东西真神奇。
  又一起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
  终于不用遭罪了,不用一见到鸡蛋就打怵了,为自己以后能省时省力而开心不已。
  没一会儿,烤炉房里的各大炉子就火光大旺。
  一盘又一盘面点,送进了“烤箱。”
  二丫领着新师傅,细心指导怎样用擀面杖将新出锅的夹心蛋卷卷起来。
  李秀在一片忙碌中问何氏:“大嫂,你那里出锅还需要多久。”
  宋茯苓的大伯母瞄了一眼自个桌角摆放的沙漏,“马上。”
  “那我打蛋给你带出来一份,好。”
  桃花隔着几张桌喊道:“秀婶子,给我也带出两锅的,我这也马上就拌好。”说着话,急忙端盆去存放牛奶的地方,用葫芦水瓢,小心舀出两半瓢牛奶。
  慢慢的,两间烤炉房的香气传了出去。
  捡石头回来的汉子们,才走到家门口就能闻到。
  房子破啊,透风,四处漏香味。
  汉子们一边闻着香味,一边将一爬犁又一爬犁的石头堆放在院子的西南角。
  他们眼下已经捡了四个小山那么高的石头了。
  都是山上的大石头,长年累月,有泥土冲刷下来的,有自然脱落下来的。
  捡到什么程度了呢。
  再捡就得往更远的山边走了,附近的已经捡没了。
  日日出去捡,捡了这么多,但却仍然不够。
  因为他们需要盖好多好多间的石头房子。
  要用石头和土坯子,赶明搭一间能养一百多头猪的猪圈,得建至少二百多平方到三百平方左右。
  需要用大量的石头搭牛圈。
  牛圈更需要大型的,将来要盖的比猪圈大的多。
  别看他们目前多数是奶牛,以及马老太那两只拉车的牛。
  王婆子和宋阿爷的大儿媳已经在葭县四处看牛了,不定哪天就推车换牛车。
  她们的牛,将来需要安置吧。
  等开春,他们大伙,更是要买很多很多头帮他们种地的牛。
  更何况,他们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将路上扔的那些攒了一辈子银钱才置办上的牲口,赶明再重新买回来。赶明争取家家户户都有下地能干活、出门能代步的牲口。
  所以说,以上,他们大家伙需要攒大量的石头,闲下来就去捡,走多远的道也要一日日往回拽,一日日积攒起来,等到了开春时,就会省事得多。
  “会议室”里。
  负责煮饭的妇女,掀开门帘子,嗅嗅鼻子,回头笑道:
  “看来那搅蛋的真好使,你们闻闻,才几时,香味就飘出来了,往常这时候烤炉房那些人还在打蛋呢。苦着脸打,早起遇见一个个都蔫头耷脑进去,这回可下不用费劲了。”
  有妇女接话道:“依我说,马婶子是真仁义。就为了让那些人省事,竟买回那么大个家伙。那么两大块铁,只铁就得多少银钱?为了让那些人省力,也是操碎了心,宁可花那么多钱,去哪去她那样的仁义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10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