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校对)第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025

  何氏照做。
  马老太不甘心:“掐什么人中,救人就得掐她胳膊,掐她大腿,掐她脸,掐得她青一块紫一块才好!”
  又一挥胳膊:“咱们走。”
  宋家的骡子车已经出了二里地外了,有女声在后面凄厉地骂道:“马桂花,你他娘的不是东西!”
  马老太大半个身子探出车厢,也竖着手指头指着远处回骂:“葛二妞,你他娘的才是个大损贼!”
  “马桂花,我看你怎么面对列祖列宗,连个车都不让宋家子孙坐,我呸!”
  “葛二妞,你他娘的做人知足吧,那老牛都该分一半让我家子孙坐,你他娘的赶紧偷着乐吧你!”气不够喘,马老太深吸一口气又冲远方喊道:“要来坐我家车,是不是下一步你该来蹭粮食啦?我太了解你一撅屁股就拉啥屎了!”
  大伯母望着远处的车辆气坏了,气的恨不得飞奔过去把三台骡子车全掀了,跳脚骂道:“你不是指天誓日不再提老牛?!”
  三里地外,传来马老太的一声嘶吼,她回答的是:“你再来惹呼我,我还杀牛,我就提,气死你个瘪犊子!”
  这架吵的,别说一个村子里跟出来赶路的全听见了,宋福生都怕把官兵招来。
  “哎呀,哎呀,可累死我了。”马老太喘着粗气说道。
  宋茯苓赶紧把水囊递过去:“奶,喝口,别和她一样的,犯不上。”
  “嗳,胖丫你说,你说她要不要个脸,你信嘛?奶要是答应让她家那几个小崽子上车,她就敢登鼻子上脸,下一步就得说带的口粮不够吃,让吃咱家的,我要不让,又是对不住老宋家祖宗。”
  “那指定的啊。”
  马老太喝了口水,咽下去后,用手抹抹嘴边,顺便把面具上的大红唇沾的水渍也擦掉,才继续说:
  “我呸,我美死她。
  我现在啊,就想着,这是你和你爹你们回来了,你们要是没家来,打比方我们在村里也听说信了要往外跑,她家那牛车咱们根本沾不上边,别说软乎话了,我跪死在她面前都没用。
  那人心硬啊,心狠着呐。
  还有你大奶奶,不是我讲究她,这是咱家先得到信儿了,也得亏你爹一直争气。
  这要是你大奶奶她们先晓得,她都备不住能干出来不告诉咱,先忙着自己往外跑,你信不信?她特娘的最对不起祖宗,不带管咱家人死活的。”
  宋茯苓:“那指定的啊。”
  马老太瞟了一眼小孙女,这股邪火也算过去了。
  就像她刚才和小孙女唠的那样,最起码没和三儿一家分开,要不然甭管最后大伙活没活命,也够她牵肠挂肚的了,并且会比现在情况坏得多。
  唉,往前看吧。
  “你刚才,车停那阵儿,咋不提醒我拿棒子呐。”
  宋茯苓赶紧趁老太太心情还行说:“奶,要不然再走一会儿我就下去吧。”
  “嗯?你走不动,你搁车上呆着。”
  “不了,我给米寿也带下去,让大伯娘和二伯娘抓紧时间上来。”
  马老太以为小孙女是想谦让最小的金宝,没想到是这答案。
  “奶,这煤油灯不能浪费啊,让我两个伯娘上来,一个搓苞米,一个赶紧多做几双鞋吧。咱跑的急,别说没有过段日子赶路穿的棉衣了,就是鞋,我大伯二伯还有几个哥哥都没几双,到时每天赶路怎么办呀。”
  反正她是不搓苞米了,两只手搓的都要起火星子了。
第三十章
九零后想象不到的穷苦
  马老太指指宋茯苓身上的水壶、一直放脚边的背包,以及车里她瞧着挺面生的东西:“你先等会儿,我问你,这些都是哪来的?”
  宋茯苓不想废话解释,关键也解释不清啊。
  况且她属于是能不正面撒谎就不撒谎的人,甚至有时用不回答来回避问题的性格。
  在现代时,她就保持一个理念:不回答,你不能说她是在撒谎。考试没考好时,她妈问成绩她就不说话,你猜去吧。
  所以她一把抓住了马老太的手,看了眼钱米寿后,用手指轻轻挠了挠马老太的手掌心,然后就瞅着她奶不吱声了。
  这动作暗示的好,马老太立刻脑补开了。
  看来这些都和钱老爷子有关,看来小孙女不想当钱米寿面前多说,看来钱老爷子给她三儿媳真留好东西了,备不住还有可能连钱家唯一的孙子钱米寿也不清楚。
  那不能问了,那指定不能多嘴,管是谁给的呢,管是给的什么,有总比没有强,归她三儿就行。
  “奶,那我俩下去了?对了,我得给你找做鞋的鞋面,我们出来时拿的,只拿了几块整布料,都是厚实的能耐磨。当时走的太急,也没再划拉划拉,这几块应该是我娘平日里攒的。”
  马老太拒绝道:“你不用管,我那碎布麻绳什么都有。你这整块的好料子,唉,怕早晚凉,以后也越走越冷,看看在外面推车那几个人,还有赶车这仨,谁缺厚衣裳我搁车上给裁出来吧。”
  “嗯,就是没棉花呀。”
  马老太翻了翻眼睛:“你从下生算是掉福窝里了,哪有银钱买棉花,说话都气人。记得往后下去尿尿歇着的,让你大丫姐带你打些草回来,放车顶上晾着。”
  宋茯苓不解,聊棉花呢,怎么变成了打草,又给她安排活。
  马老太把出发之前蒸好的干粮全拿出来,打算一会儿停车让小孙女下去,顺便把这些干粮给大伙发下去。
  下晌本来就没吃饭,这又走夜路,再怎么抠粮食也不能累毁了人,该饿的心难受了。
  马氏一边手不停忙着装干粮,一边说:“你奶我,倒是借你爹光,前两年就盖上了棉花被。搁往前儿,哪有,就炕上铺厚干草,被子里买些便宜柳絮和晒干的芦苇放里面当芯,盖那个。”
  说到这,又抬眼问宋茯苓:
  “你不记得了?就你们家没搬县城前,你大伯二伯还有你姑母家,那不都是铺那个。
  是你们要走了,你爹说那些铺盖不要了,这才一房分上一两床,就你那小尿垫子都拆了给金宝做过棉衣。
  再说现在也没够用啊,俩人铺一床,身下是草垫子,哪像你家,里里外外都是棉花的,跑的时候还不知道给带上。你们手指缝松的那些、丢的那些,在咱庄户人眼里都是好东西。
  不是我说你娘,你说她一天,唉!”
  宋茯苓此时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是忘带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先埋怨女人,奶咋不说她儿子呢。
  一方面是头回听古人讲生活中真正的困难,都不敢想象,只是一个棉花而已,在这里却成了拥有不起的奢侈品。
  原来有棉被盖,也能成为让人羡慕的事,太直击心灵,太前途灰暗。
  宋茯苓不敢多说,怕话越多越露馅,她挎着一布包干粮,一手又领着钱米寿,下了车。
第三十一章
一天一百斤粮食
  钱佩英把着女儿的胳膊问:“怎么下来了?”
  宋茯苓还没等回话呢,马氏就掀开帘子安排道:“老大媳妇,老二媳妇,拿着你们针线篓子给我上车,麻绳也捎上来。老二,搁你车上翻翻,有个包袱口扎蓝布条的,你给我送来,再把那簸箕也给我。”
  又喊大孙子:“大郎啊,和你姑母去最后那台车上,给我装一篓筐棒子过来。”
  钱佩英上前几步要去帮忙,宋茯苓赶紧拽住她。
  “拽我干什么,你奶不知道,你姑母哪在下面呐,她在后车上给大伙缝手套呢。
  你姑母的婆婆,看见没?远处那个,挺大岁数都在地上走呐。
  把地方特意让给你姑,就是让赶紧给推车这几个人制出手套,他们手上磨得全是火泡,你爹那手上也是,我去帮大郎装棒子吧。”
  “娘,那你也别帮,先离棒子远点,别让我奶逮住你影,该让你上车搓苞米了。”
  宋茯苓可怜巴巴伸出手给钱佩英看:“你看我这俩手。”
  钱米寿一听,赶紧推着钱佩英:“姑母,那你快去我身后躲躲,别让人看见。”
  钱佩英哭笑不得望着才到她腰间的小豆丁,宋福生过来正好听到这番话,拽过女儿的手一看,登时心里一酸:这哪是手啊,肿的快赶上猪爪子了。
  孩子哪会搓玉米,压根就没去过田间地头,估计稻子小麦和杂草都区分不明白。
  宋福生心里清楚,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眼下,不能矫情。
  就和在现代时一样,人啊,一辈子长着呢,有钱吃好的,没钱臭讲究啥,一个道理。
  可他控制不住啊,他就这一个闺女,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让孩子少遭罪,少点是点,他闺女可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娘啊,搓苞米干啥?那都没晒呐,搓下来不长霉嘛,你瞅给茯苓那手搓的,梆硬滴!”
  什么,谁的手搓梆硬?
  马氏不明白,三儿忽然掀开帘子和她激恼的为哪样,不过倒是听懂不让搓玉米了,她一连四问:“不搓往哪晒,不搓不占地方吗,不搓咋磨面,不搓怎么煮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0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