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1025

  好多妇女们也迎上前问马老太,为么买砖啊?搭炕呀,咱不用的。
  你就晓得搭炕,搭什么炕。
  “卸砖,往下卸,等车把式走了的,咱再说。”
  赶车人:“……”这是个什么地方?先是孩子跑来一群,然后又冒出这么多人,大家族啊?
  赶车的把式从来到了这里,心理活动就很多,但直到离开也没吭过声。
  拉砖的车离开了,马老太这才指挥着大伙,让帮忙将青砖全部搬到王婆子家身后偏房,也就是蛋糕房门前。
  见到新做的门,明显比离开时看起来规矩不少的样子,宋茯苓在人群里和宋福生对视,眼睛弯成月牙。
  老爸帮忙拾掇她的蛋糕房了。
  人多就是好干活,只眨眼间就搬完了砖,大伙都在等着马老太讲讲,买砖干啥呀,尤其是朱氏和大儿媳何氏,实在是很心急,闹不明白。
  但老太太稳得很:“饭得了没?”
  王婆子:“早就得嘞,在锅里一直捂着,就等你嘞。”
  “开饭。”一声令下,比宋阿爷说话还好使。没办法,负责做饭的全是老姐妹们。
  白菜汤,高粱米饭。
  白菜汤泡在高粱米饭上,一人可以再夹一筷头萝卜条咸菜。
  大伙排号打饭,又相约般三三两两,四处找暖和位置蹲下,呼噜噜连汤带饭往嘴里灌。
  就在这时,马老太忽然冲宋福生和宋里正的方向喊了句:“打明儿起,俺不挣工分了,过仨月的,再寻思回不回来挣工分吧。”
  “噗。”
  “咳咳咳。”
  “嗝。”
  一时间,此起彼伏,啥声音都有,赶上大伙吃饭时说这种劲爆的消息,给好些人呛够呛。
  朱氏都被呛的掉眼泪了。
  宋福生也和妻子对视一眼,他俩今儿中午还说呢,茯苓蛋糕卖的好不好,不用问,看老娘的反应就能知道。
  宋阿爷意外的很,看了眼宋福生后才接话道:“中,大伙也听见了,这就中了。”
  “为么啊娘。”朱氏抱着饭碗赶紧凑过来问。
  马老太坐在烧火的小板凳上,先扒了口饭,咽下去后,才不慌不忙抬眼皮:“为么还得和你知会一声?怎的,你是我婆母?”
  “娘,您说的这是什么话。”
  “人话。滚边去,别挡我这点火光。”
  朱氏挨了骂,何氏本来都凑过来了,紧急闭上了嘴。
  倒是老太太们问马老太,咋的呢?这也太突然了,马老太想了想,这才半真半假,说与支起耳朵的大伙听:
  “咱们之间就不说那些虚的了。俺家胖丫,会吃也会做,日日惦记吃些香的,今早她就给鼓捣出一种新吃食,你们已经都晓得了伐?小娃子们吃了没?”
  王婆子说,吃了,俺家蒜苗子念叨一整日胖丫姐姐,那味道啊,早起就想问你来着,怎么香得邪乎?
  “是吧,我也觉得香的邪乎,就没让俺家胖丫吃,只留给娃子们些,俺就给背走了。”
  宋福生大伯母:“拿走卖去了?”
  马老太望了眼,“恩,反正都卖了,挣多少就不说了,可给俺累屁了,也就算是个辛苦钱。刚回来的一道,我想着,往后还得去卖,可我赶不回来做饭,那就不能让俺三儿丢丑,到时你们该有想法了。”
  “怎会。”郭婆子拧眉道:“你就是想的多。俺们就给你那份干出来了,怎能不要工分?”
  另一个婆子也说:“就是,傻不傻你,工分就不要了?那是钱,先混着呗,啥时候不让干了再说。”
  得,这些老婆子们,当着宋福生和宋阿爷的面,就敢明目张胆说这些。
  宋茯苓闷头笑,她奶在路上时,真是这么想的,和这些老太太们不谋而合。那是既想挣蛋糕钱,又想混工分。
  是她劝的,这才拉倒。
  所以,别听她奶此刻说的好听,过桥那阵,其实还没下定决心呢。
  “不了,那是难为俺三儿。你们呀,也别那样,咱们都是一伙的,糊弄谁呀?手心糊弄手背,这要是糊弄外人混点银钱还行。”
  听听,看看人家这觉悟,难怪是宋福生的娘,难怪能生出宋福生。这是此时汉子们的心声。
  田婆子问亲家母:“就真不干了?”
  “恩,砖都拉回来了,我要多搭几个炉子,明个多做一些,就能多挣些辛苦钱了。胖丫,咱这叫啥来着?”
  “自由职业。”
  马老太将饭碗放下,“对,我要和我孙女干自由职业去了,每日也就不一定和大伙一块吃饭了。那个谁?俺能不能把口粮领走?”
  “谁的口粮?”
  “我自个的,我小孙女的。”
  宋福生、钱佩英、钱米寿,三人突然有种不太好的感受:怎么闺女(姐姐)才走了一日,就要不和他们好了?
  而且老太太很潇洒,她真的先背走了三日粮,想着早上得煮碗面条什么的,还喊人哪,喊宋茯苓和钱佩英:“胖丫呀,吃完没?钱氏,吃完走了,咱仨不挣工分的回家。”
  她仨不是自由职业嘛。
  她们才不洗饭碗呢,都不挣工分了,挨那累?
  仨人在大伙很是复杂的目光里离开。
  宋福生差点憋不住笑。
第二百二十七章
二更
  夜黑了,收工了,全体都有,可以自由活动了。
  也就是说,大伙不用干公家活了,可以回家愿意干啥就干啥去。
  宋茯苓和马老太在家人面前,是不同的表现。
  宋茯苓是一顿向父母说起,今日她们都干了什么,能挣多少钱,花了多少钱,被订出去多少蛋糕,接触了哪些人。
  也没瞒着四壮和牛掌柜,反正是想起什么说什么,事无巨细。
  一边烧水准备洗头,一边嘴不停向家人汇报。
  最后,宋茯苓美滋滋向宋福生、钱佩英、钱米寿显摆道,奶奶花了半两银,送她的去虱膏,在药房买的。
  钱佩英第一反应不是钱多钱少,是这孩子出去一日,竟然有了新花样。
  宋福生倒是意外:“半两银,你奶掏的?她主动给你买药?”
  “恩啊,我都没告诉她,你也给我带钱了。”
  然后宋茯苓就去缠磨钱佩英道:“娘,你快给我和我奶的小花布围巾缝上棉,要不然冻脸冻耳朵。后个开始,我奶就要去送货了,她得多冷啊,您再看看能不能匀出些棉花,给我奶做件棉马甲,让她穿里面护心口窝。最好再能做几个棉口罩。”
  缠磨的钱佩英好脾气说,好,这就做,这两天就会尽快做出来,宋茯苓这才扯着钱米寿去洗头,要给弟弟洗完抹头膏。
  宋福生还问呢,他说,你洗完抹药就要睡觉?
  “啊,我昨没睡好,我奶说让我早些睡。”
  好吧,原来老娘,竟然只是让他去搭砖炉子,没闺女啥事。
  钱米寿被姐姐按在盆里洗头,忽然问:“姐姐,什么是青楼?青楼是什么楼,青楼里有什么?”
  与此同时,老太太那面:
  “老大,带着你媳妇和大郎,搭烤炉子去,就用那砖。”
  “现在?”
  “对,咋盖你三弟晓得,他应该在那面等你了。”
  宋福财还是很憨厚的,对于老娘忽然不挣工分了,要和小侄女折腾那个什么蛋糕,他没太当回事,也没什么意见。
  主要是,他累啊,累的都不想多说话,不想多问,就想睡觉。可老娘竟然还让他去搭炉子。那么些砖,也不知要搭几个炉子,天亮前,能不能干完。
  “老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10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