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1025

  他稀罕胖乎乎的姑娘,要是能胖到130斤就更好了,大屁股圆脸,那样的长的才叫带劲。
  四壮他们背完第二趟木头,再次出发上山。
  而茅草屋前,大家此时都在井井有条的忙碌。
  除了以上的忙碌场景,还有十几名妇女坐在院子里,屁股下垫着草席子上,面前摆着用大树根子做的菜板子,每人脚边放着一土篮子萝卜。
  这十几名妇女,一起手握菜刀,在咣咣咣切萝卜条,萝卜条腌咸菜用。
  那声音,十分的清脆有力。
  身后有三家茅草屋里,新搭的炕此时也已经烧起来了。
  一铺铺新抹上沙泥的大炕,泥土用泥板子抹得很是均匀,抹的溜光平整,炕面正在呼呼的往上翻涌着热气潮气。
  一进屋子,用鼻子使劲嗅一嗅。
  新炕烧起来的新鲜泥土味,不爱闻的觉得呛人的很,爱闻的会觉得怎么也闻不够,恨不得蹲在旁边不停地嗅鼻子。
  宋茯苓就属于那种爱闻的,钱米寿就属于那种不喜的。
  小娃嗅嗅鼻子皱眉头,奶声奶气道:“姐姐,不好闻,咱快出去吧。”
  宋福生送大缸回来,听老娘像讲笑话似的说,闺女爱闻新烧的炕味儿,他心里叹气。
  可见他这原身,当爹当的不合格。
  闺女是体内缺东西,缺一种像锌钠铁之类、反正是他说不明白的东西。
  就像有的小孩也是体内缺东西,就爱闻摩托车冒出的尾气。摩托车都跑老远了,还蹲在那闻呢,或者爱闻汽油味,这都是属于体内缺东西。
  在现代五六十年代,六七十年代,此类症状也很明显,宋福生小时候就爱抠泥墙往嘴里吃,能吃的给泥墙抠出个大窟窿,因为那时候吃的单一啊,身体里缺营养。
  所以,古代的胖丫身体,在宋福生看来,指定是在吃的方面缺了什么。
  你看他家米寿,就不缺。别看这俩月,给米寿折腾瘦的不行,但底子好、营养够。
  宋福生又开始在心里琢磨要买大奶牛的事儿了。
  得让闺女吃好,得给闺女补起来。
  空间里的维生素,得叮嘱让闺女和媳妇日日吃起来。别给忘了。那吃完就能变出来的事儿,怎么就不吃呢,对不对?空间的便宜必须占。
  另外,挣了钱,真得买头大奶牛,让闺女和米寿一早一晚都能喝上新鲜奶,完了扣大棚种的辣椒和地窝子里的蒜黄,再加上冬储白菜,这都属于是新鲜菜,往后也得给闺女尽量每日炒了吃。
  松子其实不该全卖了啊,宋福生后悔,那属于坚果,唉。
  算了,等他再去镇上的,就给闺女和米寿买些杏仁和核桃仁,再买些黑芝麻。瞅瞅闺女那俩小辫子都枯得不行,头发发黄,到时候给孩子和牛奶煮一煮喝。米寿也得补起来,瘦成那样,万一将来不长身高可怎么整。
  反正,大锅饭是明面的,没钱的人家,大家就一起吃。
  像他这种有银钱的,他乐意单独做小灶,又没吃公家的,等自个家炕搭完的,房子拾掇利索,他家就不参与大锅饭了。
  宋福生已经想好了,宁可吃亏,不占那份口粮,也得要自家人吃好喝好。
  这么玩命挣钱是图啥,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不遭罪吗?
  宋茯苓哪知道她爹,只因她爱闻烧炕的泥土味儿,就给他爹心疼坏了。
  钱佩英喊女儿,“你学不学腌酸菜了?刚才还说要帮忙呢,这么一会儿就晃没影了。”
  “学学学。”宋茯苓从远处跑来。
  马老太也很一脸嫌弃的招手喊:“胖丫,你不是要看腌咸菜吗?你学不学腌咸菜啦?”
  喊完,和王婆子嘀咕道,这么大个丫头了,是啥都不会。咱都不知道钱氏平日里是怎么教的,这要是往后嫁人可怎么整。人家要是晓得她么也不会,再退亲可怎办。
  王婆子还没等回话呢,宋福生的大伯母就接过话。
  大伯母说:就咱们这伙人知道胖丫啥也不会,谁能往外说这事。你别往外说啊,不往外说,结亲的人家谁能知道?等嫁出去了,到时候啥样对方也得受着。
  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别扭?
  马老太又想和她大嫂掐架了。
第二百零五章
一更
  王婆子心眼多,一看马老太脸色都变了,赶紧抢过话道:
  “谁嫌弃啊?还嫌弃咱,咱嫌不嫌弃他啊。咱胖丫还不能啥人都嫁呢。配得上咱胖丫吗?是不是郭大姐?”
  关键时刻,不忘找同一战线的。
  郭老太太很认同,隔着两名切菜妇女歪头瞅王婆子,“那是了,就冲福生是胖丫的爹,你当谁都能有福分摊上这样的岳父呢,谁摊上这样的丈人得老有福气了。”
  “不是,”王婆子不满意郭老太太接的话,感觉没接对话茬,跟她思维不在一个频道。
  和福生有啥关系,得夸胖丫,得从胖丫自身优点找,才能让马姐姐心里舒坦。
  只能自个又抢过话头道:
  “我的意思是,种地、做饭、切菜、腌菜,喂猪,那算么本事,哪个女人家不会。
  乡间地头,你随便扒拉一个,那就会这个。
  可会这些又能咋?这是什么有本事的事啊?这都属于烧火丫头的本事,被日子磋磨出来的本事,只有咱苦命人,才干这个。
  咱胖丫可不一样,咱胖丫会绿水。乡下丫头,你就扒拉着找,谁会绿水?
  咱胖丫还会把猪圈用的石灰放进水里,眨眼就咕嘟咕嘟水开了,哪个丫头懂这事儿?听都没听过。
  没有胖丫当初用开水烫人,咱几家的小子备不住当初在路上被抢,都得让人拿刀捅了。”
  郭老太太这回听懂了,极其上道捧场道:“对对对,咱胖丫还会把石灰块放进瓷瓶里,嘭、砰,就炸了,给那帮龟孙子都吓懵了。当初呀,要不是胖丫给动静搞得那么大,能勾搭来小将军嘛。”
  “勾搭?”马老太皱眉。
  “不是,”郭老太太拍了下自己嘴:“瞧我这张嘴,不是勾搭,是勾引,不是,也不是勾引,是吸来的,对,吸来的!”
  宋里正的大儿媳笑,点着头接话:
  “这话对,这话我都认同。要是没有咱家胖丫给那位小将军吸来,哪有咱们眼下的日子。
  咱要是成了军户,得比眼下还难上加难,估计咱大伙也不能在一起。
  要是没有胖丫给吸来,米寿再是老天爷稀罕的娃子,也认识不上小将军啊,远了不说,咱救济粮就要不回。
  难怪我公爹说,胖丫聪明。你们晓得高屠户老高咋说胖丫吗?”
  马老太脸上的笑容已经藏不住了,“怎说的?”
  “老高成日里嚷嚷,你家胖丫是最有福气人。”
  “最有福气人,来啦?”王婆子笑出声,问跑过来的宋茯苓。
  宋茯苓瞅瞅这个,瞅瞅那个,就觉得气氛很奇怪,怎么一个个都眉含情眼含笑瞧她呢。
  不过她没当回事,连问也没问。因为再宋茯苓眼中,这些妇女们可能唠了,能一边干活一边车轱辘话题聊到天黑,她不敢兴趣。
  宋茯苓蹲在马老太身边。
  之前是马老太嫌弃小孙女,觉得小孙女啥也不会,往后嫁人可怎么办。
  此时是宋茯苓嫌弃马老太,“就把这些萝卜条,放大盆里,放上粗粒盐,用俩手抓一抓,给盐抓匀了,就算腌上了是吗?也不放别的了,这就腌完啦?几天后就能吃?”
  马老太说,啊,完事了,腌菜还想怎的。
  行了,一点没有技术含量,看一眼就会。
  宋茯苓觉得没意思,照她爸爸差远了。她老爸,能用萝卜雕朵花送给她,去年情人节就送的她这个,嘱咐她别稀罕外面臭小子的玫瑰花。
  所以她才蹲下身又站起来,跑到钱佩英身边去了,学腌酸菜。
  还告诉她妈:“你可教细致些,别像我奶似的。”
  其实以前,钱佩英在现代时,在宋茯苓念高中之前,也年年腌酸菜。东北人嘛,酸菜馅饺子,酸菜汆肉,酸菜炖大骨棒,酸菜炒粉条,等等,很多菜都离不开酸菜,冬天经常吃。
  只是后来宋茯苓念大学了,一周在学校住五天,双休日才回家,钱佩英就懒得弄了,想吃,她在单位食堂用饭卡买几颗就带回来了。也就不在家腌菜了。
  不过,按理说,即便后来不腌了,那之前年年都会腌一回酸菜,宋茯苓即便没动手腌过,也应该能看见过。
  但是事实上,宋茯苓真是连见也没见过。
  因为她在高三之前,在家很多时候是做题、看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10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