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七十年代蜕变(校对)第225部分在线阅读
叶伯煊的右耳忽然动了动:“快!快!这里有生命特征。来几个人一起!”
叶伯煊带领几个人拿着铁锹卖力的挖,连挖了十几分钟,终于给挖出了一个缝隙口。
求救的是一个小伙子,他仅从楼板的缝隙口中伸出一个脑袋。
当他能看到外面那些绿军装后,他就不停地鼓励着正在英勇争夺生命的战士们:
“解放军同志,加油,我还能挺住。”
奈何这楼板比昨夜的绞车还要顽固百倍,任凭大家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无法将其抬高一寸,只要抬高出一个人平躺的身体高度,他就能被拖拽出来了,可事实上,一寸都难、很艰难。
战士们咬着牙使劲儿,耳朵边儿听那小伙子在一遍遍机械地喊着,喊得士兵们眼中含泪,直到那喊声先是嘶哑、越来越弱、最后消失……
旅馆一角,翟远方带领的另一队士兵,听见一个姑娘从地下传出的声音:
“同志,我们下面还有七个人,七个……”
七条生命,战士们拼命挥动手中的工具进行挖掘,他们得用力气去和时间赛跑。
在挖掘的程度已经可以听得见喘息声时,大地突然一阵摇晃,一截架空的楼板又塌了下去,喘息声中止了。
翟远方眼睛酸了,战士们哭了,他们用着亲身经历在感受着生命的可贵和可能离去的沉重。
心酸、哭泣、难过、沮丧、以及失落,几种滋味绕心头,边刻骨铭心的经历着,边期待救出幸存者能让他们笑笑。
继续挖,一直挖。叶伯煊又命令几个人赶了过来加入进去了。
可几个小时过去,精疲力竭的战士们,看到了七具并排躺着的女尸。
“03、03,救出几名幸存者请回答!”对讲机里传出叶伯煊略干哑的声音。
翟远方一把扯掉军帽,叹了口气回答道:“七名女性已死亡,回答完毕。”
对讲机另一端的叶伯煊,沉默了几秒:“请继续搜救!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离去。却无计可施。最让人沮丧虐心。
……
又是整整一天,全团官兵没吃饭,没喝水。
大家赤着膊。穿着短裤,在盛夏的烈日下疯狂地挖啊!扒啊!挑战着身体的极限,再试试看,试试自己是不是有超能量。能无限制地继续。
每一分每一秒,战士们都不敢耽搁停顿歇息。因为随时间逝去的是生命,只要想到这一点,谁都不敢停下挥动的工具。
一四二团的所有官兵,在危险的楼房架子里穿梭游走。蹭的全身是伤,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血迹。
即便这样。叶伯煊也急得冒火,战士们急得想哭。
这心啊。在时间和生命两者之间,在心急如焚和无处施展之中,就像被刀子戳着似的。
有的地方,你是看得清清楚楚,废墟中一二丈深的地方还有活着的人,能见却不能进……
里面的人受着煎熬,外面的人心里也受着折磨,叶伯煊领着一众士兵们在外面急得直转磨磨。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对那些还在地底下挣扎的人,大家除了千方百计地给他们送进水和食物,再就无计可施。
叶伯煊找到刚刚挖出的钢筋,插着馒头,从废墟的缝隙中塞进去,找到给军车加油的皮管,把一壶壶水灌下去。
同时叶伯煊不忘用沙哑的声音,一遍一遍呼唤着,鼓舞着,提醒着,嘱托着,请埋在下面的幸存者务必要坚持再坚持,一定要等我们下去,我们一定会下去!我们一定会救你们!……
一定会下去,一定会救你,是守候、是承诺,是患难与共,是记载唐庄地震史书上那重重的一笔,是唐庄后代人关于形容军人伟大的传说。
漫天飞旋的尘土,望眼欲穿的求救者,曾经百万人口的城市已然成为曾经,战士们用着自己的血与汗,去照亮唐庄百姓心中回家的路。
没有大型机械,就这么一点一点地拨拉,速度太慢了。
拿什么加快?只有力气,只能挥汗如雨。当看到求助者在下面双手舞动时,那是他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这一天,一四二团所有官兵把这三层的旅馆翻了一个遍,在楼里和周围总共救出五六十个人。
而挖出的尸体,比救出的活人要多得多,多到叶伯煊置身其中望着这些尸体,他沮丧到要紧紧闭上双眼调节情绪,而那双紧闭的眼中,有泪光在闪动。
他告诉那些人要耐心等候,他们提醒他“解放军要注意安全。”他们很宽容,然而他失去了很多个“他们。”
叶伯煊汇合之前恢复一些的体力有些透支了。
当再睁眼时觉得天空有些晃悠时,为了不让其他人看出他的异常,赶紧踉跄地走到旁边,找到能倚靠着的一个墙头边儿,开始不住地喘着粗气,浑身上下软得像团棉花。
人是铁,饭是钢,不能一直这么饿着!
叶伯煊又去观察了一下士兵们的情况,看着他眼前近处的一名小战士抬着木锨的胳膊都是打着哆嗦的,他才忽然意识到,日出日落间,他们还滴水未进。
翟远方通知炊事班做饭,可是没有水,炊事班的战士在附近找到一个澡堂,从碎石里扒出水箱,居然没震漏,还蓄着水。费劲巴力拽出来,这才算是把饭终于做上了。
端出来,战士们一个个都在摆手示意不需要。
人累到一定程度会丧失食欲的,再加上和尸体打了一天交道,大家伙饿是饿,却因为种种原因实在是没有一丝胃口了。
叶伯煊怒了,强撑着自己保持雷厉风行的作风,大踏步地走到士兵们的面前,厉声吼道:
“都给我坐下!吃饭!我带头,必须吃,不吃你们明天一个个都爬不起来了,还救个鸟人!撂挑子了,那些人只能等死!吃!这是命令!”
正喊着,翟远方疾步走了过来,站在叶伯煊旁边低声道:
“团长,军报来人了,要跟着咱们团采访报道,咱们需要配合一下。”
“军报?”叶伯煊恍惚了一下,没休息过外加浑身虚脱,很不像他平常风格地脱口而出,很发傻地问出心里最惦念的人:
“夏天来了?”
第三三4章
叶团长和裴记者(二更)
军报前来唐庄报道的范葭和裴兵,是搭京都军区出发的救援车队来到唐庄的。
军区乃至救灾总指挥部,对此次灾情的报道工作十分重视,当然,把关也会比较严格。
出发前李和兴为此开了个紧急会议,会议的中心思想传达了要求各路新闻采编人员,要在对部队番号、装备情况保密的前提下,一定要讲我军官兵忘我牺牲、奋不顾身,以及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风貌,必须要从文章中表现出来。”
上指示、下传达。李和兴自然也嘱咐了下范葭和裴兵:
“领导们很重视。当然了,领导们为了我们的工作需要,也同样向灾区的各救灾部队下达了补充命令。
那就是在不影响救灾的情况下,会全力配合军队媒体的新闻报道工作,所以你们不要有思想负担,要正面主动积极。”
范葭和裴兵在到达唐庄周边后,就最先听说了一四二团一营犹如神兵天降、力保徒河大坝之将倾的事迹。
在那个既没有微博也没有什么朋友圈的年代,仅靠获救灾民之间的口口相传,以叶团长为代表的解放军战士的英勇形象,便在唐庄流传开来了。
口口相传的内容传扬到最后,或许有些许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也的确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群众对人民军队的信任与期盼。
两人对视一眼,不得不说,这真是个不错的宣传素材!
其实范葭的本意是想叫夏天直接去采访一四二团最为方便,但十万大军涌入,散落四处,在通讯也极为不便的情况下,跟夏天联络通个话实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范葭决定和裴兵分两路,自己去和夏天接头,裴兵呢,要最先找到一四二团。采访他们进入唐庄后遭遇了哪些惊心动魄的险情,涌现出哪些可歌可泣的事迹。
总之是,一四二团是报道的亮点,有亮点就要尽快把握住。尽快把这里的新闻发出去。
进入唐庄市区后,范葭和裴兵就不停地向来来往往的各支救灾部队打听。
由于两人是军报记者的身份,战士们对他们都比较客气,非常配合,基本做到了知无不言。
范葭很快便得知。唐庄中学驻扎了大批医疗部队,因为那里有宽敞的操场可以用来搭建帐篷。
裴兵也如训练有素的侦察兵般,一点儿点儿地捋出了一四二团的行动轨迹。于是两个人从容简单的互道了声平安,就脚程飞快地各赴任务。
叶伯煊扬着下巴满脸不耐烦地斜眼看着裴兵,冷冷的吐出一句:“你是来干嘛的?”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叶伯煊本是满心期盼夏天的到来,可结果呢,军报是来人了,来了他最反感的记者裴兵。
“你好,叶团长。我是军报派来跟踪报道灾区情况的记者。一四二团作为首批救灾部队,我打算采访第一站设在一四二团,麻烦您了。”
裴兵公事公办和叶伯煊交流,想隐晦的提醒叶伯煊“你得配合。”
叶伯煊接过炊事班战士递给的饭盆,仰脖干掉稀溜溜的苞米面粥,用手背使劲儿擦了下嘴,又看了一眼裴兵就转过了头,对所有官兵高声道:
“集合!天黑之前尽力找出更多的幸存者,锹铲木锨等工具轮流使唤!”
裴兵毫无征兆莫名其妙的就被叶伯煊晾在了一边儿。
天气闷热,很多战士们都脱掉了上衣穿着背心。甩着膀子又抡起了手头的工具。手里没有家伙什的,就又重复的开始用手指抠、抠土抠泥抠木板,试图抠一切能挪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