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手(校对)第8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3/900

  马玉珍一听,马上说:“这倒不错,在庸报时不时的要写稿子,有时突然就是任务,烦死个人。”
  路承周现在是极管区警察局的局长,他的夫人要去沽沽月刊上班,自然不会有问题。
  鉴于马玉珍的特殊身份,她在某些时候,比路承周更方便获得情报。
  比如说,日本政府声音,将海沽英租界行政权,移交给海沽市公署的消息,就是马玉珍先告诉路承周的。
  另外,日本海沽陆军特务机关制定出《海沽特别市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实施计划》,也是马玉珍先知道。
第八百九十四章
已知晓
  路承周一直等着新的城委书记到任,然而,到三月后,死信箱突然传来上级最新命令:晋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决定,停止平海唐点线工作委员会的全部工作,撤销北平、海沽、唐山三个城委。
  晋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决定,在海沽不再成立党的领导机关,采取“易地领导”方法,把市内下属六个党支部,以及零散单线领导的三十余名党员,统归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
  当然,关于六个党支部和三十余名党员之事,城工部并没有告之路承周。
  蚂蚁情报小组与城工部,以后主要通过现在的死信箱联络,如需要见面,上级会在死信箱留下见面地点和暗号。
  上级的安排,路承周肯定大力支持。
  城委撤销后,蚂蚁情报小组与晋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反而有直接联络的渠道了。
  路承周看完情报后,拿过烟灰缸,将纸条烧掉。
  马玉珍拿过烟灰缸,将烟灰倒进马桶冲走。
  在家里,这样的情报,都是不能过夜的。
  马玉珍觉得,路承周看完情报后,应该上楼休息,然而,路承周却没有要上楼的意思。
  马玉珍诧异地问:“有心事?”
  马玉珍与路承周生活在一起后,对他的性格越来越了解。
  马玉珍从小与路承周一起长大,但在路承周秘密加入共产党后,伪装成为汉奸的路承周,确实欺骗了她好几年。
  在得知路承周的真正身份后,马玉珍才发现,路承周始终没忘初心。
  路承周知道她不喜欢闻烟味,在家里几乎不再抽烟。
  看今天路承周的样子,似乎又有什么事。
  路承周叹了口气,说:“今天在宪兵队总部开会时,我听说华北工作团,来了一位老军统。”
  最令他担忧的是,他竟然没见到那个“老军统”。
  路承周在宪兵队现在的级别,不高特别高,但在宪兵队的中国情报员当中,他的级别是比较高的。
  在宪兵队中,很少有他这样,从1934年开始,就为日本特务机关做事的。
  然而,日本人还是没告诉他详情,说明这个“老军统”,对日本人非常重要。
  马玉珍一听,也觉得事情不太正常,问:“今天的会议,是不是关于献纳自行车的?”
  为了支持日本人的“圣战”,温佩石强迫市民向海沽日本特务机关“献纳”自行车。
  作为日本特务机关最“坚定”的支持者,路承周自然不能落人于后。
  路承周一个人,就献出了两辆自行车,同时还代表现在的特别行政区警察局,向宪兵队献了十辆自行车。
  前几天,日本当局将海沽英租界行政权,移交给了华北政务委员会,极管区正式改名为“特别行政区”,隶属海沽特别市。
  路承周这个警察局长,自然也称为特别行政区警察局长了。
  路承周的行为,肯定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但马玉珍却知道,路承周这样做,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路承周缓缓地点了点头,无奈地说:“是啊,市里的政策,总得多加支持才行。我现在担忧的是,军统在海沽,是否还有其他情报组织。”
  马玉珍马上说:“既然如此,为何不向重庆报告?”
  路承周看了马玉珍一眼,说:“我们的任务,是提供准确的情况,不能把自己的推论,当成情报汇报。”
  情报组织搞的是情报,不是做情报分析。
  马玉珍坐到路承周身边,挽着他的手臂,柔声说:“至少也要告诉重庆,来了一位神秘人物吧?”
  路承周沉吟不决,等了一会后,说:“好吧,另外,也可以提出我们的担忧。还有关于献纳自行车,以及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都可以汇报。”
  路承周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个所谓的“老军统”,很有可能是为军统在华北的情报组织而来。
  至于向日军献纳自行车,也可以说明一件事,日军的物资,已经贫乏到了一个极限。
  一支军队,如果连正常的装备都保证不了,他们还能打胜仗么?
  至于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则是作为成果向重庆汇报。
  此次治安强化运动,会将华北划分为“治安区”、“准治安区”和“未治安区”。
  海沽被划为“治安区”,其任务是:“东亚解放、剿共自卫、勤俭增产”。
  从日伪的宣传语分析,其实也能知道,他们对剿共极为重视。
  这说明,华北八路军的抗日,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
  至于勤俭增产,也从侧面反映出,日军之战力在不断下降。
  一旦他们的战力,下降到一个临界点,就是我军发起进攻之时。
  马玉珍拿出纸和笔,当着路承周的面拟定电文。
  目前马玉珍兼的职务,比路承周还要多。
  她不仅是路承周的交通员,还是军统海站的情报组长,同时是沽沽月刊的记者,以及海沽站的报务员和译电员。
  路承周看着马玉珍在写电文,又说道:“你给二步山的奚建中发报,让他这段时间,特别注意周围的异常,没有特殊情况,不得下山。”
  二步山的这支武装,虽然是军统领导,但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一半以上,由共产党控制。
  路承周听说,在海沽抗日大队中,已经暗中成为了党支部,发展了党员十几名。
  马玉珍没有停笔,只是应了一句:“好的。”
  路承周掏出烟,抽出一支,放在鼻子下面闻着,虽然没抽,但闻一闻也能过瘾。
  马玉珍抬头看了他一眼,抿嘴笑着说:“想抽就抽吧,别憋坏了。”
  “没事,你给海沽站的人也传个信,这段时间不得活动,更不能私自见面。”路承周将烟装回烟盆,说。
  马玉珍拟好电文后,与路承周一起外面,在车上就发了报。
  不管宪兵分队的侦测车有没有在工作,只要不是特别紧急的情况,一般都会在外面发报,或者在车上移动发报。
  重庆接到路承周的电报后,很快回了电,但电报只有三个字:已知晓。
第八百九十五章
提醒
  路承周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跟市政府秘书长孙志书联络了。
  但第二天,路承周化装后,与孙志书见了面。
  路承周只有一件事,让他打听“老军统”的情况。
  孙志书是市政府的秘书长,市公署所有的机构,都会与他打交道。
  包括华北工作团的情况,孙志书也是知道的。
  得知“火焰”想了解这个情况后,孙志书笑了,马上说:“这个人我知道,姓王,温佩石和菊池宽带都称他为王先生,据说原来是海沽特务处的负责人。”
  路承周一听,眉头马上紧紧蹙了起来,他在军统也算老人了,孙志书一说,他马上想到了一个名字。
  这让路承周吓出一身冷汗,如果这个人真的来了,他的下属比原来的陈树公还要多。
  如果路承周记得没错的话,这位王先生曾经是陈树公的前任。
  路承周深深地吸了口气,让自己尽量平静下来,才缓缓地说:“你见过王先生吗?”
  孙志书摇了摇头,说:“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3/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