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手(校对)第5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6/900

  译出的最近一封电报,上面只有这八个字。
  “曾紫莲是总部派来的情报组长,她在海沽站,除了身为情报组长外,恐怕还有其他职责。”刘井华笃定地说。
  在军统,这其实是公开的秘密。
  戴立从来不会相信任何一个人,哪怕就是亲信的亲信,他也会安排人监视。
  火柴是海沽站的代理站长,但戴立却安排曾红暗中监视。
  在海沽,这是很常见的。
  或许,在海沽站在,除了曾红外,还有其他人,也肩负着这个使命。
  “具体是什么职责呢?”松本昌弘又问。
  “或许她有单线联系的情报员,或许,她还要监督海沽站,甚至,直接监视火柴。”刘井华说。
  “这么说,我们拿到的,只是曾红的个人密码本?”松本昌弘说。
  “很有可能。”刘井华点了点头。
  “那这封电报,又是什么意思呢?”松本昌弘拿出另外一封电报,上面写着一句话:“严关已除,尽在我手。”
  “严关,应该指的是严树勋和关明鹏,他们已经除掉了。至于后面那句,卑职愚钝,暂时还不知道。”刘井华摇了摇头。
  如果他什么都知道,多疑的松本昌弘,就要对他起疑心了。
  英法租界的封锁,对住在国民饭店的谢维汉,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他每天依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白天睡觉,晚上与珍子鬼混,天天美酒一杯声一曲,日子过得比神仙还逍遥。
  郑问友对谢维汉的行为,虽然很反感,可他是下属。
  都是从战场下来的,能活着就是捡了大便宜,何必再去苛求呢。
  只有,郑问友想调回军统,必须先把七路军聚拢才行。
  谢维汉既然不愿意走,他准备单独回丰润县。
  “郑主任,我发现,经常有人晚上贴抗日标语,还有人在宣传抗日,他们看着像是学生,是不是我们的人?”于锦世等郑问友到国民饭店时,突然跟他说。
第五百零五章
抗日青年
  于锦世说者无心,郑问友听者有意。
  郑问友下定决心,要回海沽,自然对海沽的抗日力量很感兴趣。
  军统和中共的主要学习场所都在英租界,法租界的抗日组织并不多。
  而且,从于锦世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这些只是外围组织,甚至连外围组织也算不上。
  有些青年人,脑子一热,就想跟日本人干。
  晚上贴标语,白天发传单,喊几句口号,就以为是为国出力了。
  “坚决反对用奴化教材!”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郑问友刚走出国民饭店,就听到附近有人在喊这样的抗日口号。
  对这种事,郑问友一向都是不去凑热闹的。
  他对海沽的抗日力量很感兴趣,但对这种低级的抗日举动,是不以为然的。
  一名真正的抗日者,绝对不会把这些口号挂在嘴边。
  这是在敌占区,隐蔽好自己,才能更好的给日本侵略者,以更大的打击。
  郑问友只有远远的看了一眼,从这些人的表现来看,他们更像是被中共蛊惑的。
  在抗日宣传中,中共比军统做得更好,他们更能激发年青人对日本人的痛恨。
  郑问友也是非常支持委员长,“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日本人如果是狼的话,中共就是虎。
  赶走了狼,还要跟虎斗,一山不容二虎,与其以后两败俱伤,不如先把中共这只没长大的老虎,扼杀在摇篮里。
  郑问友凭经验认为,这些人属于中共的外围组织。
  他现在还没调回海沽,对此也不是很有兴趣。
  如果他真的担任海沽站长,必然会借日本人之手,除掉中共的组织。
  什么国共合作,都是上面那帮人搞出来的。
  党国最大的敌人,永远只有一个,就是中共。
  郑问友突然听到了阵尖锐的口哨声,这是法租界巡捕的报警器。
  刚才还围着的一堆人,突然作鸟兽散。
  郑问友马上闪到路旁,他的身份,必须在表面上,与这些过激行为,保持着最大距离。
  然而,有些事情,该来的总会来,想躲也躲不掉。
  郑问友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回头一看,一位年轻人,迅速从后面跑来。
  经过郑问友时,还转头看了他一眼,对他露齿一笑,牙齿很白,皮肤黝黑,不像个学生,倒像个工人。
  前面正好有条巷子,年轻人跑进去后,迅速消失不见。
  郑问友暗暗摇了摇头,像这样的抗日,真的有意义吗?
  “先生,请问刚才那个人,跑哪去了?”郑问友被一名追上来的巡捕,拦下来问。
  “往前面去了。”郑问友自然不会告诉巡捕,年轻人跑进了港子里。
  郑问友西装革履,鼻梁上还挂着一副金丝眼镜,看上去一副绅士派头。
  巡捕朝着郑问友随手指的方向追去,郑问友此时已经走到巷子口,他也不想再步行了,正准备拦辆人力车时,突然听到后面有人说话。
  “多谢先生。”
  郑问友回头一看,正是刚才那位年轻人。
  “不必谢,你们的爱国行为很危险,要注意安全。”郑问友缓缓点了点头。
  不管他是中共还是国民党的人,敢参加抗日活动,就是中国人。
  “我们不怕,所有华北的青年,都会联合起来,跟日本人干。”年轻人坚定地说。
  “你们有自己的组织?”郑问友随口问。
  此人很稚嫩,感觉不像是中共组织的人。
  “对,我们成立了一个华北青年抗战联合会。要把华北所有的青年,全部联合起来,跟小日本干。”年轻人坚定地说。
  “华北青年抗战联合会?”郑问友皱起眉头,他好像没听说过这个组织。
  “我们是一个自发的抗战组织,先生如果有兴趣,可以参加我们的集会。”年轻人。
  “我已经不是青年了。”郑问友摇了摇头,他怎么会参加这样的组织呢。
  作为七路军的政治部主任,他的任务是协助谢维汉,重新组建七路军,在战场上打击日本人。
  郑问友没有要参加“华北青年抗战联合会”的打算,但他对这个组织却留了意。
  据他所知,无论是中共还是军统,都没有这样的组织。
  正如那个年轻人所说,这是一个自发的抗战组织。
  这些热血的年青人,如果放在战场,将是勇敢的战士。
  如果在敌占区,只要稍加训练,就会是另外一个抗团。
  海沽站的抗团,郑问友知道一些,他们中的骨干,已经加入军统。
  抗团在海沽杀过汉奸,烧过日军物资,如果自己手里,也掌握这样一个组织,那该多好啊。
  虽然内心有意拉拢这个华北青年抗战联合会,但谨慎的郑问友,并没有表现出,对这个组织的兴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6/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