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手(校对)第3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900

  就算是第一次登门,孙志书的家人,还是将他请了进去。
  “不知这位先生尊姓大名?”孙志书看到路承周,上下打量了一番,发现自己并不认识他。
  “鄙人姓火,是老家来的。”路承周望着孙志书,意味深长的说。
  说到“老家”的时候,他特意加强了语气。
  “请书房说话吧。”孙志书心里一动,当初刘有军找他,就说是老家的亲戚。
  “不知火先生所说的老家,指的是哪里呢?”孙志书到书房后,关上门,轻声问。
  “以前是南京,现在是汉口。”路承周缓缓地说。
  “你是军统的人?”孙志书惊讶的说。
  “不错,我叫火柴,是军统海沽代理站长。以后,由我负责与你接洽。”路承周沉吟着说。
  “这次差点被你们害死了。”孙志书抱怨着说。
  他毕竟不是特工,并没有过多确认路承周的身份,任着路承周的介绍,就认定他是军统派来的人。
  “听说,高传书很快将卸任海沽市长?”路承周问。
  “火先生倒是很了解嘛。”孙志书诧异的说。
  “孙先生,你要知道一点,在海沽,除了你之外,还有很多人为我们做事。包括日本海沽陆军特务机关、日本宪兵队,甚至,还有日本人为我们提供情报。”路承周缓缓地说。
  他的话,当然有些夸大其词。
  但要严格来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川崎弘、中山良一这些人,就给他提供过情报嘛。
  “这我相信。”孙志书连忙说。
  他听说刘有军被捕后,非常紧张。
  如果日本人知道,他竟然与军统暗中勾结,不要说他这个总务局长,就算是项上人头,也是保不住的。
  “你可以放心,日本人绝对不会知道我们合作的事情。”路承周笃定的说。
  其实,在陈树公叛变之后,他也担心,孙志书的事情会暴露。
  后来他才知道,刘有军并没有将此事的详情,向陈树公汇报。
  毕竟关系到孙志书的安全,少一个人知道,自然就多一分安全。
  事实证明,刘有军的做法是很正确的。
  “不知火先生来找我,有什么吩咐?”孙志书听到路承周的话,慢慢放下心来。
  陈树公被捕叛变,他反而没有那么紧张。
  得知刘有军被捕后,那几天他都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
  “孙先生一定要明白,我们是合作关系,相互帮助,大家才会获得最大利益。”路承周提醒着说。
  “火先生说得对极了,我能帮你们什么呢?”孙志书觉得,除了换了个说法外,并没有什么改变。
  “首先,是我们要帮你。据我所知,北京有意派潘家才来海沽担任新市长?”路承周问。
  “火先生消息灵通,但是,特务机关方面,希望由警察局长刘同宇,出任海沽市长。”孙志书叹息着说。
  他才过了几个月的安稳日子,新市长新人事,两个人选竞争市长,如果没押对宝,他这个总务局长,怕是要当到头了。
  “你觉得,刘同宇胜算大吗?”路承周问。
  “他有茂川秀和的关系,北京那边,不也得听日本人的么?”孙志书当然希望刘同宇当市长。
  他与刘同宇在海沽已经建立了关系,如果刘同宇当了市长,怎么样也会在新市政府,给他安排一个恰当的职务吧。
  孙志书觉得,其实现在这个职位就挺好的,虽然职位不如秘书长,但实权已经超过了秘书长。
  “北京临时政府,也有日本人啊,天下的日本人,才是一家。”路承周提醒着说。
  抗战之前,北京是北平,去年才改过来。
  而许多人外地来的人,特别是从国统区来的人,都习惯称为北平。
  包括军统内部,依然是军统北平站,并不承认北京这个临时政府。
  但是,警察临检时,特别是从北京来往海沽的火车,如果有警察问:你从哪里来?或者问你去哪。
  如果回答“北京”,那就惨了,马上会被扣押,情节严重者,甚至会被送进监狱。
  “火先生的意思,潘家才更有可能担任市长?”孙志书诧异的说。
  “我的意思,两边都要押宝。潘家才那边要暗押,刘同宇这边可以明押。”路承周缓缓地说。
  “怎么个押法呢?”孙志书虽然当着总务局长,但手头并不宽裕。
  这种事,一向都是用钱开路。
  与其多费口舌,不如一张支票递过去。
  “这方面,孙先生是行家,怎么还用我说呢。”路承周笑了笑,孙志书所在的位置,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
  只要他能表明态度,不管是谁,都会欢迎。
  “我手头很紧,要不贵方资助一点?”孙志书右手伸出三根手指,做了个搓钱的动作。
  “孙先生太小看自己了,只要你去北平亲自见潘家才一面,表明你的立场,欢迎他来海沽上任,就足矣。至于刘同宇这边,表面上恭敬,暗里地奉承,同时将海沽的最新进展,有意无意向潘家才透露,两边都能讨好,不管以后谁上任,都会记着你的情。”路承周沉吟着说。
  潘家才如果没来海沽当市长,自然不会在意孙志书的做法。
  可是,如果潘家才真的来了海沽,孙志书在他眼里,就不一样了。
  “火先生高见,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孙志书眼睛一亮,幸好火柴没打入市政府,否则这里哪还有自己的位子?
第三百二十一章
闯祸
  路承周并没有从政的经验,他考虑的,纯粹是求稳。
  只要保密工作做得好,孙志书完全可以做到两面讨好。
  当然,如果他四处张扬,到时两面都不讨好,就怪不得路承周了。
  “你要注意,去北京见潘家才,一家要保密。甚至,都不能让人知道,你去过北京。至于与刘同宇的接触,除了公开的交往外,私底下也不要太过招摇。”路承周提醒着说。
  “火先生应该早点来啊,孙某受益匪浅。”孙志书感慨着说。
  “不急,现在也不晚嘛。”路承周微笑着说。
  “不管孙某在哪个位子,心里一定是装着党国的。这一点,请火先生务必向国民政府转达。以后,只要是用得着孙某的,自然万死不辞。”孙志书诚恳的说。
  他的话,有一半是发自内心,有一半则是敷衍。
  “多谢孙先生对国民政府的支持,你的话,我一定如实转达。”路承周缓缓地说。
  “以前,我与刘先生联系时,我们就合作得很好。以后,我们的合作依然会继续下去,直至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孙志书“坚定”地说。
  “此次来,还真有件事,想请孙先生帮个忙。”路承周突然说。
  “尽管吩咐,只要能办得到的,孙某保证不皱一下眉头。”孙志书眼中闪过一丝为难之色,但嘴里却信誓旦旦地说。
  “海沽站几次遭到日寇破坏,人员和装备损失较大,能否请孙先生,帮忙搞几部电台,一批武器,以及整个河北所有县、乡的详细军用地图呢?”路承周习惯性地掏出烟,给自己点上一根。
  “电台和武器,恐怕比较困难。”孙志书皱起眉头,火柴比刘有军更有头脑,可他也更贪。
  一张嘴,就是电台、武器,这些都是军用物资,一旦被日本人察觉,那就是个死罪。
  况且,军统一向在租界活动,只要有钱,还怕买不到武器么?
  至于地图,他是总务局长,经常能接触到这些资料。
  “一部电台,我们会付两千元。”路承周伸出两根手指。
  “两千?”孙志书眼睛一亮,如果军统愿意出钱,还是出高价购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法币,不是联银券哦。”路承周笑着说。
  孙志书虽然是总务局长,但他的生活,过得还比较“清苦”。
  路承周就奇怪了,孙志书在这样的位子,想要捞钱,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么。
  “这样吧,我去想想办法,如果能搞到,再与火先生联系。另外,地图要过两天才能整理好。”孙志书一下子显得积极起了,刚才的苦瓜脸,也突然消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