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292

  “这里是桃渚镇下面的村子,往西去就是台州府了。”这名农夫显然见识过一些世面,很快就给李悠指明了最近的大城市的方向。李悠点头致谢后又向他买了一些干粮,这才离开村子向台州府的方向行去,若要完成这次的任务,最好先到台州府才行。
  出了村子,瞅见四下无人,李悠从虎符之中取出唐刀佩在腰间,按照大明太祖朱元璋的规定,秀才似乎可以享受佩剑周游各地的优待,但震天弓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去处,因为他并不清楚按照大明律秀才能不能佩带弓箭,现在暂且没到必须要用的上震天弓的时候,所以并未取出,反正到时候要取用也浪费不了多长时间。
  哎,为什么之前的抽奖就没有抽出一匹赤兔、乌骓这样的宝马呢?弄得现在竟然要步行走这么远的路,李悠一边吐槽一边沿着大路前行,让他有些奇怪的是一路行来似乎并没有碰到多少行人,不过他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行到一座小山的山腰处,他忽然看到几只小船靠到岸边,从上面冲下来数十名剃着阴阳头,手持长刀的海贼来,嘴里发出各种怪叫向海边的村子里冲去。
  这就是倭寇啊!阴阳头、倭刀这些无比熟悉的元素让李悠很快认出了他们的身份,怪不得此处少有行人,原来是有倭寇骚扰的缘故。
  不好,村子里还有人,李悠看到前方不远处的村子里袅袅升起的炊烟,顿时着急起来,若是任由这些倭寇杀到村子里,又会有多少人要丧命于倭寇之手。
  倭寇,最早出现在元末明初,那时候打进京都的足利尊氏废黜了后醍醐天皇,另立天皇,自任征夷大将军,设幕府于京都。后醍醐天皇南逃吉野,建立朝廷,史称南朝;南北朝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因日本被称为倭国,所以这些人也就被大明称之为倭寇。
  后来足利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统一了日本,为肃清南朝的残余势力,和大明进行贸易,故而积极剿灭倭寇,使得倭寇为之一清;但在足利义满死后,其子足利义持改变政策,双方勘合贸易中断,倭寇重新兴起。
  日后中日勘合贸易时断时续,足利幕府日渐衰落失去了对日本的控制,一些守护大名为了争得与明朝贸易的权力,抢夺勘合,没有贸易勘合的大名便进行海盗活动,到了嘉靖年间,勘合贸易完全断绝,倭寇侵扰日益严重。
  一些海商大贾、浙闽大姓为了牟取暴利,不顾朝廷的海禁命令,和番舶夷商相互贩卖货物,他们成群分党,形成海上武装走私集团,有的甚至亡命海外,勾结日本各岛的倭寇,于沿海劫掠,同时一些大明的官员也和这些海商建立了联系,倭患愈演愈烈。
  一直到嘉靖二十七年,改提督浙、闽海防军务,巡抚浙江朱纨到任后,封锁海面,击杀了通倭的李光头等96人。朱纨的海禁触犯了通倭的官僚、豪富的利益,他们指使在朝的官僚攻击朱纨擅杀,结果朱纨被迫自杀。从那以后朝廷内外官员不敢再提海禁一事,倭寇愈加猖獗,连这数十人的小队都敢上岸劫掠。
  浙商通倭寇,晋商通建奴,这大明商人的节操还真是满满啊。回忆起倭寇来历的李悠一边感慨一边飞快的向山下奔去;既然被他撞见了就绝不会坐视不理,他方才匆匆扫了一眼,这群倭寇不过二三十人,从海边到那个村子又有很长一段空扩地,他完全有信心将大部分人留在这片海滩上,即使偶尔有漏网之鱼,他也可以召唤潘凤将其斩杀。
  “一会儿冲进村子,把人全都给我杀了!”倭寇首领天枫十四郎露出残忍的笑容,显然他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了,他挥舞着倭刀冲在了最前面。
  眼看着距离村子还有数十步远的距离,天枫十四郎依稀可以听到村子里慌张的叫声、哭声,正待回首招呼手下加快速度,忽然听见两声尖啸,定睛一看只见两支箭矢正向他袭来。
  天枫十四郎还想避让,可是这两支羽箭的速度极快,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先后射入他的胸口,将他射杀当场。
  嗯?怎么有两支羽箭?李悠和另一个人同时陷入困惑。
第204章
戚继光
  且不忙管他,等消灭了这群倭寇在和他打招呼不迟,不过此人的箭术却是了得啊,李悠和那人同时想到,手上的动作却不见丝毫缓慢,一支支致命的箭矢飞快的向那些凶恶的倭寇射去,顷刻间这些倭寇就倒了一片。
  接连七八个倭寇连对手的面都没见到就死在了他们二人的箭下,剩下的也被吓破了胆子,连忙转身向后朝停在岸边的船上跑去;可是方才这么一耽搁,他们现在想逃已经有些晚了,数十名士兵从村子里杀出,赶在这些人上船之前将他们尽数斩杀。
  直到所有的倭寇都已经解决,村子中才走出一名约莫三十出头,手持长弓、身披甲胄的将领,他向李悠所在的方向拱拱手道,“本官乃是台金严参将戚继光,敢问是哪位义士方才出手相助,还请出来一叙。”
  “哈哈,原来是戚南塘将军,难怪乎手下的士卒如此勇猛。”李悠大笑一声从藏身的大石后面出来同样拱手道,“南直隶生员李悠,字文阳,见过戚将军。”所谓生员就是秀才,这是虎符给他编造的身份,有文书作证,倒也不怕人检查。
  方才看到杀出来的这些大明士兵的武器和阵型时,李悠就觉得自己或许遇到了戚家军的人马,只是没想到率领这一小队士兵的竟然就是戚继光本人,不由得让他大喜过望;因为这次虎符给他安排的任务就是跟随戚继光参加台州之战,他方才还想着如何接近戚继光,却没想到这么快就在戚继光面前刷了一把好感。
  或许虎符把自己放在那个村子里也是故意为之吧?这一小撮倭寇也是对自己的考研,若是自己胆怯不敢与之交战,恐怕就要错过这次和戚继光接触的机会了。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在后世他的名号可谓华夏皆知,但此时他只是大明军中一员小有名气的参将罢了,受大明重文轻武传统的影响,听闻一名来自南直隶的秀才叫出了自己的号,戚继光也不免高兴起来,缓步向李悠这边走过来,“不想李先生还有这样一手好箭术。”
  这时候李悠也快走几步,来到戚继光身前道,“射箭本乃是六艺之一,晚生既然身为圣人门徒,理当习之。”
  “话虽如此,可如今我大明能开得动弓的士子可不多了,更何况李先生这般箭术,恐怕在我大明军中也少有人能及。”戚继光感慨道,他也接着说话的机会打量着李悠的模样,只见此人虽是一副文士打扮你,可浑身散发出来的英气却也非一般文人墨客所能及,腰间所佩的宝刀和手中的长弓一看就非凡品。
  像这样的人才不是一般人家能养出来的,戚继光迅速做出了判断,或许只有那些开国勋贵或者靖难功臣家才有这样的能力,只是南直隶似乎并没有那家李姓勋贵吧?
  不得不说戚继光的观察能力的确敏锐,李悠的确是勋贵家族出身,只是他无论如何也猜不到李悠并非来自大明。
  见这位民族英雄如此夸奖自己,李悠心中也极为高兴,“戚将军也非一般的武将啊,晚生犹记得将军当年在蓟门防备蒙古时所做的诗句。”说罢他不顾戚继光惊讶的目光,直接吟唱起来: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此诗平易近人,朗朗上口,一种豪迈之气跃然纸上,令人闻之难忘,纵观我大明开国以来的诸多进士,能做出这等好诗的人却也不多。”戚继光夸奖秀才李悠的箭术,李悠也投桃报李夸赞了一番台金严参将戚继光的诗才。
  这一番对话若是让外人听了可能会觉得极其别扭,但在他二人听来却大为高兴,李悠说完俩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双方的关系增进了不少。
  “文阳既然是南直隶人,却为何到了我台州?”戚继光身为武将,性子自然要直爽一些,心有好奇就直接问道,“而且以戚某看来,文阳手中的弓刀都非凡物,文阳恐怕不是一般人家出身吧?”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晚生自觉学有所成,就出来游学一番见识见识我大明的大好河山,前些时候听闻有倭寇进犯台州,一时好奇就过来一观,没想到刚来此地就见识了戚将军的虎威,实在是幸运啊。”李悠按照虎符的安排说出了自己的来历,顺便将文书递给戚继光检查,“在下的祖辈的确有些功绩,只是在下尚未寸功,故而不便告知将军,免得让先人蒙羞。”
  戚继光的先祖戚祥曾跟随丽江王傅友德讨伐云南,不幸为国捐躯,朱元璋为嘉奖他的功绩,册封他的儿子任职登州卫指挥佥事,世袭罔替;从这一点来看戚继光的身份倒也和李悠颇有相似之处,都是勋贵出身。
  “文阳客气了,戚某这些年也颇见了一些青年才俊,却也少有文阳这般文武双全之辈。”戚继光并未发现文书的漏洞,看过之后还给李悠道,至于李悠隐瞒身份的借口他也信了七八成。
  “将军过誉了。”李悠客气地回道,说罢将手中的长弓和腰间的唐刀递给戚继光,“此弓乃是大唐左骁卫大将军薛仁贵昔日三箭定天山时所用的震天弓,晚生如今力气还不够,尚且开不了满弓;至于这把刀也是唐时的宝刀,只是不知道旧主究竟是那位名将。”
  “哦?竟然是这等宝物?”宝刀名弓那个武将不喜欢?戚继光闻言也激动起来,在获得李悠的许可后试着开弓三次,可惜他最多也只能开七分弓,同样无法开满,将震天弓还给李悠后摇摇头道,“薛将军的武艺戚某远不能及啊。”
  可是日后你的功绩却要比薛仁贵大多了啊,李悠收回震天弓道,“晚生本想将此弓赠与将军,可是一来么此弓乃是别人所赠,晚生倒也不好贸然送人。”
  接着他的目光转向戚继光手下的那群士兵,“二来么,以晚生来看,戚将军以后亲自出手的机会怕是不多了。”
第205章
戚家军
  “方才虽然只是数下接触,可在晚生看来这些士卒武艺娴熟、不惧敌寇,且行进如一、配合默契,有了这样的士卒,即使不用戚将军出马他们也可轻松地击败倭寇。”李悠诚恳地说道,这些士兵比起他昔日所见的岳家军来也不遑多让,远胜于大汉骑兵和三国诸侯手下的士卒,张巡的睢阳守军虽然在意志上或许要略胜一筹,但在武艺和配合上却又远远不如,若是双方以同等兵力作战,戚家军有胜无败。
  有了这样的军队,戚继光个人的武艺就变得无足轻重了,他即使是像陈庆之一般孱弱,也足以指挥军队大败对手;像项羽那般以个人的武勇率军冲杀从而击败敌军获得大胜的堪称勇将,而如虞允文一般足智多谋、周密布局让敌军无所遁逃得堪称智将,而身兼二者之长又无其短的堪称名将,诸如岳飞、李靖等,戚继光同样如此。
  只是随着戚家军的建立,他以后亲自出手杀敌的机会或许就没有了,在这个时代,又有谁会是这支军队的对手呢?
  听闻李悠夸奖他麾下的军队,戚继光比方才听到他夸奖自己还要高兴,哈哈大笑着将震天弓还给李悠道,“君子不夺人之所好,文阳这话莫不是看不起戚某?”
  “晚生不敢。”李悠连忙道歉,他可没有这个意思。
  接着戚继光又细细的鉴赏了李悠的唐刀,因为唐刀形制和戚家军所用长刀颇有相似之处,所以戚继光研究了许久,甚至还试挥舞几下感受此刀的威力。
  尽管后世关于戚家军战无不胜的传说颇多,但很少有人知道戚继光除了精通兵法韬略之外,个人的武艺同样不俗,在龙山之战时他曾经像薛仁贵一样连发三箭射死三名敌军先锋,以一人之力改变了整场战役的局势。
  在他所撰写的《纪效新书》中,曾有详细的射术精要,亦有拳术、刀法、枪法记载,若是放到武侠世界,戚继光肯定会试一位不弱于黄裳的武林高手;见他这几下出刀,毫无花哨,招招直奔要害,正是军中惯有的刀法。
  “刀是好刀,可惜终究是太贵了些。”还刀入鞘,戚继光把唐刀还给李悠时遗憾地说道,“即使把我军中的所有军饷都用来打造这种刀,恐怕也不够用啊。”
  这的确是事情,军中物资几位看重成本,像兵器这种消耗品若是太贵,大明的财政就要崩溃了;这就好比后世的F22虽然性能卓越,可即使是美国也没有大规模装备的能力,仅仅制造了195架就不得不暂停了生产线。
  经过这一段接触,戚继光对李悠越发好奇起来,像震天弓和方才那把唐刀,都不是一般富贵人家所能拥有的,可他数遍了大明那几家顶级勋贵的后人,也没找出和李悠差相仿佛的人物来,只好转换话题,“文阳这是要去台州?”
  “是啊,晚生听闻戚将军在台州练兵防备倭寇,正想前去一观,却没想到在此就和戚将军相遇了。”李悠也没有掩饰自己的目的,直接说道,“若是戚将军不嫌弃,晚生愿暂且在戚将军麾下效力。”说罢李悠再次拱手行礼。
  “文阳这般英才愿意帮助戚某荡平倭寇,戚某求之不得。”不说李悠这般文武双全的人物,就是一名普通秀才愿意加入戚家军,戚继光也断断不会拒绝,因为在这个时代读书人可是极为稀少的,但凡识字都是难得的人才,不说帮他赞画军务、梳理钱粮之类,就是帮着记录士兵的名字对军中来说都是莫大的帮助。
  因而尽管戚继光知道李悠断断不可能久居他的军中,可还是不想放过这个人才,别的不说就是凭借方才那手箭术,帮着军中训练下弓箭手也是好的啊。
  “如此晚上这段日子就叨扰戚将军了。”听闻戚继光答应,李悠大喜过望,在陈庆之、李广、张巡等人身上他学到了诸多有用的技能,想必这次在戚继光身旁也会大有收获吧?等到了台州安置下来,一定要和他多多讨论兵法。
  这会功夫,戚继光手下的士卒已经将战场打扫干净,斩下了这些倭寇的首级,将他们的兵器、财货收缴一空,就连李悠和戚继光的羽箭也帮他们找了回来。
  戚继光将这些财货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赏给旁边村子的百姓,以感谢他们方才对战事的配合;另一部分则按照军规赏给了方才出战的士兵。
  李悠注意到一个细节,本来按照大明的军规,在战场上以首级论功,但到了戚继光这里却做了微小的调整,虽然同样是以首级论功,可戚继光却不像其他军队那般谁斩下了首级就将银子赏给谁,而是按照各人在队列中的位置进行赏赐,最前排的士兵每人按照斩获一级首级赏功,第二排减半,第三排再减半。
  这样的话可以避免为了争抢首级而导致阵型大乱,从而给敌军以可乘之机,队伍中的士兵只需要按照训练时那样各自站好位置进行攻击即可,至于斩首级自有队伍中的火兵负责,绝不担心自己的功劳会被他人掠夺。
  果然是好办法啊,李悠暗暗赞道;再看看这些人的队形,每个小队有12人,最前方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并带有标枪、腰刀,应该是掩护后军前进;在他们之后有二人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可扰乱敌军的阵型掩护前方长牌和藤牌前进。
  再往后是左右各两名长枪手,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同时他们应该也是整个小队中杀敌的主力;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再有一名队长指挥作战,火兵携带辎重、斩杀首级,一支极其灵活的小队就这样形成了。
  仅仅数十人就有这般威力,不知道四千大军又会是什么样子啊?李悠对台州城越发的向往起来。
第206章
射虎升级
  戚家军收拾妥当,戚继光命人牵过一匹马来交给李悠,和他并肩向台州的方向行去,戚继光丝毫没有怀疑他会是倭寇的奸细,且不说身份文书没有丝毫破绽,就凭着震天弓和那把唐刀,倭寇之中也绝对拿不出这样的宝物来,就算是有也绝对舍不得交给一名奸细。
  只是戚继光对如何安排李悠还有些为难,给得高了怕军中的老人不服,给得低了又担心李悠心生不满,只好直接问道,“文阳不知想在我军中担任何职?”
  “晚生一切听从戚将军安排。”李悠应道,反正以自己的能力,戚继光也不会给他太低的职位,戚继光可不是那般无识人之明的庸才。
  “这……”戚继光略一迟疑,果断地说道,“戚某现在有三个职位可供文阳挑选,第一眼下军中尚缺一名赞画军务的幕僚,负责为本将出谋划策;其二文阳想必在数术上也有造诣,可为我军中管理钱粮;其三,文阳的箭术出神入化,可教授弓箭手修习箭术。”
  在戚继光的猜测中,李悠应该是勋贵之家的后人,既然为培养李悠如此舍得本钱,又怎么会不寻找名师教授他算术,故而他没有问就给出了第二项选择;至于第三项戚继光有些迟疑,在他看来李悠的箭术肯定是家传绝学,乃是他们家创立功绩的立身之本,自己这般贸然请他传授给军中的士兵实属冒昧,可是现在他军务繁忙,没办法亲自给弓箭手们传授箭术,而弓箭手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所以他忍不住还是将这个想法说了出来,心中已经打定主意,若是李悠一会儿拒绝自己就果断道歉。
  听戚继光说完李悠也细细琢磨起来,第一项被他直接排除,开什么玩笑,给戚继光这样的名将出谋划策,自己水平还远远不够啊;而管理钱粮对于一般文人来说可是求之不得的好差事,带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发财,只是对李悠却全无吸引力,且不说戚继光军中的研祥军阀,就是自己手头还存着贺兰进明多年搜刮的财富呢,这些钱估计比戚继光好几年的军饷都要多,所以同样排除。
  至于传授箭术,李悠身为后世来人绝无如今大明各大将门之中那些将秘诀看得死死地习惯,能让戚家军的战斗力略有提升,多杀一些倭寇对他来说是极其乐见其成的事情,当然愿意为此出一把力;同时戚家军身为华夏历史上少有的常胜不败的军队,当了他们的教头自然有时间观察这支强军是如何训练而成的,这对李悠日后同样大有好处。
  “晚生愿意为戚将军的手下传授箭术。”稍一思索,李悠就果断的选择了第三项,成为戚家军的箭术教头。
  “哦?”这个选择让戚继光吃了一惊,在他看来或许李悠会对赞画军务更加感兴趣,毕竟那个年轻人没有指点江山的欲望,第三项却是他认为李悠最不可能做出的选择,不过这却是让他最为高兴的选择,稍一愣神就连忙提醒道,“此事非同小可,文阳还是需先问过家中长辈再做决定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