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至于蓟辽督师手中的关宁军,李悠早就不指望了,那些关宁军的军头们享受着辽饷带来的美好生活,让他们豁出命去和皇太极打仗却也是休想。
第840章
皇太极
辽东,沈阳清宁宫和朱由检的乾清宫比起来要寒酸得多,这里的主人、继承努尔哈赤汗位方才三年的皇太极和朱由检一样受着多方势力的掣肘,其余三大贝勒依旧各怀心思,要不是在努尔哈赤死的时候他果断联合其他大贝勒将阿巴亥逼的给努尔哈赤殉葬,让多尔衮、多铎等人失去了主心骨,他将要面临的局势指挥更加恶劣。
此前为了给女真人弄到足够的粮食,以及和其余三大贝勒斗法,皇太极耗尽了心神,平日里也难得见到一丝笑容,可是今日他却是拿着一封书信喜不自胜,“哈哈,毛文龙竟然死了,这下我大金可谓后顾无忧,可以放心的南下牧马了!”
辽东之地天气寒冷,现在又是小冰河期,所以尽管他们占据了大片的土地,单纯依靠耕种还是养活不了这么多的人手,因此必须要去抢掠大明,才能继续维持局面,但卡在他们侧翼的毛文龙却让皇太极始终不能全军出击,一旦他们率领大军出动,毛文龙就会带着东江镇的兵马登陆,攻入女真的要害之处,而现在毛文龙的死让皇太极失去了最后的鼓励,连忙对着在一旁伺候的豪格下令,“去请三大贝勒还有各旗旗主前来议事。”
“嗻!”一脸喜色的豪格连忙出去召集女真的实权人物,而皇太极则打开地图细细研究着进军的路线,宁锦一带为袁崇焕经营多年,防线颇为坚固,即使能打下来他手中的兵马也会损失惨重,这对丁口本来就不多的女真来说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所以最好是避开宁锦防线,从其他方向入关。
“四弟,毛文龙死了?”一贯性子粗豪的莽古尔泰第一个赶到,一进来就愣冲冲的问道,“哈哈,这袁崇焕可是帮了咱们的大忙啊!”
依照努尔哈赤的命令,四大贝勒按月分直,国中一切机务,俱令直月贝勒掌理,也就是说阿敏、代善、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四大贝勒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尽管皇太极称汗,莽古尔泰等人对他的态度依旧算不上恭顺。
皇太极城府极深,当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露出不满的神态,他知道威望是需要慢慢建立的,只要自己能在这次的进攻之中带领各旗的将士抢到更多的物资,那么他的地位就会愈加稳固,所以他扬了扬手中的信说道,“刚刚送来的消息,袁崇焕以十二项大罪在东江镇的将士面前将毛文龙斩首示众。”
“好,这下咱们可以放心的抢西边去了!”第二个赶来的代善也是一脸的兴奋,由于辽东方位靠东,座椅他们将劫掠大明称之为抢西边。
借着阿敏、岳托、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济尔哈朗、岳讬、杜度、萨哈廉等实力派也都悉数到场,一听到毛文龙殒命的消息,他们个个喜形于色,纷纷请求再次对大明展开劫掠。
“东江镇全靠毛文龙的威望方才维系至今,关宁军早就对东江镇分薄了他们的军饷多有不满了,所以在毛文龙死后他们定会对东江镇大加打压,东江镇这根卡在咱们喉咙里的刺终于可以拔去了!”皇太极也是激动不已,这是他们大金难得的机遇啊,只要能把握住说不得就可以迎来崭新的局面。
“诸位所言极是,此乃上天赐给咱们女真人的好机会,天予不取必受其咎,传令下去,各旗立刻开始整顿兵马,每牛录抽取甲兵二十人,十月即南下攻打大明!”皇太极这一次算是拿出血本了,如果再加上那些自行跟随大军前往的,这次出兵的数量怕是不下十万人。
“从何处入关?宁锦一带却是不好打!”众人应命过后,又有人提出了新的问题,毕竟谁也不想再宁锦防线的铜墙铁壁之下损伤太多的人手。
“不走宁锦一带,咱们取道蒙古,以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从西边入关,直逼大明的京师。”这一战劫掠粮草钱财、丁口女子方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皇太极方才已经想好了破关的方向,而且带上蒙古各部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让他们也分润一些好处,如此以来下次再要进攻大明,就能找到更多的蒙古军队相助。
“咱们九月先排除少量兵马去宁锦一带稍微骚扰一阵儿袁崇焕,让他们以为咱们还是打算走宁锦,然后在突然转向西边,打他们一个出其不意。”皇太极亮明了自己的方略。
“可西边有察哈尔蒙古在,他们愿意让我们路过么?”又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哼,由不得他们,咱们到时候先去把察哈尔收拾一顿,让后在攻打大明。”皇太极并没有将察哈尔蒙古的战斗力放在眼里,这些蒙古人的日子过得比女真人还要苦逼,别说给骑兵披上铠甲,就连铁质的箭头都快用完了,又拿什么和女真人较量呢?
自从登上汗位以来,皇太极就很注重拉拢蒙古各部、孤立察哈尔部,去年就亲自带领大军击败了依附于察哈尔部的多罗特部,抢到了一万多的丁口,让察哈尔部的实力大损,现到了这个时候,投奔女真的蒙古部落越来越多,察哈尔的盟友却越来越少,刚好借着这个机会顺道解决了他们。
各大贝勒、旗主纷纷领命而去,一名名骑士骑着骏马飞快的从沈阳城出来,前往各处屯子,吹响海螺号,将皇太极召集兵马劫掠大明的命令传到每一处角落。
早就将劫掠大明视为发家最好办法的女真甲兵们纷纷从屋子里翻出自己的铠甲刀枪,牵出悉心喂养的战马,来到各自的牛录额真那里报道,很快就选好了二十名甲兵,其中不乏女真人中最为精锐的巴牙喇。
那些没有选上的也不气馁,他们同样收拾好铠甲兵器、牵着战马做好了随时出征的准备,他们同样可以凭借自己的武力抢东西,只是不能分润旗中的收获。
第841章
都是些废物
“蓟辽督师袁崇焕擅杀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毛文龙之事,究竟该如何处置?诸位爱卿不妨道来?”乾清宫中,李悠高坐宝座之上,下首韩璜、钱龙锡、周道登、李标、周延儒、温体仁等重臣分列下首。
这件事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了,所以李悠问话之后,一时之间群臣竟然都不敢开口,好一阵儿过后还是当初举荐了袁崇焕的钱龙锡不得不出来说话了,“启禀陛下,毛文龙一向跋扈专横,东江镇几为藩镇,关宁、登莱一地的文武官员皆有所闻,袁崇焕此时除之,对朝廷有益无害。”要是袁崇焕有罪的话,他也拖不了干系,所以他也只有咬死撑着了。
不知道为何,看到钱龙锡这副样子,李悠反而想笑,当初崇祯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选拔阁臣,于是效仿古法,将有资格入阁的大臣名字放入金瓯之中,然后焚香祷告,再进行抽签,结果第一个就抽到了钱龙锡,然后是李标、来宗道、杨景辰等人,这种选拔朝廷重臣的方法实在是闻所未闻,这崇祯的政治手段可见一斑。
御史高捷当初被王永光引荐给钱龙锡,试图走他的门路,却被钱龙锡果断拒绝,所以高捷早就怀恨在心,他闻言立刻站出来批驳,“毛文龙是否有罪或未可知,但袁崇焕擅自啥朝廷一品大员,实属骇人听闻,臣以为当立刻罢免袁崇焕押回京中严加审问。”
这钱龙锡在此前负责审理魏忠贤逆案,颇得罪了不少人,有高捷做这个出头鸟,于是这些人纷纷出来弹劾钱龙锡,周延儒、温体仁等人也是眼神闪烁不定,纷纷思量着对策,因为如果钱龙锡被罢免,那么内阁之中就会空出一个位置,说不定自己就有机会入阁,这样的好机会怎么不让人动心?
钱龙锡也并非没有同党,他们也纷纷出来驳斥这些人的弹劾,一时间乾清宫变得比菜市场还要热闹,殿中御史连连呵斥也没有让他们安静下来。
如果是以前的崇祯皇帝,恐怕早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但是李悠却不一样,他本来就没对这些人报多大的期望,提出这个问题只是想看看这些人会是何等反应,现在看来这些人对争权夺利倒是十分热衷,可能提出解决办法的却是一个也没有。
“朕已下旨让袁崇焕回京解释此事,这件事就到这里吧。如今毛文龙已死,东江镇必将发生动荡,恐怕那建奴是不会放过这个南下的好机会的,因此朕决定整顿京营以备将来所用。”既然这些人指望不上,那么就只有自己上阵了,顺便也可以接着这个机会掌握住京城的兵权,李悠懒得和这些人勾心斗角,还是带兵打仗来的痛快。
“陛下,蓟辽督师这几年将宁锦一带经营的滴水不漏,颇有功劳,若是建奴有南下的迹象,则蓟辽督师断不可轻离,还请陛下许其戴罪立功,等击退了建奴再回京解释此事。”钱龙锡不失时机地说道,在他看来只要袁崇焕借此立下功劳,或许就能保住自家的官位。
“若非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致使东江镇动荡,建奴又如何能抽出兵力来南下犯边?当下应严惩袁崇焕以安东江镇将士之心,让其牵制建奴的侧翼,使建奴无法南下,将此祸事小米与无形之中,这才是上上之策啊。”这下子,刚刚稍微安静了一点的乾清宫又变得异常热闹起来,钱龙锡再次成为攻击的焦点,根本没有人回应方才李悠所说的事情。
“英国公,王尚书。”李悠无视了他们的争吵,将目光投向执掌京营的英国公张维贤和兵部尚书王洽,“如今京城左近还有多少堪用的兵马?”
见李悠没有搭理他们,钱龙锡等人也隐隐的觉得今日的皇帝和往日大有不同,纷纷闭上嘴巴停止了争执,转而望向张维贤与王洽二人。
这下子方才还打算作壁上观的张维贤和王洽脸刷得就白了,如今京营早已腐败不堪,缺员十分严重,操练更是几乎没有,平日里都被这些勋贵高官视为奴仆到处差用,哪里还能打仗?可要是照实说岂不是找死?而说假话又是欺君之罪,而且将来要是建奴真的南下谎言定会不攻自破。
“老臣身子不适,已经多日不曾理会京营的事情了,本来早想向陛下把这份差事交卸了,谁知一直拖延到今日。”英国公张维贤颤颤巍巍的站出来说道,“还请陛下允许老臣回家休养,这京营就交给其他人打理吧!”
英国公张维贤不愧是熬过了三大案和魏忠贤乱政的牛逼人物,几句话就将自己从此事中摘了出来,而他也是崇祯能够登基称帝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是他奉张皇后旨意进宫接受天启帝遗诏,从而揭破魏忠贤欲秘不发丧的阴谋,崇祯恐怕还没这么容易登上帝位,再往前看,张维贤还亲自抬轿将天启帝从乾清宫抬到文华殿继承皇位,可谓是连续匡扶了两代皇帝,有这份功劳在,任谁也得给他几分面子。
“英国公既然身子不适,就早些回府休养去吧,曹化淳去取几支老山参给英国公补补身子。”对于这样的老资历,李悠也有点无可奈何,看在他明智的放弃了京营的份上,李悠就暂且将其放过,“京营一事就先交给王尚书了,这几日王尚书要处理京营的事情,务必挑选出一支堪战的兵马来。”
“微臣遵旨。”王洽羡慕的看了一眼安全脱身的张维贤,顶着满头大汗将这个烫手的山芋接了下来。
“退朝!”曹化淳尖着嗓子喊道,李悠随即起身离开了乾清宫,通过今日的朝会他已经明白,现在大明这些朝臣无论是勋贵也好、文官也罢,都是些靠不住的家伙,想要完成这次任务,还是只能依靠自己啊。
“去把骆养性叫来。”下来之后李悠吩咐道,现在就看看锦衣卫还有没有用吧!
第842章
布局
“曹化淳,如今东厂归谁管理?”在骆养性赶来的这段时间里,李悠也没有闲着,他又拾起了另一把刀,既然外臣不可靠,那么重用内臣就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了。
“原本为魏逆亲自掌管,魏逆伏法之后暂且无人主管。”曹化淳说完心跳陡然加速,变得口干舌燥起来,陛下难道是想让自己来主持东厂?
“嗯,既如此,你就将东厂管起来吧。”李悠手头也是在没有什么可用的人手,曹化淳对自己还算忠诚,日后所言的开门迎敌一事不过是文人的污蔑,那时候曹化淳已经告老还乡六年有余,人都不在京城,又怎么有能力做出这样的事情?而且他为人也算忠厚,东厂在他手里定不会像魏忠贤那般无所顾忌。
至于陪着崇祯殉国的王承恩,现在年纪还小,恐怕没有能力主持东厂,所以曹化淳就成了仅有的选择,“魏逆时的种种手段就不必再拿出来了,一会儿我吩咐骆养性几件事情,你也一起去做,到时候你们谁做得好,朕有重赏。”
“奴婢叩谢皇恩。”曹化淳感激淋涕,立刻跪倒在地谢恩,“奴婢纵使粉身碎骨,也要把陛下交代的事情办好。”
不多时,骆养性也急匆匆的赶来了,他是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之子,世袭父位,锦衣卫在崇祯年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恶迹,和他这个指挥使是分不开的,另外在李自成攻破京城之后拷问赃银,也才从骆养性身上敲出了三万两银子,这个数量对一名锦衣卫指挥使来说实在称不上多,所以李悠对他的印象也说不上厌恶。
见礼过后,李悠先是将任命曹化淳为东厂提督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说道,“此次朕有些事情要让你二人去做,你二人可各自派遣麾下的人手去办,到时候谁做得好朕有重赏,但要是做得不好就休怪朕无情了!”
他二人连连答应,李悠接着说道,“其一,如今建奴南下几乎已成定局,你二人务必要查出建奴南下的路线、兵力多寡、领军将领都有何人;其二,派人暗地里打听关宁军和东江镇的动向,看看他们各自都是什么心思;其三,派人前往张家口、祁县、太谷等地,详查晋商与建奴勾结,为其输送粮食兵器火药一事,决不可漏掉一人!将来若是抓获这些里通外国的汉奸,谁查出来的就分一成的家产给谁!”
晋商的豪富天下皆知,现在一听到自己有机会分润这些人一成的家产,骆养性和曹化淳同时咽了一口唾沫。
“有哪些晋商勾结建奴,朕也略有耳闻,尔等不可以一己之私放走一人,若是你们回报的消息和朕此前所闻有出入的话,朕就要你们的脑袋;但也不能冤枉任何一名遵纪守法的商人。”李悠警告道,“此外,晋商与朝廷重臣多有勾结,所以这些事情你们要做的隐秘一些,不可为人所察觉,对于站在这些晋商后面的人你们也要细细的打探清楚,到时候一并处置。”
别的不说,满清入关之后册封的八大皇商李悠还是记得比较清楚地,要是骆养性和曹化淳报上来的名字少了几个,那就只能说明要么是他们没用,要么是收了这些人的钱想要帮他们隐瞒下来,无论是哪种原因,这些人在李悠这里就没用了,锦衣卫和东厂都是鹰犬爪牙,而没用的鹰犬爪牙难道白白花钱养着么?
“微臣/奴婢遵旨。”骆养性和曹化淳心中一凛,李悠现在散发出来的气势实在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也意识到了这几项任务中所蕴含的危险,连忙应道。
现在的建奴归根结底还只是一个强盗劫掠集团,如果没有这些晋商将他们从中原抢到的金银财宝换成粮食兵器,他们恐怕只能抱着一堆银子饿死在辽东平原上,所以打掉了晋商就等于是砍断了皇太极的一支臂膀,足以让其元气大伤,而且这几家那一家都堪称富可敌国,抄没了他们的家财足以让朝廷的财政情况大为缓解。
“另外你们在帮我找几个人来。”既然朝堂上这些人不可信,那么就自己找些人手来帮忙吧,“孙元化和王徵现任何职?”明末的科学大家其实还有徐光启,不过徐光启现在正担任礼部左侍郎,倒也不用专门寻找。
“孙元化现在正在辽东帮助袁崇焕赞画军务,此人乃是得袁崇焕举荐方才得以重回朝堂……”曹化淳犹豫了一番,还是提醒道,他已经看出陛下对袁崇焕或有不满,现在又要打听他所举荐的人才,不知道是何用意?
“王徵本为直隶广平府推官,去年因为家中老父过世,现正丁忧在家。”骆养性有些奇怪,怎么这样一个芝麻绿豆般的小官也将名声传到皇帝耳朵里了?
嗯?他不是天主教徒么?怎么也讲究这一套?李悠有些头疼,孙元化或许还好说,一封圣旨就将将他从辽东调回来,王徵的话就算是夺情启用,恐怕一时间也难以带到京城来啊,但无论如何总归是要试一试的,“传朕的旨意,命孙元化回京,让王徵也尽快来京城。”
“对了,听说这孙元化、王徵一向和西方的传教士交好,若有精通天文历法、器械制造的不妨让他们引荐给朕。”明末时期,其实还是有不少在科学方面卓有建树传教士来华,他们的力量也是可以借用的,“除了他二人引荐的之外,也可去澳门等地寻觅。”
“启奏陛下,昔日泰西传教士汤若望曾向朝廷进献天文算法书籍,并成功预测过月食,想必符合陛下的需求,只是此人前年已经去了西安,是否派人召来?”骆养性很快就想起一个合适的人选来。
“此等大才理当速速召来。”汤若望的名字李悠当然听过,连忙让骆养性安排得力人手去西安,“最后,还有一位大才,只是现在他或许还名声不显,恐怕不好找啊!”
第843章
郑芝龙
“还请陛下示下,只要此人在我大明境内,锦衣卫就有办法把他挖出来。”骆养性刚才举荐汤若望让李悠颇为高兴,于是他对这样的事情不由得愈加热切起来,连忙保证道,一旁的曹化淳也是不甘示弱。
“此人唤作宋应星。”李悠在脑海中拼命地搜集着他的资料,“此人……此人现在或许已经中举,但应该没有考中进士,此人在经义上的造诣倒也罢了,在诸多杂学上却是颇有天分,如能请到京城朕定会重用。”
“既然已经是举人了,那么去礼部查一查各地举子名册即可找到线索。”骆养性不愧是锦衣卫世家出身,反应的就是比曹化淳要快一些,他马上就根据李悠透露的信息想到了合适的方案,“礼部名册之上定会记载其籍贯、出身、父祖,到时候根据这些再派得力人手去他的家乡寻找便可。”
“好,有你这样的干才执掌锦衣卫,朕总算可以放心了。”李悠夸奖了几句,把一旁的曹化淳嫉妒的牙痒痒的,暗暗下定决心一会儿从这里出去就马上亲自到礼部去查这个人,一定要赶在曹化淳的前面将宋应星挖出来。
明末时分,之所以流民四起,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是一个方面的原因,那些出身江南富饶之地的东林党为一己之私竭力逃避江南对朝廷的责任,而将辽饷的大头丢到西北贫瘠之地,致使当地的百姓民不聊生又是一个原因,当然小冰河期的到来导致粮食大量减产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前两个问题暂且不论,这最后一个问题就要依靠玉米、番薯、土豆等高产作物来解决了,所以要是能宋应星这般精通农学的大家就再好不过了。
要知道玉米、土豆、番薯等物现在并不是没有进入大明,之所以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各地百姓对这些农作物还比较陌生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是因为土豆、番薯的种子退化问题没有解决,偶尔有试种的百姓见到这些作物的产量一年比一年低,当然就不愿意继续耕种下去,而这些问题就要由宋应星来解决了。
寻找上述人员是为了解决科技方面的问题,但要中兴大明光依靠这些还是不够的,如今朝堂上的文官和各地的商人地主早就成了铁板一块,他们联合起来不断蚕食朝廷的利益,所以必须引入新的力量来制衡他们。
“去打听下,如今在海面上除了郑芝龙之外,还有那些人的势力较大,列出个名单来,想办法将他们请到京城来,就说朕要招安他们。”李悠当然不会让为这些海盗就是好人,但是只要知道他们具有一定的力量,而且和现在朝中的文官士绅不怎么对付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