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292

  在嘉州的科考管理的比李圭在位时要严格的多,监督这次考试的考官之中一半是入门弟子,而另一半则是其他诸科的官员,他们早就对这些儒门中人多有怨言,所以纷纷瞪大眼睛盯着每一名考生,只要谁敢作弊,立刻就会被抓个现行,他们才不肯错过这个打击对手的好机会,当然他们也不敢无中生有空口白话污蔑别人。
  “这篇文章做得真是极好,用词典雅古朴,字句工整对仗,通篇读来顺畅之极,让人顿生酣畅淋漓之感,实乃难得一见的好文章啊!”评卷官的书房之中,有人摇头晃脑的品味着某名考生的文章,顿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呵呵,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文章虽然做得花团锦簇,可却是言之无物、离题万里,题目中问的是如何解决北虏犯边的问题,此人却只顾空谈仁义道德,并无一字一句落在实处,像这种卷子理当黜落。”有上次通过律法考试进入朝堂的考官闻言过来,看了几眼之后不屑地说道,那些儒生齐肯干休,双方分成两拨吵了起来。
  “肃静,此乃为国家主持抡才大典的要地,尔等怎敢如此喧哗!”正在巡视各个考场的齐会之问询匆匆赶了过来,众人总算安静下来。
  “大人,下官发现一篇绝好的文章,此人实有状元之才。”发现这篇文章的评卷官连忙将卷子递了上去,现在嘉州的科考虽然是诸科并行,但出于习惯人们还是将进士科的第一名称之为状元,不过今后的状元却是不再有昔日那般崇高的地位了。
  “大宗伯(礼部尚书的别称),此次科考要的是治世之才,却不是文人词臣,这篇文章并无一句落在实处,理当判处最下等。”与之争辩那人寸步不让。
  “好了,这篇文章的确不合录取标准,黜落了吧。”齐会之看完这份答卷之后,不动声色地说道,将其递回到那名评卷官手中,“朝廷既然已经给出了录取的标准,尔等只需依法行事即可,切不可因为一己之喜好而误了国家大事。”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呈现出来你各种不同的反应,那些儒门中人纷纷摇头叹息,诸科评卷官面喜色,重新接到卷子的狄剡似有不服,“既然主考大人如此说,下官只得依法行使,但下官日后定会向朝廷进言,以免遗失贤才。”
  进士科考试结束,齐会之黜落这份卷子的事情也渐渐流传开来,儒门中人将他骂了个狗血淋头,其余诸科考生却称这次算是遇到了个好主考。
  休息三日,第二门算学科的考试又随之开启,这次参与考试的人数虽然比上次多了不少,可还是不及进士科的十分之一,而且还有起码一半人是没怎么学过算学打算进来碰碰运气的,可也有少许人虽然没怎么学过算学,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诸位,时辰已到,咱们就此启封试卷吧?”在所有考官的注视下,齐会之取出盖有印章的密封试卷,小心翼翼的拆开,露出其中的试卷,随即有人在核实无误后将试卷一一发放到每个考生手中。
  考生们领到试卷后或奋笔疾书,或紧锁眉头,亦或是左右张望不知道在等待什么,考官们也分散各处,监视着每一个考场的考生。
  一名巡考借着巡视考场的机会来到一处偏僻的围墙边,瞅见四下无人飞快的将一个纸团丢了出去,墙外随即响起几声老鼠的吱吱声,他听到后方才离去;约莫一刻钟之后,他又回到了这里,而这次学吱吱叫的则变成了他自己。
  听到信号之后,墙头忽的飞过一个小包裹,这名巡考打开检查一番,满意的点点头,将包裹里的东西分别塞在身上几个隐秘的位置,把包裹皮丢回墙外,随即施施然的揣着这些东西返回考场之中。
  进入下一个考场,缓缓走到一名早已等待多时的考生面前,将握在手心里的东西偷偷丢进他的号房之中,此人顿时面露喜色,赶紧将其藏好,接着巡考又投以警告的目光,随即转向下一处,他身上藏着的东西还有很多呢。
  一直到发完最后一份,他才微微松了一口气,可是不等他离开就有一只大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姜大人,您刚才丢的是什么?”
  那名考生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他手忙脚乱的想要把东西塞入嘴里,可惜已经迟了,一名士兵立刻飞扑上前将他按到。
  其他几个考场也几乎同时传出类似的声响,想必那里也在抓捕作弊人员;这下完了,人赃并获,我这科举舞弊的罪名是怎么也逃不掉了,这名巡考眼前一黑直接晕了过去他万万没想到本来万无一失的计划为何却出了纰漏。
第638章
愚儒
  除了少许人外,朝堂众臣现在对此事还一无所知,他们正说着另一件和科举有关的事情,在太监喊完“有事起奏,无事退朝”之后,狄剡就颤颤巍巍地走出朝列,“启奏陛下,老臣弹劾诸考官处事不公,遗漏贤才。”
  福王坐在宝座上不耐烦地挥挥手,如果不是这几日有朝廷的抡才大典不得不出来应付下,他恐怕连上朝都懒得上,值守的太监连忙让狄剡如实道来。
  “此次进士科考试,老臣发现一位状元之才,奈何诸位考官和齐尚书却以偏见将其黜落,老臣不服,还请陛下主持公道。”将当日考场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之后,狄剡还不甘休,竟从袖子里摸出一份他那天命人誊录的试卷摇头晃脑地朗诵起来,看的宝座上的福王扭来扭去好不耐烦,而殿上的群臣也分作两拨,一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纷纷摇头不已,进士科的题目他们哪个不清楚,这篇文章绕来绕去也没有说到题上,黜落不是应该的事情么?另外一小拨则摇头晃脑地品味着文章的高妙之处,时不时点头称赞,看上去和狄剡一般的欣赏。
  “陛下,如此佳作实属难得一见。”念完之后狄剡不顾口干舌燥,继续给福王分析着这篇文章的好处,哪里哪里用了什么典故,哪一句堪称文采绝佳,何处又是深合圣人教导,将这篇文章说的简直千古少有,言语之间悲愤至极,好像错过了这位贤才嘉州的天就要塌了一般,强烈要求福王更改进士科的最终结果,将此人点为状元才行。
  福王哪里能读懂这篇文章的好处,好不容易听狄剡啰嗦完了,他习惯性地将目光转向李悠,“太尉觉得狄先生所奏之时如何?”
  “言语空泛,并无一处落在实处,就好比是空中楼阁一般,将其黜落乃是正理,齐尚书等人当日的决定并无过错。”李悠想了想,这人空有文笔而不识时务,就算是放到宣传机构去写文章都不能让人放心,还是让他在朝廷之外安安心心地做个文人算了,说不定还能写出什么流传千古的文章来。
  “老臣亦以为是,此人分明是读书读得迂了。”钱飒也毫不客气地出言批驳,“科举乃是为国选拔治世之才,此等空写的几个好句子,却丝毫不通世事的人要来有何用?而狄剡却将这等答卷当做了宝,可见他仍未领会到朝廷抡才大典的目的,以老臣看今后若是再开科举,狄剡就不用再担任考官了,以免让朝廷遗失贤才。”
  钱飒的话更加不客气,听完之后气得狄剡面红耳赤,他竭力争辩道,“偃武修文,以仁恕治国方是上策,只要陛下亲贤臣远小人,广纳贤才,北虏自会不攻自破,又何须像如今这般妄兴兵戈,致使百姓苦不堪言?”
  噗,李悠差点笑出声来,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难道不派遣大军出击,那些北虏就会自动退回到草原上么?这狄剡实在是不可理喻。
  “狄大人所说百姓苦不堪言可有实据?”范蠡走出朝列冷冷地问道,如今除了刚刚收复的都畿道,其余三道都比李圭在位时好了许多,这些都是李悠率领群臣历经千辛万苦做出的改变,他自然不容许狄剡出言污蔑,“狄大人切勿信口开河。”
  “短短数年之内,先出兵岭南道,又挥军攻入京畿道、都畿道,连番大战定有无数士卒伤亡,而这些士卒都是一家一户的顶梁柱,一人伤亡则全家蒙难,岂非苦不堪言?”狄剡梗着脖子说道。
  “岭南之战和前次北伐的奏折难道狄大人没有看过么?”这般随意张口就来的作风实在是让人受不了,他这句话又惹恼了司马错,司马错站出来喝道,“岭南一战杀敌上万,俘获数万,而我嘉州军伤亡不过数百;此次北伐歼灭耶鲁翰八万大军,收复都畿道,伤亡才不过千余,且这些伤亡士卒的抚恤也都如实发放,足可令其家人再无后顾之忧,狄大人若是能找出真凭实据倒也罢了,若是不然我就要弹劾狄大人信口开河、污蔑朝臣了!”
  这下狄剡直接愣了,他昔日哪里关注过战事方面的消息,怎么会想到连番大战嘉州军才这点损失?在他看来上十万大军的混战怎么也要伤亡过万才合理,浑然没有想到嘉州军现在竟然已经如此强大。
  言穷词尽的狄剡不敢和司马错、范蠡再行辩论,直接开始耍赖了,跪在朝堂上哭诉不已,一个劲儿地翻来覆去说着仁义治国方是上策的话,弄得群臣面面相觑,怎么就跑出这样一个活宝来了?
  李悠也被这个愚儒弄得失去了耐心,他站出来压抑着怒气问道,“既然如此,那么将都畿道给狄大人治理,狄大人可能用仁义抵御那些北虏,让他们不敢南下?”
  “老臣……老臣不能!”狄剡知道自己虽然学识广博,可疆场厮杀护守城池,完全是一无是处,怎敢答应。
  “一道之地你治理不了,那么一州之地总该可以吧?若是让你担任潞州知府,你可能护得住一州平安?”李悠继续追问道。
  “老臣……老臣不能!”狄剡的脸色越来越苍白,他似乎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大错,可是他还是不敢答应,潞州可是和河南道紧挨着,正是北虏的攻击重点,他要是去了怎么会有好果子吃?
  “呵!方才狄老大人侃侃而谈,我还以为天下之事没有能难倒狄大人的呢。”李悠忍不住出言讽刺道,他的语气越发的冷了,姚广孝等熟悉李悠的人知道他已经愤怒到了极点,“一州之地也不行,那么一县之地总可以了吧?”
  “老臣不能!”狄剡还是不敢答应。
  “那么一堡之地呢?”要是连一处城堡都不敢守护,李悠就打算直接让他滚蛋。
  “老臣……老臣能行!”狄剡知道自己不答应就肯定会被治罪,因此他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第639章
舞弊事发
  “陛下……”狄剡可怜巴巴的看向宝座上的福王,希望福王能够将自己从这样的悲剧中挽救出来,现在这是他唯一的希望了。
  可是福王刚才听他们吵了半天早就不耐烦了,对于这个罗里啰嗦的老头子也全无好感,只觉得他方才说了太多废话,耽误了自己回宫玩耍的时间,当即摆摆手说道,“就依太尉的意思去办,你这就收拾收拾去上任吧!”
  “老臣……老臣遵旨!”狄剡是个迂腐之人,信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所以纵然明知道这是一条死路也只能泪流满面的应了下来。
  福王正好起身回宫,殿外却突然进来一名太监跪地启奏道,“启禀陛下,贡院传来消息,有人里应外合企图舞弊,涉案人等已被当场抓获,齐尚书和诸位考官正赶来此处。”
  轰的一声,整个朝堂顿时炸开了锅,李圭之前大魏也不是没有科举舞弊的事情,但是那时候要么是事后发现,要么被遮掩过去,当场抓了现行这还是第一次;科举乃是为朝廷选拔后备官员的大事,那次出事不是泼天大案?裙撑立刻躁动起来,刚才狄剡掀起的那点小小波澜已经浑然没有人在意了,纷纷探出脑袋打量着大殿门外。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臣请立刻派遣士兵封锁贡院,不得放走一人,对此前进士科的考卷也应该重新判卷以示清白。”姚广孝的三角眼闪过一道精光,终于让他等到将那些掣肘李悠的臣子全部逐出朝堂的时候了。
  “就依姚参政的意思去办。”见李悠和钱飒没有反对,福王又说出了这句熟悉的话,他将目光投向李悠,“此事还需太尉出面协助。”
  “臣遵旨。”李悠拱手为礼,随即转过身来,“许将军,你速速前去接管贡院防务,再持我的令箭去城外调遣一千兵马进城,务必不得走脱一人。”如此重大的事情也只有派许光去他才放心,而且许光久在嘉州,断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丝漏洞。
  “末将领命!”许光上前接过令箭和李悠匆匆写就的命令,快步向殿外跑去,刚好和正要入殿的齐会之擦肩而过。
  此时的齐会之面如死灰,浑然没有当初那般意气风发,一进入大殿就跪倒在地,“老臣无能,致使国家抡才大典出现如此耸人听闻之事,还请陛下严加处置。”
  “人犯何在!”姚广孝冷森森地说道,但凡听到他话音的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此时姚广孝的气势实在是太过让人生惧。
  “就在殿外。”齐会之沮丧着脸答道,随即李悠命人将犯事的官员带上殿来,不一会儿一名被五花大绑,口中塞着麻核避免他咬舌自尽的官员被押入殿中,众人一见却是翰林院的朱文山,此前一向和他交往过密的颜思回、曾先泽等人冷汗都冒出来了,心中不断咒骂此人做事怎会如此马虎?他们下意识的打量着殿前的侍卫,琢磨着待会下朝之后是不是就要准备举家逃亡了,又祈祷朱文山能识得大局将此事一力承担,好让他们逃过此劫。
  等押送的皇城司官员将事情的经过和朱文山偷偷散发给那些考生的试卷答案一一亮出来,颜思回就迫不及待的站出来指着朱文山喝骂道,“朝廷抡才大典乃是何等大事,你竟然敢图谋舞弊,实在是罪在不赦,臣请即刻将此人推出午门斩首以儆效尤。”
  谁知他说完之后却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响应,朝堂上一片静谧,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颜思回眼前一黑差点晕了过去,自己方才简直是吓昏了头,竟然做出如此惊慌失措的事情来,现在他们恐怕都在怀疑自己与此事大有牵连吧。
  “呵呵。”姚广孝缓步踱到驻文莱身前,看着他的眼睛,慢慢说道,“想必你也清楚,犯下这样的事情你已经是再无生路了。”
  朱文山狠狠瞪了颜思回一眼,再回过头来和姚广孝对视,眼中已经萌生死志,看来是什么都不打算说了,既然无论如何都是死路一条,那么为什么不给自己的家人留下点人情呢?只可惜不能让颜思回陪着自己去死啊。
  “你是肯定要死的,但是你可以选择究竟是自己一个人死,还是被诛灭九族。”姚广孝那会将这点小障碍放在心上,他话锋一转拿出了自己的条件,“你若是老实交代涉及此时的究竟都有哪些人,由谁领头,谁居中奔走,都说清楚之后我就奏明陛下给你一杯鸩酒,如若不然不仅你的家族会被彻底铲除,就连你自己也要受那千刀万剐之刑。”
  朱文山现在虽然脸上依旧没有表情,可是姚广孝看到他的眼睛已经流露出恐惧,朱文山的资料在他脑海里记忆犹新,这是一个孝子,若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而让父母遭受酷刑实在不是他所能接受的,只需要再给他一点时间,姚广孝有八成把握从他口中掏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尽管参与此事的人员名单早已被他和司马错掌握,但如果想让这件事更有说服力,还是弄到口供的好。
  “陛下,臣请将此人和其余案犯全部押入天牢严加看管,再责令三法司三堂会审,务必将此时查的清清楚楚。”姚广孝转向宝座上的吉祥物,福王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随即驻文莱被带了下去。
  接着姚广孝又严令刑部和皇城司派遣精干人等看管这些案犯,但有一人出问题就处以连坐之法,务必要保证这些人的安全。
  从督察院、刑部和大理寺挑选三堂会审的官员,商量如何为此次舞弊之事善后等等又耽误了一个多时辰,直到福王已经开始打呼噜,才算将所有的事情处理完毕。
  “起风了啊。”群臣从大殿出来,恰好遇到了带有一丝寒意的秋风,不少人一语双关地说道,不知道这些人之中又有多少人因为这次的大风波而死于非命呢?
第640章
大风暴
  这次的算学考试试卷统统作废,那些报名的考生又要择日重考,而参加第二次考试的考生明显比前次少了许多,他们之中有许多人被当日考场上发生的事情吓坏了。
  至于那些被当场抓获的家伙就更倒霉了,被朝廷夺去所有功名,并勒令终生不得应考,这还是李悠网开一面,要不然按照大魏旧有的律法,不仅是他们本人,就连他们三代之内的子孙后代也会失去参加科举的资格。
  不过他们终究还算是留下了一条性命,在如实招供之后就被从天牢之中放了出来,而那些参与科举舞弊的官员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从齐会之到颜思回、曾先泽,再到那些负责执行的考官、小吏,在外接应的枪手、跑腿,统统被抓获归案,在姚广孝的督促下,三法司不敢拖延,纷纷按照律法处以最高的惩罚。
  颜思回和曾先泽这两个策划并主导此事的官员被推出午门斩首,并没收家财,亲属流放三千里外,终生不得回归;齐会之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此事,但在听闻他们的策划之后没有上报朝廷,也被夺去了还没当多久的礼部尚书一职。
  投递答案的巡考朱文山因为举报有功,被免去了斩首之刑改为绞刑,好歹留了个全尸,他的家人也得以保全,仅仅是抄没了舞弊得来的赃款就算了事,算是这些直接参与者之中下场最好的一位了。
  剩下那些小吏、枪手、跑腿和颜思回、曾先泽二人一样,统统拖出午门斩首,全家流放三千里之外,一时间嘉州城外的大路之上哭声不绝于耳。
  可是士林中人对他们却无一丝同情,无论是那些参加科举的考生,各地的学子还是饱学鸿儒,都对这些主持了科举舞弊的家伙深恶痛绝,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寒窗十年苦读,最后却因为某些人的不规矩而功亏一篑。
  尤其是那些参加今次科考却最终落榜的士子,更是骂不绝口,人总是习惯于给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借口的,而颜思回等人弄出如此大案影响了自己的心情,从而没有在考场上发挥好则成了几乎所有人的选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