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292

  “这曲为敬性情孤傲,何曾受过这般侮辱?”宇文宜生对此也颇有感触,在被北虏大军押送北上的路程中,他也没少受侮辱,若不是心中还有放不下的东西,他说不定也早就自尽了事了,再想想现在,他虽然身居高位,可那些漠北的部落贵人又何曾将他放在眼中?动辄呼喝叫骂,实在是不堪忍受。
  “这已经是这个月报上来的第四件了,此前三名被部落贵人侮辱的魏人官员,要么上书辞官,要么挂印而走,竟只有一人委曲求全继续担任官职,可是经过这样的事情他在百姓心中威望全失,处理政务远不如当初上任时那般顺利了。”陈静庵也忍不住插话道。
  “这次费尽心力筹划恩科才招募了多少人才?短短一月之间就有这么多人离去,长此以往如何得了。”袁章叹道,“宇文先生,劳烦你亲自去怀远县一趟,为曲先生主持后事,务必要将此事办得风风光光的,至于那名依旧留任的官员,将他提升半级调往他处吧。”
  “是,国师大人。”宇文宜生接受了这一命令,却未立即离开,反倒流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宇文先生有话但说无妨。”袁章挥手斥退了屋内伺候的仆役,只剩下一些他能信得过的原大魏官员,陈静庵眼睛微闭,似乎已经猜到了宇文宜生想要说些什么。
  “纵使厚葬曲县令,怕也是于事无补。如今陛下虽口上说将大元百姓视作同出,但一有涉及到漠北百姓和中原百姓的冲突,总是会更加偏向漠北百姓一些,而如今我大元地广潜力,治下百姓近千万,其中漠北人还不到三成,若是长此以往恐怕……”宇文宜生话没有说完,可是其中的意思却是昭然若揭。
  “陛下对国师大人信任有加,您的话陛下还是能听得进去的,若是不趁着局势还能逆转多加劝谏,等到日后事不可为的时候可就迟了。”陈静庵直接挑明了宇文宜生的意思。
  “此时我又何尝不知啊。”自从立国大典开始,袁章就发现阿鲁布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像当初屈居漠北之时那般对他言听计从了,在某些事情上面他似乎更看重大萨满和那些部落贵族的看法。
  “此事还需大人斟酌,下官就先告辞了,下官这就赶往怀远县。”既然意思已经点到了,宇文宜生也就不在催促,出了政事堂下去准备一番,就快马加鞭前区为曲为敬操办后事。
  陈静庵等人也一次告辞,不一会儿政事堂就只剩下了袁章一人,他抬头看着墙上悬挂的地图,地图上福王、齐王、越王、蜀王等人的名号格外醒目,放眼望去,大元连如今天下的四分之一都没有占到,“陛下若是想要统一天下,再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袁章喃喃自语过后,沉默许久,坐在椅子上手指不断地敲击着桌子,似乎在做着艰难的决定,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他终于站了起来,缓缓走向阿鲁布的大殿。
  “陛下,国师大人求见。”大殿之上,阿鲁布正在和几名漠北贵族看着两名勇士角抵,浑然不似大魏朝堂上那般庄重气象。
  “快请。”阿鲁布大声喝道,不一会儿袁章就来到了大殿之上,阿鲁布笑呵呵地说道,“国师来得正好,如今普速部和薛阇部的两名勇士战到正酣,国师大人不妨也来赌一赌到底谁会获胜。”
  普速部的勇士?袁章下意识的想起了那个害死曲为敬的家伙,于是忍不住问道,“这两名勇士都叫什么?”
  “黑衣服的那个叫普速移,红衣服的那个叫薛阇列。”阿鲁布说道。
第506章
裂痕
  “呵呵,微臣看这位薛阇部的勇士似乎更加雄壮,那么就赌这位勇士获胜好了。”如果普速移能够死在这里,似乎对他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件好事,说罢袁章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丢到太监捧来的托盘里,就算是所下的赌注。
  然后来到座位上坐下,心中却是不断叹息,这座大殿本来被他当做商议国政的庄严之地,但是现在却被这些漠北贵人们当成了戏耍赌胜的所在,实在是让袁章觉得不是滋味。
  普速移见袁章更看好薛阇列,心中自是异常不瞒,他不敢对袁章出言不敬,于是只好将目标放到对手身上,弯下腰猛地向前冲去,俩人又撞到了一起;周围的漠北贵人们纷纷叫好,反观阿鲁布却轻抚长须,不知道心中到底想些什么。
  “啊!”数个回合之后,场中传来一声惨叫,那薛阇列被普速移压到身下勒住脖子,已然不得动弹,普速移将目光偷偷移向他们普速部的首领普速完,普速完不为人察觉的微微点头,普速移立刻抓住了薛阇列的脖子一扭,当即结果了他的性命。
  这薛阇列乃是薛阇部首领薛阇干的侄子,眼见他死于普速移之手,哪肯善罢甘休,立刻起来嚷嚷着要将普速移严加处置,其他人等也分作两拨各自支持一方,大殿之上顿时闹得不可开交,浑然就好像身处热闹的坊市中一般。
  “大殿之上,妄自喧哗,成何体统!”阿鲁布也被惹得不高兴了,起身喝止了他们,“此次赌赛算是普速移获胜了,尔等都退下吧,国师跟朕过来。”
  众人默默退下,唯独大萨满盯着袁章的背影看了许久,往日在漠北的时候,单独和大可汗议事可是他独有的荣耀,但是现在却被这名中原来的读书人所占据,他的心里颇不是滋味。
  “萨满大人,在下的儿子近日有些不舒服,还望大萨满能前往探视一番。”普速完悄无声息的挪到他身边小声地说道,眼中流露出一丝诡异的神情。
  大萨满似乎读懂了普速完眼神中的意思,微微点头道,“长生天会眷顾这个孩子的,我这就去你的府上探望。”说罢俩人一道出了皇宫,往普速完的府上而去。
  “陛下,奉天殿乃是商议朝政的庄严之地,实是不适合拿来赌胜。”一进到内殿,袁章就忍不住出言劝谏道,这事要是传出去,天下的读书人都该嗤笑大元不懂礼仪了,下次科举能笼络来的读书人就更少了。
  “此事朕何尝不知?”阿鲁布也是一脸的不满,“只是大萨满说了,角抵赌胜乃是敬奉长生天的最好方式,在漠北时都是在可汗的王帐之中举行,那么到了中原就该放在大殿上,各部落的首领都齐声赞同,朕也不好轻言更改。”
  “陛下若是只想偏居一隅,那么就此照办也无不可,但陛下要想一统天下,就不能再任由大萨满如此行事了。”袁章咬了咬牙道,“自从我漠北立国以来,大萨满和各部落首领的关系就越发紧密了,此事必须多加注意才行。”
  阿鲁布所依仗的无非是他的唐括部,但是唐括部虽然是漠北最大的部落,可要是普速部、薛阇部、耶鲁部等其他部落联合起来,唐括部也不一定能压得住,此前他们各自为战,阿鲁布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恩怨将其分化收服,但要是大萨满从中牵线,让他们联合到一起,那么阿鲁布的地位也有动摇的危险。
  “你们中原的皇帝是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的?”阿鲁布乃是胸怀大志之辈,自然不甘愿偏居一隅,可萨满在漠北诸部之中地位特殊,就算是他已经觉察出了其中的问题,想要对付也难有办法,所以他又将希望寄托到了袁章身上,试图从中原的经验之中寻找合适的应对方法,以解除这一隐忧。
  “中原朝廷的历史上,也有佛教或者道教做大的朝代,不过他们最终都被中原的皇帝所镇压,最终形成了默契,无论是那种宗教他们可以吸收信徒、享受富贵,但都不得干涉世俗的政权,如果不然就将迎来朝廷的严厉镇压。”在这个世界,同样有朝廷灭道、灭佛的经历,早已习惯了宗教屈服于皇权之下的袁章自然无法忍受大萨满的特殊地位,“如今大萨满的存在毫无疑问对陛下您的宝座产生了威胁,他现在可以代长生天立言、干涉部族事物,将来要是假借长生天的名义对您的皇位提出质疑,您又该如何应对?”
  袁章所说也是阿鲁布最担心的地方,在当初的登基大典之上,也是由大萨满宣告了长生天的神谕,然后将皇冠戴到他的头上;他当时就隐隐生出了类似的想法,大萨满可以将皇冠交给他,那么是不是也可以交给其他人?漠北诸部的勇士们到底信服自己多一些,还是信服大萨满多一些?一想到这些他就无法入睡。
  “朕一向对长生天恭顺有加,四时祭祀不敢有丝毫马虎,但这是朕对长生天的敬畏,却不是对大萨满的。”在对付大萨满的问题上,阿鲁布和袁章的利益完全一致,所以他毫不避讳,大萨满的种种举动不仅让阿鲁布倍感头疼,也破坏了袁章的种种谋划,此前登基大典上逼迫大魏俘虏们行牵羊礼就是其中之一,后来对袁章兴办科举也是多加阻挠。
  “大萨满眼下种种所作所为虽然让人厌恶,但却没有违背漠北的传统,陛下想要借此发难恐怕不容易。”对于这位大萨满,袁章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因此陛下不如暂时退让,等他志得意满、飞扬跋扈之时必会留下种种破绽,也容易引起各位部落贵人的不瞒,到了那个时候陛下再行处置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此乃骄兵之计,经过袁章的观察,这位大萨满却不是能忍得住的人,因此索性顺水推舟给他挖了一个坑,只等着他往下跳了。
第507章
科举新策
  李悠大胜还朝乃是朝堂上少有的大事,所以连一向不管朝政的李珣也从脂粉堆里爬了起来,在宫中设下酒宴嘉奖李悠,李悠的官职现在是升无可升,所以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他先是下旨将李悠的爵位提升为侯爵,接着有赐给他剑履上殿、入朝不拜的荣耀,对于此次征战中立下功劳的周伯符、秦士信、孙初阳等人也是各有封赏,另外岭南道的人事安排也是完全按照李悠的意思进行了安排。
  这一通酒喝得好不热闹,朝中文武百官接连不断送上马屁,弄得秦士信等人都有些飘飘然了,唯独李悠还保持着清醒,明面的敌人暂时被自己消灭,可暗地里的敌人依旧隐藏在暗处伺机寻觅机会,邕州史家的灭亡想必会让许多人提高警惕,日后还有的是让他头疼的地方。
  宴饮结束,李悠获得了三天的假期,在这三天里他留在府中陪伴着周南,一直没有外出,文武百官多有来府上拜会的,他也是能推就推,除了范蠡、姚广孝、王机等寥寥数名亲信,其他的就暂且让他们等着,也算是暂时赢得了几日清闲。
  不过到最后一天,有位访客却是他不得不见的,他的老丈人、礼部尚书周学士前来府上拜访,他连忙和周南二人迎了出去,“小婿拜见岳父大人,岳父大人但有差遣,只需一封书信,小婿自会前去府上拜访,又何必亲自上门呢?”
  “若是私事的确理当如此,可今日我却是为了公事而来。”周寿一本正经地说道,周南见状说了几句问候的话,为他们备好茶点就暂且退到一边,将大厅留给了他们俩。
  问了些诸如岳父岳母大人身子可还康建的话,李悠终于说起了正事,“不知岳父大人此来有何要事商议?”
  “如今我大魏新皇继位,理当增开恩科以广纳天下贤才,现在北元、齐王、越王、蜀王等伪王都已经开始了恩科,颇有些士子应考,唯独我嘉州身为大魏正朔,却迟迟不见动静,岭南道、江南西道、淮南道和那些北方逃难而来的读书人都多有疑问,心中颇有不安。”周寿一本正经地说道,“现在既然太尉已经回到嘉州,不若就马上开始操办此事,好让天下有识之士暂时安心可好?”
  周寿现在的心情颇为复杂,身为一名读书人,他并不喜欢看到太尉牵扯到科举之事中,但要是这名太尉是自己的女婿就另当别论了,他也不想让这个扩张自身实力的好机会被李悠之外的人拿去,所以才急匆匆的跑过来商量。
  “对于科举一事小婿的确有些想法。”周寿也不是外人,所以李悠就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想当初科举初兴的时候,尚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科,无论是精通算学的、明辨律法的,乃至在书画之上有一技之长的皆可应考,的确为国家吸纳了不少有用之才。”
  周寿听着不时点头,他对现在科举的弊病也深有所知,“本朝开国之初尚且好些,取士更侧重策论,所选之才多是精通实务之人,到了近一百多年,却是将诗词歌赋当做选拔进士的第一要务,所取之士大多是些夸夸其谈之辈,若论起吟诗作词或许各个手到擒来,但却根本不耐烦也不擅长处理政事,实在是让人痛心不已。”
  “所以这次若是要重开恩科,也不能继续像此前那般以诗词歌赋取士了。”不可否认的确有一些人能够同时在文学艺术和政治才华上都具有高深的造诣,但是诗词写得好和处理政事的能力根本没有多大的关系,李白的确才华横溢,但是让他出任一国宰相只能是悲剧。
  “不知太尉是如何打算的。”周寿未免有些担心,经过这么多年,读书人都适应了这种可靠方式,如果贸然改变恐怕会有不小的问题。
  “恢复古制,多门科考并行。”在这个时代无论做出什么改变总要搭上一个能从史书上翻到的名头才好用,“进士科不考诗词歌赋着重考策论,通晓律法的可以去考明法科,擅长算学的可以去考明算科,此外若是有精通格致之学的也可以去参加格致科的考试。”
  “一旦录取之后根据个人所长分别授予官职,通过明法科考试的可担任县尉或是刑部、大理寺等衙门官员;通晓算学的可以去户部,亦或是来太尉府负责后勤事务;精通格致之学的可以去工部或者河道衙门任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李悠润润嗓子继续说道,“如此以来人尽其用,岂不比此前让那些废物尸餐素位的好。”
  “可进士科独大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不单是我大魏,就连前朝也已进士科为荣,其他诸科少有人知、前途暗淡,即使太尉增开诸科,怕是也没有多少人应考啊。”周寿虽然对这一方案颇有好感,但是也不无担忧。
  “如此倒也并非美誉办法。”对此李悠早已胸有成竹,“我会让吏部统计下如今朝廷缺少那些官职,并根据这些官职所需的能力将这些名额依此分配到诸科之中去,例如大理寺今科需要三名主事,那么这三名主事只能从明法科的考生中选取;而户部需要的人才则只能从明算科的考生中选取,如此以来就不必担心无人应考了。”
  说一千道一万,参加科举终究还是想当官,李悠现在直接将官职分配到每一科,就像后世的公务员考试一样让他们看个明白,这样那还会担心无人应考?
  “太尉此计甚妙。”周寿也大为赞赏,“但如此以来这科举的学科就要仔细商议了,而且仓促之间想要找到能为这么多学科出题判卷的考官也不容易啊。”
  “今科乃是第一科,必须得慎重才是,此事当召集朝廷重臣仔细商议。”这些当然是问题,但却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
第508章
多科取士
  “这些天下官翻阅史书,统计出历朝历代曾使用过的科举科目共六十七科,计有明算、明经、明法、进士、博学鸿儒、礼科、巫祝、医科……”李悠回到嘉州的第一次政事堂会议上,礼部尚书周寿拿出了厚厚一叠文书,上面罗列着他能找到的所有科举科目,并一一做了注解,说明这些科目的考试内容、选拔人才的最终归属等等。
  除了较为常见的进士、明法等科目之外,甚至还有招收巫医的巫祝科,通过这些考试的另类人才会被送入太医院,在寻常医术无法起到作用的时候发挥他们的本领,当然这些人的巫术少有见效的,所以历朝历代少有开此科目;此外还有选拔围棋国手的弈科,通过这门考试的棋坛高手将被任命为棋待诏,隶属于翰林院管辖,负责陪皇帝下棋消遣;选拔丹青圣手的画科,选拔书道大家的书科,这些人同样会被纳入翰林院的管辖,为皇帝提供书画方面的作品;乃至颇为神秘的天文科,这些人会被纳入钦天监,负责为朝廷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等等,不过历朝历代都禁止民间学习天文学,所以这种考试同样不多见。
  “这些科目过于繁杂,我们既没有必要也没有这个能力全部照搬,所以诸位还好生商议一番该如何选取合适的科目吧。”李悠命人将抄录好的科目列表依此分发给钱飒、范蠡、姚广孝、司马错、王机、顾将子等朝廷重臣。
  “像是巫祝、画科、书科、弈科这些就暂且不必了吧。”王机率先说道,现在宝座上的福王只喜欢在脂粉堆里厮混,想必对这些东西不感冒。
  “巫祝、弈科暂且不必考虑,不过书科和画科似乎还有用处。”李悠沉吟片刻道,书画方面的人才在宣传上还是有大用处的,不过他要选拔的人才和如今备受追捧的名家似乎有些区别,“这些人可安排到通政司负责邸报的相关工作,今后但有军政大事,皆应有文字图画传遍天下,以振奋民心。”
  “如此以来这书画二科的选标标准怕是要提前说清楚。”王机明白了李悠的意思,这种书画作品必须能够印刷出来,所以和时下流行的风格颇有差异。
  “下官眼下虽然担任大理寺卿一职,但下属之中少有能熟读大魏律之人,因此今科必须重开明法科广纳贤才。”其实原先京城的大理寺之中还是有不少相关人才的,可是这些人却被北虏打包带走,所以嘉州这边法律相关人才稀缺,因此新任大理寺卿沈家本不得不站出来说话,要是错过这个机会,今后他的大理寺想正常工作都难。
  “此乃应有之意,不单是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各州县都少不了要用到精通律法的人才,今次科考明法科定会是一门大科目。”这门考试将要选拔的人才怕是比书科和画科加起来都多上百倍,只是李悠还是有些担心,如今他的治下真的会有这么多人才么?
  有沈家本带头,政事堂上顿时活跃起来,诸位朝廷重臣一边翻阅周寿统计的册子,一边纷纷开始尉自己的部门争取利益,在见到沈家本的意见得到认可后,户部尚书范蠡也马上站了出来,“这次明算一科选拔的人才我户部要七成,此外下官建议增开货殖科选拔经济之才供户部所用。”同样的经济方面的人才也是极其稀缺的。
  “绝对不行,我太尉府同样缺少通晓算学的人才。”许光忍不住跳了出来,太尉府需要统计各军所需钱粮军饷、为各军打造铠甲器械,同样也少不了要用到这方面的人才。
  “还有我工部,此次算科的人才至少也应该拨付给工部三成。”就连平日里很少发表意见的顾将子也有些急了,“此外我工部还要通晓格致之学、擅长工程营造的人才。”顾将子心中暗暗想着,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借着这次机会让墨家弟子们参加科举,从而步入朝堂?最起码在算学、格致以及营造这一块,墨家学子还是很有信心的。
  “呵呵,如此看来,科举若是只重进士还是不行的,那些只懂得诗书经义的读书人怕是应付不了这些差事吧?”李悠见他们如此踊跃,忍不住笑了起来,固然有许多身兼数长的进士,可以游刃自如的处理经济、法律、营造等多方面的问题,但那些毕竟是少数,绝对没有像这样分科考试来得划算。
  “如今时间紧迫,政事堂和太尉府都各自统计出自己所需的人才,然后汇总到我这里,再行商议决定。”这些事情显然不是一会儿半会儿就能搞定了,李悠干脆给他们留下几天时间,让他们拿着周寿的统计结果下去和本部门的人马仔细商议一番,以免出现疏漏。
  众人纷纷领命而去,随后嘉州的文武百官们顿时忙碌起来,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这次的结果将决定未来几年内他们的功绩,因此不敢有丝毫马虎,纷纷聚集起本部门的官吏,日夜不停地商议着各种人才方案。
  消息也渐渐传到那些从各地赶到嘉州的士子耳朵里,他们有的对李悠的这次决定嗤之以鼻,随即收拾行囊准备前往更注重进士科的齐王领地,有的暗暗盘算着自己的所学所长,看看是否能在新朝找到一丝机会。
  最高兴的是那些在诗词歌赋方面略有欠缺,但是在算学、格致、经济、律法上颇有所长的读书人了,如果按照大魏以前的规矩进行考试,那么他们得中的几率微乎其微,不过现在既然朝廷决定多科取士,那么他们就大有机会,而且一旦高中就会被立刻委任要职,乍看起来前途似乎并不比进士科差多少,这让他们感到大受鼓舞,纷纷从书箱里翻出相关书籍,闭门苦读起来,以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同时他们还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打听着朝廷的科举安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