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292

  这杜环也不太会说奉承话,听到李悠如此说当即就改口道,“是,都尉大人,眼下高都护已经率军从安西出发,我等恐怕只有紧随其后继续追赶了。”
  “你来为我指路,说说前方还有多远?我等还要走多长时间。”李悠将地图边的位置让给了杜环,这次的路程怕是要比上次到达大月氏更加遥远,只是此时大月氏这个国家早已不存在了,内迁至河西的大月氏分支在五胡十六国时由沮渠蒙逊建立了北凉,后被鲜卑人拓跋氏北魏所灭;而西迁至阿姆河流域的另一支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王朝,倒是比大汉持续的时间还久一些,一直到三百年前才被称为“白匈奴”的游牧民族嚈哒人灭亡与大夏境内。
  “高都护此次率领大军十万翻越葱岭向西攻打大食,越过葱岭之后还要穿越沙漠,若是咱们一路都追不上高都护,恐怕最好也要三个月时间赶到大食境内才能完成这次重任了。”杜环的手指在地图上标出他们将要前行的路线。
  李悠将这条路线与后世的地图对照了一番,他们大概要先西行至今天的阿富汗境内,然后再北上抵达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路程却是要比自己上次附身张骞出使西域还要远得多。
  心下对即将开启的旅程有了大致的了解,李悠合起地图,“既如此,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出发吧,能早日追上高都护就能早一日放下心来。”
  从帐篷里出来,映入眼帘的是漫无边际的黄沙,陡峭险峻的群山以及时隐时现的河流,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李悠深吸了一口混着沙风的空气,忍不住说道,“这地方我来过啊。”此时映入眼帘的地形和他当初抵达大月氏时颇有几分相似。
  杜环此前把李悠的履历已经摸得差不多了,知道他此前一直在中原驻守,并不曾来过西域,不禁好奇的问道,“都尉何时来得西域?为何杜某此前不知道?”
  “哈哈,我是在梦中来过!”李悠哈哈大笑着答道,上次率领大汉使团穿越匈奴的围追堵截直达大月氏的经历岂不正如同梦幻一般。
  “外人到了西域无不愁眉苦脸,想着办法早日调回长安,都尉大人却是好像回到家了一样,实在是让杜某佩服得紧。”于是乎杜环对李悠的好感又添了几分,想必能露出这般表情的人是不会畏惧葱岭以西的艰险的。
  李悠指挥着手下的大军将运送给高仙芝的物品收拾妥当重新上路,这些物资包括车弩等大型军械,此外还有工匠数百人,这些人除了负责保养这些器械之外,还要为高仙芝制造其他军械;这都是高仙芝为了攻打大食城池而向朝廷索要的,李隆基下旨让李悠将这些东西给高仙芝送去,此外还派了一千精兵护送车弩和工匠。
  从长安到安西都护府不下万里之遥,这些士兵和工匠早已适应了不停跋涉的生活,李悠一声令下,不多时便做好了前行的准备,开始了继续向西。
  骑着朱龙马从队伍最前面走到最后,并未发现什么问题,李悠又再次赶到前面来到杜环身边,“杜先生,可否给本都尉说说高都护此次要攻打的大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只有先了解自己将要面对的对手,才能更好地帮助高仙芝获得胜利,从而完成这次任务。
第332章
西域局势
  “此事却要从数年前说起。”久在西域的杜环稍微落后李悠半个马头,开始给他讲述起西域近些年的局势来。
  此时的西域和大汉之时却有几分相似,由于西域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很难诞生一个统一而又强大的国家,这对中原的汉室王朝来说是幸运的,但对西域各国却是不幸的;中原的汉室王朝不用担心自己在西边会遇到一个强大的对手,而西域那些小国却不得不为了生存亦或是久远的仇恨而展开相互厮杀。
  直到百年前大唐名将程知节、苏定方、薛仁贵陆续出击,大败控制着西域的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并将其俘获,西突厥自此亡国,大唐再西域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对该区域内的众多小国进行管辖,并屡次击败进犯西域的吐蕃人。
  虽然依靠从西域获取的进贡和税赋无法供养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庞大的军队及官吏的开支,但这两个机构却也维护了大唐西域边陲的和平,不至于将大唐统治中心关中地区直接暴露在敌人的面前。
  而西域各国也从中获取了无数好处,一来他们可以通过朝贡体系从大唐朝廷那里获取超额利润,二来那些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人为这些小国带来了无尽财富,三来在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对这些小国并不进行直接统治,只要称臣纳贡,服从属于大唐,都会受到大唐朝廷的册封,并继续保持相对的独立和自治,而在遭受动乱或被他国侵犯时,又可获得大唐军队的支援,这对经常受到吐蕃骚扰的他们来说是极有好处的,他们也需要大唐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来保护他们的平安,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唐这种温和统治对西域各国都有极强的感召力,甚至连葱岭以西的萨珊波斯和天竺等国都希望通过这种关系而得到大唐的庇护。
  强大的大唐和占据了地理优势的吐蕃在西域互有来往,但总体上还是保持着一种性对平衡的态势,但是随着被称为白衣大食的倭马亚王朝崛起,阿拉伯铁骑进入到葱岭以西,占领了阿姆河和锡尔河下游之间的地区。
  当大食加入到西域的纷争之后,原本大唐和吐蕃的两方对峙变成了大唐、吐蕃、大食的三方博弈,局势日益错综复杂起来;三国演义中记载的事迹仿佛在西域重现,三方任何一方的实力都不足以同时击败其他两国,因此时而大唐和大食联合对付吐蕃,时而大食与吐蕃结盟攻打大唐。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十多年前,白衣大食的扩张达到了极限,他们在西方被法兰克王国宫相“铁锤”查理·马特所击败,境内教派冲突持续,数位倭马亚王朝哈里发接连死于刺客之手,国内各大实力派纷纷发起叛乱,白衣大食渐渐退出了西域的争夺。
  吐蕃借机利用和亲和武力征服的方式控制了葱岭以南最大的两个国家大勃律和小勃律,吐蕃赞普将自己的公主嫁给了小勃律的国王苏失利之,并借此机会控制了西域二十多个小国,导致大唐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朝贡之路为之阻塞。
  李隆基为之大怒,先后命令田仁琬、盖嘉运、夫蒙灵察等几任安西都护使讨伐小勃律,可以因为各种原因都未能获得最后胜利,直到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充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发动第四次进攻方才获胜。
  高仙芝率领陌刀将李嗣业、前锋席元庆等将领并一万兵马从安西出发,一路向西,翻越葱岭,到达小勃律境内(今天的阿富汗及克什米尔一带);这是一次伟大的行军,大唐军队在海拔五六千米的高原忍受着常人难以适应的恶劣气候和环境艰难跋涉一个多月,并保持了给养的运输和士兵的战斗力。
  这一壮举远远超过了因为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击溃罗马人而为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巴卡,要知道阿尔卑斯山的平均海拔也才三千多米,比之葱岭远远不足。
  随后高仙芝帅军攻克天险连云堡,斩断娑夷水上的藤制桥,断绝了吐蕃增援小勃律的路径,招降阿弩越城守军,以假道灭虢之计拿下小勃律都城孽多城,俘虏了小勃律国王和吐蕃公主,自平定了小勃律国之后,唐军声威大震,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都震惊投降归附。
  高仙芝也因此接连升官,先后出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左金吾卫大将军等职,去年他又远征竭师国(今巴基斯坦境内),击败了竭师国的军队,俘虏了竭师王勃特没。
  经过这两次征战,大唐和高仙芝在西域的威望同时达到了顶点,但是此时西域的局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黑衣大食崛起灭亡了白衣大食重新进入西域,并不断向东扩张,安国、火寻、戊地、石国、吐火罗等国屈服,与大唐的矛盾逐渐尖锐。
  而高仙芝在此时却也暴露了他的一个弱点,他在行军打仗上的确有超人的天赋,但应对西域的繁复局势,手段却有些不足,再加上个人的贪婪,让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他以“无蕃臣礼”为借口讨伐一向亲近大唐的石国,并假意议和遣使者将石国国王那俱车鼻施骗到长安,然后趁乘其不备,出兵掩袭,俘虏石国部众。随后高仙芝纵兵杀掠,甚至连老弱病残都不肯放过。这次行动,高仙芝共获石国“瑟瑟十余斛,黄金五六橐驼,其余口马杂货称是,皆入其家。”高仙芝从石国回军的途中,又诬蔑突骑施反叛,攻打了突骑施,俘虏了移拨可汗。
  亲近大唐的石国和突骑施的遭遇让西域诸国和大唐之间产生隔阂,大唐的威望一再下降;石国王子逃脱后前往诸胡部落,并与诸胡部落一起打算联合黑衣大食攻打安西四镇,而高仙芝的这次出击就是打算先发制人击败黑衣大食。
第333章
怛罗斯
  “此次高都护率领安西都护府节度兵二万四千,另有杂兵数万,征发葛逻禄部、宁远国等仆从军约三万,合计十万大军;另有监军边令诚,副将李嗣业,别将段秀实,参军岑参等随行,欲在黑衣大食大军到达之前攻下怛罗斯城,以阻断黑衣大食进军西域的路线。”杜环此行口不停歇,将大唐西域目前的局势清清楚楚地说了出来。
  此人其貌不扬,胸中却有大智慧,李悠在心中暗暗赞道,怪不得杜环能在怛罗斯之战被黑衣大食俘虏后保住平安,日后更是踏遍中亚、西亚到达非洲,最后平安回归大唐,并留下了记载有大唐工匠在黑衣大食传播技术、所经过若干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经行记》一书;他的旅程远远超过前往天竺取经的唐玄奘、出使大秦的甘英,涉足之远恐怕唯有带领宝船船队的郑和方能与之相比,堪称华夏史上最伟大的旅行家之一。
  一边听着杜环的讲述,李悠一边思索起眼下唐军所要面临的局势来,在经过石国和突骑施部之事后,西域诸国对大唐渐渐疏远,恐怕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死心塌地的支持大唐了,他们如今要面临的对手黑衣大食也远比此前的大小勃律等国强大,更何况身边还有吐蕃这一头饿狼环视与侧,前景不容乐观。
  高仙芝身经百战,用兵不可谓不高明,麾下又有李嗣业这样的猛将,但黑衣大食却也并非弱旅,他所要面对的对手也并非庸将。统治黑衣大食东方的是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在中国古籍中被称为并·波悉林(以后就用这个称呼了,原因你懂得),他是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黑衣大食首任哈里发阿布·阿拔斯最为信服的军事领袖,麾下的大将赛义德·本·侯梅德和齐亚德·本·萨利赫也都是功勋卓著的天才将领,双方的兵力差相仿佛,黑衣大食有拥有地利,此战乃是在黑衣大食境内,他们不仅可以拒城而守消耗唐军的锐气,还可以从后方不断调集兵力补充,更有情报、补给等多方面的优势,目前已经占据了少许上风,接下来就要看究竟大食的弯刀和大唐的横刀那个更加锋利了。
  想来这些车弩就是为了攻打怛罗斯城所用吧?李悠回头看向被大军仅仅围在中间的车弩,它的构造和之前在睢阳之战用过的八牛弩有几分相似之处,李悠根据弩身的尺寸蹙额略估算了下,这些车弩的射程或可达数百步之远;而且在巨弩的下方加了一个底座和四哥轮子,可以借助人力马力拖动前行,这大概就是冷兵器版的自行火炮了吧?
  能早些到达怛罗斯城,赶上高仙芝的大军,将这些器械和工匠送到他的手中,想必他也能多一分攻下怛罗斯城的把握吧?李悠记得怛罗斯之战的失败正是因为围攻坚城数日不下,等到齐亚德·本·萨利赫的援军到来和城中的石国军队以及赛义德·本·侯梅德的守军两面夹击,再加上葛逻禄部上万骑兵的倒戈一击,方才有了高仙芝的大败,十万大军损失高达七万,仅余下数千兵马回到安西都护府内。
  不过这一战并未对安西都护府造成多大的影响,黑衣大食此时的扩张也几乎到了极限,他们在此战的损失同样不小,再加上境内的叛乱,让他们对占据中亚心满意足,已经没有余力也没有欲望再向东进军;而大唐眼下正处于盛世,仅仅两年时间安西节度使封常青就恢复了大唐在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再次击败大勃律,西域诸国再次倒向大唐;若不是安史之乱,或许大唐还会再次和黑衣大食展开厮杀吧?
  这次战争对于石国这些小国来说是了不起的大事,但对于大唐和黑衣大食这两个庞然大物来说却仅仅是边境线上的一次小冲突而已,双方的史书对于此战都仅仅只用寥寥数笔记载了个大概罢了。
  而更为深远的影响则是黑衣大食俘虏了大批的大唐工匠,造纸术也得以传播到黑衣大食境内,并在撒马尔罕建立起了造纸工坊,日后随着技术扩张渐渐传播到中亚、中东乃是欧洲,对促进欧洲闻名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此次若想在怛罗斯之战中获胜,首先要帮助高仙芝攻下怛罗斯城,以避免两面夹击的窘境,还要防备葛逻禄部的叛变,唯有如此才有希望顺利完成任务;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则是及时得赶到怛罗斯城。
  高仙芝方才离开不久,数万大军的行军速度总会慢一些,希望能在杜环的带领下早些追上他们加入到这支队伍之中去吧。
  想想倒也觉得有趣,自己和高仙芝帐下的陌刀将李嗣业早就见过,只不过那时在睢阳之战时的事情了,而且上次李悠还是以南霁云的形象出现,这次即使见到了恐怕也不认识吧?上次时间匆忙,没来得及和这位大唐有数的武艺超群之辈过招,这次定然要弥补一下遗憾才好,李嗣业的武艺冠绝大唐,和他交手定能提升自己的武力值。
  而且他统领陌刀队多年,对于陌刀队的战法了然于心,上次只是向他请教了些皮毛,这次一定要摸索清楚才行,等完成任务回到大魏,也能帮助周伯符提升手下的实力,这些士兵会是李悠将来迎战漠北骑兵的杀手锏。
  此外,大名鼎鼎的边塞诗人岑参竟然也在高仙芝的麾下,不知道在攻下怛罗斯城,击退黑衣大食之后他又会留下什么豪迈的诗篇呢?还有高仙芝的统治艺术虽然不怎么高明,但他的用兵之法却是相当精妙,从他那里能得到什么收获么?
  带着诸多期待,李悠在杜环的引领下,率领队伍向着西方行去,挡在他们前面的是陡峭险恶的崇山峻岭,是吞噬了无数性命的漫漫黄沙……对于这一切,李悠和大唐的将士毫无畏惧。
第334章
碎叶城
  贞观年间,大唐军队进击龟兹,擒其国王、权相,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高宗李治时大唐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都城,下设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龟兹开始成为唐朝统治西域的中心。
  其后因为与吐蕃的交锋时有胜败,龟兹时而归属大唐所有时而被吐蕃占据,一直到武则天时期,安西都护府方才得以稳定,而龟兹也随之成为安西四镇的中心,一直到如今,安西四镇已经变为龟兹、疏勒、于田和碎叶,位于后世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碎叶城成了高仙芝攻打怛罗斯城的前沿基地。
  因而李悠也要沿着高仙芝方才走过的路途前行,沿着天山山脚一路向西,跨越龟兹河的支流,到达拨换河的东岸,然后顺着拨换河向北行进,翻越起伏不平的群山朝着西北的方向前进,直至到达热海(伊赛克湖),碎叶城就在热海西北百多里处。据说岑参在路过热海时还曾留下了一首诗,其中有“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的句子。
  这条路并不好走,沿途蜿蜒崎岖的山脉、百草不生的沙漠、盗贼出没的丘陵都让李悠一行人吃足了苦头,不过好在大唐威望尚在,那些沿途所遇到的大队小队人马见到队伍中高高扬起的旗号,或是避开或是殷勤地送上各色水果酒肉,一路并没有多少战事,这却是比李悠第一次穿越西域要轻松许多。
  杜环刚开始还担心这位来自长安繁华之地,面色白皙的少年都尉或许吃不了长途跋涉的苦头,却没想到一路行来他丝毫没有叫苦,甚至还给人一种绕有余力的感觉,而李悠胯下的朱龙宝马也让杜环不住称赞,即使是见多识广的他也未曾见过这样的宝马。
  再加上李悠腰间装饰华丽的唐刀,背上一看就非凡物的震天弓和手边那支名匠打造的马槊,这让杜环暗暗把朝中李姓的豪门挨个数了一遍,不断猜测李悠的出身,究竟是英国公李绩的后人,还是卫国公李靖家的子弟,亦或是权相、遥领安西大都护的李林甫的亲戚?
  可无论他如何试探,李悠对自己的出身都是讳莫如深,微笑不置一词,这让杜环的猜测越发的大胆起来,甚至还猜想他会不会是大唐宗室子弟,可如今又有那位宗室肯让自己来到西域这种苦寒之地呢?
  而且看他一路上悉心照料这些随行的军士和工匠,治军虽然严厉却不至于严苛,若是违反军法则规规矩矩地依照军法行事,宿营后却是和士兵同吃同住,并不因为自己的官职而有特别的要求,这倒是和那些大家子弟完全不同。
  杜环通晓地理,李悠治军有方,再加上此时乃是春季,不复冬日的严寒,也没有盛夏的炙热,冰川在和煦的阳光下渐渐融化,从山尖流向山脚下的森林草原,那些干涸多时的河流慢慢恢复生气,滋润着沿途的草木,鲜花处处盛开,鸟兽随处可见,正是此地最适合行军的时候,因此大队人马的行进速度渐渐超出了杜环的预期,或许他们真的可以在碎叶城赶上高仙芝的大军。
  经过漫长的跋涉,大军终于走到了拨换河流域,沿河北上数日,来到一个大拐弯处,拨换河的上游向西拐去,杜环看着河流的方向说道,“都尉,让将士们把水袋都装满吧,从明日起咱们就要离开这条河继续向北,在行数日即可抵达热海,到了热海先后有冻城、贺猎城、叶支城等数座小城,而叶支城正是碎叶水汇入热海的所在,咱们最多再有半月的功夫就能到碎叶城了!在下沿途所见大军行进的踪迹尚新,想必高都护或许刚刚到达碎叶城,咱们还来得及赶上他们。”
  “如此就好。”李悠翻身下马,下达一连串的命令,大唐的将士和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将车马聚在一起,然后在这些物资的周围搭建起帐篷来,马夫开始为随行的骆驼马匹准备草料饮水,哨探根据李悠的指点各自占据师爷最开阔的位置,警惕的留意着可能出现的敌军。
  不多时,炊烟袅袅升起,营帐之中传来阵阵香气,艰苦跋涉了一天的大唐远征军开始休息用餐,李悠方才用自己的高超箭术射杀了几只来河边饮水的野兽,再加上从河里捞上来的鲜鱼,刚好可以为他们添点肉吃。
  第二天道路就又变的艰难起来,远离了河流为他们带来了诸多不便,不过好在有杜环在,他们始终没有偏离正确的方向,沿途也总能找到水源。
  翻过一座小丘,前方开路的士兵顿时愣住了,映入他眼帘的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水色,在荒漠之中穿行多日之后,眼前的景色看起来格外令人心醉。
  “都尉,热海到了,此湖又称大清池,昔日三藏法师去天竺取经也曾路过此处;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可惜却是太咸,人马皆无法饮用,不过湖中鱼儿极其肥美,倒是可以大快朵颐。”杜环深吸了一口湖边微微发咸的空气说道,“大军可在此地歇息一日,洗洗沿路行来的风尘,明日再行出发,沿着湖边再走数日过了叶支城就到碎叶城了。”
  “正待如此!”虽然不能饮用,但看到这无边无际的水色就足以让人感到一丝清凉,在完成了手头的工作之后,李悠和众士兵就迫不及待的扑入热海之中扑腾了一番,好不畅快。
  在洗去征尘的同时似乎也洗去了他们的疲劳,第二日行军个个士兵都变得精神抖擞起来,他们很快就到达了冻城,守卫此处的大唐军队告诉了他们一个好消息,高仙芝刚刚到达碎叶城不久,并将会在这里停留数日,若是他们走得快的话还能追上他们。
  于是众人在补充完补给后再次前行,经过贺猎城、叶支城,顺着碎叶水朔流而上,不过数天的功夫,终于看到了碎叶城的城墙。
第335章
高仙芝
  距离碎叶城还有数里之地,城头的守军看到他们的到来立刻摇动旗号,城门缓缓关闭,一队队的士兵涌上城头,做好了备战的准备,尽管这些人是从安西的方向前来,但如今身处战场,须得做好防备才行。
  数匹探马也飞快地向李悠的军队迎来,到得跟前探马四面散开,为首一员小校看到大唐的旗号不见任何松弛,警惕地迎了上来,拦在他们的前方大声喊道,“来者何人?”
  “我乃大唐果毅都尉李悠,奉命来为高都护运送车弩、工匠。”李悠从怀中摸出自己的身份文书以及朝廷下发的军令递给身边的亲兵,亲兵接过后快马奔到小校跟前递了过去。
  大唐的旗号,明光铠,唐刀、马槊还有诸人的面容肤色都在告诉这名小校,这支军队毫无疑问是自己一方的武装力量,再看看亲兵送过来的文书、信物,小校眼中的警惕终于放松下来,伸手接过文书仔细的翻看起来。
  “原来诸位是从长安而来,一路辛苦,且随我入城去!”既然已经确定李悠一行人的身份,小校的语气也变得和蔼起来,双手将文书、信物还给亲兵,收回散开的探马,带着李悠他们往碎叶城而去,城墙上的守军见到此状也松开了弓弦,长刀归鞘、滚木复位,城门再次缓缓打开,一名身材壮硕的将领走下城墙,往城门口行去,他的亲兵则快步向城中奔去,想来是去给高仙芝等人通报信息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