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校对)第7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8/1006

  鉴于重庆政府与美国的关系,银行的人分析,这批中储券,应该是美国印刷,再将成品运往国内。既然重庆政府开始使用这种手段,日方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当天晚上,日军古星军部特务总部颁布命令,古星各银行、银楼、商号等严加防范。
  为此,特务总部还专门制订了条款,严惩持有假币者。规定:对伪钞的伪造者处以死刑及7年以上无期徒刑,收集、交付及运送者处以无期徒刑及5年以上徒刑,提供伪造场所者处以3年以上有期徒刑。
  同时,又以高额奖金鼓励民众告密检举,规定凡破获伪造机关者奖励10万元以上酬金,抓获贩卖伪钞者奖励5万元,检举使用伪钞者奖励3万元。
  这么重的惩罚,再加上这么高的奖励,相信民众会很积极。
  等朱慕云从特务总部回来,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此次的政令,他的工作很繁重。通知全市所有银行、银楼和商号、洋行之事,都是经济处之职责。
  回到家里时,他走到客厅,发现茶几上放了一张纸条,是于心玉留下的。时栋梁晚上来家里拜访,朱慕云一直在特务总部开会,他坐了一会就回去了。
  朱慕云知道,时栋梁之所以来拜访,恐怕还是因为伪钞之事。这笔钱如果落在日本人手里,必定是要销毁的。甚至,第六师的军饷,也要全部收回的。
  朱慕云给时栋梁去了个电话,这个时候,想必时栋梁不可能回古昌吧。果然,打到时栋梁在古星的家里,对方很快就接听了电话。这种事情,在电话里是不好说的,朱慕云约他见面谈。
  “慕云,今天要不是你,六师的损失可就大了。”时栋梁见到朱慕云后,很是感激的说。
  今天的事情,他也第一时间向汪清海汇报了。第六师已经派出一个营,沿着黄老板路线追击。既然宪兵队的结论,这批伪钞是重庆政府印制,因此,所谓的“黄老板”,必定是军统的人。
  几百条枪,军统能运去哪里呢?鄂东倒也安全,但是,最近的却是管沙岭。只要过了古江,很快就能运到忠义救国军。然而,他们一路追击,没有任何发现。
  时栋梁在电话里,被汪清海骂得狗血淋头。幸好朱慕云提醒,保住这些伪钞。要不然,第六师就要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是半个六师的人嘛。时兄,这些伪钞以后可不能在古星使用了。”朱慕云说,虽然第六师的伪钞保留下来了,可是,这个案例也通报了所有银行、银楼和商号。
  以后,第六师的中储券,别人都会特别小心。所以,这笔钱想要换成物资,也是很难的。而且,时间越长,就越难用。
  朱慕云向他介绍了中储行职员的鉴定结论,以及刚刚颁布的条令。第六师无论是持有还有使用伪钞,都违反了规定。可是,汪清海会心甘情愿把伪钞拿出来销毁么?如果他们的枪支追了回来,或许会上缴。可现在嘛,哪怕杀了汪清海,他也不会交出来的。
  “这是当然,以后要怎么办,还请老弟给出个主意。”时栋梁说。
  “这种伪钞主要是因为太新,而且印刷精良,美国货就是比日本货好。所以嘛,我们要做的其实也很简单。”朱慕云微笑着说。
  在特务总部开会的时候,朱慕云一直听得很专注。同时,他也在心里暗暗计划,要怎么样才能继续使用这些伪钞。这不仅仅是为了第六师着想,也是为了军统着想。扰乱沦陷区的经济,抢购日占区的物资,本就是他的职责之一。
  “请赐教。”时栋梁诚恳的说,他还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一整天,他都在冥思苦想,要怎么样才能挽回损失。这笔伪钞肯定还要用的,但怎么用,用在哪里,他还没考虑好。
  “知道文化街么?那里是古玩一条街。其中,有一门‘做旧’的技艺,咱们可以学学。”朱慕云微笑着说,既然钞票太新,印刷太精美,那就将之做旧。一旦旧了,印刷再精美,也不会显得那么突兀了。
  当初选择第六师成为中储券的接盘者,也是因为汪清海和时栋梁贪婪成性。他们为了钱可以铤而走险,想必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做旧?不错,不错。”时栋梁兴奋的大叫着,是啊,这门“手艺”在我国源远流长,一旦“做旧”,就算是那些行家,也未必能分辨得出来。
  时栋梁连夜回了第六师,将士兵的军饷全部收了回来。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瞒得住。甚至,这批钱也要雪藏一段时间,等没那么注意了,再拿出来使用。
  虽然第六师损失惨重,但也不是没有收获。日军得知第六师为了筹集军饷,竟然卖枪。虽然觉得不可思议,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怎么可能卖呢?但中国人的陋习就是如此,他们溃退的时候,什么都可以丢弃,包括枪支。现在,为了钱,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呢。
  况且,第六师的行为,也是为了稳定军心。因此,日军给绥靖公署施加压力,让他们给第六师划拨军费。在时栋梁将士兵的伪钞收回来后,迅速将真中储券发了下去。
  等到消息传回古昌,第六师士兵手里的中储券,已经全部更换。而暗中,时栋梁找人去文化街偷师学艺,主要就是学习书籍的做旧。可是,这种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不是行内人,谁会告诉你真经呢?
  这让时栋梁很头疼,没办法,他只能再找朱慕云。
第1184章
手段
  朱慕云是政保局的特务,这种事情,当然是他的拿手好戏。而且,朱慕云也希望,时栋梁能尽快找到有效的办法,因为,军统还有源源不断的伪钞进来。到时候,需要借鉴时栋梁的经验。
  “时兄,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抓几个人去六师,他们敢不说真话?”朱慕云笑着说,很多人喜欢收藏古籍。可是,又哪有那么多古籍呢。所以,只能用点手段,给他们制造一些古藉。
  时栋梁一听大喜过望,用朱慕云的方法,很快就问到了一个办法,而且效果还不错。说穿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茶水煮。煮开之后,再放点醋,效果更佳。
  时栋梁特意把加工过的伪钞拿给朱慕云来看,用茶水煮过的伪钞,已经很难再分辨了。时栋梁很是得意,让朱慕云帮忙,请几个人帮忙比对。还特意跑到朱慕云家里,拿出已经加工过的中储券,请他当面验看。
  “其实也不用什么比对,拿到银行、银号这些天天跟钱打交道的地方,人家一看就知道。”朱慕云微笑着说,如果特意找人去比对,又会坏事。
  日本人对伪钞的打击力度很大,虽然他们在几年前,就开始仿制法币。可是,面对重庆仿制中储券,他们就坐不住了。
  近代军阀割据造成了中国长期以来货币不能统一。1935年国民政府在英、美等国支持下进行币制改革,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发行的中国货币为法币,只有上述四家银行才拥有法币的发行权。
  由于法币统一了中国货币,并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提高了中国货币的威信,这对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在金融方面准备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因此,遭到了日本的强烈反对,甚至公开声称不惜以任何方式彻底阻止中国的币制改革。日本陆军省次官古庄指责中国此举“显系放弃亲日政策”,日方“将断然排击之,虽诉诸武力,亦必阻止实现”。
  于是,当中国政府要求各国在华银行交售白银以换取法币时,日本断然拒绝,并指示浪人大规模走私白银。
  1935年华北地区每月偷运白银高达400多万元银元。1935年1月至9月,由上海走私到日本的白银有1.44亿余日元。日本制定并抛出的《华北金融紧急防止措施要项》,明确严禁法币在华北地区流通。
  日本在无法阻止中国币制改革又感到中国的抗日准备正逐渐显示其成效时,便先下手为强,在中国币制改革后不久就对华发动全面侵略。
  法币的行使流通,使中国政府总揽货币的发行和回笼,稳定并扩大了政府财政收入,也使中国方面能最大幅度地掌握现金和集中贵重金属白银等,以作为从国际市场购买军火之用,这对中国反侵略战争是十分有利的。
  1938年底,日军因自身资源、兵力所限,停止了对华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为了取得在占领区金融上的垄断权,日本特务机构受命伪造法币的行动便秘密实施了。
  朱慕云作为一名中国特务人员,日本方面不可能告诉他详情。可是,作为古星负责经济缉查的最高长官,他知道的情况比别人多一些。
  比如说,他知道有些做货币兑换生意的商人,手里就曾经有过假法币。是从日商,甚至是从日本特务那里换来了。一百假法币只需要六十真法币就可以,为了谋利,这些人铤而走险。往小里说,坑骗的是百姓,往大里说,坑害的国家。他们的行为,是十足的汉奸行径。
  现在,重庆印制假的中储券,朱慕云自然大力支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让日军体验一下,经济被人破坏的悲催。
  当然,这场经济战,最终受苦的会是百姓。可是,哪次战争,受苦受难的,不是这些普通老百姓呢。从南京政府发生中储券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最终会成为一张废纸。只要对坚信抗战必胜之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而随着战争深入,重庆政府为了支撑下去,也必定会滥发货币。这是朱慕云为何一向对纸币不感兴趣的原因,他与人进行重要交易时,总是喜欢以硬通货为支付货币。特别是金条,携带方便,能直接戳中对方的内心深处。
  “银行存了,银号用了,各个商号、洋行也都买了东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认出来。”时栋梁微笑着说。
  “那就好了啊,时兄,恭喜。”朱慕云拱了拱手,微笑着说。
  “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找到‘黄老板’。”时栋梁咬牙切齿的说。
  “这个人肯定还会出来扰乱,我们也会注意他的。”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说完,他又补了一句:“敢到第六师来诈骗,这个人是活得不耐烦了。”
  “慕云,这是六师的一点心意,请你务必收下。”时栋梁拿出一个锦盒,里面装着十根金条。虽然不多,但对现在的第六师来说,已经是最大的诚意了。
  “既然是六师的心意,我就却之不恭了。”朱慕云伸手拿了过来,一点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他的样子,跟抢差不多了,双手压在锦盒上,生怕时栋梁反悔似的。
  将时栋梁送走后,朱慕云坐在客厅,仔细欣赏着锦盒内的金条。相比他提供的消息,挽救了六师五十万中储券,十根金条并不算多。可是,只要有机会,他还是要表现出自己的贪婪。
  “哟,又干什么缺德事了?时栋梁都给你送金条。”于心玉等时栋梁走后,看到朱慕云的样子,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厌恶,语带讥讽的说。
  “我这可是造福于民,要不然,人家会感激咱?”朱慕云笑吟吟的说,他拿出两根金条,在耳边轻声敲击着,享受着金条带来的美妙声音。
  “真不知道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于心玉看着朱慕云的样子,更是觉得作呕。整天与这样的人打交道,自己以后都会变得麻木了。
  “不管什么年代,有钱总是好的。”朱慕云意犹未尽的将金条收了起来,既然于心玉反感,他自然不能总是恶心她。如果于心玉愤然离开,自己会被邓湘涛批评。
  于心玉对钱不是很在乎,那是因为她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从来没有缺过钱,更不知道挨饿是什么滋味。她更加不知道,根据地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子。甚至,古星底层民众的悲惨生活,她也没看到过。
  如果于心玉知道,这十根金条,能解决多少人的吃饭问题后,她就能理解,朱慕云为何会如此重视了。
  朱慕云将金条收进公文包后,趁着散步离开了家。最近的情报,他需要与邓湘涛沟通。日军已经在长沙发动新一轮的进攻,国共双方需要抛弃前嫌。至少,不要相互残杀。
  “区座,今天时栋梁来了我家,他手里的中储券,已经全部加工了。”朱慕云拿出几张时栋梁留下的中储券,递给了邓湘涛。
  “这是怎么弄的?”邓湘涛看到之后,很是诧异的说。
  因为重庆的中储券被发现,现在军统已经停止了动作。所有的新中储券,很难用出去。这几天,军统有几人在用钱的时候,被商家发现,有人还被扭送到了警察局。
  “很简单,把中储券加点茶叶和醋一起煮。”朱慕云说,他也没想到,重庆的中储券,无论是纸张还是印刷技术以及油墨,都要比南京政府的中储券好。
  “这个办法好。”邓湘涛点了点头。
  “美国的技术太好了,如果我们自己印的话,或许就要差一些了。”朱慕云说。
  “自己印?”邓湘涛眼睛一亮,朱慕云无意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重视。
  “是啊,从美国印好再运回来,一百元的成本都要好几十了吧?做生意当然是成本越低越好,我们自己印的话,成本可以降低一半以上。”朱慕云说。
  “你的建议很好,我会向局里汇报的。”邓湘涛说。
  “区座,长沙已经开战,我们什么时候会有动作?”朱慕云问。
  “国军已决定保长沙,并乘机打击消耗敌人之目的。委座号一元令:第三、第五、第六战区应乘虚向当面敌人攻击,予敌严重打击。古星机场已经在有条不紊的偷运炸药,而第六战区有意反攻宜昌。”邓湘涛说,将这些事情告诉朱慕云,是要让他有意识的搜集这方面的情报。
  “宜昌此时守军空虚,正是反攻的最佳时机。”朱慕云微笑着说。
  “不错。第九战区正面狙击日军,我们在古星大搞破坏,第六战区趁势收回宜昌。如果都能做到,日军以后只能龟缩在古星。”邓湘涛笑着说,形势还是很好的,只要各方精诚团结,何愁日军不灭?
  “其实十七支队也可以搞一下子嘛,他们此次多了几百条枪,大有可为。”朱慕云随口说道。
  “你快别说这些枪了,我们此次是真的赔了夫人又折兵。钱给了第六师,但那批枪,在半路被九头山截走了。”邓湘涛痛骂着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8/1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