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校对)第6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1/1006


第1078章
长远眼光
  大泽谷次郎和田岛拓真回到宪兵分队后,也去了小野次郎的办公室。他们的行动失败,被巡捕厅的人赶了出来,脸上无光。特别是田岛拓真,一直嚷嚷着,要把这些法国人全部杀光,让他们见识到皇军的手段。
  但是,见到小野次郎眼中愤怒的目光后,田岛拓真很快平静下来了。他相信,如果自己敢胡言乱语,小野次郎绝对敢当着本清正雄面,狠狠的修理自己。
  让其他人看到也无所谓,但李邦藩也在办公室。他与李邦藩在日本,同期参加的训练。两人都分在支那课,他的成绩与李邦藩不相上下。可是,进入中国执行任务后,他刚开始分在宪兵队当翻译,李邦藩进了警察局。
  这次的安排,成了他们人生的分水岭。田岛拓真加入政保局后,一直比李邦藩低一级。而且,他的运气也不太好,没有破获什么大的案子。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像朱慕云这种忠心耿耿的手下。
  想到朱慕云,田岛拓真就很生气,明明是自己的任务,怎么就被他抢了呢。一个中国人,能干成什么事?虽然朱慕云接手后,他与大泽谷次郎算是找了个下台的台阶,但他相信,朱慕云面对法国人的时候,依然会败下阵来。
  田岛拓真向本清正雄汇报了在毕格洋行的行动,既然尉迟青巨指认,毕格亚已经加入军统,搜捕抗日分子,本就是宪兵分队的职责。而且,法租界巡捕厅,也应该有协助宪兵分队的义务。可是,他们此次却坚定的站在毕格亚一边。甚至,连法国人都出动了。
  “以后,关于尉迟青巨的情报,全部交给宪佐班处理。”本清正雄缓缓的说,田岛拓真争强好胜,作为军人,这是优点。可作为一名情报人员,却是极大的缺点。
  “朱慕云的能力,不足以接受这么重要的任务。”田岛拓真马上说。
  尉迟青巨是军统人员的线索,是自己分析推断出来的。凭什么让朱慕云来摘桃子?
  “我倒觉得,朱慕云可以胜任。”大泽谷次郎缓缓的说,他是特高班的队长,对朱慕云的能力,有更大的评价权。
  “大泽谷君,尉迟青巨的案子一直由我负责,怎么能突然交给中国人呢。”田岛拓真不满的说。
  “田岛君,难道你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吗?”李邦藩冷笑着说,他不否认田岛拓真的能力,客观的说,田岛拓真是一名很优秀的情报员。
  但也仅仅如此而已,田岛拓真的狂妄、自大、冲动,就像他体内的恶魔,让他总是把好好的事情办砸。从自他担任政保局情报处长以来,过手的情报成百上千,可他能抓住机会,并且破获案件的少之又少。
  “请问我做错了什么?”田岛拓真满脸通红,他对李邦藩早就不满,两是同胞,应该同舟共济才对。可李邦藩却中途,将他推下了船。
  “我承认,是你首先发现了尉迟青巨的可疑。但是,你的处理办法,是暗杀尉迟青巨。而朱慕云的办法,则要策反对方。孰优孰劣,作为一名帝国情报界的精英,你应该能分辨吧?”李邦藩说。
  “尉迟青巨身份特殊,这种人顽固不化,只有杀一儆百,才能震慑其他抗日分子。”田岛拓真说,他到现在,也没有觉得暗杀尉迟青巨有什么错的。
  “所以,毕格洋行的情报,应该算是朱慕云拿到的,这一点你不会反对吧?你的暗杀行动失败,朱慕云的策反卓有成效,事实证明,你没有朱慕云的长远眼光。”李邦藩缓缓的说,当初在政保局的时候,应该让田岛拓真一直待在二处,他的能力,也只能掌控一个这样的部门。
  李邦藩的最后一句话,有如一把重锤,重重的击在田岛拓真的心头。自己没有朱慕云的长远眼光,是对他最大的嘲弄。可是,仔细一想,李邦藩似乎说的又对。
  “有眼光也没什么用吧,他照样处理不好事情。”田岛拓真暗暗叹息一声,轻声说。
  “你觉得,朱慕云会怎么处理毕格洋行的事?”本清正雄问。
  “他拿手的,不就是溜须拍马,奴颜婢膝么。”田岛拓真鄙夷的看了李邦藩一眼,没等李邦藩发怒,又笃定地说道:“我敢断定,朱慕云也会灰头土脸的回来。”
  “田岛拓真,中国人喜欢内斗,难道我们也要学他们吗?你与朱慕云确实有差距,请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接下来你还会犯更大的错误。”李邦藩郑重其事的说。
  “柳叶一郎说的很对,田岛拓真,你是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情报员。战术方面,比所有中国人都要强。但是战略方面,确实要差一些。这也不完全是你的错,因为你不是真正的中国人。这些中国人的思维,有的时候很难理解。”本清正雄摆了摆手,说。
  田岛拓真还要说话的时候,小野次郎办公桌的电话再次响起,他只好闭口。但是,他却严重不服气。如果说朱慕云捞钱的本事比他强,他绝对心服口服。但要说朱慕云比他有远见,打死他也不想承认这一点。
  电话还是由小野次郎接听,他只是听了一会,很快就露出了笑容。
  “朱君,你处理得很好,我会向本清课长给你请功的。”小野次郎微笑着说。
  田岛拓真一听,突然一愣,然后露出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小野次郎接的电话,应该是朱慕云打来的。看小野次郎的语气,朱慕云在毕格洋行,应该取得了进展。
  “诸位,朱慕云打来电话,法国人毕格亚愿意写自首书,并且同意担任宪佐班的情报员,同时,他已经调了一辆卡车,将军统存放在毕格洋行的无线电器材全部启出来。”小野次郎微笑着说。
  小野次郎的话,无异于在田岛拓真脸上打了一巴掌。自己去毕格洋行,被法国人轰了出去,只能灰溜溜的回来。可朱慕云呢,不但让毕格亚承认了军统身份,还让他签下自首书,并且同意担任宪佐班的情报员。
  “小野君,如果可以,我真想把朱慕云调回政保局。”李邦藩叹息着说,朱慕云今天的表现,给他争了口气。
  “卡车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吧。”本清正雄听到卡车开进来的声音,走到窗口一看,有一辆卡车正开进来,卡车的车厢里,坐着宪佐班的人。
  “报告诸位长官,这是从毕格洋行启出的军统物资,总计七箱无线电器材,以及一架落地收音机。”朱慕云微笑着说。
  他当然不会告诉这些人,这睦无线电器材,他已经截留了一部分。这是每次行动的规矩,此次行动日本人没有参加,他自然可以动点手脚。靠上面的奖金,宪佐班的日子怎么能过得这么滋润呢。
  他从毕格洋行启出的无线电器材,确实只有七箱,回到宪兵分队后,也上缴了七箱。但是,装车的时候是满的,回到宪兵分队就是半空的。这种事,宪佐班的人轻车熟路,甚至都不用朱慕云吩咐,周志坚就能把事情办好。
  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是宪佐班截获的,都是留一半交一半,如果谁不懂这些规矩,在朱慕云手下是做不长的。
  “不错。”本清正雄看了看卡车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如果落在军统手里,会给皇军带来多大的麻烦啊。
  “多谢本清课长称赞,我会继续努力,砥励前行,将古星的抗日分子一网打尽。”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
  朱慕云拿出了一份毕格亚写的自首书,以及聘用他为宪佐班情报员的文件,交给本清正雄等人过目。他与毕格亚的谈话,刚开始进展不是很顺利。毕格亚在确认朱慕云不会给他带来危险后,请马首年离开,事情才有了转机。
  正如朱慕云所说,毕格亚来中国,不是当国际友人,无偿援助中国的抗战。而是想做一个政治投机商。朱慕云“保证”,不会抓捕他,并且依然让他保留军统的身份。同时,宪佐班每个月给他一百元当活动经费。
  宪兵分队的人已经找上门,毕格亚有足够的理由向军统交待。不管军统是否再信任,至少,他的利益没有损失。而且,每个月还有酬劳,何乐而不为呢。
  朱慕云还告诉毕格亚,这一百元是法币、银元还是美元,要看毕格亚提供的情报质量和数量。如果无法提供情报,则是一百法币,如果能提供常规情报,则是一百银元。如果能提供重要情报,就是一百美元。
  有钱能使鬼推磨,真是一点也不假。毕格亚当即保证,一定会提供重要情报。并且,将军统藏匿在毕格洋行无线电器材,一件不留的,全部上缴。
  其实,毕格亚只需要交出一箱无线电器材,朱慕云也会让他过关。可毕格亚急于表现,朱慕云拦都拦不住,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甚至,朱慕云几次提醒,可毕格亚置若罔闻,朱慕云只好把器材全部搬回来。
第1079章
规矩
  朱慕云虽然感受到了田岛拓真射来的妒意,但有机会表现,他绝对不会错过机会。如果田岛拓真没有这么快行动,说不定这七箱器材,能全部安全转移呢。相比之下,自己获得的称赞,不足以抵销物资的损失。
  田岛拓真虽然算是朱慕云的上司,其实在特高班,两人的级别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他日本人的身份,不得不让他三尺。
  恭送了本清正雄和李邦藩后,朱慕云才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每次有行动,特别是能缴获东西,朱慕云就会比较忙。
  从毕格洋行启出的军统物资,移交给庶务班后,日军才开始逐件登记。朱慕云也没有理会,如果在毕格洋行,也有这样的日本人,他就不好动手脚了。
  当时装货的时候,全部是宪佐班的人。这就给截留货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当然,就算是日本人跟着,他们也有的是办法。政保局的薪水不低,但开销也大啊。况且,宪佐班的福利这么好。这些钱从哪里来?朱慕云又不是财神爷,靠经济处接济?偶尔可以,长时间肯定不行的。
  “处座,那些东西怎么处理?”朱慕云回到办公室后,周志坚很快进来请示。他是此次货物的具体经手人,这批货变现之后,周志坚的那一份会比较多。而整个二科的兄弟,也会比其他科要多。
  只是,无线电器材不像其他敏感物资,使用的对象都是抗日分子。虽然有些器材,能用在收音机上,但想要卖出高价,还得是卖给抗日人员。可是,宪佐班截留下这些东西,总不能与抗日分子交易吧?
  宪佐班可以在这些物资交易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他们的胆子,还没有大到,可以直接与抗日分子做交易。哪怕就是朱慕云,也不敢这样做的。
  同时,朱慕云也经常给下面的人灌输一个道理,水至清则无鱼。如果所有的抗日分子全部抓完了,也就没他们什么事了。所以,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抓捕抗日分子的时候,也不用那么死心眼,真要是连根拔起,以后还用得上他们这些人吗?
  “你先把东西送回二处,我安排人去码头拿货。”朱慕云想了想,说。
  早在拿到这批器材时,朱慕云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人影:马园瑛。这种事,交给马园瑛处理是最合适的。只是,这些事情他不能跟周志坚说得太仔细。有些事情,周志坚知道了,并没有好处。
  朱慕云只需要保证,这批无线电器材,就算进入黑市,也不要跟宪佐班,或者二处有任何关系就可以了。大家的目的是赚钱,除此之外,就是尽量不惹麻烦。
  钱是个好东西,但也要有命花才行。特别是这些敏感器材,可能所有人都能想到,最终它们会是什么归宿,但所有人都会装糊涂。
  “处座,这种东西,拿回二处怕是不妥吧?”周志坚提醒着说,如果是其他物资,送回二处也没什么。
  但这些无线电器材,他觉得最好找一个中间商。不管朱慕云安排谁去处理,一旦出了事,都有可能牵扯到二处身上。
  “要不你找个地方?”朱慕云说,以前这些东西都是直接送二处的,从二处再入到货物检查场,让商人拿走。无论是进城还是出城,都能迅速进入市场。
  “我看,最好另外找一个地方。如果这批货放在二处,没出事也就罢了,真要是出了事,我们就麻烦了。”周志坚担忧的说。
  “还是你想得周到,此事就交给你去办理吧。”朱慕云点了点头。
  周志坚将那些无线电器材搬出了法租界,在中兴路找了家货栈当仓库,存好东西后,把凭条拿给朱慕云。他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剩下的收钱,由朱慕云去完成。或者,交给其他人去完成。
  这种事情,不能全部由某一个人经手,否则,泄密的机会将大为增加。如果周志坚既知道货源,又知道货主,还知道如何把货送给对方的,就很危险。周志坚也知道,后面的事情,自己不应该再参与。
  下午,朱慕云去了趟货栈,把货取了一部分出来,装在一个行礼木箱内。随后,在附近找了家旅馆,化妆后用化名开了间房,将箱子放在房间。离开之前,朱慕云取出两台小型特工电台,以及几个常用的易损电子管,装在一个布袋里提了出去。
  房间里行礼木箱内剩下的东西,是交给军统的。虽然朱慕云破获了毕格洋行案,但他也不想军统受太大的损失。要不然,他怎么见邓湘涛?今天一下子让军统的两人暴露,并且全部投靠了宪兵分队,还不知道邓湘涛会是什么反应呢。
  既然这些物资都是无线电器材,地下党当然也得有好处。所以,朱慕云给地下党准备了两台特工机,还有一批备用电子管。再加上朱慕云从马园瑛那里到的电子管,这两部电台,足够使用一段时间了。
  但最终,朱慕云还是决定留一部电台给自己备用。虽然地下党极度缺乏电台,但朱慕云也需要电台。一旦他与家里失去联络,整个人就会迷失方向。
  剩下的那部电台,朱慕云送到了他与胡梦北之前联系的死信箱。安排好这一切,朱慕云给家里发了封电报,向他们汇报了电台的事。同时,还将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向家里简短的汇报了。
  边明泽回电很快就到了:知道了,另,如有第三纵队消息,务必及时通报。
  鉴于朱慕云的情况比较特殊,边明泽特意让家里二十四小时开机待命。只要朱慕云想发报,随时可以与家里联系。这样的待遇,比当初胡梦北在的时候,规格要高得多。
  朱慕云收发报有个特点,不用提前译码,也不用收码。他收到电码,在心里就能即时破译。所以,他发报的速度很快,收报效率也很高。而且,也大大增加了他的安全性。就算他在收发报的时候被人发现,也无法证实,他是在与新四军发报。
  关于第三纵队的这名内奸,朱慕云一直没有找到线索。这让他很失落,新四军内部有奸细,自己却找不出来,实在是失职。
  作为潜伏在军统内部的野草,在组织需要自己提供帮助时,却无能为力,只能提供一些诸如电台、电子管等物资,真正需要的关键情报,自己却无能为力。
  朱慕云想过很多办法,但是,最后都被他否决。连自己都觉得没有把握的计划,他是不会执行的。以前,胡梦北在的时候,他可以与胡梦北商量。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朱慕云天马行空的想法,加上胡梦北老于世故的经验,两人制订的计划,总是滴水不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1/1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