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校对)第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1/1006

  他没有时间跟袁旺财过多的解释,时间很重要。谁也不知道,国军会什么时候押送新四军。如果今天晚上,或者明天就押送呢?早一分钟将消息传回九头山,营救同志们,就能多一分希望。
  “新四军的人?”袁旺财诧异的说。他心想,朱慕云接触的人还真广,这是一桩生意,还是朱慕云本身就同情新四军呢?
  这个问题,袁旺财一直很好奇。但是,朱慕云不说,他就不会问。或许,对他来说,不知道反而比知道要轻松。
  “今天上午,国军袭击了湘豫鄂挺进纵队,据说新四军损失很大。幸好,主力部队及时转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湘鄂豫边区领导机关,有一批人员,被国军俘虏了。这些人,将被送到管沙岭。这批人如果能救下来,能大赚一笔。”朱慕云说。
  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语气有些问题,太过关切和紧张。不管袁旺财是否相信,有些话他还是要说的。
  “国军怎么会……?”袁旺财满脸诧异,国军与新四军不都是抗日的么?国军竟然进攻新四军,不就是自家兄弟开火么。
  “祸起萧墙,同室操戈。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保存抗日的力量吧。”朱慕云简单的向袁旺财介绍了,国军上万人攻击湘豫鄂挺进纵队之事。
  “国民党怎么能做这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呢。”袁旺财惊诧不已的说。他虽然加入了中统,可实际上,依然还是无党派人士。
  “现在再说这些事,已经没有意义了。你赶紧回趟山上,一定要向杨世英当面汇报,注意中统的人,不要让他们发现。至于如何营救,你们几个当家的,可以一起商量。”朱慕云叮嘱着说。
  他知道实惠饭馆与九头山,已经有了电台联络。可是,这种事,最好不要让中统的人发现。至于他要求九头山的几个当家的商量,只是为了让应成杰知道此事罢了。
  “我可以用电台联系,我与大哥之间,有一套专门的隐语,就算别人看到,也未必会知道是什么意思。比如说‘红肉’,指的就是新四军。”袁旺财微笑着说。
  “电台由中统控制,终归不太好。而且,你们的隐语,不一定能绝对保密。”朱慕云摇了摇头,什么时候都要两条腿走路,光靠隐语,无法保证杨世英一定能收到情报。
  如果中统漏发情报,或者电台突然联络不畅,又该如何是好?电台如果控制在自己手里,或许可以信任。但由中统控制,中统是什么人?坚定的剿共组织。一旦他们知道,九头山准备营救新四军的人员,岂会让九头山顺利进行?
  “好吧,我明天回去一趟。”袁旺财说,既然朱慕云不放心,自己多跑一趟就是。任何时候,听从朱慕云的指示,终归不会错的。
  事实上,中统确实在破解袁旺财和杨世英之间的隐语。袁旺财等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只是自行约定的一些暗语。古星和九头山的报务员,都是中统的人,他们根据事情的发展,很容易推断出隐语的意思。
  或许头几次,中统的人不会很清楚,但次数越多,就越能提供更多的信息,让中统越容易破解。这方面,中统有专门的人才。
  事实上,林景伊对九头山的情况确实很有兴趣。就算他们用隐语,但这些暗语,并不是特别深奥。中统的人,已经破解了一部分。想必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完全破解。
  今天国军的行动,林景伊自然也知道了,真是大快人心。可惜,中统没有参与其中。这让林景伊觉得,非常的遗憾。国军这么大的行动,中统竟然没能配合,反而让军统得了便宜,实在是想不通。
  林景伊只好给自己找合适的理由,毕竟,中统在古星的组织,刚刚被政保局消灭。而进入九头山时间不久,还没能全面渗透。要不然,中统肯定也能提供湘豫鄂挺进纵队的情报。以后,九头山的任何动静,将很难瞒得过中统。
  袁旺财的电报,交给古星中统的报务员编码,再由古星的中统人员发报,九头山的报务员接收后译码。原本,为了保密,编码和译码,需要不同的人员。但九头山的情况不同,报务员谦着译电员。
  古星的报务员,收到实惠饭馆的电报后,会先向林景伊汇报。待他加入相关指示后,再向九头山发报。而九头山的回电,林景伊也比袁旺财先一步知道。中统提供电台,实际上也控制了九头山的通讯。
  利益于电台的迅捷,九头山越来越依赖电台传递消息。他们越是依赖电台,中统对九头山的控制,就会越来越严厉。
  袁旺财的电报,只有一句话:近日有“红肉”过境。
  林景伊大概知道,“红肉”指的是生意,而且是和新四军有关的生意。九头山与新四军走得较近,林景伊很是担忧。但中统的手,已经伸到了九头山,只要有一丝希望,将九头山争取到国军的阵营,就要做一百分的努力。
  林景伊在后面又加了一句,“密切注意,有情况迅速回报,林。”
  第二天,袁旺财就悄悄出城了。他身上什么东西都不带,又有正规证件,很轻松的就出了城。过了古江后,他坐了百里车马行的便车,直接到了九头山脚下。
  上山后,袁旺财很快就见到了杨世英。听说是朱慕云的意思,杨世英没有多说什么。昨天晚上,他就收到了袁旺财的电报,当然,他看到的只是那一句话。因为林景伊的指示,是发给中统在九头山的报务员的。
  “你回去告诉朱先生,九头山承蒙新四军照应,新四军有难,九头山绝对不会袖手旁观。”杨世英郑重其事的说,无论是九头山欠新四军的人情,还是他的个人对朱慕云的尊重,既然知道了这件事,都会尽力而为。
  在袁旺财没回来之前,朱慕云觉得,无论做什么事都很苦闷。他不知道袁旺财与杨世英谈得怎么样,也不知道新四军是否会从九头山过。未知的事情,让他没有把握,让他做任何事情都没心思。
第995章
情报掩护
  朱慕云毕竟只是听邓湘涛随口说了一句,没有具体的情报,甚至他都不知道,是否会有这样的行动。
  但朱慕云相信,邓湘涛的话是可信的。国军攻占猪婆山,是国军前所未有的胜利。邓湘涛当时很兴奋,人在兴奋的时候,总是容易犯错。换在以前,邓湘涛绝对不会对朱慕云说这样的话。
  朱慕云向袁旺财详细分析了,如果国军真的押送新四军人员去管沙岭,可能会走哪些路线。九头山的位置很重要,可以说,去管沙岭,九头山是必经之路。
  而且,这个情报,一定要让应成杰知道。只要应成杰知道,就会想尽千方百计,解救新四军的这批人员。所以,朱慕云特别强调,一定要让九头山的所有人,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商量办法。
  袁旺财知道朱慕云等的焦急,向杨世英详细汇报后,又把陆中平和应成杰请来,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向他们通报后,当天晚上就下山了。
  袁旺财汇报的内容,都是朱慕云提前叮嘱过。他只是负责转告,把情况说清楚,剩下的事情,就与他无关了。
  昨天晚上,得知国军进攻新四军后,应成杰就很焦急。现在,听说猪婆山被国军攻占,湘鄂豫边区的机关人员,有一部分被国军俘虏。甚至还要押送至管沙岭,他就更加紧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其实,昨天晚上收到电报后,杨世英就安排人,注意从猪婆山方向的来人。杨世英上山后,他吩咐应成杰,在各条主要通道,都放置了人手。只要国军押送新四军的人员从九头山经过,不管他们走哪条道,九头山都会知道。
  第二天一早,袁旺财回到实惠饭馆,马上挂上了“今日优惠”的招牌。朱慕云只要看到这个牌子,就能知道他已经从九头山回来了。两人的见面虽然安全,但为了见一次面,朱慕云得观察周围好长时间。简单的情报传递,不如用这样的方式。
  看到“今日优惠”的招牌,朱慕云总算稍稍有些心安。但是,湘鄂豫边区的机关人员,能否被营救,他还是不得而知。
  一直以来,朱慕云做任何事情,都追求稳妥。但是,今天的事情,他实在一点把握也没有。每天,他都要去趟朝阳巷,可是,每次到那里,都没能见到胡梦北留下的标记。
  只要胡梦北没回来,朱慕云去那里就没意义。相比湘鄂豫边区的机关人员,朱慕云更加担心胡梦北。他与胡梦北是单线联系,如果胡梦北出了问题,自己将与组织失去联系。
  朱慕云白天活跃在各个场所,除了自己之外,也让大泽谷次郎打探各方面的消息。可是,无论哪方面,都没有传来好消息。
  除了古星周围,在豫、鄂、皖三省,国军都对新四军动手。整个新四军,都遭到了重大损失。国军的意图基本实现,怪不得邓湘涛这几天,心情特别好。
  而朱慕云,则希望每天都向他汇报日军的动静。实际上,朱慕云更想知道,国军占领猪婆山后,会有什么进展。既然邓湘涛说,国军不会长时间占领猪婆山。那么,国军何时撤军,将是新四军非常关注的消息。
  但邓湘涛去了管沙岭,如果他想打探消息,只能从其他渠道获取。所谓的其他渠道,其实也只有军统。具体来说,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于心玉。
  只是,想从于心玉那里获取情报,也不是轻易能做到的。于心玉从来不说,朱慕云自然不能打听。他与于心玉的接触,仅限于宪佐班队长和报务员的身份。一旦说到军统,或者国军方面的消息,从来都是于心玉倾听。想从于心玉嘴里获得情报,根本不可能。
  但是,朱慕云有自己的优势,他可以用“公鸡”的身份,向于心玉发出情报。朱慕云的理由很简单,自己获得了,日军有可能要扫荡根据地的情报。
  虽然日军默许国军进攻湘豫鄂挺进纵队,但是,日军与国军,毕竟不是盟友。日本人希望,国军和新四军拼得你死我活后,再由日军来摘桃子。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日军希望,能趁机把国军和新四军全部消灭。
  另外,朱慕云还“获悉”,湘豫鄂挺进纵队可能会反击。其实,这样的情报,就算朱慕云不提供,也能推断出来。新四军历来善于抓住一切战机消灭敌人,何况,这是来犯之敌,于情于理都要给予坚决打击。
  这个情报,不管真假,只要报上去,军统都会相信。至于什么时候反击,会在何地反击,朱慕云暂时还不得而知。
  以这两份情报为掩护,朱慕云完全可以主动联系于心玉。他先是向于心玉传递一份,日军将要扫荡的情报。事实上,日军也确实在制订相关计划。据说,调动的军队,将超过五个师团。
  当然,鄂省出动的日军不会这么多,但至少,也是联队规模的。这个情报,对国军必定很重要。
  于心玉收到“公鸡”传来的情报,非常之兴奋。邓湘涛一离开古星,公鸡就与自己联系。如果邓湘涛经常离开古星,那该多好啊。
  于心玉马上将这份非常重要的情报,发给了已经抵达管沙岭的邓湘涛。收到于心玉的情报,邓湘涛也很是惊讶。日军这么快就要行动,也太不给面子了吧?至少,也要等国军巩固一下战果,将新四军的老巢,彻底销毁后,再来搞什么“扫荡”吧?
  邓湘涛马上回电,让于心玉转告“公鸡”,尽快获取日军的扫荡计划。对朱慕云的情报,邓湘涛从来没有怀疑过。要不是他想亲眼看看新四军的机关人员,此时他应该在古星坐阵。
  朱慕云上午收到于心玉传回来的情报,下午又告诉了她另外一个情报:新四军将择机反击。
  这个情报,朱慕云没有说明情报来源。毕竟,朱慕云接触的人很复杂,各主面向他提供情报都有可能。既然新四军要反击,朱慕云担心一下湘鄂豫边区的机关人员安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吧?
  所以,在情报处的后面,朱慕云询问,押往管沙岭的人是否安全?这个不算情报,只能算是一种关心和担心。因为朱慕云判断,如果新四军准备反击,也会同时营救这批人。
  对朱慕云提供的这个情报,邓湘涛也很吃惊。这怎么可能呢,湘豫鄂挺进纵队的部队,已经被打散了,根本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还击。还反击国军,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只是,朱慕云的情报,很少会失误。就算朱慕云是捕风捉影,邓湘涛难道就敢不重视?他马上向新2军通报了这个情报。现在,占领猪婆山的,正是新2军。
  邓湘涛回电给于心玉,让她转告“公鸡”,情报已经获悉,国军已经有了应对之策。至于湘鄂豫边区的机关人员,他们将于晚上押送,虽然会慢一些,可路上的安全反而更有保障。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九头山的土匪。
  邓湘涛知道,朱慕云与九头山是有关系的。因此,他给于心玉回电,让“公鸡”打探九头山的情况,随时准备策应国军的押送行动。
  对国军押送的时间和路线,朱慕云没有再问。毕竟,以他的身份,无需知道得这么详细。可是,朱慕云确定了一点,押送的队伍,必然会从九头山过。要不然的话,邓湘涛不会让他去打探九头山的消息。
  知道了这个情况,朱慕云稍稍觉得欣慰。这说明,自己的判断还是正确的。剩下的,只能看九头山的运气。
  朱慕云再次去了济南路的实惠饭馆,他告诉袁旺财,国军的押送行动还没有开始。让九头山严密注意所有从九头山过的队伍,据朱慕云分析,押送的人员不会太多,最多一个连。而新四军的机关人员,应该不会超过五十人。这么点人,用一个连押送,已经是很给九头山面子了。
  朱慕云回到家后,见于心玉竟然在下厨,这让他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心玉是什么人,陪自己吃顿饭,都已经很给面子了,怎么可能亲自下厨?
  “今天这是怎么啦?”朱慕云倚在厨房门框上,不解的问。
  “什么怎么啦?你不是说在外面吃饭不安全?我做了两个菜,你要是觉得不想吃,我可以一个人吃完的。”于心玉说,她一天接到“公鸡”的三次情报,要说不兴奋那是假的。
  只是,于心玉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最终,她决定性做顿饭。既是为了挑战自己,也是为了释放这种激动的情绪。否则的话,她担心自己回到家后,会又唱又跳,被朱慕云当成疯子。
  “你高兴就好。”朱慕云淡淡的说,他当然看得出,于心玉的心情似乎很不错。可他却不以为然,不就是与邓湘涛发了几封电报么,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第996章
借力
  朱慕云并没有意识到,于心玉是因为与“公鸡”交换了情报,才如此兴奋的。于大小姐下厨,这可是非常难得的。不管好不好吃,也是要给几分面子的。
  只是,饭才刚摆到桌上,两人吃了一口,就不约而同的提议,一起去外面吃。于心玉刚开始还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初次下厨,应该会很不错才对。可是,她一尝,马上眉头紧蹙。这样的饭菜,打死她都吃不下。
  而朱慕云,虽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可是他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如果论发报,于心玉绝对是专家级的。要是炒菜的话,她比玉梅相差十万八千里。别人家难得一见的肉,被她直接炸得碳化,看着都心疼。
  朱慕云旁敲侧击,发现今天并没有特别的事情,能令于心玉如此高兴。朱慕云是个喜欢寻根究底之人,他最终断定,于心玉之所以高兴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接到了“公鸡”的情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1/1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