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校对)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006

  “以后,只要是对付日本人的事,我责无旁贷。”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
  “你的天赋很高,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毕竟不是专业人员。现在让你去脱产学习,也不现实,以后你每天晚上,抽两个小时的时间,由我亲自训练你。”邓湘涛说。
  “两个小时?”朱慕云悲叹着说。
  原本他在日语专修学校,就要十点以后才能下课。胡梦北那里,还得一个多小时。再加上邓湘涛这里两个小时,他晚上恐怕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
  “如果不是你要上课,至少得四个小时。”邓湘涛说。
  中日之间的战争,已经进入胶着状态,形势逼人,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训练朱慕云。军统派人打入警察局,时间来不及不说,效果也不如现成的朱慕云。
  “以后我怎么跟你联系?”朱慕云问。
  “目前来说,你的身份只有我知道。关于你的情况,他也会马上报告给总部。明天晚上,你到这个地方来找我。”邓湘涛手指在茶杯内浸了浸,在桌上写了一个地址。
  “好。”朱慕云扫了一眼,记住后,顺手就将茶水扫掉。
  “出去后,你决然而去,以后尽量不要跟贺清和联系。至于回春药铺和晓阳照相馆,没有特殊情况,也不能再去。明面上,你已经与军统一刀两断。”邓湘涛低声吩咐着说。
  朱慕云离开后,没有理会外面的邓阳春,径直离开。而邓阳春见朱慕云离开后,马上闪进了包厢。
  “怎么样?”邓阳春问。
  朱慕云把他从看守所捞了出来,他还是很感激的。如果朱慕云能够成为同志,这份情他肯定会还。
  “他拒绝了,这次明确表态,以后不会再跟我们有任何关系。”邓湘涛叹息着说。
  邓阳春是他的堂弟,既是亲属,也是同志。但为了朱慕云的安全,他并没有把朱慕云同意加入军统的事告诉他。
  “真是不知好歹。涛哥,要不把他给……”邓阳春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那倒不用,朱慕云毕竟帮过我们,就算他暂时想不通,以后总会有想通的时候。”邓湘涛说。
  如果朱慕云没有同意,他的想法与邓阳春不谋而合。可现在,他得尽力保护朱慕云的安全。同时,表面上又得与朱慕云撇清关系。
  邓湘涛回去后,亲自编码译码,又亲自发报,将朱慕云的情况向总部汇报。军统在古星的行动,都是由重庆派人过来。如果自己能在古星警察局发展人,也算是一大功劳。
  果然不出所料,重庆很快就回电,同意向邓湘涛的建议,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轻易启用朱慕云。
第38章
功高位不尊
  一名优秀的特工,必须具有超群的素质。不但要斗勇,更要斗智。如果是潜伏在敌人的阵营,还得擅长演戏。而同场较量的,都是顶级高手。
  单线联络,天大的干系也要独立承担。还得忍辱负重,要能做到功高,而位不尊。毁灭名誉,蒙受冤屈,甘做无名英雄。
  朱慕云现在同时接受三方培训,晚上八点到十点,由特高课的小野次郎授课。当然,这只是准专业的培训,但能让朱慕云了解日伪特务系统。
  十点到十二点,接受邓湘涛的单独训练。朱慕云情况特殊,又身处沦陷区,只能由邓湘涛训练。事实上,真正的军统人员,都会接受专业训练。
  军统大规模培训谍报人员始于1938年,第一期特训地点在湖南临醴,有200余人受训,到1938年冬结束。邓阳春、戴晓阳都是临醴班的学生。而那个时候,邓湘涛就已经是培训班的教员。
  当时日军大规模空袭古星,战线直逼湖南。受战局影响,特训班迁到湖南黔阳,续办第二期,受训人数增加到300多人。
  由于戴笠认为黔阳离战区太近,今年第二期特训班结束后,便迁至贵州息烽继续办第三期。从理论上说,朱慕云也算息烽班的学员。邓湘涛也特意给朱慕云争取到了这样的名额,这不但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资历。
  这一期的息烽班,总共有500多人。朱慕云虽然在古星培训,但他的档案也进入了这个大名单。当然,作为已经潜伏的人员。他的档案属于机密。
  这一期的学员,素质也都不错。大多数都是经过特定途径挑选的,学员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其一是军统内部人员调训;其二是军统报经蒋介石批准从各军校学生中招收;其三是从军统掌握的忠义救国军、江西游击干训班、三青团等组织以及军统在各地区的秘密工作站(组)中选调;最后是军统以各种名义公开“招考”的青年。
  如军统打着“军令部乙种参谋人员培训班”“财政部缉私署查缉人员培训班”“航空委员会工作人员培训班”等旗号在社会上公开招收学员,抗战后方西南地区几省的青年都可以报名,大多数青年来到特训班后,才逐渐弄明白真实内幕。
  “我这次训练的虽然只有你一人,但该有的课程都不能省。而且,纪律跟他们一样。”邓湘涛挑选的地方是城南的一处废弃仓库,周围没什么人,很隐蔽,也很安静。
  “当然。”朱慕云说,接受这样的训练,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原本你应该身着士兵服,而且也不能使用自己的名字,只能使用一个代号。但这一条,可以免除。但你训练的情况,不能向任何透露。另外,在抗战胜利之前,你不能结婚。”邓湘涛说。
  结了婚的军统人员,如果一方被捕,另一方就会成为被捕者的软肋。为了消除这一隐患,戴笠在抗战之后,就特意宣布这样一条纪律。
  现在息烽特训班的学员,纪律要比朱慕云严明得多。报到后会被分送到各个学生队,配发全套士兵服,衣服上会有一个号码,以后这个号码会取代学员的姓名。
  学员在特训班期间一般不准随意外出,只有星期天下午可以上街买些东西。学员对外通信联络也受到限制,不准向外人提及特训班的任何事情,收发的信件都必须经过检查。
  关于特训班的女学员还有项“霸王条款”,军统要求女学员不得与非军统人员结婚,入班前已有男朋友或者已经订婚的,必须割舍旧爱、毁掉婚约,否则本人会遭到关押,圈外的男朋友也会受牵连。
  例如,息烽特训班有个上海女学员,原已订婚,在被送往息烽的路上听闻一些特训班的实情,于是伺机逃跑。
  但没过多久,她就被抓回特训班关进禁闭室,直到同意参加特训才被放出来,毕业后被强制留在特训班做图书管理员。至于她的婚约,军统多次对男女双方施压,并强迫退婚,最终双方取消婚约才平息了此事。
  “新来特训班的学员,首先要接受为期半年的军事训练,实弹射击、战斗演习等科目都是必修课。但你的情况特殊,一切从简。”邓湘涛说。
  昨天晚上,收到总部回复后,他就为朱慕云制订了一个训练计划。原本一年的课程,被他压缩到了三个月。
  “我射击可不行。”朱慕云说,警察局有的时候,也会有射击训练,可他的成绩,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不行也得行,没有一定的军事素养,遇到危险情况,你如何保护自己?”邓湘涛的语气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
  “除了军事训练,你还要学习情报学、化妆术、侦查术、密码、密写、武器使用、爆破、毒物学、测量、筑城学、战术学、擒拿术等科目。”邓湘涛缓缓的说,只有经过系统训练,才能算一名合格的谍报人员。
  “我的妈啊。”朱慕云对文化内容并不怵,怕的就是行动。
  武器使用、爆破、战术学、擒拿等,都是他的弱项。如果真的要全部训练,恐怕他得脱一层皮。
  “你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正式上课前,你必须先加入本党。同时,要牢记一条‘家规’:活着进来,死了出去。”邓湘涛神色凝重的说。
  “是”朱慕云坚定的说。
  第一天晚上,邓湘涛检验了朱慕云的体能。让朱慕云在仓库内跑步,但还没有十分钟,朱慕云就已经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了。
  接下来的射击,更是让邓湘涛气得吐血。因为体能跟不上,五发子弹,连一发都没有上靶。如果是在真正的息烽班,朱慕云非被踢出去不可。
  但到了非行动内容,朱慕云的学习能力则让邓湘涛赞叹。比如情报学,朱慕云总能做到举一反三。如果朱慕云其他课目,都有这样的水平,三个月的时间绰绰有余。
第39章
特别的学生
  连续一个月的训练,朱慕云的体能虽然有所提升,也具备一定的军事素质。但离一名谍报人员的标准,还有相当距离。
  邓湘涛也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朱慕云不适合行动。之前朱慕云提出,不参与军统的行动,并不是其他原因,而是有自知之明。
  以枪法来说,手枪的种类,朱慕云记得清清楚楚。但枪械的保养,射击,就像一个老太婆一般。手枪射击,五米之外,就没有准头一说。三米之内,成绩还可以。但有哪个敌人,会让你在这么近的距离射击呢。
  当然,朱慕云的情报学、化妆术、侦查术、密码、密写、爆破、毒物学、测量、筑城学,都学的不错。因为时间紧,朱慕云随时都有可能用到这方面的技能,邓湘涛每天晚上,都要教授两门课目。
  另外,为了让朱慕云能单独工作,朱慕云还学习了电学,和无线电收发报技术。这方面朱慕云确实有天赋,因为时间太紧,邓湘涛只好将一些教材,让他带回去自学。没想到,朱慕云很快就能上手。
  仅仅学了十节课不到,朱慕云就把一台收音机,改装成了一台收报机。虽然这样的事情,电讯系的学员都能做到。但对朱慕云来说,电讯只是选修课。
  息烽班有四个系:情报系、行动系、警政系和电讯系。除了行动系的内容,朱慕云先天不足外,情报系的专业课程,他的成绩还不错。电讯系的电学,和无线电收报技术,甚至包括机器的保养和维护,他都学得有模有样。
  至于警政系的内容,他原本就是巡警,在警察局也接受过训练。如果撇开他的行动能力外,朱慕云算得上是全才。
  对他这样的成绩,邓湘涛也不能再说什么。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朱慕云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
  邓湘涛对他的训练,让胡梦北省了不少精力。他对朱慕云的培训,更多的是思想教育。只要朱慕云有了坚定不移的信仰,现在军统的训练,无异于帮了共产党的大忙。
  当然,国共两党情报系统,对各自情报人员的要求,并不一样。共产党更加讲求情报的价值性,强调准确获取“敌方的作战意图和作战计划、敌军的编制和部署、敌方的军事目标、敌方的战场装备等。”
  胡梦北教的那些搜集技巧,缜密精细,有更强隐蔽性。注重顺势而为、注重对机会的果敢把握。而邓湘涛的教授,侧重令行禁止。对上面的指示,必须要执行到位,当事人没有太多的自主权。
  说通俗点,共产党注重统筹兼顾,从大局着眼,注重情报人自身的安全。只有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适时刺探情报。而军统,更注意具体行动。为了行动成功,可以杀身成仁。
  “教官,昨天我们班上,突然新来了两名学员。”朱慕云下课后,骑着自行车狂奔到安全屋。
  邓湘涛的训练地点,每隔半个月就会换一个地方。东南西北,每个方向都有。有时是在民居,有时甚至是在旅馆。只有军事训练,才会去一些偏僻地方。
  “昨天?”邓湘涛一下子听到了关键点。
  “昨天我还没有注意,以为只是正常插班。但今天再见到他们,总觉得有些怪怪的。”朱慕云说。
  他自然不能在昨天就告诉邓湘涛,任何事情,他都必须先向胡梦北。经过两人研究讨论,有必要告诉邓湘涛,才能说出来。
  “有什么奇怪的?”邓湘涛问,朱慕云经过训练后,现在的洞察力更胜以前。
  之前的朱慕云,更多的是凭感觉。可现在,任何蛛丝马迹,都会有专业分析,并且作出自己的判断。如果朱慕云说那两人有问题,或许其中真有隐情。
  “眼神。”朱慕云说。
  那两个同学的言行举止,甚至衣着打扮,都与普通人无异。但朱慕云与他们目光交流时,总感觉对方在俯视自己,有种居高临下的气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