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1006

  “买到了没有?”邓湘涛问,随着日军封锁越来越严,城外的日子,确实越来越难过。不要说享受,就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他们要的量太大,谁敢卖?而且,现在的价格太高,买的越多,那帮米商的价格,反而越高,好像是吃定了他们。”井山说,都说无商不奸,他总算见识到了。
  “城外搞粮食的机会要大得多,何必跑到古星来?”邓湘涛说,忠义救国军,有自己的地盘,可以找当地人购买。而且,他们也可外地购买,甚至,还能从日本人手里抢。只要截一次日军的粮食,都够他们吃几个月的了。
  “如果他们搞得到,怎么会来古星呢。站长,我们要不要帮忙?”井山说,古星站和忠义救国军,都属于军统。
  “当然要帮忙,但他们不提,我们就当不知道。”邓湘涛说,他与十七支队,并没有统属关系,别人没开口,他总不能主动提出帮忙。
  第二天,十七支队的人,请邓湘涛吃饭。他们在城里差点栽了,如果不是古星站出手,此刻他们很可能已经被送到了宪兵队。
  “敝人古春晖,多谢邓站长相救,古星站的大恩容后再报。”古春晖在法租界宴请邓湘涛,以他们的身份,也只适合在法租界活动。
  “原来是古支队长。”邓湘涛诧异的说,他虽然没见过古春晖,但听说过他的名字。忠义救国军的十七支队支队长,正是古春晖。
  “此次兄弟遭难,幸好有邓站长。”古春晖感激的说。
  井山在旁边看得暗暗惊奇,他没想到,古春晖竟然亲身涉险,要知道,古春晖可是上了悬赏榜的。谁要是拿到他的人头,马上就能领到一万大洋。
  “古支队长说这话就见外了,不知古支队长来古星有何贵干?”邓湘涛问。
  “买点粮食,我们十七支队这么多人,再没有粮食,就要断顿了。邓站长,你可能没领过兵,但当兵就要吃粮,要是没有粮食,我手底的几千兄弟,还怎么为党国效力?”古春晖说。
  “不知古支队长,想采购多少粮食?”邓湘涛问,现在粮食的价格,一天一个价,而且以古春晖的身份,就算能买到粮食,也会是个天价。
  “此事还得请邓站长帮忙才行,我只带了三万大洋,全部用来买粮食。”古春晖说。
  “现在古星的粮价,已经快涨到天了。”邓湘涛叹息着说,三六年以前,古星的粮价,一石不过二元六七角。
  到三八年,一石大米,也不过二元八角。但三九年,就涨到了五元以上,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一天一个价。现在,一石大米,至少要三十元。如果用法币结算的话,至少得一百五元以上。一石是一百六十斤,也就是说,一斤大米,差不多要一元法币了。
  这还只是正常采购的价格,如果要卖到城外,价格还得翻番。三万大洋已经不少,但现在,恐怕买不到多少粮食。况且,就算买到了粮食,想要运出城,也是个麻烦。
  “不管价格多高,都必须要买,否则真要是断了粮,会动摇军心的。”古春晖说。
  “这样吧,我先帮你问问,能不能买到,能买多少,有了准信再通知你。”邓湘涛说,这种事,当然得找朱慕云。在古星,没有谁比朱慕云,更熟悉那些粮商。现在,整个古星进出的货物通道,有一半控制在朱慕云手中。
  朱慕云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准备跟古星的几个大粮商去接洽。李自强的这批粮食,虽然他也可以吃下来,但四万五的价格,并不便宜。况且,他手头上,也没有这么多现金。现在,听到邓湘涛让他收购粮食,他感觉无数的大洋,像下雨一样,向自己砸来。
  “三万大洋?这能买几斤粮食啊。”朱慕云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王家港295号,见到了邓湘涛。
  “我知道你小子门路多,这是忠义救国军要的军粮,绝对不能赚的。”邓湘涛叮嘱着说。
  朱慕云开口就是,能买“几斤”粮食,就算现在粮食再贵,价比黄金,三万大洋,也不可能只买到几斤粮食吧?
  “我绝对不赚差价,三万大洋能买多少粮食,你心里也有数。你都发了话,我敢赚吗?”朱慕云说,他绝对不赚粮价,只赚大洋的差价。以及,运输费用。李自强的粮食,幸好没有报关,否则的话,不但会非常麻烦,而且还会损失一大笔钱。
  如果按照法币的赎买价格,现在市面上的价格,八九万就差不多了。当然,要是朱慕云去买,用途正当的话,恐怕不用五万。如果用大洋买的话,虽然大洋不准流通,但商人们实际更加喜欢,应该会更便宜一些。
  “这样吧,三万大洋,七十吨大米。”邓湘涛说,他跟朱慕云,绝对不能犹豫,否则不知道又会搞出什么名堂。
  “这个价格合理,但不包运出城。”朱慕云点了点头。
  “你是缉查科的科长,粮食运出去,能有什么问题?”邓湘涛松了口气,只要朱慕云不跟他讨价还价,就还是好同志。
  “你总不能让我亲自去运吧?而且,除非是军粮,否则进了古星的粮食,根本就出不去。”朱慕云摇了摇头,日本人对粮食的控制,算计到了每一粒。幸好,所有的中国人,在这件事上能同仇敌忾,大家联起手来糊弄鬼子。
  “那能买到多少粮食?”邓湘涛也知道朱慕云的难处,就算他在缉查科,但毕竟古星是日本人的天下。说到底,朱慕云只是在为日本人卖命罢了。
  “二十五吨。”朱慕云笃定的说,他手里有三十五吨粮食,原本想全部给忠义救国军,但一想,有便宜不占,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五十吨。”邓湘涛马上说道。
  “站长,我不是在跟你讨价还价,这件事敢做的人不多,人家凭什么冒着杀头的危险帮你?还不是因为白花花的大洋么?二十五吨,只会少不会多。如果少了,你不要怪我。如果多了,也不用感谢我。而且,三万大洋,我必须先拿到。”朱慕云“义正辞严”的说。
  “好吧,希望你还是尽量给他们多争取一点粮食。国军战士在前线浴血奋战,我们能多做点事,就尽量多做点。”邓湘涛语重心长的说。
  “站长,再多争取,也是给某些人吃了亏空。要不,我们留几吨,站里的兄弟们,日子也应该不好过吧。”朱慕云笑嘻嘻的说。
  “那怎么行,我们的日子再比,也总比他们的好。对了,古春晖让我转告你,多谢出手,救了他出来。”邓湘涛说。
  “警察局的那几人,是忠义救国军的?”朱慕云说,他自然也知道古春晖是所谓十七支队的支队长,军统十七个支队,号称五万人。而十七支队,也是号称三千人。可实际上,应该连一千人都不到。
  “没错,古春晖现在是上校支队队,虽然我没告诉他你的名字,但以后,只要你说起这件事,他会好好感谢你的。”邓湘涛说,虽然古春晖一个劲的感谢自己,但他还是如实告诉了古春晖,救他的是另有其人。
  “别啊,站长,你现在就告诉他,也不用等到以后,现在给我五千大洋就可以了。”朱慕云伸出手,笑眯眯的说。
  “这样的话,当着我的面说说就可以了,千万别在人家面前说起。”邓湘涛对朱慕云的行为,已经习惯。
  朱慕云拿到三万大洋,马上支付了李自强剩下的钱。当然,他不可能用大洋支付,用的是法币。这次的买卖,李自强自然很满意,朱慕云在规定时间内,把余款支付给了他。而古春晖也很高兴,三万大洋买到了二十五吨大米,足够他的部队支撑三个月的。
  古春晖的忠义救国军,对外号称三千人,但实际上确实不到一千人。而就是这一千人,也是对上面虚报的数字。实际上,真正的人数,只有五百多人。
  当然,最满意的,还是朱慕云。四万五法币换三万大洋,还剩下十吨大米,这笔买卖实在太划得来了。所以,朱慕云决定,把多出来的十吨大米,送给根据地。
第277章
限额无效
  接到朱慕云传出的情报,边明泽很是高兴。忠义救国军的日子难过,新四军的日子更加难过。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这十吨大米,解决了部队战士吃饭的大问题。以前,只有在战斗前,战士们才能吃到干米饭,现在,至少每天能保证,能吃到一顿米饭了。
  唯一遗憾的是,朱慕云无法给部队解决武器弹药。但以朱慕云目前的职位,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战士们身上穿的,嘴里吃的,相当一部分,是朱慕云提供的呢。
  边明泽回了肖钢的电报,高度评价了朱慕云的行为,同时,他还告诉朱慕云一个好消息,他原来的联系人,就要回来了。肖钢夫妇的任务,虽然完成得很出色,但边明泽认为,还是要让胡梦北继续担任朱慕云的联络员。
  这个消息,让朱慕云万分激动。他虽然与组织,经常有联系,但这种间接联系,让他很不舒服。虽然他很清楚,这是组织上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可不能与上级见面,还是让朱慕云的意志消沉了一段时间。
  胡梦北回来,意味着肖钢夫妇的任务结束,他们将回到根据地。他们夫妇在古星,很好的完成了组织交待的任务,朱梅与朱慕云,也没有见过面。朱慕云并不知道,自己的姐姐、姐夫,就是联络员。否则的话,他会激动万分。而朱梅,当然也不清楚,自己一直敬佩的科长同志,竟然是自己的弟弟。
  一直到离开,朱梅都没有去找朱慕云。哪怕近在咫尺,她也不能去。这不但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更是为了科长的安全。多少次,她都作好了准备,为了科长同志的安全,她可以赴汤蹈火,随时献出自己的生命。
  朱慕云也不知道,他与姐姐,共同在古星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他每天工作繁忙,身兼几重身份,让他如履薄冰,一丝一毫都不敢松懈。
  就在肖钢夫妇离开古星的时候,朱慕云得到消息,局里购买的汽车,全部回来了。虽然大泽谷次郎的宪兵小队,早就拿到了两辆汽车,但朱慕云一直没有使用。连李邦藩、张百朋都没能开上车,他一个科长就开车了,这不是想刺激别人么?
  现在,他们有了车子,朱慕云再从宪兵小队借辆车开开,也不会那么显眼。再说了,贾晓天把经济处的那辆车占了,他也管了两个缉查科,想办法搞一辆汽车,别人也无话可说。只是,朱慕云还没去“借”车,贾晓天就开着新买的福特A型汽车,到了码头。
  贾晓天是特意打听了朱慕云在码头,才故意开着汽车来的。虽然朱慕云与他一样,都分管着两个缉查科,但他还兼着副处长。他以副处长的身份,来码头视察工作,朱慕云只能乖乖来迎接。
  “贾处长,这车可真漂亮。”朱慕云嘴里啧啧有声,无论是Y型还是A型,他都觉得非常漂亮。
  “还行吧。可惜,处里只有一辆车……”贾晓天炫耀的说,他得知局里要买车后,特意去学了车。经济处不能有司机,想要用车,必须自己开。他相信,朱慕云不用开车。所以,经济处的这辆车子,其实就是他的专车。
  “是啊,可惜可有一辆车。贾处长,能不能让我试试?”朱慕云说。
  “你会开车?”贾晓天诧异的说,他才开会没多久,刚才一路开过来,其实也是战战兢兢。如果撞到了别人,倒也没什么事,最主要是不能让人看了笑话。
  “才学会没多久。”朱慕云微笑着说,不管贾晓天一脸的惊愕,他钻进车里,熟练的点火,发动车子。
  看到贾晓天在码头,开着车子,轻松自如的穿梭着,贾晓天脸色如猪肝一般。看朱慕云的技术,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就是说,朱慕云和自己都会开车,以后经济处近辆车子,谁都有资格开。
  “朱科长,我还有点事,你先去忙吧。”贾晓天决定,以后这辆车子,不再出现在朱慕云的视线范围内。只要车子停在三科或四科,借朱慕云一个胆,他也不敢来开走吧。
  “贾处长慢走,以后有机会,也让我开出去洋气一把。”朱慕云送贾晓天走的时候,故意大声说道。
  贾晓天没有理会,一脚油门,汽车像冲天炮一股,嗖的一下不飙了出去。
  政保局一下子多了十几辆车,各级官员都开始享受专车的感觉。朱慕云再去宪兵小队,借一辆Y型汽车,别人自然也不会说什么。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开的是经济处的车呢。只有贾晓天最清楚,自从码头那次后,朱慕云再没碰过经济处的车,因为他没给朱慕云那样的机会。
  自己有了车子,朱慕云把自行车丢给了华生。有车的感觉很不错,为了能多开车,朱慕云每天能在一科和二科之间,开四五个来回。不为办事,就为享受开车的感觉。技术是用汽油喂出来的,很快,朱慕云就能自如的驾车。
  而贾晓天,就没这么好的机会。首先,他的年纪比朱慕云大,接受能力当然要弱得多。他学车,花了近一个月,朱慕云只花了几天时间。把理论知识学好,到实践的时候,稍加留意就行了。
  当然,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到针。一天开一百公里,就是头猪,也能迅速上手。但这有个问题,汽车是要喝油的。如果没有汽油的话,汽车只是一堆废铁。政保局的车子,每个月都是有限额的。比如说经济处的车子,每个月就只有四桶汽油。
  用完这四桶汽油,就只能自己去想办法。像姜天明、曾山和李邦藩,他们当然不限额,但四桶汽油也足够了。像朱慕云和贾晓天,那就不行。特别是朱慕云,不要说四桶汽油,哪就是八桶汽油,他也只能开半个月。
  但奇怪的是,朱慕云的汽车,好像永远不会缺油一般。不管他怎么开,从来就没有为汽油担忧过。而贾晓天,如果用完了限额,就只能到黑市去买。花自己的钱,给公家的车子加油,贾晓天是绝对不会干这种事的。
  朱慕云的车子,其实也是没有限额的。一来,他的车子是属于宪兵小队,陈旺金怎么敢对日本人开的车子限额供应汽油?除非他是嫌命太长了。二来,朱慕云上次帮过他,要不是朱慕云,陈旺金现在能不能待在总务处,都是个问题。他万分感激朱慕云,自然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为难朱慕云。
  借用别人的资源,来还自己的人情,陈旺金绝对不会小气。他甚至坦言,就算朱慕云做汽油生意,他都能提供足够的汽油。朱慕云经常去总务处加油,与陈旺金之间的关系,反而走得近了。
  “慕云老弟,晚上去古昌去吃饭不?介绍个人给你认识。”陈旺金对朱慕云的感激,确实发自内心。当时大泽谷次郎逼得太紧,他甚至已经感觉到了姜天明的杀气。如果自己没有把事情办妥,姜天明绝对不会保自己。
  “去古昌?好几十里呢。”朱慕云皱了皱眉头,古昌在城效,出了城往北边至少得有三四十里,去那里吃饭,别遇到游击队。
  “你现在有车子,跑一趟,还不要一个小时。你不是总说,我的汽油从哪里搞来的么?”陈旺金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压低声音说。
  “古昌驻着第六师……”朱慕云突然想到,虽然第六师的师部在城内,但六师的直属部队,以及师属机关,都在那里。
  虽然第六师的一一八团反正,全体加入到了新四军序列,但师长汪清海,并没有受太大的影响。甚至,最近还准备重建一一八团。陈旺金的汽油,如果是从第六师搞来的,倒也不足为奇。部队的长官,想要发财的话,除了喝兵血吃空缺外,就是倒卖军用物资。
  有些胆子大的,甚至敢把枪支弹药都拿来买。兵荒马乱的时期,所有人都没有安全感。那些富商、地主家,都需要枪支来保护安全。甚至有些时候,他们敢跟敌人做生意。
  能认识第六师的重要人物,朱慕云当然不会拒绝。晚上,他载着陈旺金去了古昌。在那里,朱慕云见到第六师的军需处长时栋梁。这是一个大腹便便,军装套在他身上,依然挡不住腰间那圈肥肉的中年男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1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