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一统(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229

  对普通老百姓的迁出,江南特别行政区倒没有什么不满,江南本就是天下粮仓,不管老百姓少了多少,这对他们而言,都是有百利无一害。
  而江南百姓到了中国后,几乎是所有人都得以了妥善安置,他们之中,没钱的,可以先租种田地,官绅名下的田地不够,可以直接向官府申请,现在各地官府都有不少田地,这都是没收原来的女真人的。而江南百姓带给中国的,不但是让田地的利用率,而且他们还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技术,这种技术很让官府去推行,很难见效,所费时日也很久。可是让农民之间口口相传,则只要一二年的时间,就会让整个中原地区的农业来一次技术革新。
  试想一下,同样是种十亩地,从江南来的人,他们一亩能收五石,可是自己只能收三石半,这能不刺激他们虚心求教吗?因此,对于农民的迁移,韩忠卫是非常乐观见到的。如果不是有协议,不能干涉江南的内政,他甚至还想跟赵扩再签一个协议,哪怕是向江南出一笔钱,也要将那些熟练的种田高手请到中国来。
  除了农民之外,在中国驻江南办事处的宣传下,想迁到中国去的还有一部分商人。如果的中国,正在大搞基础建设,五万里的官道,需要多少水泥、多少红砖?而这又需要多少工人?这些人拿的都是日结酬金,因此,国家投资的虽然是基础建设,但实际上,刺激的却是整个经济。现在的中国,几乎所有的店铺生意都很兴隆,所有的作坊都是全力以赴的生产,但就算是这样,也不能完全满足,手中已经有了余钱的百姓。
  像布、绸、家具、铁器、肉、蛋,原来的百姓要消费这些东西时,都要精打细算的计算着自己的口袋。但是现在,这些在原来像是奢侈品的货物,现在的销售却是异常火爆。整个市面上,已经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江南的作坊非常多,光是临安,就有上万家各种不同的作坊,在临安的街面上,许多作坊都是自产自销,楼上是工场,楼下就是店铺,或者后院是作坊,前院是店铺。
  这些人的生意,因为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也变得比原来要好得多了。现在他们的顾客,都是批发一些货物,运到中国,就能换钱。越是往北,利润就越高。如果自己的作坊能直接办到中国呢?
  这些意动的商人悄悄到中国驻江南办事处去打听,不打听不要紧,一打听他们吓了一跳。哪怕是在中都,房屋的价格也只有临安的一半,如果是租房,价格甚至只有临安的四成左右。临安的消费一向比较高,工人的酬劳也是比较高的。但是中国呢,因为剩余劳动力过多,工人的酬劳只有临安的八成左右。这样一算下来,他们很快便得到一个事实:如果把作坊搬到中都,自己的利润至少要提高一倍以上。如果在中都能加大生产规模,那更是有数倍之利。
  商人都是逐利的,哪里有钱赚,他们就会流向哪里,这是市场需求使然。当然,如果官府有强制措施,他们也能是望洋兴叹。可是他们在办事处得知,只要不是官员或是军卒,想要去中原很容易。如果能在办事处先行登记,甚至于他们一到中国,马上就会有人接待他们,让他们更加容易就能办好作坊或是店铺。
  士农工商,现在有三类人开始向中国流动,当然,这些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虽然数量多,但相比江南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总量来说,所占的比重并不多。因此,江南区的官府和赵扩,也都没有向中国提出抗议。当然,就算是他们提议抗议,韩忠卫也不会理睬,这都是协议里所规定的嘛。
  最后是那些士子,对于这些人,办事处就比较谨慎,因为这些人的身份并不好确定,说他们不是官员也可以,但如果江南区要较真,说他们是官员也行。因此,对于这些人提出要去中国,甚至想到中国去当官,办事处只能是公事公办,中国并不强求你们去。言下之意其实是,如果你们去,中国也不会反对。
  但让办事处没有料到的是,当这些士子或者说有功名的人向江南区提出要去中国时,以赵扩为首的江南区却没有提出反对。甚至江南区还鼓励这些人去中国为官,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江南区的宰相留正的一番说辞让江南区的官员,包括赵扩在内都改变了态度。留正说:这些人在江南,也许根本就没有机会为官,但到了中国,听说那里官员很缺乏,他们这些人去了,大部分都能当官。试想一下,江南区的人控制着中国的官府,或者说影响着中国的官府,这对江南日后会有多大的好处?
  都知道朝中有人好做官,现在中国的官员都是原来金国时期留下来的汉人,所有的女真人都被驱逐到上京,因此,各个地方的官员缺乏非常严重,有许多地方,一名官员甚至要身兼数职。现在江南的士子去中国为官,不管这些人日后能有多大的成就,但他们终归是江南区走出去的人吧?他们总会对江南区有好感吧?他们的后人,也很有可能继续在中国为官,到时候,江南区需要用到他们的地方还多着呢。
  因此,这些士子被当成“擦边球”送到了中国,在来中国之前,赵扩尽可能的接见了每一个人,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提出殷切的希望,同时还有赏赐。这些人平常哪见过皇帝啊?虽然现在赵扩已经被降为江南特别行政区的区长,可是在这些人的眼中,赵扩还是他们的官家,还是江南区至高无上的主宰。能见他一面,甚至亲自与他说几句话,这是多大的荣耀?这是多大的面子?光宗耀祖可能也就是这样吧?
  但让赵扩意外的是,这些士子一到中国后,并没有马上被安排官职,而是要培训上岗。他们首先上的第一课,就是因为宋国朝廷的腐败无能,才让辽国被灭后,云燕十六州又被女真人占去,最后竟然偏安一偶,龟缩在临安,苟且偷生。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只有能回答对这个问题的人,才能算是通过初审,否则,他们将继续在培训中心,一直到他们能回答出这个问题为止。
  而通过初审的人,又会进入高级班,他们将接受更加高深的知识,而这其中最主要的一项,便是讲国主韩忠卫。每天至少有三个时辰是介绍韩忠卫的,让他们的脑海里,充满着韩忠卫的身影,让韩忠卫走进他们的每一个角落。现在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来?因为国主韩忠卫。现在他们之所以能当官?因为国主韩忠卫……
  在高级班封闭式洗脑三个月之后,才会根据他们所长,进行专门培训,这才是真正的技能培训。按韩忠卫的要求,中国的官员不但要有学识,而且还要懂技能,你都不知道农业知识,如何去治理一个农业大县?你都不懂商业,如何去管理一座城池?你都不懂审案法理,如何去审判犯人?
  而经过这样的培训出来的士子,如果让他们再见到赵扩,恐怕不当面吐口痰到他脸上就算是非常不错了。江南特别行政区为何软弱无能?这可是他们经常要被提到一个问题,如果不能解释这个问题,他们都没有资格毕业。
  这些达到韩忠卫要求的士子,他们被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去做官,具体地域主要是以江南区周边。而另一部分,则又被秘密返回江南特别行政区,他们将成为中国的秘密官员,在回到江南特别行政区后,哪怕他们没有任何作为,他们也能暗中领到一笔俸禄。这笔钱,足够养活他们一家人的。
  重新回到江南特别行政区的士子们,他们都是在培训班里最优秀的,之所以没有让他们在中国担任官职,那是因为丁川向韩忠卫提了一个建议,他想让这些人去江南特别行政区任职。江南区不是想渗透中国官场吗?那丁川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把这些人洗脑后,再派回江南区,然后经过秘密渠道,把他们送进江南区的官场。
  虽然韩忠卫与赵扩有协议,不能干涉内政,但是丁川一向是秘密情报人员,如果这种事他都做不出来,那他就不配担任中国的公安部长。
  虽然韩侘胄现在已经不是江南区的平章政事,可是现在江南区的左相还是留正,这一位原本早就应该被韩侘胄赶出朝廷,但因为他与韩忠卫特殊的关系,才一直被保留下来。而且韩侘胄为了给人造成错觉,在朝廷上,一直与留正针锋相对。这才使得韩侘胄在离开临安后,留正顺理成章的成为江南区最高行政长官。
  现在的赵扩非常信任留正,而留正实际上却是韩忠卫的人,因此,这些培训成绩非常优秀的士子,在回到临安之后,都会走进江南区的官场。韩侘胄虽然离开了临安,但因为他现在的身份,因此,他在担任平章政事时,提拔上来的官员,以及他原来亲信,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因此,韩侘胄对江南区的朝廷实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当丁川去拜见过韩侘胄之后,他就得到了一份名单,名单上的人,都是韩侘胄的亲信,也都是能被丁川所利用的人。
  有了这么多可以称得上中国细作的官员,再加上派回去的新鲜血液,韩忠卫的触觉正在以极快的速度,伸入到江南区的各个角落。江南区的军队,赵扩现在控制得非常严,想要安插人进去,过程非常繁琐,因此,韩忠卫决定对东南区要反其道而行之。从官员入手,最后再解决江南区的军队。
  赵扩对军队的控制加强,并不是因为他有一批能信得过的将领,而是因为他将大量文官派进了军队,原本宋国就是重文轻武,在受到中国的威胁之后,这种风气就更加严重。赵扩甚至有过想法,要把部将以上的将领,全部用文官替换掉。可惜,朝中还是有人看出这其中的坏处,用文官替换大量的武将,虽然可以控制住军队,但若是一旦发生战争呢?那些文官能带领军队打仗么?他们会不会被吓得尿裤子?
第320章
天下一统(13)
  因为韩侘胄带着全家人离开了临安,使得江南特别行政区冒出了一位新人:史弥远。因为韩侘胄要避嫌,在后来与辛弃疾谈判的时候,史弥远这个礼部侍郎出了大力。因此,事成之后,他被擢升为右相,虽然没有兼任枢密使,但这也已是莫大的升迁。
  史弥远之所以会跳过礼部尚书直接升至右相,与他和杨次山的关系密切有着直接的联系。杨次山本身的官职并不如何高,之所以他有莫大的能量,主要是因为他的姓氏:扬。
  现在赵扩的皇后已经不姓韩,韩忠卫的那位堂姐已经病故,因此,赵扩才立了这位杨妃为后。杨皇后出身寒微,纯粹的平民,而且在她进宫之后不久,她的父母就在几年之内双双亡故,那时的她,只是一名歌女,也无法去操办自己父亲的丧事。
  杨皇后虽然出身不好,但却有一颗出人头地的野心,她年轻、貌美,还在嘉王府的时候就引起了赵扩注意,后来被收为妃子。在韩皇后病帮后,她终于鲤鱼跳龙门,一步登天,爬到了皇后的位置上。
  杨皇后不比赵扩,她有野心,虽然爬上了皇后的宝座,但是却想要插手朝政。只是后宫是不好干政的,要干政,只有寻找合适的代理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后宫干政,一般都要依仗娘家人:“外戚”。可是杨皇后上无父母、叔叔、大爷、新娘舅,下无兄弟姐妹,这个外戚想找也没有办法啊。最后她就找到杨次山,认了他当哥哥。
  天上掉下个做皇后的干妹妹,杨次山当然也高兴无比,在他也杨皇后结拜之后,他就由四品升到了三品,府中从此以后也是宾客盈门,车水马龙。当然,杨皇后这个干哥哥也不能只满足于自己的风光,还得给杨皇后干事。
  杨次山为了表明自己是有用之才,他找到史弥远,邀他加盟。史弥远的父亲叫史浩,是孝宗赵昚的老师,史浩是谁?他曾经多次代表宋国与金国签订和约,在谈判方面可谓家学渊源。史弥远也是不甘寂寞之人,权力欲极大,杨次山一找上门,两人一拍即合。
  因此,在与辛弃疾的谈判中,史弥远是主要代表,这也为他在协议签订之后,升上右相之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谈判过后,杨皇后亲自为史弥远吹枕边风,史弥远的升职就成了定局。
  有了后宫的支持,史弥远立刻开始忙活起来,参知政事钱、他原来的上司,礼部尚书卫泾、著作郎王启安、前右司郎官张镃等,都成他结成了同盟。而这些人的加入,让他马上就有了能与留正分庭抗礼的实力。
  在韩侘胄还在朝廷上的时候,赵扩基本上不管什么事,他非常信任韩侘胄,而现在史弥远上台后,他对留正和史弥远也是用人不疑。应该说赵扩并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不但没有野心,相反,他很甘心平庸。
  据丁川提供给韩忠卫的数据,赵扩应该是宋国从开国皇帝开始,一直到他自己为止,最平庸、最无能的皇帝,没有之一。他的理政能力之差,甚至都不及他那犯有精神病的父亲赵惇!
  上次赵扩与韩忠卫见面,要不是韩忠卫危及到了他的帝位,恐怕他也不会迸发出那么大的勇气。但他与韩忠卫见完面后,回去之后,大病了一场,据太医诊断,他是惊吓过度。
  其实赵扩也很有自知之明,当初韩侘胄搞政变,让他提前出任皇帝,他就跳着脚反对,口中大叫不能、不敢。很多时候,他甚至不得不接见外国使节时,他总是一言不发,让身边的宦官为他作答。这是什么意思?极端没有自信的表现。
  而在处理朝政的时,他的独家秘诀便是频频点头,却又一言不发。最具特色的是他批阅奏章时,不管是谁的奏章,也不管上奏的是什么事,他都是大笔一挥,一御笔亲批:“可”。有的时候,大臣们对一件有不同意见,甚至双方各执一词、针锋相对时,他也是照常批个一个“可”字,弄得宋国的大臣们经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态度,也不知道他到底支持谁。
  这种情况在韩侘胄入朝后有了明显好转,韩侘胄也是借着内批的资格,一步步爬上了权力的巅峰。而现在韩侘胄走后,这内批的资格马上就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夺,表面上是留正与史弥远在争夺这内批之权,实际上,是杨皇后与留正之间的争夺战。
  赵扩之所以会立平民出身的杨妃为皇后,就是因为很喜欢这位能说会道、心机深远的美人儿,因此,这场争夺战,留正注定是要失败的。这不但让留正很沮丧,也让远在中都的韩忠卫觉得很恼火。
  这个杨皇后和史弥远打乱了他的计划,原本有留正这个超级内应,韩忠卫要把江南特别行政区变成自己真正的行政区域,无需费什么力气。但是现在,江南区的实际权力很快将落入杨皇后与史弥远的手中,这两人可都是野心家,谁知道他们会搞什么名堂?江南区现在已经名义上属于中国,而且以后也将属于中国,他不允许别人把已经属于他的江南,搞得乱七八糟。
  但是现在韩忠卫却不好对江南区下手,哪怕是私底下都不行,除了签订协议之前,韩忠卫在临安搞的小动作以外,之后,他让丁川将新动作全部暂停下来,韩忠卫不想成为首先破坏协议的那一方。
  甚至韩忠卫现在都不能给予留正实际上的支持,一切只能靠他自己。但是,留正显然不是史弥远这个精于权术之人的对手,朝中的大权很快便落入史弥远的手中,虽然他是右相,而留正是左相兼枢密使,可是史弥远却有皇帝当后盾。
  “国主,要不要派点人手去帮帮留正?”丁川最是清楚韩忠卫的想法,他这个公安部长可是负责全国的情报网。
  “不行,至少现在还不行。既然我与他们签订了协议,就要遵守合同,否则协议不成了一张废纸?”韩忠卫摇了摇头,虽然他也很想派人去,甚至他知道,哪怕自己真的插手了江南区的事,除了留正之外,其他人都不会知道。虽然说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可是在这件事上,他却很固执己见。
  “可以想像,用不了多长时间,史弥远将在江南区一手遮天。”丁川叹道。
  “一手遮天就一手遮天吧,在他们没有违反协议之前,我们不能首先违反,这是原则,你一定要切记。”韩忠卫说道。
  “要真是这样,那我们得多久才能收回宋国?”丁川气道。
  “丁川,你要记住一点,现在已经没有了宋国,有的只有江南特别行政区,而且这个江南区还是我们的领土。”韩忠卫说道,有许多人都有与丁川一样想法,认为江南区还是宋国,现在江南区的一切都还是由赵扩说了算,因此,在他们看来,江南区并不能算是中国的领地。
  “是。”丁川说道,既然韩忠卫如此明白无误的提出这样的要求,他胆子再大,也不敢违抗韩忠卫的命令。
  “丁川,对于江南区,我们只能是以静致动,现在江南区已经并入我国,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韩忠卫说道。
  “国主放心,我一定保证不让江南区对我对中央政府有何怨言。”丁川郑重其事的道,说完,他又笑嘻嘻的说:“国主,听闻国后有喜,不知是否确实?”
  “你可真是什么事都知道。”韩忠卫笑骂道。
  “我可是听太医说的,国后有喜,也是我等之喜事,我建议,举国欢庆。”丁川笑道。
  “现在离举国欢庆还早呢,等到生产后再说这件事吧。”韩忠卫微笑着说道,他现在哪有什么心情搞庆祝,因为赵煜婷的事,他正焦头烂额呢。
  他与赵煜婷成亲已经有四年多,可是直到最近,赵煜婷才传出有喜,这让刚到中都不久的吴翠儿高兴坏了。现在吴翠儿已经贵为国母,韩忠卫是她的儿子,这一点,任何人都否决不了,哪怕是吴美萍,现在也很明智的将吴翠儿抬到了主母的位置。
  虽然吴美萍是韩侘胄的正妻,虽然她的身份尊贵,虽然吴翠儿曾经是她的丫鬟,可是因为吴翠儿生了个好儿子,而且打下了这么一大片江山,她这个主母在曾经的丫鬟面前,现在也只能陪着小心。特别是在来到中都之后,吴翠儿被明确指定为国母,吴美萍就再不也造次。
  幸好吴翠儿一向性格软弱,并不是什么争权夺利之人,为人也没有野心,可是毕竟她的身份摆在那里,吴美萍到了中都后,也没有住进皇宫,为了不天天反过来向吴翠儿请安问好,她搬到了皇宫外面居住。
  倒是韩侘胄陪着吴翠儿住进了皇宫,现在韩忠卫是国主,韩侘胄就是太国主,这个身份让韩侘胄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虽然韩忠卫并不是自己的嫡子,可是韩忠卫是自己儿子的事实,却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就在前几天,吴翠儿还把韩忠卫叫去,说赵煜婷一直没有生养,恐怕是肚子有毛病,她想让韩忠卫再娶几房。现在韩忠卫是国主,虽然他没有称帝,但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只是早晚的事。既然韩忠卫要成为皇帝,那三宫六院总得有吧?而现在韩忠了不过只有一房正妻,就算是普通人家,也会觉得不够,何况韩忠卫的身份是如此尊贵?
  身为母亲的,除了一心想让儿子过得好之外,剩下的恐怕就是希望儿子能多子多福,而要想多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妻,多多的开枝散叶。吴翠儿到了中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选老婆。这段时间听到风声的朝中大臣,只是自己有待嫁的女儿,或是美貌的亲戚,都会领着去拜见吴翠儿,只有先入了她的眼,才有可能成为韩忠卫的后妃。
  之前很少有人听说过吴翠儿,但是这次吴翠儿到了中都之后,韩忠卫的手下才知道,原来自己这位国主竟然是如何的孝敬他的母亲。吴翠儿到达中都前,韩忠卫亲自去城外三十里迎接,这个礼遇可是提前来中都的韩侘胄都没有的。如果这样都看不出来吴翠儿在韩忠卫心目中的重要性的话,那接下来,韩忠卫亲自驾着吴翠儿的马车,以一国之主的身份充当车夫,所有人都清楚了,原来这位国母在韩忠卫的心目中竟然占据着如何重要的位置。
  现在吴翠儿要给韩忠卫找老婆,下面的人还不加紧巴结?韩忠卫天下一统之期已经不远,谁都知道,韩忠卫将要面临的是什么,如果他当了皇帝,那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如果能成为他的后妃,哪怕是不怎么重要的后妃,以皇亲国戚的身份,这辈子也是荣华富贵度过一生啊。
  幸好在这个时候,赵煜婷传出怀孕的消息,韩忠卫心想,这下总该能让母亲放过自己了吧?可是没想到,吴翠儿不但没有放松考察未来媳妇的速度,甚至还加快了步伐。她的理由非常充分,让韩忠卫甚至都无法提出反驳。现在赵煜婷已经怀孕,韩忠卫必定房中寂寞,只有加快让他多娶几房媳妇,才能让他不至于在晚上过五打一的生活。
  赵煜婷就是韩侘胄与赵逾彦商议之后的结果,虽然韩忠卫找了个机会暗中先看过赵煜婷的样子,但在订婚之前,韩侘胄和吴翠儿可都是没有问过韩忠卫的意见,直接就替他决定了这门亲事。
  以前韩忠卫不在吴翠儿的身边,一个人自由贯了,他的私事,谁也不能干涉。可是现在吴翠儿来了之后,韩忠卫每天早晚都会去请安,而每次见到吴翠儿,她要说的事,除了媳妇就是孙子,让韩忠卫挡无可挡,退无可退。
  在丁川离开后,韩忠卫又去了后宫见吴翠儿,因为赵煜婷怀孕,吴翠儿让赵煜婷与她同住一宫,吴翠儿是过来人,而且侍候人的事做了半辈子,对于如何照料赵煜婷,她有着自己的心得。有的时候如果婢女们做得不够尽意,她甚至还会亲自出马,惊得赵煜婷因为此事而差点流产。后来在韩忠卫的劝说下,她才没有再去做那伺候人的事。
  虽然赵煜婷是韩忠卫的正妻,现在也被封为国后,但是赵煜婷很清楚,在她与吴翠儿之间,韩忠卫是坚定的站在吴翠儿这一边。何况吴翠儿现在的身份,无论是国母还是她的婆婆,都是她必须要小心翼翼伺候的,哪敢让吴翠儿反过来伺候她呢。
  “卫儿,今天为娘看中了一位女子,等明天你过来的时候,我让你看看。”吴翠儿见到韩忠卫,首先说的果然是后妃之事。
  “娘,娶亲之事不急,不急。”韩忠卫轻笑道。
  “你不急我急!国不可一日无主,你现在是一国之主,但是你也不能没有子嗣,现在虽然国后怀了孕,可是谁能保证她怀的就一定是儿子?而且光一个也不行,临安的那位,有八个儿子都没保住,你至少是给我生十个孙子。”吴翠儿说道,她所说的临安那位便是赵扩,赵扩到现在都没有子嗣,并不是因为他无能,而是因为他的儿子全部夭折,一个都没有带大,赵扩是生一个就死一个,接连死了八个,让现在赵扩还是处于无子嗣的状态。
  “现在天下还没有完全统一,北有蒙古,西有辽国,南有大理,儿子想等到天下真正一统之后,再生儿育女。”韩忠卫硬着头皮说道。
  “等到那个时候就晚了!”吴翠儿恼道。
  “怎么会晚呢,最多三五年就行。”韩忠卫讪笑道,“到时你想抱一百个孙子,我也给你生出来。”
  “你就会嘴上说得漂亮,不行,我要现在就看到你成亲。你说要给我生一百个孙子,那就至少得娶五十位夫人。”吴翠儿坚定的说道,以前她无论是说什么或者做什么,都不会有人重视,但是现在到了中都之后,随着韩忠卫地位的“拨地而起、冲入云端”,几乎是所有人见到她都江堰市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句话,甚至包括韩侘胄在内,这让吴翠儿在不知不觉之间,脾气开始倔强了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2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