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校对)第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6

  “不错,但你不要想歪了,只是下山而已,晚上还得回来住,白天下山这对你的踏雪无痕轻功也有好处,每天都要跑个一百多里。”
  朱司其哪管跑多少里,就算跑一千里可以下山他也愿意。
  “那下山主要做些什么呀,只有一个白天的时间?”
  “这个嘛,等我吃完烤肉再告诉你,嗯,什么味,快点!肉烤糊了。”说完了凡就往烤肉的那里跑去,速度奇快,还用上了踏雪无痕的轻功。
  朱司其在边上看的一笑。
第七章
初次下山
  清晨
  一条人影向山下掠去。
  朱司其走的其实并不快,这是他第一次下山,心里无比舒畅,想好好看看山下的风景,也认认路,不要到晚上不会回来了,那就笑大发了。
  过了原始森林,走在林间的小路感到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看到石板路,看到台阶都要停下来看看,但走了过把小时一路上看到的都差不多,兴趣也越来越少了,身形也就开始加速,边走边回想昨晚了凡对他的交待。
  “徒儿呀,这十二年来为师该教的东西你基本上都学会了,剩下的就看你以后自己的修炼和顿悟了,至于各类书籍你也看的不少,相信凭你的记忆力应该能基本记住,但一个人只是这样是不行的,现在的社会不比以前的任何一个时代,已经没有所谓的江湖了,如果你的武功在大厅广众之下出现的话,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同时国家和政府也有可能关注你,这样以后你想要有所作为的就很难了,所以为师在这里给你定下你下山的第一守则——绝对不要在人前显示你有高深武功,特别是你能感知周围的事绝对不能告诉别人,这以后可能是你保命的法门!如果你一旦有人知道你有这门功夫的话,那为师凭着几十年闯荡社会的经验可以告诉你,不但我们国家的势力,就算国外的势力也会来想尽办法来网罗你,虽然不至于要你的性命,但有可能比你现在在山上过的日子还要孤单,你会愿意吗?”了凡越说越严厉。
  “徒儿谨记,绝对不在人前显落内力,轻功,暗器,感应功夫,但在暗中使用或易容后使用可以吗?”虽然朱司其知道师父说的有理,同时也在心中暗记:隐藏自己确实是自己的第一守则,要是别人都知道自己好厉害那还有什么玩的呀。但学了功夫不用那学来还有什么用,所以就和师父提条件了。
  “这样倒是可以,但绝对不能频繁使用,而且在使用前必须用《易筋一元功》来感应周围,确保自己的安全,至于你的易容为师倒是很放心。”说到这里了凡落出了笑容。
  说到这里必须解释一下朱司其所谓的易容了,其实这易容可以说是他修炼《易筋一元功》的副产品:平时他一个人在山上炼功时,有时为了锻炼自己对真气的控制,就让体内真气在全身每个地方随意运行,但当运行到脸部时,朱司其当时就想,脸形是由脸部的肌肉控制的,如果能必变肌肉的控制力度,它伸长的就让他短点,它弯曲的就让它直的,那一定可以变成另外一个人,好玩!
  本来就没什么娱乐活动的他一想到马上就试起来,拿来一面镜子对着自己的脸开始试验,一开始的时候由于控制力度掌握的不是很好,而且脸上的肌肉也有几十块呀,他的脸简直就是惨不忍睹,不是这边高一块就是那里低一块,但随着对真气力度的慢慢掌握,脸形也变的越来越像个正常人了,到最后他有次看到师父刚上山,马上就换了个脸形去见师父,当时把师父吓了一跳,虽然最后还是认出来了。
  开玩笑,一起住了十几年,对他的脚步、衣服、气味、形体、外形、眼神一眼就能看出来,但还是吓了一跳。虽然对亲近的人用处不大,但经过训练和自己克刻改变一些习惯的话,对于在外面易容应该足够了。只是这个易容现在还有个缺点,就是保持脸形的时间不能很长,现在以他《易筋一元功》第五层的功力来讲大概只有十几分钟的样子,毕竟对真气控制的要求很高,一不注意就会走形的。
  “你现在功夫虽然学全的,但在社会上要学的东西也很多,比如怎么和别人交谈、交往,这也是一门学问。还有就是你一直在山上生活,对于钱你也没有一个概念,你这下次山除了看看山下的世界之外就是买二包盐和十斤米回来”说完了凡给了他一张十元的人民币。
  “啊,这些东西在哪里买呀”盐和米他吃过但从来没买过。
  “就在我给你指点的山塘集里就有买,至于你怎么买那你就是你自己的事了。”说完了凡背着双后回房了。
  朱司其到山脚时,看到远处也有人行走,赶路就把速度降下来了,保持平常人的速度前行。
  不一会就到了山塘集,今天正是山塘集赶集的日子,每月逢五逢十,四里八乡的人就往三塘集来,看看有什么可以往家里买的,小商小贩们也把各种各样的货物早早运来了,赶集的日子人流大,时间晚了根本走不动,更不要说摆货物的摊位了。
  朱司其直到三塘集的时候已将近中午,一走近街口只见人流是密密麻麻的,有如过江之唧,要起直接挤进去很难,他也只好随着人群的流动而慢慢向里面移动。
  三塘集的街道并不宽,只有四五米的样子,长度也只有几百米。街两边都是商贩们摆的货物,有的用箩筐挑来的就真接把二个筐一并笼,当成一个柜台一样人就在后面看着。有的就直接在地上铺一块塑料布,把各种货物摆上就算完事,有的是家里的土特产的根本就是直接放在地上,有用车子拉过来的也是直接在车上开始叫卖,只是也是把车停在路边而已,当然车是板车、独轮车或自行车,机动车基本没有。
  随着人流慢慢向里走,看到什么都觉得新奇,反正走的也不快,每到一个摊位,拿起这个看看,那个摸摸,但一样东西也没买,他心里知道要先把师父交待的盐和米先买完才能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要不然到时候买米的钱都不够了怎么办,师父教训是小事,第一次出门就办咂了事也说不过去。
  走了几十米,在街的最边上发现还有一些三塘集本身的店铺,这些店铺不会随着赶集的消失而消失,而会一直在这里开着,有小吃店,有理发店、中药店还有有一些商店、布店什么的,在前面也发现了一家叫三塘粮油店的店铺。
  一般的店铺门口当街位置他们是不会让那些商贩把门口都挡住的,会留下一二米的空间让人来出进,否则赶集这么热闹的时候别人也不会到店铺里来买东西了,进不来。
  走进三塘粮油店,里面分门别类摆了各种东西:大米、玉米、小麦、面粉、食盐、猪油、菜仔油、面条、酱、腊等调味品。前面是一个柜台,柜台后站了二个人,一个小伙子,一个中年人。走到卖米的地方直接说道:
  “我要十……斤……米。”第一次和生人说话有点紧张,甚至有点吃力的感觉。
  店里看到有生意可做,那个年轻人走了过来:“好咧,要早稻米还是晚稻米?”
  “还有二种?”
  “是的,早稻米要便宜一点,晚稻米要贵一点,但口感好些”
  “那就来十斤晚稻米吧”朱司其说道。
  “好咧”说完称了十斤晚稻米给他,用编织袋给他装好。
  “还要点什么不?”小伙子习惯性的问道。
  “还要二包盐”
  小伙子又拿出二包盐给他放在袋子里。做完后小伙子就拿眼睛盯向朱司其。
  朱司其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也没动
  不一会还是小伙子忍不住了,“你该付钱了?”
  哦,朱司其才想起来买东西是要花钱的,连忙把十块递给小伙子。
  小伙子也只是心里一笑,看样子这少年是第一次出门习东西。也没怪他,把找回的四块二毛钱找给了朱司其。
  朱司其拿着找回来的零钱,提着编织袋又走回到街上,肚子有点饿,就到街上的小吃店吃了碗面条,这下没出丑了,先问的价格是一块钱一碗,付了钱后看看天色该要回山上了,要不到家时可能天黑了,就开始往回走。
  中午过后街上的人开始少起来了,走的也快,在中间他又买一斤半炒瓜子还有二斤山里人自己生产的米酒,给自己买了几块从未吃过的糖果就出了街市了。
  待走到山脚天已晚,忙运起《易筋一元功》查看周围没人,运起踏雪无痕,飞速向山上掠去。
第八章
摆摊
  山上
  了凡坐在石桌旁边,喝着徒弟第一次下山给自己买的米酒,手里剥着瓜子,司其在边上津津有味的舔着糖果。
  了凡心里想,这个徒弟不但天份好,而且蛮有孝心的,买了米找回的零钱绝大部分都花在了给我自己买东西上了,虽然钱不多,难得的却是这份心意。但每天只是下去买买东西,对他溶入社会的帮助也不是很大,得想办法让他能多厉炼一翻才行。想到以前自己在山下的所作所为,了凡心里有了想法,转过头对着朱司其说:
  “徒儿,今天你下山虽然我交待的事你都办成了,但这对你体验社会的生活帮助不大,要知道在山下你今天买的东西几岁的小孩子都能办到,我看是不是给你在山下找一份工作,那样你锻炼更大,你看如何?”
  “师父,你看我现在能做什么事?”朱司其对自己的信心不大。他却不知道自己是身怀宝山而不自知。
  “你能做的事多了”了凡故意逗他“什么扫地、洗碗、打下手,当学徒哪样都可以”
  “师父,我学了十几年,就只能干这样的事呀!”朱司其急了。
  “哈哈”看到徒弟急的样子,了凡笑了“当然不止了,其实为师有一份适合你做的事,三塘集里有一个三塘药店,那里的坐堂大夫姓邓,当年我在山下游医时对我甚是钦佩,你去那里只要说是我的徒儿他肯定会愿意你留下来给他帮手的。”
  看到朱司其张嘴想应的形情,了凡马上接着往下说,没给徒弟张嘴的机会,“其实还有个方法,就是和为师当年一样,在三塘集中摆个摊,自己给别人看病,你看了这么多医书,背了那么多的方子,应该没有问题吧。”
  朱司其一听到可以自己搞,那当然愿意了,只是对自己的本事还不是很清楚,带着疑问的语气对师父说:“师父,看病开方子可是关系到别人身家性命的事,我虽然熟读医书,背了几万张方子,而且奇方偏方也知道不少,但我从末给人把过脉呀,您不怕我到时丢你的脸?”朱司其也听到了师父对自己的调笑,心情也轻松了,反击了师父一下。
  了凡看到徒弟不上当了,也只能对他实话实说了,“你天天修习内功,对人体的结构构造应该是相当了解的,你把脉的时候如果判断不明的话你可以直接送一丝真气到对方体内查看呀,找到病因就很好办了,其实治病最重要的就是要查明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而你具有这个先天优势,哪里还会有把错脉的机会?而且各种脉相你都知道,以后你把的脉多了你一一印证书上所说脉象,到时你不用送真气你自然把脉都很准了。”
  “原来我这么厉害,自己都不知道”朱司其这下高兴了。
  “那你是愿意自己摆摊了?”了凡问道。
  “不错,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这就是我走出社会的第一步!”朱司其现在是信心大增,豪气冲天了。
  “那好,为了增加动力我也给你加加压,你摆摊后每个月除了供应我们二人在山上的生活物质外再上交一百元就行了”了凡终于落出了自己的本意:现在是享受的时候了,过去十几年天天得想着怎么样来维持俩师徒的生活,这下好了,有人接班了。
  事到如此,话也说出去了,朱司其只能默认师父所言。
  “明天我就下山摆摊,我就不信我一个月赚不到一百块”说完马上就要行动,准备笔,纸等物品。
  “这个你可急不得,凭为师的经验,你现在还没有知名度,而且中医是越老越吃香,你明天就去可能是怎么去就怎么回来。”了凡怕他急躁,小小打击他一下。
  “那怎么办,师父您给我出个主意”朱司其求助师父。
  “好吧,这是我最后给你出主意了,以后的事你都要自己来决定。”了凡想要培养徒弟的独立自主意识,但一到临事还是不由自主的想在边上帮他一把,幸好改口的快这是最好一次了,徒弟,以后就看你的了!
  “你应该在下个赶集日的时候再去摆摊,到时人多,看病的人也应该不少,那时三塘药店里肯定也是忙不过来,就会有人找你了。你这第一炮一定要打响,等到再下个赶集日的时候如果吃了你开的方子的病人好了的话,你也应该就可以常在那里摆摊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一下子就出了个不错的主意。
  “谢谢师父,这下应该可以成功了。”听了师父的言传身教,朱司其心里有了底,走回自己的房子拿出医书再来温习一下。
  四日后,又是三塘集赶集的日子。
  朱司其早早就来到了集上,先是到三塘药店拜访了那里的坐堂大夫邓大夫,邓大夫知道是以前在这里摆摊看病的了凡师傅的徒弟,很是客气,听说这个年轻人也要这里摆摊,心中很诧异,倒不是不相信,别人可能不了解,他是知道了了凡的本事的。只是惊奇于他的年纪,才十几岁!
  知道他的来意后,邓大夫就在药店后给他找了二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借给他。
  朱司其谢过邓大夫后就搬起桌椅来到距三塘药店不远的地方摆起了他人生的第一摊,为什么要离药店这么近,其实他心里也有想法的。来三塘药号的人都是来看病抓药的,自己离的近也会有人看到的摊位,无形之中借了三塘药店的名气了,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再到边上捡了一块小木板,把一张白纸贴在上面,拿出毛笔在上面写个‘看病开方’四个字立于桌上。干嘛不写‘华佗在世’、‘扁鹊复生’‘专治疑难杂症’这样的字眼呢,他心里也有想法,自己太过年轻,写的再好不如自己开的方子好,如果写那样的字人家不相信倒不要紧,怕的是以为自己是骗子那今天就只能关门了。
  时间慢慢走过,集上的人流开始多了起来,人们经过他的摊位时,一看到他的‘招牌’眼睛一动,再一转头看到他年青的样子又转过身向前走了,就算有人想走近来问一下,边上也有人拉住不让过来,都直接去了三塘药店。
  朱司其看到这种情况心里也暗暗着急,年轻也不是我的错呀,难道年轻就不能给人看病?看到不远处的三塘药店里人山人海,里面的人连立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在心里叹气。
  这时从三塘药号里挤出一年中年妇女,一只手抓着几包药,另外一只手还接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她是这附近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由于年青时淋的雨水多了,到现在得了风湿,每到阴雨天气双脚的膝盖关节处就如有万把小针在刺一样,疼的难受,在三塘药店里抓了几次药了也不见起色。看到不远处有这么一位摆摊的小伙子,怀着多看一家对比一下无所谓的心情来看一下。
  朱司其看到有人走来,知道是来看病的,心里高兴,终于开壶了。
  中年妇女走到摊位前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