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315

  要是他的声波能变在微波,那乐子就更大了,整个儿一人体微波炉或者是电磁干扰器。
  虽然勉强算出线,但一张检讨书是跑不了的,说到底也不能全怪李卫,但满营的伤兵可是事实吧,李卫咬着笔杆子驾轻就熟的糊弄完一张豆腐干大小的检讨书,就算是交了差,至于里面的内容是否能看得懂,只有天知道,拿到现代,只有用灌水或骗字数来形象,不过军纪队的同志们也多半不会拿这说事儿,但是有一点,这种功夫是在根据地内严禁使用,特别是有自己人的时候,开玩笑,可是在延安大比武的时候吼那么一下子,那些个本来就积劳成疾的首长们哪里还经得住这种惊吓,哪怕不会伤到人,但是吓到小孩子也是不好的。
  教导营的猪已经一天都不肯吃食了,全是李卫的特殊技龙吟给吓的,炊事班的战士敲着大马勺抱怨着。
  李卫尝到了自己种的苦果,说话都不敢大声,如果声音稍大一点点,别的战士立刻会惊得条件反射式地捂上耳朵。
  到延安首长那里去露脸,一分区的头头脑脑可是全下了本儿,俗话说要内外皆美,能够去延安参加军事大比武的人马经过集训,特别是礼仪和军容的训练,哪怕是到延安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经过事先准备。
  延安,那里是革命的圣地,更何况是和其他兄弟部队竞争,到那里的战士是代表整个分区,不管怎么说先给首长们留下第一良好印像,才显得出各大抗日分区的威名。
  每一个能有幸参加比武的战士们都发了一套崭新的军服,打扮一番,精气神儿换了样子,仪容严肃整齐,老百姓看到第一眼时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好兵!”
  “小伙子们!精神点!”师部参谋长齐萧骑在马上,带着战士们向延安进发,还没到延安,各分区的队伍在路上就已经开始卯上了,这个时候可不像现代还有大巴做,抗日年代只能凭着两条腿去延安朝圣。
  “来,唱支歌子!”带头的连教导员趁热打铁,“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个坚定的方向,预备唱!”利用精神的振奋,是忘记疲劳的最佳办法,在革命斗争中屡试不爽,各级教导员和政委都是这方面的专家。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
  慷慨激昂八路军军歌回荡在天空中,同样也是未来李卫耳熟能详的现代解放军军歌,一种自心底里散发出来的亲切感,李卫和其他战士们一样,完全投入到歌唱中,长途跋涉的劳累完全抛之脑后。
  越接近延安,每一个战士的心情越发激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机会去延安的,作为党的核心所在地,作为西北抗日的政治中心,哪怕是李卫第二次来延安,心情却依然不能平静。
  刚走了两天,就在路上遇见了三分区的队伍,一分区的队伍走是的山脚下,三分区走的是山梁上,双方远远的看见对方,领队的参谋长齐萧扯着嗓子与对方领队打了声招呼,双方继续齐头并进,甚至还没到延安,双方仅碰上几分钟的时间里,两支队伍没有任何征兆地,暗底下开始较上了劲。
  没有任何人提醒,没有任何人发话,两支队伍脚下的步子越发快了起来,都冲着延安猛赶呢,像是双方约好了谁先赶到延安就先算赢一局似的。
  虽然隔着山上山下,但蹦出的火药味儿却依然很浓,官兵上下甚至不需要什么言语,像是双方约好了似的,原本正常的行军,却成了强行军较量。
  “快快!”
  “跟上!”
  “别掉队!”
  短小的口令不时在队伍里传达着,几个脚步慢体力弱的战士边上立刻被一左一右有两个体力强的战士夹着,虽然来自不同的战斗部队,但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短时间的互相了解就知道每个人的优劣,组成一个团队也能立刻融合默契。
  到最后,没有言语,只有喘着粗气由疾步转为小跑,逐渐加速,人均几乎负重40斤一路狂奔。
  月亮高高的挂在天空中,清冷的月光撒向地面,但是两支队伍却没有丝毫休息的念头。
  长途的奔跑,队伍中体能优劣一下子体现了出来,李卫气脉悠长,炼神诀内家真气运转不休,丝毫不显疲累,其他几个同样修习过内家功夫的战士也是紧跟其后,参加格斗搏击项目的战士都排在前面,参加团队竞赛的战士位于中间,而参加射击等项目的战士在后面,领队的参谋长和教导员位于队伍最后。
  沿着山脉,两支队伍最终汇到了一起,两队人马争先恐后的互不相让。
  李卫偷偷冲着三分区的队伍扮鬼脸,讲笑话,整个队伍里也就只有他还有这份体力和闲心给对方添乱子,只要对方笑出声,气势便会一松,那么两支队伍的高下就会立刻分出来,可是能够到延安的队伍哪支不是奸滑到顶的老油条,李卫的鬼脸和笑话实在是像猫挠一样,但三分区的战士们个个硬撑着一口气,死也不松劲,心底里是又好气又恼火,这主儿也太损了。
  而李卫气不喘,脸不红的表现令对方领队心惊不已,双方已经几乎较劲了五十多里,居然连喘气都没,实在是太可怕。
  像是忽然约好了似的,双方的领队突然喊道:“停止行进,就地扎营,抓紧时间休息。”人也不是机器,如果过久的强行军伤到战士们的身体就不好了,影响到军事大比武就太不划算,两方的领队互视一眼,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同时下令,双方算是暂时握手言和,平局。
  没有任何混乱,两支队伍刹然而止,立刻分工扎营,收拾柴火,迅速而有条紊,都是能参赛的老兵,这些事儿几乎是不用说的熟练。
  两支队伍几乎同时架起汤锅,点起篝火,呵!连扎营都还较着劲儿呢。
  三下五除二就着面汤啃完干粮,除了警卫,其他人和衣倒头便睡,攒着体力和精神,明天还要接着赛呢。
  别看营地里静悄悄的,战士们刚躺下倒头便打起了呼噜,这睡觉也是一门功夫,在战争不断的年代里频繁的战斗大量消耗着战士们的精力,为了积存每一分体力和精神,在最关键的时候赢取胜利,战士们会采用各种各样的土办法,一切有利于战斗的生存技能,快速睡觉也其中的战场生存技能之一,这一类的战场技能和小技巧有时会印成小册子,在士兵中间传阅。
  如果说战士们一向是单纯的,但他们并不是天生呆板,而为了集中所有的精力应付战斗,战士们都无暇顾及其他,毕竟在战场上能够消灭敌人,生存下来就是一切的王道。
  凌晨,第一声鸟鸣打破了野外的寂静,一分区和三分区的战士们几乎从地上同时一跃而起,分工准备早饭,收拾营地,早饭拿到手里一边吃一边继续出发,队伍中用语言传达命令的次数并不多,往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可以代表了所含的意思,两支队伍在路上又继续较上了劲。
  两支队伍一直在赶到延安的时候,这一类的现像在其他参赛队伍间也并不少见,甚至有些性急的战士直接在路上就开始较量开枪法拳脚,军事大比武未开始,最早的准淘汰赛就已经默默的开始了。
第一百八十二节
  在各抗日武装力量重重保护下,利用陕西历来的军事要地位置,死死守住三大关口,位于陕西腹地的延安地区,甚至连鬼子的飞机都轻易不敢飞进来,延安依然是在抗日点火中的一片净土。
  进入延安的检查站,来自各个战区的队伍都感觉到了一片平静详和,远离战火的气息。
  一路上,各支来参加军事大比武的队伍情形都比较雷同,一旦和其他队伍碰上,就少不了较个高低,不时有几支队伍一齐心急火燎的超到关卡,先到的队伍又是叫又是笑,要不就是抱在一起乱蹦,后到的几支却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闹得关卡哨兵们云里雾里,最后才明白过来,比赛没开始,参赛的队伍已经先较上劲了。
  因为各支队伍的心思不约而同,几乎是提前了一个星期到达延安,一下子让驻地营区的接待人员一时之间安排不上住宿,时间不够,原来的营房还没来得及腾空,人手和物资都没准备齐,轮到李卫他们到达时,几乎来没有空余的营房。
  没房子咋办?!当然是自力更生,人家三五九旅在金盆湾的时候,还不是一样披荆斩棘开出一片片荒地,挖出一个个窑洞,一分区和三分区的两个领队商量了一下,借了几址把锄镐,自己挖吧,反正到处都是黄土坡,也没什么城管局,更没什么非法建筑的后虑。
  挖窑洞可不比挖猫耳洞,要挖的宽敞结实,有形有状,两支队伍在临时营区边上各挑了一个小高坡,一把火烧尽了野草,抡开膀子就开始干上了。
  一个土坡要挖成形还得费点功夫,特别是黄土高原以外的战区来的参赛队伍,都对窑洞比较好奇,很新鲜,挖得不亦乐乎。
  饿了就直接在地上挖土灶点火做饭,困了直接在外面打个地铺,硬生生的只用了三天的功夫,东西两个坡上各出现十几个窑洞,个个四米多高,三米多宽,深六米的大窑洞,而且里面还联了起来。
  窑洞挖好,三分区的领队的脸上却不见笑容,人数差不多,时间差不多的情况下,对面一分区的队伍比他们还多一个窑洞呢,还不就是有个叫李卫的变态,一个人两把鹤嘴锄抡风车式地冲着土坡嗷嗷叫着狂抡一气,楞是一个人挖出一个五个人才能挖出来的标准窑洞,光光凭着这把子力气,在军事大比武里面就是一大劲敌啊,谁架得住两个锄头一通狂抡啊。
  新挖的窑洞还不能住人,窑洞壁上先夯实了,细细抹上一层泥浆后,堆满柴草点上火,烧了一天一夜,同时里面还顺便烧了几百块土坯砖,当地有经验的老百姓介绍,烧过的窑洞才会结实。
  清出草木灰,用土坏砖砌起窑洞的墙,里面再用石灰和碎草糊墙,找当地老百姓开的石匠铺子里买了几块粗大的青石板,磨上半天,装在石块垒的炕头上,拼好就成了炕床,此时正值夏初,冰凉的青石板透着一股子沁人的凉意,砍几棵树用借来的木匠工具做成一些简陋的小方桌等家具和门框,再用草藤之类的植物编成一块块门帘子就算OK,反正也没小偷,正值天热,有没有门还不都一样。
  也不过五天的功夫一个个崭新的窑洞区就形成了,而且窑洞口的小地坪和上下坡台阶都弄好,精致整齐,来参赛的战士哪个不是精英中的精英,个别作战老道的战士,随便手一比划,眼睛一扫就知道尺寸距离,能卖大力气的还不是随便一大把抓,其中能够协调工作的更是不用说,领队只需要喊两嗓子,马上配合的跟一个人似的。
  后面来的队伍看见了也是有样学样,自己的住处自己刨,这样才显的自己的队伍样样皆通,没输给别人,在好胜心的激发下,原本有住营房的队伍也忍不住了,纷纷退出营房,自己刨洞子住,一样冲着别的队伍的一抬下巴,“嘿,看,不就刨个窑洞嘛,咱也会!”
  军事大比武没开始,刨洞大赛就已经先开始了,原来的营区倒是没人住了,边上反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营区。
  临近军事比武大赛,赛前积极准备的气氛越来越凝重,战士们之间的眼神儿都充满着电火花,本来就是各自己队伍上的精英,看到有不输于自己的对手,立刻恨不得拖过来一较高下,空气中的火药味挺浓,真的很浓!靶场上的枪声24小时就从来没断过。
  男兵们是火药味很足,除了女兵外都是横鼻子竖眼看谁都不爽的表情,女兵们反倒没什么隔阖,凑在一块儿开心的像小姐妹一样,三三两两聚成一堆,四处指指点点。
  “看见没,那是山东战区的,那是河南战区的,看,那是山西,八路军的!”一个女兵自认为见多识广的跟着边上几个女兵嘀咕着。
  “山西的?!那也叫八路?!”几个女兵瞪大了眼!指着半靠在树边上闭着眼做打瞌睡状的李卫道,说的也是,其他的战士都热火朝天的训练中,再不至于还架着腿拉拉韧带,哪有这样偷懒乘阴凉的。
  “兵痞子吧!看那德性,真会偷懒!”
  “看,长得还挺上眼的,这兵也太熊了吧,哪怕是非战斗人员也不应该这样吧。”几个女兵七嘴八舌的给李卫定了性。
  李卫耳朵抖了抖,女兵们的话一个字都不拉的落入他的耳朵里,体内的炼神诀依然若有若无的运转着,他这样的锻炼方式,一分区的战士们都司空见惯,每个人的训练方法都有自己的那一套独物的窍门。
  李卫打了个呵欠,继续神游物外,他早就已经无法区分炼功和睡觉之间的区别了。
  “才不是的,人家是在练气功呢!”来自一分区的女战士听见了,连忙跑过来辩解,任她们说下去,还不把一分区给说得更加不堪才怪呢。
  “得了吧,小妹妹,不要吹牛了,练什么气功啊,练睡功吧。”一个女兵故意呵着一分区女兵的腋窝儿。
  “就是啊,你们太行山的八路军可真奇怪啊,连枪都用得不一样,那么短,枪上用的是啥刺刀啊,怪模怪样的,拼刺刀拼得过鬼子吗?”另外一个女兵趁机发难!
  “你们,你们欺负人!”一分区的女兵明显架不住对方人多,泪花都快要冒出来了。
  “咋得了,妹子,掉啥泪啊!”另外几个一、二和三分区等太行山战区的女兵走了过来。
  “我们山西妹子好欺负是吧,姐妹们,给她们点颜色看看!”太行山战区的女兵也没几个是善茬子,撸着袖子开始冲着那几个女兵耍着小动作,女兵们互相挠着对方的痒儿,用女孩子间解决矛盾特别有的方式,娇笑着把一场小风波化为无形,看得周围的男兵们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唉!一个女人真是顶得过两百只鸭子,三个女人一台戏,一堆女人一堆戏!”李卫睁开了眼,收功,闪人!神仙也受不了边上一堆女人在那儿叽叽喳喳,这些参赛的女兵们都跟文工团的女兵有得一拼,太能侃了。
  另寻着一片清静之处,可惜到处都有人,而且动静都不小,反正整个营区都被各支参赛队伍闹得鸡飞狗跳,李卫苦叹:“上帝啊,赐于我一片净土吧!”
  还在寻寻觅觅中,天空中突然飞过一个黑影,划过一道亮丽的弧线,嗖!的砸在李卫后脑门子上,一个趔趄差点没来个恶虎扑食。
  “他妈的,谁活腻了敢拿东西砸我,哪个!?有种出来单挑!”
  “这啥玩意儿?!”李卫刚蹿起的怒火却一下子被仍在地上跳动不休的罪魁祸首给浇熄了。
  圆不楞登的,还在地上蹦,弹性不错,好眼熟的样子。
  是个球!
  李卫向周围望了一眼,好家伙,一堆人都楞楞地看着他呢,像是被他刚才那么嚣张的话给吓到了。
  再往人群后面一看,有个高高的东西,还是好眼熟的样子,一个大木杆子,做成7字状,7字顶端竖撑着一块大木板,板上还有一个铁圈圈,板面上还画了几个框。
  篮板?!篮框!?
  那地上的那个球,就是篮球?!李卫现在才回过神来,在这个年代混了快两年,充满刺激和挑战的战斗生活都快让他忘了许多现代的事物。
  李卫捡起球,好像是用牛皮做的,样式异常老旧,拿在手里份量也比现代的橡胶篮球比较重。
  人群忽然一分,走出三个身材高大的外国人,直直的走到李卫面前。
  “Hello!boy!”
  英语!李卫抬起头,洋鬼子!?!一个是金发碧眼,一个是黑发棕眼,还一个是棕色头发的,穿着不一样的军服,体格都异常的粗壮。
  看到李卫楞楞的样子,棕色头发的外国人凑到另两个外国人耳边,嘀咕道:“布鲁诺,汤米,这个中国男孩是不是被吓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3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