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315

  刘部长和老李厂长脸立刻阴了下来。
  炮手回转身来,“报告!请首长指示!”看这发哑弹也让他有些手足无措,好炮手放个哑炮,实在是太尴尬了。
  “继续发射!”刘部长冷着脸道。
  炮手继续装弹,发射!
  众人期待着能炸响一枚,但是,所有充满期待都落空了,每一个人表情顿时变得异常难看。
  弹靶碉堡被砸开一个洞,削去一个角,仅挨着边上被砸出两个浅坑。
  李卫和其他人一样不可置信的望着靶场,就像是一瓢凉水彻底把他们心头的热情尽数浇灭,每一个人的脸上就是被狠狠成了两个耳光似的,扭曲着。
  靶场上一片寂静,被纯物理攻击的靶体露出的口子像是在嘲笑着兵工厂所有员工。
  老李厂长苦涩地咽了咽唾沫,默然无言一挥手,几个带着长竹竿和土制防弹盾的战士靠上前去,把三枚哑弹扒拉出来。
  “等一下!”李卫阻止了其他人去把试验弹捡回来的举动。
  李卫捡几块小鹅卵石,信手掷去,石头准确的砸在试验弹弹头上。
  再等了一下,没有反应,李卫这才让拆弹员上去把试验弹拆去引信回收,电影电视上因为哑弹突然爆炸的故事太多了,李卫不得不多一个心眼儿。
  “呯!”一声爆响几乎是拍裂了会议桌!
  “质量!质量!我说过多少遍了,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即使是试验弹,也不能掉以轻心,要以最最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李卫这个火大啊,三枚试验弹被回收,现场拆解,差点没把他鼻子气歪了,外壳做的还算精细,内部有几个部件的做工明显差了许多,雷管撞针机簧弹距计算有误,不能有效击发引爆,弹体内部明显没有加工精细,不仅粗糙还有毛刺。
  “你们睡着了?没吃饱饭吗?啊!这种东西是你们制作吗?我一直在强调的精工细造,看看,你们都扔到哪里去了,混帐!”李卫凌厉的眼光扫向他从西北大带来的手工社班底,一巴掌把拆撒的迫击炮弹部件扫了过去。
  原手工社的学生们都低下了头,没敢看向李卫,个个脸上胀红,额头上浮出羞愧的虚汗。
  会议室内坐满了所有的军工技术人员,个个面色无光的听着李卫宣泄怒火,杨部长面无表情的坐着,盯着眼前的笔记本,老李厂长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没有一个人吭声。
  “不就是几颗哑弹!日本鬼子也经常会出现哑弹的嘛!”忽然一个技术人员冒出了这一句,话语中有些不甘。
  声音不大,甚至很轻,但齐刷刷的吸引了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特别是李卫的目光,如果刚才还是充满怒火,那么此刻便是充满了杀气。
  那个说话的技术员一楞,没再吭声,自觉地默默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墙角,面对墙壁站好。
  这几乎是兵工厂不成文的规定,会议中迟到或说错了什么话,自觉的站到墙角面壁思过。
  李卫直楞楞地看着那个技术员站到墙角,忽然一激灵,满腔怒气都消失的无影无踪,耸了耸肩,坐了回去,道:“对不起,我太激动了,我现在不是兵工厂的技术顾问,请不要太在意。”兵工厂建立以来也不是一帆风顺,一切从无到有,李卫也觉得拿哑弹发这么大的火实在是有些过份,有些歉然的望了望其他人,第一次试制炮弹,谁能保证不出错呢。
  “没事,哪怕你不在厂里,我们依然当你是厂里的人。”刘部长突然开了口,接着对李卫道:“李卫同志,你说的很对,一点都没过份,出现哑弹,这也是我和老李的失职,你是战场下来的,应该比我们更清楚弹药质量带来的后果,你再给厂里的同志讲讲,是该给这些小伙子们敲敲警钟了。”
  “嗯!”老李厂长重重的点了点头。
  “唉……领导,那我就说了,各位同志们,也不要怪我这样说,武器弹质量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战斗的伤亡率,在很多战斗中,敌我双方只需要一次机会就能结束战斗,如果这个时候战士的步枪突然卡壳了或者出现哑弹,炮兵战士们的出现哑弹而暴露阵地,让更多的敌人存活下来杀伤我们的战士,而当拼着巨大伤亡冲上去的爆破手发现自己扛得炸药包不会爆炸时,这就白白损失一次进攻机会啊,我们将会少一个消灭敌人的机会,而敌人会多一个消灭我们的机会,这一次机会足以致命,一颗哑弹足以送掉一名优秀战士的生命,这个不是开玩笑的事,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我们在军火生产上麻痹大意,我们将有可能成为害死战友的凶手。”李卫说到最后,低下头坐了回去,有些陷入情绪化中,一边说着一边用指点扣击着桌面,强调着语言中的重要性。
  哑弹的致命影响在现代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体现的犹为明显,对于质量的认识,来自现代的李卫比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要深刻,现代国外产品为什么能畅销全球,还不是以质量取胜?!别看现在小日本频频出现臭弹,而在现代,小日本就是凭着精工细造硬是敲开中国的国门,在多个领域领先于国内企业。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绝对的死寂。
  李卫的话震动了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脸色都变得惨白,李卫的那句“我们将有可能成为害死战友的凶手!”像钟声般回荡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凶手!”这两个字眼使技术人员的心头产生沉重的负罪感。
  “卫哥!我们错了!我检讨,这次失误,我负全责,刘部长,李厂长,请撤消我的职务吧。”原西北大手工社副社长,现黄涯洞第一兵工厂研发组组长郑同福重重的合上笔记本,站起身,脸上早已是布满了泪痕。
  “郑同志,坐下吧,毕竟我们的兵工厂还没有成熟,需要继续学习和改进,出了质量事故,第一件事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问题,工作要对事而不对人,而是要找出问题的根源,要及时改进纠正。”刘部长如同旁观者清般,清了清嗓子扫了一眼众人,继续道:“小李子的话,我想大家都听见了,我也不想再重复多说,希望大家以后在工作中重视起来,任何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质量永远占在第一位,我不想我们在某一天背负着‘凶手’这一字眼。”
  “惭愧啊!我老李这个厂长算是白做了,刘部长,作为兵工厂厂长,全是我的失职,这个责任应由我承担,这个厂长位置是时候交给年轻人来做了。”一直没吭声的老李厂长有些失落,一下子像是老了很多,以兵工厂没建立以前,他能够把军械所的各方面处理的很好,但在兵工厂建立以后,经营管理、产品研发、人才组合和财政预算等很多新生事物是他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幸好有李卫和刘部长分担了相当多的工作,他凭借着老资格稳稳的掌握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自行运转的操作流程,然而现在出现这样的技术事故,是他一直未料到的。
  “李厂长,不要灰心,刚才刘部长说了,我们兵工厂还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总是不可避免的,第一次犯错并不可怕,可怕是犯同样的第二次错,哪里跌倒,我们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说到底,我们还得感谢这三枚哑弹,不然我们就不会发现我们目前的缺陷,这总比在战场上使我们的战友白白流血牺牲来警醒我们要好得多。”李卫安慰老李厂长,他对这个本家长辈有着一种特殊感情,郑同福和老李厂长争着要担下责任,但不论哪一个接受处罚都不是他所愿意见到的。
  “好了,当务之急是要赶紧改正我们的错误,而不是在这个争着什么承担责任和检讨自己的时候,时间不多了,我们要尽快把仿制炮弹研发出来,大家动作起来吧!”刘部长开始发动所有人的情绪。
  “是!”包括李卫在内的所有技术人员同时起身,收拾好笔记,奔回自己的岗位,开始新一轮的迫击炮弹研发。
  “小李子,留下吧,别回去了!”在这次会议上,李卫的表现使刘部长铁了心要把李卫拉回兵工厂,不论用什么手段,甚至借用职权和拉动人脉,什么狗屁出身来历不明,只要能一心为党一心抗日就是根红苗正。
第一百三十九节
  面对刘部长的出言挽留,李卫的心头热乎乎的,从他意外回到抗战年代,这个无法解释的身份,成为阻碍他顺利融入这个时代的最大障碍,尽管如此,他并没有被排挤出这个组织,依然有人在关心他。
  “不!”李卫表情有些复杂,道,“我不能留在兵工厂,过几天我就归队,回三团去。”
  “为什么?!对上级有意见吗?”刘部长以为李卫对当初把他调离兵工厂,仍带着一定情绪。
  “不是!我想,我仍在战斗队伍里发挥的作用比留在兵工厂作用更大。”李卫脸色依然保持平静。
  “这,这怎么可能?!你是文职技术人员啊!在战场上拼杀应该是战士的事情!”刘部长一脸不可置信。
  李卫摇了摇头,似笑非笑地望向刘部长,道:“我像是文职吗?!”
  “这,这个!”刘部长一时之间也说不出话来,恐怕李卫的战斗力比优秀的战士还要强上几分,刚刚独自消灭一个小队鬼子和护送八路军重要官员的战绩看,好像一分区还没这么凶悍的文职人员。
  “就算你是文武双全好了,但是你在兵工厂更能发挥出作用啊,你也看到了,你离开兵工厂后,那帮小子就没心思干活,要不是你回来看一下,恐怕兵工厂这么大的质量问题都没人发觉,你也说了,厂子的管理不过关,我们就是‘凶手’啊。”刘部长谆谆教导,在他眼里,能打能杀的战士在晋察冀是大把抓,但是有管理和研发能力的人才,简直是凤毛麟角,李卫可是兵工厂的技术顾问,联接着各个部门和流程。
  “刘部长,在技术和经验上,我甚至不如很多同志,你我心里也很清楚,兵工厂能有机会发展壮大纯粹是运气,我当初也没有想到能搞得现在这样有声有色,我也不是很专业的技术人员,我所凭的也仅仅是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和一些自己的见解,老天保佑,我庆幸自己能给兵工厂带回能完全替代我的技术团队,兵工厂的发展不能完全依靠一个人,兵工厂若想发展,就应该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动性,再说现在厂里这么多年轻人,应该尽量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作为人才储备的来源;说句心里话,离开兵工厂在战场上拼杀了几个月,我感觉埋藏在我心底那份血性被激发了,无法抑制,那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刺激,紧张,充满战意的激情,我甚至觉得我天生就是适合在战场上拼杀的战士,其实兵工厂也可以通过我在战场上实际战斗得到武器实用反馈,这也未尝不是两全其美。”李卫看着刘部长,慢慢的吐露出自己一直想要说的话,忘了他自己也同样是一个年轻人。
  良久,刘部长重重地叹了口气,覆水难收,李卫是不可能回来,但也给了他一个解决方案,“人才储备”。
  “好吧!”刘部长重重的拍了拍李卫的肩,道:“如果你还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累了,或者不能再参加战斗了,兵工厂随时欢迎你回来。”
  刘部长深深的后悔着,尽管李卫离开兵工厂,但还是给兵工厂引进了很多有用理念和留下了一套研发团队。
  “谢谢,刘部长!”李卫脸上笑了笑,也只有在战火纷水的抗战年代,才能让他忘却充满痛苦回忆的现代社会。
  会议结束后,兵工厂新进的同志领略到什么是昔日兵工厂技术顾问的可怕,绝对令人预料不到的想像力和新奇理念,李卫凭着超越这个年代七十余年的认识,带动了兵工厂研发团队,再次对五零式单兵迫击炮的炮弹进行攻关。
  李卫的亲自督导和调配,整个团队的默契达到了最高效率,炮弹的工艺重新被改进,计算出更加精确的技术参数和配比,并且根据发射后不炸的问题,在调整引信后,再加入了一个延时引爆功能,弹射出膛后即立刻引动,即使弹体射到特殊环境,引信不能激活的情况下依然会发生爆炸,减少了哑弹的故障率。
  在各个工种的配合下,新的三枚试验弹很快试制了出来,依然是那个靶场,依然那个炮靶,地点,人物依然未变。
  只是所有人的心态都变了,几乎每一个人的心情都不再激动,目光中带着平静,好像肯定会成功似的,就以前李卫在兵工厂的时候一样,李卫带给他们的是自信。
  第一发!
  和前一次一样在爆响中升空。
  轰!
  远处的弹靶在像是被压抑了许久一下子爆发出来的炸响声中,被一团夹杂着火焰的黑烟吞噬,碎石纷飞,扰得附近地面扬起一片尘土。
  地表转来一阵颤动,弹头战斗部黑火药装药当量四两的威力,一下子炸飞了弹靶的一半。
  接下来的两发,不仅把作为弹靶的小碉堡彻底炸得平,还在地上爆出一个浅坑,空中飞舞着细小的碎石无法影响兵工厂所有人脸上洋溢着的仿佛打赢了一场胜仗似的笑容。
  “老麦,你等着看吧,这下轮到我们让鬼子尝尝咱们炮弹的厉害了。”李卫像是如释重负般微微闭目,享受似的闻着空气中传来的硝烟,宝刀仍未老。
  没有敲锣打鼓,没有欢呼雀跃,一堆技术人员在硝烟散后,围聚在被炸废的碉堡前,翻看着,丈量着,计算着,获取第一手数据。
  加装五两黑火药的标准弹体爆炸力有效杀伤范围半径五米,如果加入预制破片,威力可达十五米,若不是目前兵工厂仅能提供硝化棉、黑火药和少量黄色炸药,仍不能生产黑索金和TNT,不然迫击炮弹的爆炸力还能再翻一番。
  李卫结合战场实际经验,和研发人员设计出多种弹体,加装钢珠和三角形预制破片霰弹炮弹,含磷和石灰等刺激剂的化学反制弹,含固状锥形强效爆药的高爆弹,针对敌人步兵冲击,碉堡防御,化学武器反制和装甲战车产生不同的杀伤力。
  编写好迫击炮弹生产手册后,李卫直接返回三团,兵工厂的同志们对于李卫再次离开而有些失落,但是李卫留下的话却时刻地在提醒他们,小李子在战场上使用兵工厂的武器,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很有可能会陪上李卫的性命。
  在李卫走后,兵工厂在溶洞群的主厅内被加了几道标语“精工细造,仅出精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我们就是杀害战友的‘凶手’!”“不让一件有问题的产品走出兵工厂。”
  兵工厂生产线上抽样检查概率也提高了很多,要求没有打不响的枪,没有射不出去的子弹,没有不炸的手榴弹,没有不开花的炮弹。
  特别有增设的客户服务部门专门收集各部队对军火的意见反馈,每一个标准包装内都会有使用保养说明书,包装外打上了明确的生产日期、质检编号、保质期甚至三包说明,开始很多人都不理解,以为黄涯洞兵第一工厂爱出风头,吹毛求疵,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抗战结束后,兵工厂的产品不合格率一直保持在非常低的范围内。
  李卫踩着自行车仅花了两天时间返回了三团的驻地,对于李卫没留在兵工厂,反而回到三团归队,实在是出乎不少人意料之外,三团长顾跃就是其中之一,他本以为李卫会找个借口留在兵工厂不回来,毕竟他本来就出自兵工厂,战斗部队不比兵工厂日子安逸,又苦又累,打起仗来没准儿就挂了。
  直到李卫在团部报了到,并托管了大部分课本书藉,顾跃才确定李卫继续留在三团,虽然表面上仍是冷冰冰的模样,但心底下却有几分欣喜,至少他这个新任团长目前还没有让手下的兵哭着喊着要走人的地步。
  “你个小兵蛋子,有机会回兵工厂过舒服日子,又跑回来遭罪。”王政委小声数落着李卫,心底却是开心的紧。
  “嗯!三团炊事班战时的伙食比兵工厂的好,我舍不得三团的饭菜。”李卫乐呵呵地一语双关。
  “你这小鬼!嘿嘿,不愧是咱三团的兵。”王政委像长者一样摸李卫的脑袋,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掏摸了一下口袋,摸出几样东西,塞进李卫的手里,“差点忘了,这回涞灵大战,你的表现不错,论功行赏,拿着,这是你的。”
  李卫接过手一看,嘿,乐了,军功章,打阿部规秀那会儿,他、段诚和王保三人各得了一个军功章,这个军功章可不是随便能拿的,比红爆头弹更加难取得,在涞灵战役,李卫从毒雾中救回战友,并发明了土制化武,为战斗推进出了很大的力,上级特别奖励下来的,数数手里差不多有两枚军功章了,要是能活个六七十年后,起码也是大大的牛人一个。
第一百四十节
  李卫回到二营头一件事是先找到范国文,把从兵工厂订做的马克沁重机枪消焰器扔给他,省得这小子一天到晚报怨机枪爆射出来的枪焰,常常会暴露自己的位置,往往没打两枪就要转移阵地。
  刚进三班的营房,就听得班长雷龙喊:“卫子回来啦,赶紧去补充一下弹药给养,明天跟我出发,有任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3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