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校对)第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15

  李卫扭过头看清楚按倒他的人,是一个少年,瘦瘦地,大概十七八岁,头发散乱,一身普通单薄的粗布衣,还有补丁,眼神炯炯有光,身边还有另外一个男孩。
  不是小鬼子,典型的中国乡下男孩,粗黑的皮肤,剃得见发根的短发,一身深色粗布衣褂。
第七节
  “你是谁?这是怎么回事?”李卫有些疑惑,他的目光移到男孩的身边,赫然放着一杆样式很旧的步枪,他还认得出这是支仿德制毛瑟式的汉阳步枪,枪长为1点25米,重4公斤,他还记得现代国内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的前身就是汉阳兵工厂,这支古董也太古老了点,怎么回事,小孩子还拿枪?这是什么世道?没人管吗?警察呢,怎么小鬼子又在拿三八枪到处乱放了,中国和日本又打起来了吗?不可能啊,怎么把这些破玩意儿弄出来了,就算是拍电影也用不着用真家伙啊。
  李卫满脑子浆糊,他实在搞不清这是怎么一回事?
  “你是干什么的,中国人吗?”大男孩打量着他,好像在确认着什么,眼神中透出一股子这个年纪不应有的老成,操着浓重河北口音问着。
  大男孩像是把李卫作当逃难躲进山里的人。
  “我?!当然是中国人,你当我是小日本啊,我是X市华明中学的学生。”李卫如实报出自己的身份。
  “中学生?那你怎么跑这儿来了,不知道现在打仗?”大男孩语气缓了些,透出一丝敬意的味道,读书人像是都是身份的样子。
  李卫有些发蒙,“我哪儿知道啊,一睁眼就发觉自己在这儿了,我还记得自己刚才还在万寿山公墓呢。”中国真跟小日本又干起来了,小日本这么凶地还打到中国山区里来,这老土的武器?值得怀疑,是不是少数日本帝国主义余孽吃饱了撑的再现皇军雄风,闹得中国老百姓从军事博物馆里拿出老枪来干仗?
  “走吧,快离开这里,这里不安全?”男孩拉起他,向树丛里钻,另一个男孩也是警惕的握着枪向周围望着,给他们警戒。
  “等等,这是哪儿,今天几号?”李卫突然停着问道。
  “别那么多废话,快走,这里是太行山,今天是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七日。”男孩觉得李卫不知哪儿来那么多废话,手中枪有意无意的对着他。
  “民国二十八年,天啊,不是1939年吗?抗日战争?”李卫傻了,还没楞两下就被男孩抓住手连拉带拖的拖走进树林。
  三个人在密集的树林中,急速的前进,两个男孩明显适应山里的地形,不断的腾挪跳闪,避过各种树枝岩石,李卫踉踉跄跄地勉强跟上他们。
  直接穿了四五个山头,他们来到一处村庄,村子不大,傍着山,里面除了当地的老百姓还有大量的穿着黄色衣服背着枪的人。
  “天,真是1939年,不是拍电影?”李卫认出了那些黄色衣服的臂章上写八路军三个字,身上背着的枪有崭新的三八式,还有中正式,甚至还有经典的德制驳壳枪,还有马克沁重机枪,多古老的装备,李卫都不敢想像这些已经只存在于历史博物馆里的武器被人在眼前使用是个什么样子。
  两个男孩不断着和周围的人热切地打着招呼。
  随着那两个男孩,李卫感觉周围的那些老百姓和八路军都用十分好奇的眼光盯着他,弄得他不知所措,他往自己身上一看,乐了,难怪,身上穿着百事T恤,鳄鱼牌牛仔裤,李宁运动鞋,左手腕上还挂着一个伯爵表,还不算口袋里塞着一个SONY的MP3和诺基亚手机,全是从赵彪那里敲榨来的,光不说身上这行头这个时代都没有,而且现在是十一月初深秋,自己还穿着夏天的服装,难怪招人注目礼,正如李卫所料,在这里诺基亚手里一直都是提示在无信号区内,这年头能在移动信号区的地区还真得不多了。
  李卫冲那些人微微一笑,那些望着他的百姓和八路军也是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回应着,不再用奇怪的目兴看着他了,只是一些十三四岁以下的小孩远远的扒着墙头着笑嘻嘻的盯着他,好像在看一件稀罕物事。
  李卫被带到一个小院落,门口还站着两个战士。
  大男孩拉着李卫在中屋大方桌边拉了条长板凳坐下,另一个男孩出去拿了个水壶和几块面饼回来。
  桌上还散堆一堆稀奇古怪的零件,有电线,电池,炭棒,还有小灯泡式的电子管之类的东西。
  大男孩一把把零件们撸到一边,说道:“早饭还没吃吧,来,吃块饼子。”
  大男孩随手撕了块面饼递给李卫,自己也撕了一块就着碗水吃了起来。
  “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啊?”李卫这才想起来,跟了这两个男孩穿山越岭了半天,还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
  “俺叫王保,他叫段诚,都一个队伍的。”大男孩埋头对付着那块面饼,看来饿坏了。
  李卫点点头,咬了口手中的面饼,粗面做的,稍有些沙粒,入口粗糙了些,有些咸,特有的粮食清香,也许是没有化肥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吧,李卫也感觉自己有些饿,慢慢的啃着,自己心里想着事。
  看来这里真是1939年,可是自己怎么回去呢?看来是不可能了,只能说是天意,以往的父母,同学,甚至韩秀影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甚至仇人赵彪都失去了意义,以前与他的生活相关的这些人甚至现在还没出生呢。
  李卫默默的啃着面饼,只能既来之则安之,也许这是老天的安排,要是点子准的话,自己说不定还能活到原来的年代,说不定还能把赵彪那一家老小都提前做了,韩秀影也许不会离他而去。
  想通这一点,李卫心底放开了,大口大口的专心的对付起眼前的食物。
  “吃饱了,兄弟,吃东西这么斯文啊,难怪是读书的,行,你先吃着吧,我去去就来。”王保早就将手里几块大饼吃个干净,贪婪地舔着手指上的油渍,背起放在桌边的汉阳造出去了。
  “兄弟,想心事儿吧。”段诚搭了过来,望着李卫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面饼。
  “恩,想着以前的同学呢?”李卫望着这个皮肤黝黑,有些腼腆的山里男孩,一路上他都没怎么说话,都是跟着王保。
  “你现在几岁啊?”
  “17!”
  “乖乖,17岁念高中,你家里真好,不像俺,已经十六了,连字都不识几个,俺们部队里念高中都没几个,识上几个字的都在团部呢。”段诚一脸的羡慕,这时候中国的教育仍是不发达,接受高中甚至初中以上现代教育的人极少,而且入校要求也很高,高中生可比得上现代的博士生,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李卫一边很是无聊的回答着,一边手里无意识的抓着桌上的分散零件把弄着,坐的长了,一时之间不拿着笔,手里总是很不习惯。
  虽然是普通的聊天,但仍是隐隐透着盘问的味道,这年头一个陌生人突然出现在战场上,很容易令人生疑的,段诚在很家常式的三言两语中打探着李卫的来历。
  “听你说的那个学校是在江南吧?”
  “嗯,在江南算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里。”
  “城里的生活真是好,看你白净净的,跟咱乡下人就是不一样。”
  “家里父母做什么的?”
  “做个小买卖。”李卫的父母下岗做个体户,摆小摊子维持生计。
  “你们那儿应该也被日本鬼子占了,不然你怎么可以跑这大山里来受罪。”
  “嗯!”李卫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按现在的时间,他所住的那个城市此时正好被日寇占领了。
  “等赶走了鬼子,咱也进学校念念书,没文化就是要被人家欺负。”段诚的眼睛时充满了对学校的憧憬。
  “小鬼子一定会被赶走的,你也一定能进学校念书的。”李卫不禁觉得这个段诚这个山里的少年十分可爱朴实。
  “谢谢你的话,就盼着这一天,读书多好啊!”段诚一脸的欣喜,期盼着未来,他也打探清楚了李卫的来历,一个南方的普通学生,因战乱逃到山里,迷路而出现在八路军与日本鬼子交战的战场附近。
  段诚丝毫没有注意桌上的那一堆七零八落的零件渐渐在李卫手中渐渐组装成形,像是一台个头不小的老式收音机的玩意儿,李卫自己也没察觉,这种古老的收音机这种对他来说几乎是早就淘汰的老古董,组装起来简直是再容易不过。
  这时王保带着带两个人进了屋,一个是近四十多岁中年男子,另一个是圆脸看上去像是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两个人都穿着黄布的八路军军服。
  王保扔过来了一套衣服,说道:“穿上,天冷,你那身小心着凉。”他倒是很关心李卫。
  纯棉手工制,李卫比较满意,很厚实,李卫穿着感到暖实了些,说实在的秋天的清晨有点凉,虽然刚才走了不少山路出了点汗,但现在再穿上这身衣服正好可以抵御秋天的凉意。
  穿上八路军的军服,曾进行过军事练习的李卫显出几分军人特有的刚毅和战意,看得边上几人眼睛都亮了起来。
第八节
  “不错,不错,看上去还有点兵样子,你是城里娃吧。”中年军人绕着李卫点了点头,皮肤白晰,身上带着浓重的学生气,他一眼看出李卫来自出城市,而且还是大城市。
  “是,请问您怎么称呼?”李卫还是比较谨慎问道。
  “我姓王,保儿他三叔,这里三团的政委,她是陈佳瑶,书记员。”中年男子指着那个脸圆圆,结着长辫的女孩子说道。
  “我们来了解一下你的情况。”王政委说道,眼神忽然瞄到李卫手中的收音机,开始没觉着什么,忽然神色大变,指着李卫激动的快要说不出话来。
  段诚和王保还以为李卫身份不对,立刻警觉的子弹上膛,枪口对准李卫。
  “你们这是干什么,把枪放下!”王政委连忙制止这两个小战士举动。
  李卫一脸的莫名其妙,当发现王政委的目光死死的盯着自己手中的收音机时,他奇怪的问道:“怎么了?这收音机有什么不对吗?”说着手里动了动开关,喇叭里立刻发出咝咝的电磁噪音,又调了几下,一阵悦耳的音乐声在屋内飘荡起来,音乐结束后,又响起播音员的声音:“陕北广播电台……”
  这时不仅仅是王政委激动了,连段诚、王保和书记员陈佳瑶都激动了,王政委有些激动的:“不是不对,是太对了,天哪,你是怎么把这一堆玩意儿拼起来的,俺又能听到党的声音,太好了,太好了。”王政委的脸上喜悦同样传染到身边的人脸上。
  “这有什么难的!暴简单!我……”李卫看到王政委的眼睛,连忙住嘴,他心底里在嘀咕这个八路军政委会不会是“玻璃”?!看自己的眼神都像是狼一样绿油油的。
  李卫身后是暴汗!不过还好,王政委的下一句话让他放下心来。
  “啊呀!人材啊,太好了,王保,段诚,你们可带回一个宝啊,大功一件,大功一件!这玩意儿总算修好了。”王政委重重拍了拍李卫肩,差点没把他拍散了架,兴奋的接过收音机,声音调到最大,放在耳边,像是吸鸦片一样整个精气神儿极爽的听着可以发布党中央信息的电台广播。
  看得出这收音机曾经坏过,又找人修过,结果没修好,又拆的七零八落,装又装不回去,让王政委着实郁闷了好多天。
  屋门口早就围了一圈人,看来收音机这稀罕玩意儿再加上陕北广播电台的诱惑力足以像日本鬼子军火库一样,吸引了附近所有的八路军战士和老百姓。
  “要是让你知道偶身上有更牛B的带收音功能的MP3播放器,你还不把我五马分尸了才怪?”李卫心底直发毛的嘀咕道,肩头上传来王政委没轻没重地大力拍过后阵阵余痛。
  像是过足瘾了的王政委满意的关上收音机电源,摸出一块干净手帕仔细包的有棱有角的贴身藏好。
  待驱散了门口的人,王政委拉着李卫坐下,正言道:“言归正传,小同志,说说你的情况吧!”言下之意已经把李卫当作同志来看待了,还好此同志非彼“同志”也。
  李卫把自己的情况稍微做了变动,接上现在的时间一一跟王政策说了一遍,本来大部分都是事实,只是时间不准,王政委也没听出破绽,现在中国战乱,哪里真正查得出来呢。
  王保和段诚也是正巧,在战场外巡逻,专门伏击落单的敌人时发现了李卫,如果不是他们两个,李卫搞不好就被几颗流弹给挂掉了。
  书记员陈佳瑶拿着个小本子,用一支粗粗的钢笔认真地记着,李卫倒是瞄出了这支钢笔还是名牌派克的货,搞不好是从哪个倒霉的敌人身上缴获的呢。
  王保则一会儿望着李卫,一会儿有些看着陈佳瑶嘿嘿傻笑两声,鬼都看出来这小子对这小丫头没安好心,只是陈佳瑶却视而不见,镇定自若的记着事儿。
  “小鬼啊,现在打仗,看样子得找个机会把你送回去,不过你说的那个城市估计现在也被小鬼子占领了。”王政委对李卫颇为头疼,一个人突然出现在太行山里,与家人失散,而且江南离这里这么远,一路上都不太平,这还不好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