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校对)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315

  看守村民的日伪军也在同时遭到了攻击,刚反应过来的日伪军士兵被举着土枪的民兵直接用霰弹扫了个满脸开花,嚎叫着踉跄栽倒在地上,不住的打滚。
  “乡亲们,快走啊!快!”民兵队长姚发冒险派出来救村民的五六名民兵大喊道,缴获了日伪军的武器,几挺歪把子像不要钱似的往日伪军士兵交叉倾泄出子弹,猛烈的弹雨压得日伪军抬不起头来,将近三分之二的日伪军都去包抄民兵队长姚发带地那一队民兵,没曾想到自己前脚刚离开几步,后面留守的看守士兵就遭到了另一部分民兵攻击。
  这也是山崎中队长过于自信,没想到仅有十几人的民兵竟然也敢用调虎离山之计,现代军火比冷兵器杀人效率要高得多,几个民兵手中艺高人胆大的袭杀日军机枪手缴获的轻机枪火力足以压制住留守的日伪军士兵。
  “八嘎!调虎离山!”悔之晚矣的山崎中队长只剩下挥着武士刀回头跳脚空喊的份。
  一个日军小队长立刻带着手下的士兵往回赶,杨村的群众在抗日战争中本身就参与过军事训练,有一定的纪律性,撤离时一点都没有混乱,在民兵们的火力掩护下,迅速从留守日伪军士兵薄弱的拦截下突围。
  毕竟是曾经接受过十二区队训练过的民兵队长带出来的队伍,虽然武器简陋缺少,但是战争经验异常丰富,护着杨村村民突围的同时,在队伍后面迅速埋下了几枚地雷和用手榴弹布下的绊发设置。
  “八路的!”回援的日军小队长带着手下赶了回来,顺着枪声,跟着村民们逃跑的痕迹,隐约看到末尾几个民兵和村民,挥着武士刀就追了过去同时嚎叫道:“撒司给……”刚喊了一半,就被一声巨大的爆炸声给吞噬。
  半截紧捏着武士刀的手臂,砸在被子弹打得满是麻眼似的弹眼的土墙上后无力的跌落在地上,滚了两滚,不再动,爆炸的火球将血雾印得土墙之上朵朵梅花开。
  日军小队长身旁的日伪军被炸地东倒西歪,没有了小队长的日军士兵立刻体现了优良的军事素质,并没有像没头苍蝇一样陷入混乱,而是立刻从地上爬起来,“开路的!快快的,不开路,死啦死啦的!”吆喝地驱赶着被爆炸惊吓得哭爹喊娘的伪军士兵继续追击。
  轰!一个伪军绊发了手榴弹,却是殃及了后面的一个倒霉伪军,飞溅的弹片直接给这个倒霉伪军开了膛,半截肠子被炸了出来,这个伪军此刻还未死去,求生的欲念令他哭嚎着死命往回塞粉红色肠子,无助的看着周围弟兄希望他们能够救救他,可是谁又有什么能力救他呢,一条条腿从他身上迈过,甚至没有人去望他一眼,随着失血的增多和疼痛,伪军的声音越渐衰弱下去,一个后面跟上来的日本兵实在受不了刺耳凄厉的哭嚎声,直接给这个伪军刺了个透心凉,送了他一程。
  负责断后阻击的民兵不断用地雷和子弹,不断给日伪军追兵制造了不少麻烦,民兵队长姚发在村民突围后,立刻脱离山崎指挥的一部日伪军,转向村民撤离方向,不计伤亡和牺牲,组织阻击线,硬是用手中的武器和生命,掩护杨村村民们与敌人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
  被一小搓民兵们硬生生虎口夺食,山崎压抑着恼怒,带着部下死死地咬住民兵和杨村村民。
  十二区队,负责情报的陈佳瑶突然接到了十一分区司令部的电报,日军战斗机对司令部所在的村落进行了空袭,日伪军地面部队紧接着就发动了大规模袭击,司令部怀疑内部有叛徒出卖司令部的位置。
  各大区队的区队长都集中在分区司令部开会,现下日伪军主力紧紧咬住分区司令部转移队伍,这让各区队的区队长也不得不随司令部一起转移,被困在日伪军主力扫荡中,无法赶回各区队组织反扫荡。
  在十一分区司令部遭到日军攻击的同时,各根据地外的日伪军也突然发动了扫荡作战,在这个当儿发动扫荡可挑得真是时候,偏偏捡拣在各区队长离开区队的时机,日伪军扫荡部队的进攻就有如环环相扣一般,如果说内部没有奸细,恐怕真得难以让人相信日本人的运气会这样的好。
  任丘县城日伪军出动的消息,很快送到了十二区队,陈佳瑶皱着眉头,拿着两份情报,召集了十二区队所有的连长开会。
  区队长王保不在的情况下,大家一向都默认是陈佳瑶当家,作为情报和联络负责人,对于各种情况的应对也相应熟悉些。
  将手中的两份情报手抄件给所有的连长都看了一遍后,陈佳瑶的神色异常凝重,道:“两份文件大家已经看到了,上级正在争取突围,至于出卖司令而区队长短时间内是不能赶回来,任丘县的鬼子大军压境我十二区队的根据地,大家商议一下该怎么应对?!”
  “我看和以前一样,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一个字:打!”一连长康扬和二连长胡平志两人互对了一个眼神儿道。
  老三团出来的,讲起打仗,一向就没怕过谁。
  “打自然是要打,可是怎么打,我们总得想个计划,敌人可是至少有四千的兵力,咱们十二区队满打满算才六百来人,一打七,战士们不是钢筋铁铸,若是拼个鱼死网破,那也最多是险胜,可咱们十二区队可就没剩下多少人了,咱们可不是败家子,区队还没真正壮大起来,就给拼光了,那还不把给保哥给气死,我认为还是赶紧组织乡亲们转移,先避开鬼子的锋芒,抄日本人的薄弱点去。”范国文捏着把小刀一边说话,一边摸着个小镜子割着头发,真是公务私活两不误。
  “我说国文!你怎么胆子就这么小啊,也难怪,想当年,咱们还在红一军团跟着毛主席长征那会儿,血战湘江,过草地,穿过四道封锁线,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还不是照样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再攻占腊子口,哪会不是敌人比我们数量多,可哪次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就知道硬拼!就按你说的,三十万红军,最后又剩下了多少?!”范国文也是学习过自己部队的革命史,接着他又拉着李卫道:“卫哥,你说,谁胆子小了!?是谁傻乎乎的要去送死!?”
  李卫摸了摸脑袋,在社会主义理论完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之前,这种左和右的问题确实让人头疼的大是大非问题,却架不住现代人海似的研究和实践,这类问题对于现代人而言实在是无稽之谈,充其量就是一个度的问题,不过硬被着范国文拉下水,不说两句,恐怕这个内部人民矛盾迟早也要烧到自己头上,李卫咳了两声道:“用兵,奇正相用,缺一不可,自然不能因噎废食,康连长和国文说的都在理。”
第四百一十五节
  李卫看似说了等于没说的话,立时引起了一人的不满。
  “卫子,别说废话,掏点意见出来吧!”陈佳瑶笑盈盈地看着李卫,她心里很清楚,虽然和王保比起来,李卫所欠缺的是王保的人脉和威望,毕竟李卫参加部队没几年,资历也比不了从小就在革命队伍里长大的王保,可论起实战经验,李卫不比在团部里当警卫连长的王保要差多少,但组建十二区队后,李卫宁可隐起自己的锋茫,甘愿成为王保手中尖刀上的刀尖。
  看到众人的目光向自己聚焦,李卫摇了摇头道:“我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觉得这次日本人的奸计对十二区队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李卫的话立时招来了异常反应,他的逻辑思维在很多时候确实很难让这个年代的人跟得上。
  “好事?!”几个正副连长眼神儿怪异的看向李卫,日本鬼子使诡计让十二区队陷入不利局面,怎么到了李卫眼里却成了好事?!虽说大家都知道李卫的思维明显有异于常人,但每每都是出乎他们的意料。
  “卫子,别兜圈子,说直接点。”陈佳瑶也感觉到自己的思维赶不上趟儿了。
  “你们没发觉,十二区队从建立到现在而言,一直都是小打小闹,却没打过多少硬仗和恶仗吗?!游击战经验是丰富了,可其他方面呢?!”李卫没待自己的话让陈佳瑶他们的脸上陷入思考状态,又接着道:“难道我们以后只限于打游击了吗?!十二区队迟要发展成大部队,日本人的衰退已成定局,以后决定中国与日本国的战争命运,终究还是以大兵团的大规模歼灭战来决定最终胜利的。”
  李卫毕竟是过来人,眼光的确比陈佳瑶他们要看得远,十二区队的发展无一不是经过深谋远虑的暗中调整,能有现在的战斗力强大,实是少走了不少弯路的功劳。
  “我们的战士们不论心理素质还是战斗力都还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争的考验,速战速决的小规模战斗还可以占点便宜,要是遇到高强度的持久战斗,十二区队还能像打据点那样保持士吗?!战损和疲劳的承受力区队还没有经历过,我觉得没有经历大战的成长的十二区队,是无法适应将来赶走日本人的决战,所以我认为,针对这次敌人的行动,我赞同一连长的意见,打,但怎么打?!我却赞同国文的意见,该拼的时候就得拼,该用计谋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用计谋,党中央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不就是说了吗?!保存自己才能更好的消灭敌人,牺牲虽然避不可免,但也要牺牲的有价值,不能白白牺牲。”李卫的话,虽然算是两边都帮,但也是两不相帮,态度决定一切,但环境是会变化的,决定一切的态度也不是一成不变。
  经历过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的几场战斗,李卫是深有体会,拔个据点和打个小游击之类的小规模战斗和千军万马撕杀、地形复杂、战斗情势瞬息万变的大规模战斗完全是两码事。李卫感觉得到现在十二区队战士之间有一股子自认为根据地精锐部队高人一等的骄傲,因此十二区队迫切需要一场恶战来去去战士们的傲气,骄傲只能放在战略上,然而在战术上却一点都不能小看敌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一股狮子搏兔的精神。
  几个连长一同点点头,现代人早就研究透的东西,李卫炒冷饭似的端出来,自然大家都觉得有道理。
  陈佳瑶见内部意见统一,继续道:“龙无头不行,我认为,区队长回来之前,避免意见不统一造成指挥混乱,我们先选出个主心骨来代理区队长一职,自己推荐自认为适合的人选,保证民主,因此身份不限,可以是战士,也可以是干部,也可以毛隧自荐。”扫了一眼会议室内的同志们,接着道:“先从一连开始。”
  “我是粗人,只知道打仗,我提议李卫!”一连长挠挠后脑门子道,一连副连长也眼着举手道:“同意!”
  “附议!”二连正副连长和指导员都没有意见。
  三连副连长马宇成也没啥意见,不论是什么样的军队,都有一条不成文的通用法则,弱者信服强者,这条法则比官衔还要铁,论起单兵战斗力,即使是失去炼神诀,在十二区队里,李卫照样是首屈一指,提议李卫,学历好,战斗力也不弱,文武双全,脑子也不傻,自然没有人反对。
  “同意!”范国文举双手双脚的大呼,一没留神把自己半边脑袋的头发割成狗刨式。
  “我?!”李卫仍有点没反应过来,就见陈佳瑶道:“我也支持李卫同志暂代区队长职务!李卫同志,说说你的计划吧,我们怎么应对任丘县来的鬼子。”她对李卫一向很有信心。
  李卫看了看其他人,自己可真没做过区队长的位置,以前这种部队管理工作都是丢给王保和自己的副连长丁弘,自己专心在战场上征杀,可是今天突然让自己暂代王保的职位,还有点儿不太习惯。
  “先这样吧!把部队战斗力整合一下,现有编制,除了三连和六连,一连二连四连五连这四个连士兵打散编制,以四连一人,五连一人,其余为一连或二连的战士,重组基本班的作战单位,这是适应大规模战斗的编制,以前专业化分兵种只适合小规模作战,但是这样的编制要打大仗可不行,个人根本不能发挥出战斗力,战场上最小的作战组合只以班为编制才行,我们以前做过组合性训练,战士们应该不会陌生,我希望各位能在会后三个小时内完成整编行动,保证战士们能够熟悉自己的编制单位和指挥员。”李卫接着道:“先组织石井镇和附近的乡亲们坚壁清野,群众们暂时分散转移到治安区或远一点的根据地村落,炮连将九九式高射炮收藏起来,我们先设下三道防线,给群众分散争取时间。”
  “第一层防线,在根据地外,使用麻雀战和地雷战,阻截鬼子的前进,拖住他们的腿,第二层防线,利用各村的地道,用地道战,形成攻击节点,让日军不能顺利占领村落,不让他们安生的扎营休养,一定要弄疲他们。”李卫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内悬挂的大形地图前,手指着石井镇所在的地区,道:“第三层防线,最重要,在石井镇外十五里处,建立阻击阵地,要让日军知道石井镇没那么好打,一定要把鬼子打疼,鬼子们知道痛了以后,一定会谨慎,我们就利用石井镇一带的地道网,采用拖牛战术,用空间节节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缓了一口气,李卫继续道:“三连跳出去,负责切断敌人的信息联络,狙杀通信兵,让进入根据地敌人成为瞎子聋子,截断电话线路,给敌人假情报,扰乱敌人的指挥,另外,敌人此次扫荡我根据地,辎重一定不会少,六连,带让两门九五式步兵炮,改装燃烧弹,给我炮轰敌人补给点,攻击完后立刻转移。”李卫计划有些类似于现代超限战的非常规诡异打法令几个连长瞪大了眼睛,诡计果然是一如传说中那么阴损恶毒,用火炮袭击补给点,这种奢侈打法可真得没几个人干过,可转念一想,日伪军长途奔袭,军需消耗极大,而根据地是彻底的清壁坚野,一旦被打掉补给点,没了子弹,手里的枪支还抵不上一根烧火棍,缺吃少穿,谁还有力气打仗,人多能顶个屁用,日伪军还不很快就变成没牙的老虎?!再加上李卫诱敌深入的计划,石井镇这一带的战场就相当于一个大磨盘似的陷阱,让日伪军的有生力量在战斗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消耗。
  这,这果然够狠,原本以为李卫打算用牵制策略等待十一分区主力来支援侧应,却没想到他居然打得是让这股敌人有来无回的主意,原本嚷嚷着和敌人硬干的一连长摸着后脑勺,心中瓦凉瓦凉的一片,狠人,还有更狠的。
  负责笔录的陈佳瑶沙沙地将李卫的策略记下来,区队长的职责本身就是指出作战策略和作战目标,具体实施计划和任务分配,由各连长按自己的擅长自报,无法决定的任务分配由讨论。
  一个小时后,一套完整详细的作战计划定了下来,几个连长每人人手一份任务书,详细说明了任务的兵力、时间、地点和内容。
  整个十二区队立刻动员起来,原有的编制被打散,重新建立的班都形成一套多兵种协作的小型作战团体,适应正规作战的雏形编制初俱规模,这也是一直以来十二区队为什么将兵种按连队划分的原因,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通过精炼和组合后的新战斗编制,就是为了迎接将来大规模战斗而准备的。
  十二区队正如一支经过不断锤炼和淬火的利刃,缓缓出鞘,现显出预期的锋芒来。
第四百一十六节
  孙子兵法有云:“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矣!”
  仅有中国六分之一人口的日本想吞灭中国实属蛇吞象,人口本身就是天生的限制在日本军主义的煽动下,日本发动自以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侵华战争实属妄想天开。
  开战之初,原以为不需要大规模动员兵力,仅凭着现有军需储备和仅11%的现役兵,23%的预备役,45%的后备役和21%的补充兵力的兵源结构,想模仿德国的闪电战,一举击败中国,可是没想到至一九三八年三月就不得不发动第一次军需动员,追加了四次临时军费,累计七四亿日元,一九三九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军需动员,日本国内因为应付对华的倾国之战,国内生产一切都向侵华战争为主要目的,用以换取急需物资的出口物资锐减,陷入恶性循环,至一九三八年底,日本政府黄多储备从战前的388吨,只剩下25吨。
  一九四一年,因为战争造成物资集中供应军需,日本国内出现食物匮乏,不少平民已经陷入饥荒之中,工业所需的石油、铝、锌和工业盐的缺口达到了八成以上,尽管有占领东三省,在抗联的骚扰和破坏下,铁矿和钢只能达到需求计划的一半,粮食也有近两成的缺口,橡胶和镍矿完全不能自产。
  抗日战争打响伊始这几年,日本国内的经济就已经面临崩溃,这也是侵华日军为什么会像见了屎的饿狗一样,见什么就抢什么,什么都要的疯狂掠夺中国所有的资源。
  即便是这样,用搜刮中国民间资产也好,开设矿场掠夺中国资源也好,用废纸般的军需票骗取中国财富,不屈的中国人民一点也没有让日本人拿得安生。
  平汉线,支援日军侵华主力部队南侵的生命线,屡次遭到骚扰,前段时间十二区队硬生生从平汉铁路线上的日军运输火车上抢下了数门九九式高射炮并炸毁了整列火车,甚至还直接操炮击毁两辆铁甲车,这无异是捅了一个大大的马蜂窝。
  原本生产量就不多的九九式高射炮还没运达南方战线,就直接被毁了几十门,让南方日军缺乏防空力量,由陈纳德将军指挥的中美空军混合大队曾一度抢占了制空权,轰炸了日军几个重要军事据点,日军损失惨重。
  临走前十二区队的炮击行为同时造成了将近一公里的铁路线被彻底摧毁,在附近游击队的不断骚扰下,平汉铁路线几乎中断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才被修复,勉强恢复通车,负责铁路线巡防治安的日军指挥官为此不得不引咎降级。
  十二区队这记窝心脚引发的连带效应让日军咬牙切齿,意欲重新建立起一九四二年时的治安秩序,发动埋伏在十一分区司令部内的奸细,趁着十一分区组织区队会议时候,利用空袭和扫荡,同时向各根据地发动扫荡,争取将群龙无首的各支区队逐一歼灭。
  作为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十二区队受到了特殊照顾,三千余名武装到牙齿的日伪军杀气凛凛的杀奔十二区队的根据地,此次小野二雄大队长还带来了装甲车,毕竟九九式高射炮的损失,已是上级华北司令部点名扫荡的目标。
  区队长王保与十一分区司令部被日军扫荡主力部队包围,四连长李卫临危受命,担任起代理区队长负责指挥反击作战。
  来自任丘县城的三千多名日伪军刚踏上十二区队根据地边界的时候。石井镇十二区队的重新整编工作都已经完成,镇内的群众都按照战时的非常熟悉的撤离条例,整理好细软,掩好水井,将家中搬不走的物品全数藏好,屋内几乎空荡荡的什么都剩下。不再像抗战初期那样茫然无序,不知所措,或者舍不得家中坛坛罐罐,干脆宁死不走赖在屋里,幻想着日本人不伤害平民的天真想法,直到日军杀过来家破人亡的无奈局面。
  大人带着孩子,青壮搀着老弱,井然有序的在三连的安排下,分批向安全地区转移,他们都知道石井镇,这个十二区队军民投入了极大心血的由村级聚居地升级成一个镇级的聚民地,所有的群众都亲眼目睹了这一成长,虽然敌军压境,镇子很有可能成为战场,但为了将来的发展,仍不得不暂时躲避。
  部分行动不便的村民,暂时被迁置到镇外隐秘地道内。
  轰隆隆声中,压得地面震颤的日军铁甲车耀武扬威地驶在十二区队根据的土地上,拉出数对长长的车轮深印。
  仗着铁甲厚实,一般的步枪子弹和掷弹筒根本不能击穿其装甲,两辆铁甲车开在了队伍最前面,沿途遭遇到附近民兵像挠痒痒似的步枪射击,子弹打在装甲上叮叮当当作响,除了像蝗虫一样乱蹦和让人听着耳晕外,里面的驾驶者根本丝毫无损。
  日军装甲车甚至对这些散兵游勇似的民兵浑不在意,车顶的大口径机枪随意挥洒着火力,将沿途枯萎的茅草打得断枝碎叶乱飞。
  直到轰一声巨响!一辆铁甲车底部炸起一团火球,巨大的冲击力直接掀得装甲车猛得颤抖了两下,刹在了路上,半截履带被炸得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约摸过了一会儿,令潜伏在茅草丛伪装中的民兵们大为吃惊的是,那辆铁甲车居然还接着继续启动,似是没有发觉车体受损,接着往前冲了几米,直至被炸损的履带全部掉落,一边失去了动力,车体不自主的打转,才停了下来,车身上的机枪口像泄愤似的向路两旁猛烈射击,车内似乎还传出日军驾驶员不甘心的怒骂声,看样子里面的日本兵还不能接受大日本帝国皇军的装甲车居然被土八路的便宜货地雷给整爬下了。
  地雷的装药量还是不足以彻底摧毁日军的装甲车,车里的鬼子居然还有力气骂人,民兵们心底大为失落,看到日军后方队伍冲上来的骑兵开始向道路两旁搜索,作为骚扰任务的民兵们还是撤退了。
  位于日伪军队伍中央的小野二雄一如往常的胆小慎微,坐在一辆装甲车上,尽管道路颠簸,让他在车内被震耳的发动机噪声,刺鼻的柴油味和晃荡的狭窄车厢给折磨得作呕欲吐,但他还是没胆子骑着马在队伍中间。十二区队的神枪手们他是领教过了,真是打你左眼,绝对不会碰到右眼,他可不想在装甲车外直接被一枪子儿掀了脑壳,他还年轻,还能继续为天皇尽忠。
  按照日军负责地方治安的混成部队结构比例,一日管三伪,一伪管三夫,一夫管三犬的结构,同级的日军可以命令同级的伪军,处处显出日本人的高人一等,小野二雄这次能亲自带队出来,所凭的仅仅是自己的日军大队主力,还直接指挥着附属的两支伪军大队协同作战,三千余人马里有两千多步兵,一个炮营,一个骑兵连和上级特别调拔的十二辆装甲车,让小野二雄底气十足。
  队伍前面的爆炸声惊动了小野二雄,忍着快要晕车的恶心,扒开装甲车的瞭望窗口,大骂道:“八嘎!怎么回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3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