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315

  五月里的第一天虽然已经过了清明和谷雨好些日子,但滹沱河水仍带着彻人心骨的冰凉,1942年北方的春天比以前都来得晚一些,去年冬天闹起的干旱,勉强被早春几场零星的雨雪稍稍缓解。
  马庄,河北冀中地区临近滹沱河边的一个小村子,正是因为被夹在滹沱河和潴龙河中间,左右逢源,才没有受到早春的干旱影响,甚至幸运地躲过了西边刚折腾地鸡飞狗跳的蝗灾。
  附近的肃宁县城不时的日本鬼子出来扫扫荡,但村子里的民兵队和负责照应这一带的民兵队伍总是能够快速作出反应,小股的敌人直接吃掉,大股的敌人就通知乡亲们转移躲避,一直以来马庄的老百姓都没受到什么大的损失。
  五月一日这一天的天气格外的好,晴空万里,五月的阳光温柔地撒向大地,只是与往常格外不同的是,村子外的田里却看不到一个人影,换在往常,田野里满是乡亲们在全心全意的伺候庄稼。
  “老王头,咋还在忙啊!?”
  几个民兵巡逻到一处玉米地里,看到一个老大爷拄着锄头埋头除草。
  老王头拿下绕在脖子上的白羊肚汗巾,抹了一把汗,楞了楞,笑道:“这地里要多产粮食啊,就得精耕细作,这么好的日头,不下地里转转,嘿嘿,心里就是不踏实!”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上泛着红润。
  民兵小伙子们一听乐了,一个带头的民兵道:“哎!老王头,今天可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全世界的劳动人民都要过节,大伙儿都去张岗那边看八路军剧社演戏,您老倒好,反而一个人儿在这儿忙那!这儿就交给咱们了,您老看戏去吧”
  “对啊,王大爷,这儿有我们呢。”
  民兵们平时是一手枪一手锄头,战时是兵,闲时是民,立刻卸下背上的锄头跑到了地里,帮老王头干起了活。
  “这这,这哪儿成啊,你们去吧,我不爱看那玩意儿!”老王头看到民兵们热情的拥过来帮忙锄草,立刻不好意思地喊了起来,不过语气里还是对八路军剧社的节目有几分向往。
  根据地的军民平时不是忙于生产就是忙于抗日,闲暇生活异常单调,也那么点难得的娱乐活动,在冀中火线剧社的演出节目可以算得上是抵得过鲍参翅肚的精神大餐,附近几个村子包括马庄的村民们携家带口趁着天没亮就赶向老远的张岗村去看八路军火线剧社大戏。
  “老王头,就别瞎忙了,一起去看吧,反正就耽误一天,也不打紧的。”民兵们嘻嘻哈哈地起哄。
  玉米地里这一伙儿正闹着,远处一个十几岁少年大呼小叫地跑了过来。
  “小马哥!小马哥,有伪军,伪军来了!”老远就听见少年上气不接下气的喊着。
  “伪军!”一听到有伪军来了,玉米地里的年轻人全停下了手里的锄头,齐刷刷的看向跑过来的那个少年。
  民兵里带头的那个小伙子走出玉米地,道:“阿毛,慢点说,怎么回事?!”
  “有十几个伪军下乡刮地皮来了,刚从陈村出来,朝咱们庄来了!还有十里地的样子,全是三新大盖,崭新的。”少年急奔到玉米地边上,脸色累的通红。
  语气中,伪军十几个人好像不是很重要的,反而伪军背着的三八步枪才是重点。
  “有生意上门了,阿毛,去叫齐村里的弟兄,操上家伙,再找隔壁村的弟兄们一起来,凑上五十来人,让这些黑狗有来无回!”叫小马哥的青年民兵道,附近敌人据点里的伪军居然聪明起来了,懂得利用乡亲们都去张岗看戏,村里没多少人的空当,趁机跑出来揩油占便宜。
  “老王头,去看戏吧,咱们这边的戏也快开演了!”马哥挥手,一伙民兵立刻跟着他去了。
  一支伪军小队毫无队形地出现在了马庄外的小山梁上,有几个伪军甚至手抓着几只捆住腿咯咯乱叫的鸡,大模大样向着村子里来。
  村外的庄稼地里,在高粱和玉米的青嫩枝叶遮掩下,马庄和附近几个村子的民兵们都集结在一起,目光炯炯地死盯着越来越近的伪军小队,民兵们的目光多半都集中在伪军们身上背的油黑发亮的三八枪。
  “奶奶的,大肥羊啊!”马庄民兵队长扒下头上的八路军军帽,像狼看羊羔的贪婪目光在伪军队伍里上下扫视着,这帮狗日的装备可真好,自己这儿几个村的民兵们手里拿得出手的武器也就不过两支七九式和四支三八枪,剩下的就是鸟枪火铳之类的,这四支三八枪还是前阵子白洋淀游击队友情赞助的。
  呯!呯!呯!
  庄稼里猛然暴发出一阵乱枪,登时几个伪军胡乱挥舞着胳膊扑倒在地,剩下的伪军脸色大变,掉头就跑。
  “追!”马村民兵队长手一挥,到嘴的肥肉哪有放过之理,伪军也就一些软骨头,他们这些民兵人多势众足以对付了。
  五十多个民兵喊杀着拉开一窝蜂冲向伪军们逃跑翻过的小山梁。
  伪军消失的小山梁后突然晃出一面日本小太阳旗,紧接着整道山梁上冒出无数泛着寒光的刺刀群,然后迅速显出一大片日本兵的身影。
  “我的娘咧!”刚冲出庄稼地民兵们吓得魂都快没了,一眨眼老母鸡变鸭,几个伪军翻过小山梁一转眼就变出一大群日本兵,这简直是太荒唐了,大变活人也没这么离谱的。
  黑压压的一大片穿着黄呢子军服的日本士兵,拉开了极长的一条线稳稳地推进了这来。
  “鬼子,扫荡!”马庄民兵队长率先回过神来,眼睛都瞪大了一圈,似是蓄足了全身的力气,喊:“跑啊!敌人大扫荡来了!快跑!”
  民兵们都没料到日本人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发动大扫荡,之前一点动静都没有,而眼前出现的大量日军士兵和刺眼的刺刀反光却证明了自己不是在作梦。
  “撒给给!”
  如蝗虫的弹雨冲着民兵们盖头罩过来。
  “跑啊!快通知八路军,快!分散跑!”马庄民兵队长目睹十几个民兵被日军的弹雨无情地击倒在地上,鲜血喷溅,他双眼眦睚欲裂地声嘶力竭地继续吼道。
  每一个幸存下来民兵都抱着唯一一个念头,就是跑,头也不回的跑,没命的跑,去把日本人来扫荡的消息告诉其他人,告诉游击队,告诉八路军,尽可能让乡亲们和队伍做好准备。
  马庄内几十座村宅上都冒起了夹杂着红色火焰的大股黑色浓烟,猪羊牛鸡的惨鸣声,大队日本兵端着三八式步枪涌入村子内,大肆搜刮。
  不甘心陌生人闯进来的几条看家狗没来得及狂吠几声后就被日本兵们枪杀,当然,也有几个倒霉的日本兵被性情阴沉的猛犬扑咬倒,哪怕是中国的狗也没有带孬种的。
  “哟西,就是这样,一个都不要放过!”日军独立混成第7旅团第29大队大队长小川雪松大佐面带得色地架着望远镜看着第29大队的士兵们稳步推进。
  “冈村大人果然是高啊!不愧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金到鸟勋章的中将。”小川大佐对这次扫荡初步推进的效果异常满意,没有一次治安扫荡像这次这样顺利过。
  三月底,在石家庄召开了联队长级的军事会议上,冈村宁次受到由日军人事局长的亲自受勋和嘉奖,这让参加会议的华北日军各部队军官们激动不已,前任华北司令多田长官也未能受此殊荣。
  而同天的会议,冈村宁次趁机布置了四月底的扫荡作战任务。
  在中条山战役后,国军在晋南地区的军事力量大损,空出的地区反而被八路军趁势渗透,而中共反日武装在1941年底秋季第二治安强化作战和1942年初的春季扫荡中表现出来的强势抵抗力量,已经不得不让华北日军重视到这些土八路的威胁性。
  日军的军事压制注意力从1941年底就开始偏移向不断日益成长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因此1942年4月底的作战计划主要目标就是针对晋察冀地区最活跃的八路军。
  早就在谋略着今年作战目标的冈村宁次在1941年底让第17、32、36和41四个师团参加日苏战场,进行实战训练,并于3月底返回,正好赶上大扫荡作战。
  冀中地区是华北重要农业产粮区,1942年初中共八路军各根据地不断爆发的干旱,蝗灾及粮荒,使八路军迫切需要粮食,毫无疑问的可以说,粮食就是八路军的命根,冈村宁次的初步扫荡目标正是冀中地区八路军九分区十分区等最忠实于共产党的老根据地。
  让小川大佐更加佩服的是冈村司令蓄谋已久的新式扫荡策略,在今天已经让他看到初步成效,被称为“撒网”的精细化扫荡战术,以各中队间距近一里距离,多中队并列覆盖整个地区,搜索并将敌人赶入包围圈内,在多次训练后,第29大队内的各个战斗建制已经能够保持一定的默契,能够迅速集中优势兵力,并做出反应。
第二百五十九节
  1942年初,欧洲战场内德军推进入苏联境内正与苏军展开激烈大战,而在亚洲,日本为应合欧洲的法西斯盟友,再次发动了对中国本土抵抗力量的清剿行动,由华北日军突然发动闪电推进式的进攻冀中根据地的消息通过八、九和十分区的电台迅速传遍了陕甘宁和晋察冀两大革命根据地,整个八路军控制区内所有军民们的心立刻紧张起来。
  在历次战斗中,华北日军已经摸透了根据地的情报网络不能深入治安区的特点,在根据地外围一直保持着普通的小规模军事调动迷惑着根据地侦察人员。
  然而在四月底,利用公路和铁路,在离根据地较远地区突然进行大规模穿插调集,利用根据地情报人员在治安区内情报传递慢的时间差,迅速调动110师团,混成第7旅团,混成第9旅团及第26师团等将近七千兵力,针对冀中地区发动闪击战。
  混成第7旅团第29大队大队长小川大佐狞笑着带领着部队如同大网捕鱼一般,对根据地的军民一网通杀,将扫荡过的每一个村子里的老百姓全部抓捕集中出来,梳理出看起来可疑分子不是抓就是杀,甚至有时候仅仅是为了一个看不顺眼的理由就抓起一个人直接枪杀。
  这样的情况,几乎在冀中根据地外围同时发生。
  大扫荡的日军依托,肃宁,河间,无极,定县,衡水和安国等主要县城,对冀中八路军根据地第九和第十分区进行精细化扫荡,力求消灭冀中革命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分区司令部。
  突然出现在根据地老百姓们眼前的日军,气势汹汹地包围了每一个村子,就呼喊着“开会,集合!”的命令,强行把所有的村民集合在村里,架上机枪,由汉奸狗腿子,挨个讯问审查通共分子,同时拉开长长的散兵线逐寸扫过村外隐蔽的抗日干部,在没有防备之下,根据地各级基层干部遭到大量抓捕和屠杀,一夜之间十分区的基层干部层面受到重创,许多民兵武装组织遭到损失。
  察觉到日军突然袭击,在张岗的八路军冀中领导机关迅速转移,并幸运地及时跳出日军的包围圈,使冈村宁次专门为其准备大网的110师团落了个空,待有所反应时,却连八路军冀中领导机关的影子也找不到了,但因为担心内部出现情报泄漏,在有一段时间内,八路军冀中领导机关的电台静默潜伏状态,连八路军总部也无法联系得到。
  “卫子,团部来的急电!你看看!”二营长拉过刚从地里回来的李卫,脸色阴阴地塞给李卫一张纸,纸上签发部门为三团团部,签收单位为二营营部,还额外附注上了传阅人:李卫。
  二营长心头像沉甸甸的压上了一块石头,居然还真让小李子说着了,日本人果真在五月份发动了进攻,而且还真挑得真是时候,再过几个月第一批粮食就要下来了,日本人这一出是又灭人又抢粮连带着抢地盘,连派人种地都省了,“果然够狠!”二营长在心底里恶毒的诅咒着日本人,从年初到现在根据地就一直没有太平过,日子不比当年红军的时候好多少。
  李卫看到二营长递过来的东西,浑身一震,脸上的表情变得和二营长一样,解开折好的纸细细读了起来。
  “五月一日,华北日军发动对冀中地区的大规模突然袭击……望各单位加强戒备,随时参战。”
  日本人还是按照真实历史上发动了进攻,李卫心底一直绷着的筋却松了下来,历史进程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唉,1945年啊,啥时候才能熬到个头,李卫苦恼地摸了摸脑门子。
  日军进攻的主要精力目前都投在了冀中根据地,面对敌人突然袭击和优势兵力精细化攻势,然而冀中平原一望无垠的地形不比山西太行山的复杂山地,冀中抗日武装只能一而再的不断转移,试图跳出日军重重叠叠的包围圈,但日军的密集化扫荡策略仍使不少抗日武装遭受到重损,甚至全军覆没。
  短短十余日,本已被日军采用据点包围战术蚕食的八路军第十分区已然全数沦陷,各地抗日队伍失去了冀中八路军领导机关的指挥,不得不面临着各自为战的艰苦局面,相当多的根据地群众被躲避日军毒手,不得不躲向日军治安区。
  冀中地区八分区和七分区八路军主力部队迅速开展反击行动,为协助日军扫荡地区内的抗日武装力量转移,第七区17团发动针对定县及平汉铁路线的破击战,炸毁桥梁,铁路,及公路施,以求吸引日军扫荡主力,减轻冀中地区的压力。
  奉八路军总部急令的新四旅急援十分区,协助冀中军区司令部转移,山东纵队与其他各战区部队分别向日军各个主要占领区发动进攻,全力侧应冀中平原反扫荡。
  由冀中地区的日军大扫荡如同一把火点燃了一堆炮仗,引发了华北日军与八路军的一片混战,几乎双方都竭尽全力攻击对方要害,以期望吸引对方主力回援。
  辽县附近山区各条要道口,辽县游击队的战士们全副武装地监视着通向太行山根据地的各条要道。
  一支三千多人,身着灰色军装的军队踏着雨后的泥泞全速行军,闪亮的刺刀不时的折出道道寒光,整支队伍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每一个都紧紧地跟在前面的人背后,山路上只听到密集且整齐的踏步声。
  “站住!哪部分的!?”在路旁险要处,辽县游击队二中队排长周燕从临时掩体里蹦了出来,平端着一挺轻机枪瞄准了面前的队伍。
  自从去年初反扫荡回来,再历经几次协助大部队作战后,周燕同志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女兵升任辽县游击队二中队的排长,手里捷克式轻机枪更是代表了她带领全排的火力重心,真不知道这个应该是秀秀气气在家绣花做饭的女孩却是不爱红妆爱武装,一副生猛无比的样子硬生生端着杀气腾腾的捷克式机枪站在了路口关卡的掩体上。
  行军中的队伍猛地一个急刹车,看见一挺机轻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着自己,前面的部队立刻散开,齐刷刷的拉枪栓上膛与周燕对峙起来,但却是没有一个人喊出声来,从头至尾只有周燕喊了一声,路边上却是散发着诡异的平静。
  行军队伍里过了一会儿散开一条通道,一个年轻人骑着高头大洋马从队伍里挤了出来。
  眼神有些怪怪地上下打量了周燕一番,年轻人嘿嘿笑了一声道:“小丫头,叫啥名儿啊?小模样蛮俊的嘛!有空陪哥哥聊聊不!?”同时翻身下马走了过来。
  周燕凤眼一瞪,小麦色却细嫩的脸上依然保持着严肃道:“少废话,哪儿部分的,再不说,我们就开枪了!”上头一命令下来,各地区游击队严把各种关卡,防止日军趁虚而入。
  “哟!还是个小辣椒!别,别开枪,哥哥逗你玩儿哪,你不是问咱哪部分的嘛,哥哥就告诉你嘛,我们是二分区28团的。”年轻人骨溜溜直转地眼睛死盯着周燕的猛看。
  “看什么看,把证件拿出来?”周燕对这个看自己的目光很无礼的年轻人感觉说不出来厌烦,只是听得对方说是28团的,这才稍稍放下心来,28团是隶属于二分区129师所辖,还算得上是一支有名的主力部队。
  “俺叫段诚,小妹妹,我的名字可是告诉你了,你的呢,我可是真心想和你交个朋友!”段诚笑嘻嘻递过来一个信封,趁机想在周燕手上揩油,却被周燕轻轻一抖手,闪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3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