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315

  频繁的战斗,新兵们的成长是很明显的,原本一些毛燥性格在不断的实战中慢慢消失了,战场是最能磨练人的地方,李卫和范国文眼见着这些原本素质极差的新兵蛋子在短时期内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八路军战士,其中的成就感是极其强烈的,想当初,他们可是熬了一年多的时间才从新兵磨成在战场上表现如鱼得水的老兵。
  由于日军的主力的大举进犯,造成许多村庄的群众被迫转移,李卫他们经过当地村落时经常发现许多村子早已是人去屋空,坚壁清野,这对试练排的补给造成了困难,没有了热炕头和热饭,有时李卫等人也要不得不啃几天冷食。
  在经过与敌人大队短暂的火力接触后,作为临时排长的范国文循着简陋的地图和指北针带着队伍迅速转移,脱出日军的攻击范围,敌人的炮弹几乎是盯着他们的脚后跟不断砸落,炸起的冻土和雪泥满天飞舞,试练排的战士们有些狼狈的延着复杂的地形一路狂奔,这一番折腾的起因,仅仅是为了他们刚刚从日本鬼子那里抢一大袋米和一箱子肉罐头。
  日本人这个运输大队工的工作还是不得不说是非常到位的,让八路军试练排的弟兄们连后勤补给都省了。
  气喘吁吁跑出二十里地,李卫他们才缓了一下来,放慢了步子减速,试练排才二十几号人,日军若是想从复杂的丘陵地带中找到他们这么点人,几乎是大海捞针,如果分散兵力撒网,恐怕更会让根据地的地方武装给趁机分割歼灭,正是因为如此,李卫他们才屡屡有恃无恐的找日军的麻烦。
  在做好掩饰踪迹,确认甩脱敌人的工作后,试练排转向东行进了十余里地,发现了一个村落。
  这里比较接近日军控制区,一般来说群众觉悟并不像根据地内那么高,但如果能做好安全工作的话,还是能够落落脚的,在野外风餐露宿这么多日子,战士们已经很久没有吃上一碗热汤了,急切地需要一个温暖的炕头好好休息一下。
  前方是一个接近日军封锁线的村子,李卫他们提高了警觉,自动摆开散兵线,两挺轻机枪负责左右两翼,形成一个小型防守反击阵形,向村子靠了过去。
  在眼下缺乏群众情报线劫持的情况下,谁也不敢保证前面是不是有一个陷阱在等待着他们,战争中无所不用极其的手段几乎是屡见不鲜。
  在去年反扫荡地时候,李卫吃过棒棒队的亏,他格外提高了警惕,炼神诀真气默默提高了感官的感知能力,仔细分辨着任何一丝可疑的风吹草动,不可否认,日军和伪军中也有少数的可怕对手存在,李卫也不怕掉以轻心。
  沙!
  右前方路边发出近乎极细微地草枝磨擦地声音,李卫的耳朵立刻捕捉到了这一丝异样,面色一变,手一动,摆出结阵防御的手势。
  几乎被二营默认为标准战术手语的动作,立刻得到了反应,所有的战士迅速小心谨慎地靠拢,配合地形,结成一个不大的防御战斗队形,子弹齐齐上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扫视着周围有任何异样的地方。
  李卫默然地制止了两个老兵向他靠拢,自己独自一人向声音响起的地方走去,同时一手拔出格斗刺准备着,对他来说,使用格斗刺的反应效率比用枪更快。
  在修罗战场上磨练出来的冷酷心境,还是对未知的威胁产生几分异动,李卫屏放缓呼吸,走近路边,同时全神贯注的感知周围的动静。
  拨开路边枯死的草枝藤条,李卫感觉已经接近了目标,似乎已经能够听到了面前看似凌乱的草堆中微微的呼吸声。
  再侧耳倾听了一会儿,李卫像是分辨出了什么,表情略放松了下来,把步扳机保险锁定背到身后,格斗刺带着轻微的呼啸左右挥动,附近的草藤碎枝纷纷断裂,清出一条路来。
  扒开有些可疑的草堆,尽管有心理准备,李卫还是楞住了。
  一个满身脏乱不堪,一根红绳胡乱扎着小辫的小女孩带着疲惫的目光楞楞地看着李卫,只有大大的眼睛中带着一丝绝望还能显示着她还是一个活物,她的身后还小手冻得通红,身上只有单薄的破衣服,脚上没有鞋子,脚背上满是带着血丝的冻疮。
  在小女孩的背后还有一个年纪更小的男孩,瞪着大大的眼睛,有几分稚气的望着李卫,男孩手里还抱着一个幼儿,营养不良和寒冷使本应红润的脸上却是一片枯瘦,闭着眼睛奄奄一息的模样。
  三个孩子像是被吓傻了一般,一动不动,小女孩把小男孩和幼儿像老母鸡护小鸡般紧紧护在身后,异常紧张的死盯着李卫,不知道是因为害怕还是寒冷,小身躯微微颤抖着。
  李卫没有说话,扔下格斗刺和步枪,解开大衣扣子,脱下棉衣,把三个孩子紧紧裹在一起,轻轻说了一句:“别怕,我们是八路军!”
  也许是被压抑了很久,如同找到了亲人般,小男孩一咧嘴,声音嘶哑地哭嚎起来,泪珠儿不住的涌出来,小女孩也是紧咬着嘴唇,溢出两行泪水,开始抽泣起来。
  “国文?!找个营地,赶紧煮点粥!”李卫转过身对着不远处还紧张待阵的战友们喊道。
  试练排的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就地刨了个坑,架起了小锅,挖了几铲雪,解开刚抢来的米袋子,煮起粥来。
  两个战士也各自脱下棉大衣,把三个孩子紧紧的裹住,安置在临时营地内。
  有了火堆的温暖,三个孩子的脸色好了些,小男孩和小女孩一脸饥渴的眼神直勾勾的盯向冒着泡得白粥。
  李卫和范国文盛上两碗递到了两个孩子面前,小女孩向两人投以感激的目光,立刻和小男孩顾不得烫抱着碗一边吹着凉气儿一边小口小口的喝着。
  那个幼儿在闻到米汤的香气后,原本无力合着的眼睛睁了开来,急切咽着八路军战士喂过来的稀粥。
  三个孩子像是饿了许久的样子,李卫他们不断提醒着他们悠着点喝。
  “慢着点儿,先垫垫肚子,这会儿吃得太饱会伤身的,剩下的晚上再吃。”李卫有些红着眼眶道,刚才试练排的战士们已经探察过附近的村子,早已是空无一人,真难以想像在这样的天寒地冻,无衣无食的情况下,这三个孩子是怎么熬下来的,看着他们营养不良的样子,李卫就想到以前总在电视上看得非洲难民的模样出现在自己同族百姓身上,他的心里就不太好受。
  试练排都是有经验的人,没有让这三个孩子完全吃饱,只是给了他们半饱的份量,长久饥饿的人如果暴食,恐怕将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
  “谢谢叔叔!”小女孩满脸还是“我还要”的神色,不舍的放下了碗。
  “叫我哥哥!我可没那么老!”李卫脸上露出温和笑意,“小弟弟,小妹妹,你叫啥名儿!”
  “哥哥,俺叫萧静!这是俺弟弟,萧阳!”小女孩拉着小男孩,一副蛮懂事的样子。
  “你们家大人呢?!”李卫不敢想像谁会这么无情地把这么三个乖巧可爱的孩子给抛弃在荒天野地里。
  小姑娘萧静眼睛一红,脸色凄然道:“几天前日本人突然打了过来,村里人立刻就逃了,日本人来得太快,我与弟弟和家里人被冲散了,那个是村子二奶奶家的孙子宝宝。”她指了指那个幼儿,接着道:“不少村里人被日本人给抓走了,俺们不敢回村子去,只好躲在村子外面,因为怕日本人来抓,只好这么躲着,我和弟弟,已三天没吃的,渴了饿了只好抓了一把雪吃。”
  像是想起了饥寒交迫的回忆,小姑娘的泪水又不住在眼眶里打着转。
  “姐姐,我想爹爹!”小男孩萧阳同时想起了家里人,又哭了起来。
  李卫几乎能够想像地到,四处是狗日的日本鬼子大肆搜捕中国百姓,这三个可怜的孩子像受惊的兔子一样无助地躲藏着,没有吃没有喝,默默地等着冻饿而亡。
  “妈的,狗日的鬼子。”李卫和范国文齐齐低声骂道。
  “四班长,你带几个弟兄在村子周围继续找找,看看还有没有藏着的乡亲们!”李卫还是不放心会有幸存的乡亲们仍在困境中挣扎着。
第二百四十八节
  四排长带几个战士在村落周围仔细地扫了一圈,再也没发现躲在附近的老百姓,恐怕这三个小孩子是唯一不知情被遗忘在这里的村民了。
  试练排开始下一步行动,追寻那些已经转移走的老百姓们,尽快把这三个孩子送回亲人身边。
  同时试练排开始了新课程:搜寻解救任务。
  三个孩子在用棉大衣包裹住后分别由李卫等几个战士背负,在路上,孩子们在有八路军的保护下,他们像是得到了亲人庇护般的安下心来,压抑了很久的疲惫很快让他们深入了梦乡。
  虽然身着单衣,李卫却没被寒风冻僵,体内运转不息的炼神诀真气令他寒暑不侵,生命在于运动,背着小女孩跟着队伍前进,倒也不觉得寒冷。
  追寻着转移老百姓们留下的踪迹,试练排的战士们同时还发现了敌人踪迹,普通老百姓并不是专业的匿踪专家,拖家带口的,没什么组织性纪律性的逃命,让一股人数约百余人的敌人很轻易地发现并盯上了这些结队躲避战火的村民们。
  用军刺撩拔着雪地上留下的日军大头皮鞋印迹,范国文抬头看了看隐隐约约的小路,道:“螳螂捕蝉,就看看咱黄雀在后吧。”
  依据路上留下的蛛丝马迹,试练排很快找准了村民们离开的方向,并发现有一处有村民们与日军士兵混杂的脚印,还发现三八式步枪弹弹壳与血迹,说明逃离的群众很有可能已经落入日军的手中。
  在已经发现日军士兵后,李卫和范国文等几个老兵对试练排的作了任务分工,三个小孩转给新兵们照顾,所幸的是乱世当中穷人家的孩子心理比较早熟,几个孩子没有现代小孩的那种娇气稚气,大小三个都很是听话懂事的不哭也不闹,乖乖的让新兵背着。
  为避免在与敌人突然遭遇时出现被动,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作为前哨侦察兵,与后方主力保持了五十余米的距离,一旦发现敌人,在后方的范国文等枪法精准的神射手能迅速给予火力支援。
  天色渐黑,李卫他们已经感觉到快接近了日军,越发小心谨慎,安置在队伍最后的三个孩子,直接用战士们用身体捂温的肉罐头喂饱,这可是只有三个小孩才能有的特殊待遇,这些可长期保存的罐头属于特殊战备品,都将会被带回三团作为特殊食品保存起来的,仅供伤病员及特殊人员享用,罐装肉的特殊肉香味儿都让所有的战士甚至包括李卫都情不自禁咽了口口水,但想想这些食物来之不易,也仅限于在脑海里意淫一下而己。
  别看三个小鬼头个头不大,但是饭量着实惊人,两个大罐头见了底才勉强让他们抹着小嘴,仍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说实在的也难怪,三个小孩饿太久了,见了吃的就跟饿死鬼投胎似的。
  “注意!有情况!”李卫敏锐的听觉听到了前方侦察人员学着猫头鹰的叫声,冬天可供选择的鸟叫声并不多,如果像电视上三毛从军记的学布谷鸟叫声,估计立马会招来一顿三八枪弹。
  范国文架起望远镜,看着前面侦察兵朝着自己方向做的手语,道:“前面一百米处发现有人在生火,好像是在扎营,大概一个小队的日军和一个小队的伪军,普通老百姓大概两百多人,有老百姓受伤了。”
  因为战争,根据地一向缺人,不论是战斗人员补充还是生产人员,在日军反复的大扫荡过程中,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人力资源基础还是非常薄弱的,日军所采取的囚笼政策隔离根据地,再通过人圈、无人区、维持会等种种手段欲将八路军等抗日力量从人民群众中剥离出来,避免自己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因此在老百姓人口资源的争夺上,不论是八路军还是日军,都是不遗余力的。
  “看来,骨头不太好啃啊。”李卫摸着自己被剃得平平的大光头,满脸苦恼,又是敌人,又是老百姓,枪一响起来,肯定是敌我大乱,弄不好会误伤群众,这种情况下,也就只有范国文这个神射手能够发挥作用,但一百VS一人局面肯定是一面倒,这仗根本没法儿打。
  萧静和萧阳两个小鬼听到发现亲人消息,立刻兴奋的两眼发亮,连忙让边上的战士捂住了嘴,手指放到嘴前嘘声安静。
  两个小孩也知道事关重大,不能惊动敌人,也是立刻捂住自己的嘴,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两双圆溜溜的眼睛中跳动着激动的光彩。
  一个小时后,前面侦察的老兵在仔细侦察了一圈后,悄悄返回与李卫他们汇合。
  借着雪地反射地星光和月光,李卫他们围坐在一起,在地面上用石头和沙土布成敌人野营地的地形图。
  被劫持的村民被伪军小队和几个日军士兵分成六个方向滴水不漏的围在中间,剩下的日本兵则是在外围设了三个警戒哨,其他的日本兵凑在一起弄晚饭。
  “大家听好,这次的战斗主要方针是偷袭,我准备从北面摸掉敌人看守兵力,打开一个口子,悄悄将老百姓接出来,陈班长,你带上汤少明和丁弘跟着我,作为接应。”李卫看向一个皮肤微黑的老兵道,老陈是老三团留下来的老红军战士之一,同时也是三连三排二班的班长,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四班长!你带上三个人,带一挺轻机枪,在南面盯住日军小队主要人员,如果一旦打起,尽可能的消灭南边位置的敌人,国文,你带上两个枪法最好的,在东北角负责狙击,为其他人提供火力支援。”李卫确定趁着敌人昏昏入睡时动手,“留下两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和物资到南面三百米外的林子里,如果情况不妙,先带着孩子们回三团,其他的人全部子弹上膛负责瞄准外围位置的敌人,如果发生战斗,争取第一时间尽可能的击毙最具威胁的目标,建议把日本鬼子优先搞定,伪军战斗力差,可以作为第二目标。”
  试练排的组成成份比较杂,有三个班长,老兵都是传帮带经验比较丰富的战士,新兵多是原本战斗素质最弱的或心理上有缺陷的战士,在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已经能够非常默契的相互配合,战斗力已和试练排组建前是今非昔比,这也是李卫能够倚仗着与敌人两个小队近百号人干上的最大信心。
  劫持村民们的敌人当中,一百来号敌人,相当于试练排兵力的四倍多,这仗如果要想打得好,可真是要费一番心血,对李卫他们来说最具威胁的其实还是那一小队日本士兵,不过有心算无心,有备算无备,胜负还得看双方士兵在战场上的基本素质表现。
  听了李卫的方案,范国文点点头,再看了看左右的人,道:“都听明白了吗?!”他这个临时排长的主要职责就是基本战斗素质的领导任务,而实战安排,还多是以李卫等几个班长和老兵们的意见为主,毕竟他这个神枪手并不擅长像李卫这类的实际接触性战斗。
  “明白!”所有的人应道,各人在思考好自己的作战目标后,心中都有了一个底。
  “好,检查武器,备弹,需要补充的赶紧补充,吃点东西,然后分头进入作战位置。”李卫看了看手表上的夜光指光,此时已是晚上七点多根据人体的疲劳程度,后半夜才是真正动手的时候。
  月黑风高杀人夜,为试练排的战士们解救村民们的行动提供了最佳的掩护,一个小时后,试练排所有的战士都进入了作战位置。
  李卫握着格斗刺,扣出星尘梭,静静地观望着目标营地,虽然默认的发动时间是在凌晨,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在行动中随时会出现意外的最佳时机,李卫并傻等着错过最好的机会。
  他只感到遗憾的是没有把轻型战斗钢弩带出来,眼下黄涯洞兵工厂并没有能力生产出枪用消音器,钢弩简直是当前最佳的偷袭利器。
  敌人营地内的几堆篝火前都挤满了人,北方冬季的寒气几乎能够侵彻入骨,被劫持住的村民们默默的挤在一起,互相依靠身体取暖,无言的忍受着饥饿,面对日本士兵和伪军狗腿子步枪上长长的刺刀,在付出几个年轻人冲动的鲜血后,他们只能期盼着老天爷能开眼能够解救他们一村老小。
  不知为何,日军小队那里忽然起了争吵,随即两三个士兵扔下枪,当即打成一团,其他的日本兵像是看惯了似的,没有人上去劝架,反而还不时的喊着助威,附近的伪军士兵也是饶有兴趣的看起了真人PK,在日军小队里私底下的打架几乎是稀松平常,长官们并不常制止,在所有人眼里,战士间打架甚至也是一种保持士兵凶悍的方法。
  “嘿,狗咬狗!”李卫和被围住的村民们是一个心思。
  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日军士兵间的开架吸引住了时,李卫动了,悄悄的摸了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3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