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章(校对)第3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427

  张野听了,却是兴奋之色一闪而过,又转为满腔恨意:“总有一日,孩儿要向这胡人复仇!”
  张氏不由担忧道:“此去能平安,娘就别无所求了,你还是莫要再想着上沙场立功,老老实实地耕田种地,再娶一房媳妇,比什么都打紧……”
  ……
  “为渊驱鱼,不过如此了!”
  南方,风陵港。
  段玉来此,见着大批庆人南逃,不由满足地叹息一声。
  胡人在北方名声残暴,大开杀戒,后果就是数万数十万北人南逃。
  虽然对于北方而言是悲剧,但对于南方而言,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不仅能汲取北方更为先进的技术与文化,更可获得大量精壮人口与财富。
  在这个时代,能远行的,要么有钱,要么足够精壮,否则这千里迢迢,就是不折不扣的死亡之路。
  北方的水师几乎就是个悲剧,更何况此时北燕还没彻底灭亡庆国,饮马天河。
  因此,在段玉下命之后,原六郎与李玉龙两个就带着南句与吴越、南楚水师,封锁天河要害,同时尽力向南方运输流民。
  这当然不是无偿的,南方经过战乱,百业凋敝,田地抛荒,正需要大量劳动力来恢复。
  而无法赎身的流民,就只能签订一份三年的无偿劳动契约,成为段玉军屯计划的一员。
  好在契约中,规定三年后他们就可按比例获得田亩收益,十年之后,所耕种田地无偿赠送,总算不是一辈子包身工的命。
  “看来……大计可行,将战场选在江北,纵然一时不利,也有天险可偏安!”
  段玉望着繁忙的港口,维持秩序的大军,不由笑了,旋即神色又转为肃穆。
  若是正常的争霸天下,北方混乱,他已经一统南方,那此时几乎可以称帝,混元宇内也有六七成指望。
  但很明显,正阳道主统帅下的北燕,可不是什么正常的政权。
  甚至,此时若自己被斩首,霸业顷刻间就会崩溃。
  以对方雷劫不灭的传说修为,怎么可能忍得住这个诱惑?
  ‘但是……我此时反倒希望你来了!’
  段玉内视识海,只见五转巅峰的赤金螭虎印周围,还有两道金色符箓,与金印相得益彰,有着能量交互。
  五转金符!
  虽然其制作材料很难获得,但段玉穷搜楚王宫珍藏,还有整个南方,还是凑足了两份的原料,炼制出两张金符!
  一张五转金符,几乎可以肯定灭杀一位呼风唤雨的天师。
  两张齐下,即使正阳道主也不一定能吃得消!
  雷劫对于雷劫不灭的高手而言,就好像一柄刀。
  被刀砍了一次不死,不代表多砍几刀就不会死,更何况,一个人受了刀伤,总得修养一二,才能彻底康复的。
  若正阳道主敢来,那拼着十万大军,还有这蛟龙的气运,段玉也要将其覆灭在此!
  毕竟是主场,有着种种便利。
  一旦杀了此人,北方眨眼可定,自己必能因无上天功而获得晋升!
  这也是段玉为何北巡至此的原因之一!
  ‘以身为饵,毕其功于一役!’
  段玉目光幽幽,回转行宫。
  ……
  深夜。
  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蓦然走来一个道人。
  他丰神俊朗,一举一动间皆带着飘然出尘之气,不似凡俗。
  此时望着风陵港内的万家灯火,眉头轻轻蹙起。
  手中,一张黄色书页嗡鸣着,忽然裂开,涌出一丝丝鲜血。
  “心血来潮,再加地书示警?”
  正阳道主望着行宫方向,喃喃一声:“未至传说,却有威胁传说之能么?果然有趣,不愧是天机的最大变数!”
  他转身,融化在清辉的月色中,四周寂寥,没有一人知道他曾经来此。
第二百九十七章
北伐
  北民南下,来的不仅是地主富户,更有庆国朝廷的使者。
  在风陵渡的行宫之内,段玉与秦飞鱼一起,召见庆国来使,神色都有些怪异。
  特别是秦飞鱼,几乎是看着段玉做到庆国的巡城银章,现在又见连庆王派了使者过来,滋味实在复杂难言。
  “臣崔禄,拜见荆王千岁!”
  崔禄毕恭毕敬地行礼,面白无须,身材肥胖,一看就是养尊处优之人。
  事实上,此人不仅精通琴棋书画,善于言谈,还是庆国的王室。
  作为这次出行的使者,自然也是清楚荆王之前身份的,甚至当初段玉威震庆都之时,他就有所耳闻,却一点都没有尴尬之色,仿佛将这一切选择性遗忘了,一板一眼地行礼。
  “平身!”
  段玉摆摆手,命人接过递上来的国书,扫了一眼,顿时笑了:“崔山向孤求援?”
  “胡人势大,我王为神州气数,愤而抗击,纵败也非战之罪,庆国百战之军仍在!庆国与荆国,实是一衣带水,唇齿相依!今庆国大难,来日荆国又岂能逃?还请速速发兵助之!”崔禄不卑不亢地说着:“若荆王想隔岸观火,我主大不了降了胡人!”
  “果是能言善辩之使臣,唇齿如刀啊!”
  段玉端坐不动,赞了一句。
  越是色厉内茬,没有底牌与自信者,谈判时就越是喜欢虚张声势,甚至疯狂欺诈,这道理他早就明白。
  此时面色淡薄,望着崔禄表演,顿时就令气氛一滞。
  片刻之后,段玉才说着:“若庆王降胡,那便是千古罪人,未来必被丹青史书铁笔记载,遗臭万年!”
  崔禄默然不语。
  降胡,这实在是最坏的出路,更何况,庆国与北燕仇深似海,没有多少和解余地。
  否则,之前打成尸山血海,岂不都成了笑话?
  纵然崔山肯降,北燕也不一定肯要呢,正如段玉不要南楚王室,让岳超代他干了脏活一般,北燕要占领庆国,怎么能容忍庆君存活?
  正是知晓这些,又对北方实在绝望,崔山才不得不向南方求援。
  对于他而言,这简直是耻辱中的耻辱!
  实际上,段玉见到庆国的使者,倒是对崔山刮目相看了。
  此人做了这么多年王者,算是历练出来,颇有几分勾践忍胯下之辱的味道。
  对段玉而言,崔山都肯折节求援,他又怎么会纠结于过去之事?
  纵然是之前,也是自己占了便宜,而崔山狠狠吃了一个闷亏。
  面对失败者,胜利者还是很有风度的。
  因此就道:“孤有意统一天下,必然北伐,不知庆国国君准备如何?”
  得南而望北,是最正常的事情,崔禄没有什么意外,但身躯还是不由一颤:“小臣……小臣……”
  北有胡人南下,南有荆王北伐,庆国此时绝对已经到了生死之局!
  更为悲催的是,根本没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
  这就是地处中原,四战之地的悲哀!
  历来天下大乱,枭雄王者都是占据四方一角,后方无忧,方可兴起,再窥视中原,是同样的道理。
  中原虽然四通八达,但一乱战,立即处处烽烟,连一处安稳的后方都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