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7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3/735

  弓箭手们刚射出一箭,根本不看结果如何,立刻抽箭再射,因为留给他们的时间非常紧迫。
  麦嘉基德斯,克里特人,由于在去年的第一届戴奥尼亚运动会中获得射箭冠军,戴奥尼亚军务部向其发出邀请,他经过反复考虑,最终决定加入戴奥尼亚,经过戴弗斯国王的特批,他只需要在军中服役三年,就可以成为正式公民。
  这个消息经图里伊市政厅有意对外宣扬之后,引起了各盟邦民众的热议,运动员们更是摩拳擦掌、积极训练,准备在第2届戴奥尼亚运动会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以期得到戴奥尼亚国王的青睐,但戴奥尼亚运动会和其他希腊运动会一样,也是4年一届,时间还较漫长。
  麦嘉基德斯移民到图里伊之后,暂时住在军营,一边接受军事训练,一边也协助军训官训练和提高新兵们射箭技能。
  轻步兵尤其是弓箭手更多的是依赖个人技艺,在传统的希腊军阵中弓箭手没有什么特别的战术,更多的是凭借自己的个人技艺,但是戴奥尼亚军队不同,对弓箭手的战术能力要求比较高,麦嘉基德斯进入军营才半年,刚刚熟悉轻步兵战术就遇上了这场战争,图里伊军营原本没想征召他,但他为了立军功、早日成为正式公民,一再请求。考虑到他惊人的射艺,第一军团轻步兵大队长还是将他招入,成为一名普通的士兵。
  此刻麦嘉基德斯跟随队友们跑到阵列前方,看到风驰电掣的战车冲开尘雾,气势汹汹的向他们冲来,士兵们纷纷射出手中的箭矢。他虽然是第1次经历这样气势宏大的场面,但他天生大心脏,不然也不会在首届戴奥尼亚运动会上战胜诸多强手,夺得射箭比赛冠军,他没有马上放箭,而是迅速平复呼吸,一边看清前方战车的位置,一边稍作瞄准,然后才松开弓弦。
  作为波斯军队用来冲阵的主要武器,波斯人当然知道镰刀战车目标过大,易受远程攻击,所以不但给驮车的战马罩上了甲衣,而且车上的弩手和射手也都穿戴甲胄。不少箭矢虽然射中了战马,但被甲衣所挡,并未造成致命伤,相反在弩手的急切鞭打下,悲鸣着加速前奔。
  就在这时,麦嘉基德斯射出的箭不偏不倚的穿透了战马没有被甲衣覆盖的头部,狂奔的战马突然栽倒,整个战车由于惯性倒翻过来,车上的弩手和射手被抛向了半空,惨叫着砸向麦嘉基德斯所在的地方。
  麦嘉基德斯和队友们急忙闪避。
  “小心!战车!战车!!……”后面的士兵惊恐的叫喊声让麦嘉基德斯慌忙扭头,只见不远处有一辆战车没有直线往前奔,而是横着向他们冲来。
  距离已经很近,麦嘉基德斯连滚带爬的躲开了,但也有士兵躲闪不及,一条腿不幸被车轴上闪动的一片白光擦中,旋即被绞成几段,倒在地上哀嚎。
  周围的士兵们见此惨相,无不心惊。
  麦嘉基德斯这时才发现这辆战车上的驭手、射手都已中箭倒伏。
  当他和队友们将弓箭对准战马时,这两匹受惊的战马似乎感觉到了危险,驮着战车惊慌的往回跑,“砰”的一声震响,竟然与一辆己方的战车迎面相撞。
  在战马的悲鸣声中,麦嘉基德斯他们却松了口气。
  和站在原地射箭的队友们相比,轻步兵大队中的标枪手们冲出阵列之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加速向前。
  当距离缓缓跑来的战象时只有几十米时,他们冒着被战象背上的弓手射中的危险,奋力投出手中的标枪。
  战象的皮肤坚韧厚实,箭矢难以穿透,因此波斯人没有为其披上甲衣,但是波斯人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蔑视的戴奥尼亚人不但不畏惧这个庞然大物,而且还主动上前迎战,几十、上百根重标枪集中攒射一头战象,却是足以威胁到战象的生命。
  对戴奥尼亚轻步兵来说,战象体形庞大、速度不快,比奔驰中的战车更容易对付。
  一头头战象很快就被射成了刺猬。
  这些战象虽然经过专门的训练,但其温和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感觉到了前方的危险,纷纷掉头往回跑,完全不听从象夫的指令。只有少数大象因为疼痛而发狂,加速向前,然后在标枪手一轮又一轮的投掷中,悲鸣着倒下。
  当轻步兵们冲上去之后,军团士兵们没有放松警戒,身为分队长的阿尔西尼斯甚至跑到最前列,紧张的凝望着前方的战况。
  看到前方一辆战车闯过轻步兵的封锁线后,直奔方阵冲来,他急切的高喊:“闪避!闪避!”
  由于戴奥尼亚军阵是松散的棋盘格阵列,有足够的空隙供士兵们去闪转腾挪。疾奔而来的波斯战车由于惯性很难拐弯,只能顺着戴奥尼亚士兵迅速让出的通道前进,戴奥尼亚士兵趁机从两侧用刺枪攻击战车,杀伤驮马与驭手。
第二百六十三章
塔波萨库斯大会战(五)
  波斯镰刀战车虽然是可怕的冲阵利器,但是在戴奥尼亚军队早有准备的战术面前,不是被轻步兵射杀,就是被军团士兵消灭,给戴奥尼亚军阵造成的伤害极其轻微。
  由于战车、战象在前进中掀起的漫天尘雾,几百米外的阿尔塔薛西斯和特瑞巴苏斯根本看不见对面的战况,而进攻一旦发动,就必须依照事先拟定的计划继续执行,所以在战车、战象出动后不久,波斯王就派出了中路前列的3000名甲骑,希望他们能紧随战车、战象的冲击、彻底攻破戴奥尼亚军阵。
  波斯的不死军不只有步兵,也包括战车和骑兵,而这3000甲骑就是不死军的一部分,他们是庞大的波斯骑兵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乘坐的也是最强壮高大的战马,战马罩有甲衣,骑兵穿戴全套皮甲,手持波斯长马刀,另外还配备双刃手斧和弓箭。在不死军的传统战术中,该骑兵队就是继战车队之后对敌阵发起第2轮冲击,往往不待步兵出阵就能够击溃敌人,这一次他们也希望能够故伎重演。
  在波斯王发出命令之后,骑兵队就以横贯整个中路前列的三列横阵开始慢跑前进(之所以没有采取密集的菱形阵列,特瑞巴苏斯考虑到战车、战象的冲击一定已经对戴奥尼亚军阵造成了破坏,骑兵的冲阵所受的阻碍并不大,因此要尽量增大骑兵队的攻击范围,对戴奥尼亚的阵列造成更大面积的破坏,使其难以恢复,让接下来步兵的冲锋彻底的击溃戴奥尼亚军阵的中路)。
  然而,骑兵队刚出发没多久就遇到了一些麻烦,他们迎头撞上了逃回的战象,这些因受伤而变得敏感易怒的庞然大物见波斯骑兵向他们冲来,以为对其不利,于是愤怒的甩动长鼻、大肆践踏冲撞,扰乱了骑兵队的冲锋阵型,然后怒红了眼的战象们又大踏步的冲向前方的波斯步兵军阵,在象背上的象夫不得不忍痛将长长的铁钉打进战象的大脑,让其在悲鸣中猝然倒地。
  也有极少数的战象在失控的奔跑中甩掉了背上的象夫,直直的撞进了密集的步兵阵列,引起一阵骚乱。
  阿尔塔薛西斯目睹这一情形,感到有些不安:“特瑞巴苏斯,这是怎么回事?!”
  特瑞巴苏斯没敢直接回应,而是急切的提醒道:“大王,不死骑兵已经出动,该发起全面的进攻了!”
  “现在?”这本是已经拟定好的计划,但事到临头,阿尔塔薛西斯又显得有点犹豫了。
  阿尔塔薛西斯的犹豫并没有让特瑞巴苏斯感到不满,相反他为波斯王的注意力被转移而感到庆幸,多次率兵出征的他知道战象最大的缺点就是难以控制,以往冲撞自家军阵的事也时有发生,只是从未像今天的大战这样有如此之多,此刻他已来不及细想其中的原因,只是大声的催促道:“战车、战象和骑兵已经相继对戴奥尼亚中路军阵发起了冲击,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发起全面进攻,彻底的击溃对面的敌人!”
  特瑞巴苏斯的话暂时驱散阿尔塔薛西斯心中再次升起的阴霾,他振作起精神,点了点头。
  听到高亢的军号声,看到从前方奔驰而过的波斯传令兵在不停的叫喊,雷米深吸了口气,他知道决定自己部族生死存亡的重要时刻终于要到来了,骤然沉重的心情中夹杂着几分释然,因为这一段时间他备受煎熬、现在终于要有了结果。
  他回头看了看在后方不断叫嚷着进攻的波斯指挥官,脸上露出了一丝蔑笑。
  在波斯军阵最右翼的前方,正等待得有些不耐烦的马尔多尼奥斯接到了传令兵转达的波斯王的命令,顿时化怒为喜,急不可待的挥动手中的长马刀:“进攻!进攻!……”
  他之所以如此兴奋,不仅是因为他不仅是戈布里亚斯的子孙,也是指挥了普拉提亚会战的波斯军队统帅马多尼奥斯的子孙,马多尼奥斯英勇战死在沙场,可因为普拉蒂亚会战的失败,使其倍受波斯贵族们的批评,从而也影响到了整个家族的声誉。马尔多尼奥斯已经决定要在这次的会战中立下首功,洗刷家族的污名。
  ……
  不死骑兵队的横阵很长,十几头战象的回逃所造成的些许混乱根本不足以影响整个队伍的前进,但是接下来几千名戴奥尼亚轻步兵射出的漫天箭雨却给波斯骑兵造成了较大麻烦。
  麦嘉基德斯满意的看到远处的波斯骑兵连人带马滚落地上,刚要抽出第2支箭,耳旁却响起了队官们的叫喊声,但战场上过于嘈杂,让他听不真切,他没有作出反应,但旁边的队友却拉着他,急喊:“撤退!快撤退!”
  麦嘉基德斯被队友拽着往回跑,心有不甘的大声说道:“还有时间,还可以再射一箭!”
  “狗屁!”队友骂道:“重步兵列阵还需要时间呢!”
  麦嘉基德斯哑然,在传统的希腊战斗中轻步兵作为辅助,进攻撤退完全自己做主,而在戴奥尼亚军队中各兵种是需要密切配合的,作为新兵的他还没有完全适应。
  麦嘉基德斯和队友们飞快的逃入步兵阵列,而阿尔西尼斯等队官们则紧张地望着前方,波士骑兵来得很快,距离步兵军阵已经很近了。
  “标枪!”阿尔西尼斯大吼一声,早有准备的军团士兵们奋力掷出手中的标枪。
  这是比之前的箭雨更为可怕的死亡浪潮,波斯骑兵和战马的甲衣被重标枪轻易的穿透,在惨叫和悲鸣声中成片的倒下,同时也阻碍了后面骑兵的前进。
  趁着敌阵混乱的时候,投掷完标枪的后面分队方阵迅速冲上来,和前列的方阵连成了一片,但同时也将一些还未能及时撤到阵列后方的轻步兵堵在了阵列之外。
  幸运的躲过远程攻击的不死骑兵们万万没有想到在经历了战车、战象冲击的戴奥尼亚军阵还能保持得如此完整,虽然吃惊,但作为波斯最精锐、也最勇猛的士兵,已经冲到阵前的他们面对戒备森严的盾阵矛墙,没有丝毫犹豫的继续前冲。
  密集的刺枪虽然戳中了战马,但却无法阻止近千斤的重量在持续的奔跑中所蕴含的巨大动能,在战马的悲鸣声中,“轰!轰!轰!……”的震响持续的响起,伴随着惊呼声,与之正面的士兵们被撞得飞了出去,中路的军阵瞬间出现了一个个的小缺口。
  但可惜的是波斯骑兵队仅有三列横阵,还被箭矢和标枪削弱了不少,在经历这一轮撞击之后,就无法再持续,而波斯的步兵阵列还在前进的半途中,因此戴奥尼亚军团士兵们很快就将这些陷入阵中的不死骑兵消灭。
  “陛下,看起来我们的步兵方阵已经挡住了波斯骑兵的冲击,而且并未有太大的伤亡……暂时不需要动用预备队,将他们替换下来。”一直密切关注中路战况的菲利修斯高兴的大声说道。
  阿明塔斯、埃皮忒尼斯等老将听到这话,纷纷松了口气:他们戎马一生,战争经验极其丰富,但像今天的会战这样,战车、战象、甲骑轮番冲击军阵的惊险场面还从未遭遇过,虽然事先有周密的策划,但心里都捏了一把汗。
  戴弗斯神情平静,一直凝视着前方,在尘雾弥漫的战场上隐隐绰绰的显露出无数的人影。
  “波斯人的步兵上来了,他们两翼的骑兵应该也开始进攻了……”戴弗斯语气平稳的说道,停顿了一下,他问了一句:“我们的投石兵开始攻击了吗?”
  波斯人的全面进攻才刚刚开始,巴里阿利投石兵位于军阵的两翼,距离中路的指挥中心有八九里路,汇报战况的传令兵即使跑得再快,也不可能在瞬间赶到戴弗斯面前。
  菲利修斯一时哑然,倒是旁边的托尔米德反应快:“陛下,请您放心!虽然巴里阿里并入王国之后,巴里阿利公民较少被征召,但他们长年参加伊比利亚军营的训练,和其他兵种的配合完全不存在问题,我相信他们会很好的完成陛下您交给的任务!”
  戴弗斯听完点了点头,悠然的说道:“只要我们再能击溃波斯的骑兵,这场战争我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
  驾!驾!哟!哟!……在各种腔调持续不断的吆喝声中,两翼3万多名骑兵陆续开始前进,犹如漫堤的洪水,其气势远比中路步兵的进攻要可怕。
  望着前方远处一堵滚滚而来的尘墙,第一骑兵军团长库奇乌斯的脸上没有一丝紧张,他还颇有闲暇的回身望了望。
  “450米!……450米!……450米!”戴奥尼亚军阵两端最前列的观察员将波斯骑兵部队与军阵的距离传报给军阵最后方的巴里阿利投石兵,这些士兵除了携带一根投石索和几个铅丸袋,身上没有其他防护,在对面的骑兵出动后,他们就已经在队官的命令下开始甩动投石索。
第二百六十四章
塔波萨库斯大会战(六)
  “放!”在队官们的命令声中,巴里阿利士兵们顺势就将索内的铅丸奋力抛掷出去。
  紧接着,他们又将最小型号的铅丸(根据军务部多次测试,一名优秀的巴利阿里投石兵可以将这种型号的铅丸投出400米左右的距离)放入索兜,再一次挥舞投石索,再一次抛出铅丸,如此往复,没有停歇。
  一枚只有红枣大小的铅丸即使击中人,也无法造成太大伤害,但当这样的铅丸从半空中砸落下来,却给正在起速的波斯混合骑兵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无论是砸在骑兵身上、还是落在战马身上,都极易让其人仰马翻,甚至惨死在后方骑兵的马蹄之下,尤其是跑在最前面的骆驼骑兵被铅丸击中翻倒之后,其庞大的体型更是成为一大障碍,绊倒后方闪避不及的队友。
  两翼的波斯混编奇兵原本就阵型松散,在进攻之后阵型就更为蓬松,各自有长达两里、厚度近一里的阵线,4000枚铅丸分别洒落下来,其实对整个波斯骑兵没造成太大伤亡,但它仿佛在下冰雹似的不断的落下来,从450米到150米,巴里阿利投石兵竟然投掷了5轮,持续的对波斯骑兵造成杀伤,不但让波斯骑兵的阵型变得更为稀疏,也迫使他们整体的前进速度减慢、士气降低。
  “150米!150米!……”当观察员的声音传到投石兵前方的轻步兵时,戴奥尼亚整个军阵两侧的近万名弓箭手几乎同时射出了手中的箭矢。
  与此同时,库奇乌斯大声说道:“接下来该看我们骑兵的了!”
  他身旁的旗标手听到这话,立刻挥动飘扬的军旗,用力向前一指。
  戴奥尼亚骑兵们驱动战马,开始慢跑前进。
  戴奥尼亚骑兵阵型与波斯混编骑兵恰好相反,战马之间相距很近,而且阵型仅有两个横列,因此其长度也将近两里。原本在其后方、阵型松散的努米比亚轻骑兵在接到进攻命令之后,则手持弓箭、标枪,快速的向最外侧横移,将遮蔽在其后方的几千名轻甲兵显露出来。
  这些轻甲兵手持皮盾短剑,快步紧跟前方的骑兵军团。
  为了避免误伤己方的骑兵,两翼的戴奥尼亚弓箭手仅仅只射出了两轮,但由于他们的人数是投石兵的三倍多,而且弓箭的杀伤力也超过铅丸,因此对波斯骑兵的杀伤也更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