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7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2/735

  与此同时,波斯军队的士兵已经陆续踏上了缓坡,开始向上行进。
  当弯弯曲曲的波斯军阵相距希腊联军主力五、六十米左右、其后方的波斯弓箭手开始弯弓搭箭之时,希腊联军中路和左翼的戴奥尼亚士兵突然整齐的向前跨了一大步,猛力将手中的标枪掷出。
  之前在轻步兵与波斯弓箭手激战处于下风之时,军团士兵们在队官们的严令之下没有上前去帮助自己的战友,等的就是这一刻。
  波斯军队对戴奥尼亚军团的战术打法不甚了解,伊阿宋虽然在以前有所耳闻,但他毕竟没有同戴奥尼亚军队进行过会战,再加上之前戴奥尼亚军团士兵们的静默,让波斯步兵和希腊雇佣兵们都放松了警惕,结果当遮天蔽日的标枪袭来时,他们才仓促的进行防御,已经来不及了。
  由于戴奥尼亚士兵位于高处,投掷的标枪杀伤力更大,一轮过后,倒下一片,非死即伤。
  在波斯军队惊魂未定之时,紧接着又是一轮标枪,犹如一阵狂风刮过,波斯军阵中路和右翼的前部顿时变得支离破碎。
  “呜!……呜!……”就在这时,希腊联军的进攻军号吹响了。
  无论是戴奥尼亚士兵、还是希腊士兵、意大利盟邦士兵都齐声怒吼,相继发起了冲锋,长达六七里的军阵排山倒海一般的向下倾泻,气势惊人。
  波斯弓箭手们拼命的拉动弓弦,想要让遮天蔽日的箭矢来减弱敌人的冲锋,但大多数的箭矢落在重盔重甲的重步兵身上,基本造不成什么伤害,所以当双方的军阵正面相撞时,几乎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波斯军阵的左、中、右三路都在狼狈的应对着敌人的攻击,在强大的压力之下,整个军阵都在被迫缓缓后退……
第二百四十二章
小亚细亚会战(完)
  “报告指挥官大人,波斯左翼的骑兵已经被彻底击溃!”
  接到传令兵传回的好消息,列奥提奇德斯神情依旧严肃:“传我的命令,右翼的骑兵和伊庇鲁斯轻盾兵立刻向波斯人的侧翼发起进攻!”
  他心里很清楚:根据之前所知道的状况,波斯军阵左翼骑兵虽然失去了先机,但在处于困境的情况下表现得很是英勇,己方骑兵和轻盾兵虽然合力将其击溃,自身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此刻却不是休整的时候,因为从整个战局来判断,联军虽然占据上风,但一时半会还无法击溃波斯人,而波斯弓箭手从其军阵后方不断射来的箭矢却在持续消耗己方军阵后部士兵们的不少精力,影响他们对阵列前沿士兵的有力支持。
  更麻烦的是波斯右翼的那几千名骑兵,虽然戴奥尼亚轻甲兵和轻步兵已经混编在一起,背向希腊联军主力,以较为松散的队形列阵,密切关注着波斯骑兵的动向,随时准备防御它对联军主力军阵侧后的突袭,但波斯骑兵的速度毕竟迅捷,真要大范围的快速移动起来,轻甲、轻步兵们只能望尘莫及,而在关键时刻他们不顾一切的全力突袭,就可能会给整个战局带来大麻烦,所以他希望能够尽早的确立胜机。
  列奥提奇德斯一边思索着整个战局,一边关注着前方的战况,就在这时,他的亲卫队长突然大喊:“指挥官大人,波斯骑兵向我们冲来了!”
  列奥提奇德斯忙回身一看,只见原本游弋在远处的无数波斯骑兵正朝着他的方向疾驰而来。轻步兵们向他们发射箭矢和标枪,不断的有波斯骑兵栽落马下,但他们却没有像之前一样再一次后撤,反而是加快了前进的速度。
  列奥提奇德斯脸色微变:他的担忧应验了,只是对方突袭的目标竟然是他自己——希腊联军统帅。
  作为曾经的一名斯巴达战士,他并不缺乏勇气,但作为联军统帅,在会战最重要的时刻却不能出现意外,不能让身旁高举的联军军旗被夺走,那会大大的影响士兵们的士气,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带领护卫队跑向轻甲兵、轻步兵最集中的地方。而这支混编部队的队官们也感受到了危机,大声的招呼士兵们聚拢。
  这一支以轻骑兵为主的波斯骑兵部队面对前方的敌人,不再像之前那样选择闪避,反而抱紧马脖、加快马速,朝着对方直冲而去。
  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让不少戴奥尼亚士兵们感到了心悸,队官们高喊“哈迪斯之名”来稳定军心,同时指挥轻步兵们立即进行远程攻击,阻碍敌人的冲锋。
  被箭矢射中的一匹匹战马在悲鸣中带着背上的骑兵一起滚落到地面,然后被紧跟在后面的波斯骑兵践踏成肉泥……
  戴奥尼亚轻步兵的远程攻击虽然没能击退波斯骑兵,但也减缓了他们的冲锋速度,给了轻甲兵们仓促组阵的时间。
  面对带着惊人气势、冲到近前的波斯骑兵,戴奥尼亚轻甲兵们尽管脸色苍白,但依然举着皮盾、排着密集的阵列,挡在了他们的前面。
  “蓬!蓬!蓬!……”不断有戴奥尼亚士兵被撞飞,带倒周围的战友,但也不断的有士兵赶来加入到拦截的阵列中。在持续不断的惨叫和惊呼声中,戴奥尼亚的阵列尽管破碎不堪,但它始终没有溃散,而波斯骑兵的冲锋却终于被遏制了……
  列奥提奇德斯一直关注着身后的战况,此时不但放下心来,心中还感到喜悦,他很清楚:以迅捷见长的波斯骑兵一旦失去了速度,如果不及时退去,等待他们的只可能是毁灭,他终于可以将全部注意力都投注到前方的战事上。
  ……
  在希腊联军军阵的右翼,紧邻的两支精锐部队——斯巴达战士和底比斯圣队由于曾经的恩怨,为了证明比对方强,相互较劲,却让他们的敌人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这时联军骑兵和轻盾兵从侧翼的攻击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波斯士兵开始溃退……
  尽管局部的小小溃败要想影响到长达七八里的军阵,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或许在这段时间内波斯军队还可能会出现其他转机。
  但得知这一消息的法那巴佐斯显然并不抱有这种侥幸,在左、中、右三路都处于下风,并且无援兵可用的情况下,显然是败局已定,他当机立断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波斯士兵们听到号声,立即转身逃跑,联军士兵趁势掩杀。
  整个战场就如同大坝决堤,河水四散奔涌。
  位于中路的上万名希腊雇佣兵由于厚实的盔甲影响了听觉,不但反应缓慢,而且速度也缓慢,落在了最后面,成为联军士兵追击的最佳目标。
  伊阿宋此时已经顾不得自己花费了几年时间辛苦培养起来的雇佣兵们,他扔掉了自己醒目的头盔和沉重的胸甲,骑着专属于自己的战马,像几年前逃离希腊一样心情复杂的飞快逃离战场……
  黄昏时分,早已停止追击的联军士兵们在打扫战场,他们扒掉尸体上的盔甲和武器,或者从俘虏的身上搜出值钱的物品,总是情不自禁的发出笑声……
  联军将领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一边心情愉悦的望着尸横遍野的战场,一边兴奋地讨论着之前的战斗。
  而列奥提奇德斯独坐在山坡上闭目养神,听到身旁有脚步声想起,他没有睁眼就直接问道:“损失如何?”
  希腊联军参谋官、也是列奥提奇德斯的老搭档穆克鲁沉声说道:“据初步的统计,我们有6400多人伤亡,这其中骑兵伤亡人数达到1300人,死亡率高达6成,轻步兵3000多人,死亡率只有三成,轻甲兵也超过了1000人,死亡率也只有三成……其余伤亡的重步兵中盟邦士兵居多,而伤亡人数最多的是——单独列队的斯巴达战士。”
  列奥提奇德斯猛然睁开眼睛,扭头看向穆克鲁。
  穆克鲁似乎料到他会有此反应,脸色不变的继续说道:“根据传令兵的汇报,斯巴达战士在这场战斗中确实表现得非常勇猛,是他们首先击溃了当面之敌,当然也为此付出了近百人伤亡的代价……”
  列奥提奇德斯没说话,但右手却悄无声息的扯断了身旁的一根青草。
  “还有一件事……我觉得你应该知道……”穆克鲁迟疑的低声说道:“阿格西劳斯死了……”
  列奥提奇德斯陡然瞪大了眼睛。
  穆克鲁的音量压得更低了:“听说波斯人溃败之后,原本坐在斯巴达军队后面指挥的阿格西劳斯居然兴奋的想要跟着士兵们一同追击,结果摔了一跤,再也没有爬起来……”
  那个老家伙终于死了……常年压在列奥提奇德斯心上的块垒突然消失了,但此刻他却没有感到轻松,反而觉得心里有些空荡荡的,他怅然若失的环视着周围的战场,最终视线定格在战场左侧的一个角落:那里有几百名扎着长辫、光着上身的强壮男子正神情肃穆的低头祈祷着什么,在他们的身前是一排尸体,那其中一定有着阿格西劳斯的遗体……
  列奥提奇德斯心里这样想着,却没有走过去和他们一起祭奠,他只是安静的在坐着,耳旁回荡着昨晚阿格西劳斯离开时所说的话……
  就在他怅然出神之时,穆克鲁的汇报还在继续:“波斯人在战场上遗留了近6000具尸体和伤兵,其中以骑兵居多。我们还抓获了6000多名溃兵,大多数是希腊雇佣兵……”
  ……
  亚利塔卡,一名颇有名望的泰尔贵族,曾经两次担任率领泰尔舰队,跟随波斯军队征战埃及,也曾经在平定小亚细亚西部叛乱的战争中立下功劳,获得波斯王的奖励。
  因此在埃及发生动乱之后,想要趁机夺回埃及的波斯王显然没有忘记他,派信使赶来腓尼基,要求腓尼基各城邦将所有战船集合起来,由亚利塔卡统帅,做好配合波斯军队进攻埃及的准备。
  但没过多久,戴奥尼亚神圣王国向波斯宣战,紧接着戴奥尼亚军队登陆埃及、平定动乱、长时间逗留不走、甚至其军队还在培—拉美西斯驻扎,威胁到加沙的安全……等等一系列消息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陆续传来,让整个近东地区变得紧张起来。
  在此期间,正在进行全面军事动员的波斯要求塞浦路斯、叙利亚、伊苏斯等沿海地区必须将自己地区所拥有的战船集中到泰尔和西顿的军港,组建统一的波斯舰队,并且任命亚利塔卡为波斯舰队的统帅,要求他率领舰队护卫近东海域,防止戴奥尼亚舰队的入侵。
  首次被唯一重任的亚利塔卡自然十分的勤勉,他多次派遣使者去催促塞浦路斯和叙利亚等地区尽快提供战船,同时抓紧时间对麾下的战船进行整编和训练。
第二百四十三章
向塞浦路斯进发
  谨慎的亚利塔卡甚至还以遵循波斯王的命令、守卫近东海域为由,拒绝了新任的小亚细亚西部地区军事统帅法那巴佐斯的请求——希望波斯舰队能够协助小亚细亚军队、截断登陆小亚细亚的希腊军队的海上运输线,最终法那巴佐斯只好让小亚细亚西部的沿海城邦组建一支新的舰队。
  亚利塔卡拒绝法那巴佐斯,部分也是出于私心:腓尼基人和小亚细亚的希腊人在商业上存在着竞争,而且在历史上两个种族有着不小的恩怨(主要由腓尼基人组成的波斯舰队协助大流士征服了小亚细亚西部的希腊城邦),所以现今两个种族的关系处得并不好。
  但是当他得知“新组建的小亚细亚舰队遭到戴奥尼亚舰队的埋伏、全军覆没”的消息时,虽然庆幸自己当初没有答应法那巴佐斯的请求,但同时也感到非常不安:戴奥尼亚舰队在掌控了小亚细亚西部海域之后,很可能其下一个目标就是近东海域!
  因此他不但加紧了对近东海域的巡逻,而且也加大了对整个波斯舰队的训练力度,为此还严厉处罚了几位不听从号令的塞浦路斯和叙利亚将领,并且得到了波斯王的全力支持。
  没过多久,又一则重要的消息从南面传来“戴奥尼亚国王亲率大军登陆了埃及”,无论是犹太人、还是腓尼基人都开始恐慌,因为他们意识到戴奥尼亚军队是真的要从埃及入侵波斯!
  但是一个多月过去,埃及的戴奥尼亚军队却没有任何动静,驻守加沙城的波斯将领几次派遣侦骑穿越沙漠、前去埃及边境窥探,结果都渺无音讯。
  为了避免损失,该波斯将领多次派使者前往塞浦路斯,要求波斯舰队能够派出快船前往埃及海岸,窥探戴奥尼亚军队的动向。
  亚利塔卡答应了请求,多次派出快船前往埃及海域,然而多数都一去不复回,好不容易逃回来的船员向他汇报说:戴奥尼亚人在埃及海域布置了很多的战船巡逻,防备森严,快船很难靠近海岸。
  为了避免损失,亚利塔卡不再派遣船只南下侦察埃及,但他也加强了对南面海域的戒备。
  这段时间腓尼基人一直在期盼着波斯大军的到来,但根据巴比伦传来的消息,波斯大军一直停驻在距离巴比伦不远的巴格达附近,丝毫没有要西进援助近东地区的企图,当然流传最多的一个解释就是——波斯的疆域太大,全面军事动员所花的时间太长了,波斯王还在等待远在东面、驻守在波斯波利斯的波斯精锐部队、斯基泰人、以及战术风格迥异的印度人……
  在众多传言之中,有一个说法却引起腓尼基人的不安,“波斯王畏惧戴奥尼亚军队的强大,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集合更多的军队,才能够与之对抗”。
  亚利塔卡不关注这些流言,他所关注的就是在波斯王亲率大军到来之前全力保障近东海域的安全,因此每天他都会很早到达位于塞浦路斯最大军港的舰队指挥部,认真听取各自巡逻团队的汇报,了解整个近东海域是否存在异常。
  3月末的最后一天,亚利塔卡像往常一样来到舰队指挥部,一切情况都是跟往常一样,他原以为今天又会是平静的一天,谁知在天光大亮的时候,一艘巡逻船飞速的返回军港,船长急匆匆的跑进指挥部,惊慌的向亚利塔卡报告:在塞浦路斯岛南部海域发现一支庞大的戴奥尼亚船队!
  随后一艘接一艘巡逻船不断的赶回军港,亚利塔卡综合他们所探知的信息,不禁大吃一惊:大约有上百艘由运兵船和货船混编的一支船队,在几百艘戴奥尼亚战船的护卫一下,朝着塞浦路斯驶来……
  戴奥尼亚人的意图非常明显,他们想要攻占塞浦路斯岛!……亚利塔卡顿时紧张起来,他当然明白要想阻止戴奥尼亚军队登陆塞浦路斯岛,甚至彻底的将这支运兵船队摧毁在大海之中,就必须要先击败护卫船队的戴奥尼亚舰队,这必将是一场超大规模的海战!
  还没等他召集将领,担忧母邦安危的塞浦路斯海军将领们就闯进了指挥部,作为这支波斯舰队的两大支柱——腓尼基和塞浦路斯的海军将领们很难得的迅速达成了一致意见,制定好作战计划,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往自己率领的舰队停泊的军港,紧急下令让船员们登船出港。
  ……
  护卫戴奥尼亚运兵船队的是第一和第二舰队,从埃及出发时第一舰队护卫在整个船队的右侧,第二舰队在左侧,几乎将运兵船队护在中间,排列成宽一里多、长达三四里的较为紧密的混合船阵。
  作为后备部队的第三舰队在第一、二舰队出发几个小时之后,护卫着满载物资的辎重船队,也从瑙克拉提斯港口出发,驶向塞浦路斯。
  但在几天的连续航行之后,由第一、二舰队和运兵船组成的这个巨大船阵早已不像刚出发时那样齐整,虽然在航程中并没遭遇风暴,但是前天的那一阵强劲的南风,却也导致十几艘乌鸦战船和运兵船倾覆,整个船阵被吹散,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重新聚拢。
  而到了今天凌晨,又由于海上大雾和多变的海风的影响,待到天光大亮之时,塞克利安才得到了消息:整个船阵再一次被分散,第一舰队的第一、二分舰队,第二舰队的第三分舰队大部、第4分舰队的一部分以及近100艘运兵船还聚拢在一起,而其他的船只已经不知所踪。
  一向精力旺盛的塞克利安经过这几天的海上漂泊,很有些疲惫,甚至都不想抱怨,只是无奈的下达命令:朝各个方向派出快船,搜寻其他船只,并通知他们尽快向自己靠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