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6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3/735


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希腊联盟的建立(二)
  1月5日,新希腊联盟会议正式召开,由克洛托卡塔克斯负责主持,希洛斯协助,近200名城邦使者参会,在大的联盟协议框架已经确立的情况下,使者们依旧对一些小的细节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到了1月11日,最终的联盟协议确立下来,其主要内容是:
  首先第1条就是戴奥尼亚、雅典、斯巴达、底比斯、阿哥斯……希腊诸城邦自愿成立新希腊联盟,并自愿推选戴奥尼亚为该联盟的永久主导者;
  成立新希腊联盟议会之后,由各城邦推荐本城邦的一名公民成为联盟议员,三年一换,但戴奥尼亚的议员将一直担任联盟的主席;
  联盟内的成员不得相互发动战争,否则联盟将组建军队,由戴奥尼亚领导,对战争发起者进行讨伐;
  联盟内的成员发生矛盾冲突,必须提交联盟议会,由戴奥尼亚负责组成调查组,进行商讨解决;
  联盟的成员如果遭遇外敌入侵,联盟将组建军队,由戴奥尼亚率领,直至将外敌击退,以保障联盟各成员的安全;
  联盟的成员如果要对外发动战争,可以向联盟议会提出要求,如果联盟讨论通过,将对其提供帮助,如果没通过、还要强行发动战争,联盟将不保障其领地的安全,而且戴奥尼亚具有一票的否决权;
  如果有其他城邦想要加入联盟,必须经过议会讨论同意,但戴奥尼亚拥有一票否决权;
  ……
  此外在戴奥尼亚的威慑和强硬坚持之下,新希腊联盟还对联盟主要成员的势力范围进行了确认:
  承认雅典的领地为整个阿提卡半岛,还包括埃伊纳、萨拉米斯岛;
  承认斯巴达的领地为拉格尼亚,包括基西拉岛(由于在希腊战争末期,阿格斯及时投降,并且积极派遣军队协助戴奥尼亚军队,戴奥尼亚将斯巴达占领了上百年的泰提亚还给了阿哥斯,当时还在忧心自己命运的斯巴达人根本无心反对);
  确认底比斯建立以底比斯为主导的皮奥夏联盟,该联盟囊括整个皮奥夏地区,也包括了奥罗浦斯;
  (底比斯作为在希腊战争中唯一未反对戴奥尼亚的希腊强邦、并且在战争后期支持戴奥尼亚,导致胜利更快的到来,戴奥尼亚当然要给盟邦以回报,全力满足了佩洛皮达斯、伊帕密隆达等底比斯高层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梦想。
  但对于将奥罗浦斯划给底比斯管辖,卡利斯特拉图斯领导的雅典使者团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奥罗浦斯人一直以来都与雅典亲近,视底比斯为仇敌,奥罗浦斯也一直被认为是阿提卡的一部分,应该将其划归阿提卡,而不是皮奥夏……
  由于佩洛皮达斯同样也进行强烈的争辩,结果导致这个问题在拟定盟约的过程中争论不休,最后克洛托卡塔克斯进行调解,他提出将戴奥尼亚占领的埃伊纳交还给雅典,而奥罗浦斯则划归皮奥夏联盟。埃伊纳对于雅典明显要比奥罗浦斯重要,卡利斯特拉图斯最终表示了同意,佩洛皮达斯也圆满地达成了心愿。
  而对于戴奥尼亚而言,既然雅典已成了盟邦,埃伊纳归还雅典本就是理所当然,这正好是一举两得。)
  确认曼丁尼亚建立以曼丁尼亚为主的阿卡狄亚联盟,并且原泰格亚的领地归属曼丁尼亚所有(这是克洛托卡塔克斯给予在战争中始终坚定支持戴奥尼亚的曼丁尼亚的最大回报,也履行了他之前所做出的承诺。希洛斯甚至还威胁在这个问题上表示反对的其他阿卡狄亚城邦,声称“如果他们不同意,那么戴奥尼亚就来跟他们算一算在战争中背叛戴奥尼亚的那笔账,泰格亚将是他们的榜样”。阿卡狄亚各城邦使者最终不敢再反对);
  确认奥林匹亚归属爱利斯管辖,但爱利斯没有权利阻止新希腊联盟的城邦民众来祭祀宙斯,或者取消其参与运动会的权利(可以说爱利斯最后能够重新获得奥林匹亚的掌控权,得归功于已经加入美塞尼亚的伊奥尼库斯等其他原爱利斯公民的说情,以及克洛托卡塔克斯派兵包围奥林匹亚、以威胁其祭司时,爱利斯人的全力配合);
  ……
  1月12日,各城邦使者相继在盟约上署名,接着由希腊著名的雕刻师将盟约及其署名全部铭刻在一根三米高、直径一米的铜柱之上,然后各城邦使者将依次面对这根刻满文字的铜柱,以希腊十二主神之名郑重起誓:其城邦将遵守盟约、绝不背叛!
  最后,这根神圣的铜柱将会被运送到图里伊,竖立在正在修建的新希腊联盟议会的大门前。
  3月1日,在戴奥尼亚神圣王国的首都图里伊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
  当“征服希腊本土”的消息传到戴奥尼亚的领地后,希腊裔的民众们欢喜若狂,要知道他们绝大多数要么是来自东地中海的流民,要么是希腊本土城邦的移民后裔,即使现在已经国富民强,内心深处依然存在那么一丝殖民地的卑微,而如今那些曾经被他们视为母邦的希腊城邦纷纷向戴奥尼亚俯首称臣,因此扬眉吐气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们遍撒鲜花、载歌载舞来迎接已经等待了这个凯旋式好几个月的参战将士们。
  在大议事堂前的平台上,戴弗斯和民众一样欢喜之色溢于言表,尤其是看到大步走上来的儿子,那一双眼睛就一直没有停止打量。
  当克洛托卡塔克斯来到他的近前,双脚“砰的一碰,异常有力的行了一个军礼,声音洪亮的喊道:“陛下,希腊远征军指挥官克洛托卡塔克斯,向您致敬!”
  那一刻,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在位20多年的哈迪斯·戴弗斯竟然有些激动,他的声音略带颤抖的说道:“孩子……你瘦了很多,但是更显得有精神!你干的好,没有辜负我对你的期望!”
  父亲亲切的话语化去了克洛托卡塔克斯征战半年多锻炼出的坚毅,他突然红了眼圈,愧疚的轻声说道:“父亲,请原谅我,我没有照顾好大哥!”
  戴弗斯柔声安慰道:“这不是你的错!你母亲和我没有怪你,辛西娅和爱杜伊也没有怪你!等凯旋式结束之后,我们一起回家,到阿多里斯的坟前拜祭!”
  他用力拍了拍克洛托卡塔克斯的肩膀,将黄金权杖交到他手中,勉励的说道:“但现在你必须打起精神,和王国的民众一起,欢庆这由无数士兵的鲜血换来的伟大胜利!”
  克洛托卡塔克斯点了点头,努力的挤出笑容,和戴弗斯一起转身面向广场成千上万的士兵和民众,高高的举起了手中的权杖。
  欢呼声顿时如汹涌的海潮一样一浪高过一浪。
  一个月后,戴弗斯任命克洛托卡塔克斯为戴奥尼亚神圣王国的执政官,与6位辅政大臣一起共同处理国政。
  ……
  ……
  在雅典的阿提卡领地内有一座埃加琉斯山,它的东面是雅典城,西面的山麓下有一个小镇,叫色莱西亚,由于附近河岸拥有优质的陶土,因此以制陶业闻名全希腊。
  小镇里拥有很多的陶房和窑炉,每一天这里都会升起无数的烟柱,昼夜不息,将整个小镇都笼罩在烟尘之中。外来者见此情形往往会为小镇居民感到担心,而每到此时雅典人都会平静的告诉他们:这是好事,这意味着雅典制陶业的兴旺!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即使是在新希腊联盟建立、戴奥尼亚成为希腊的新霸主之后,雅典陶器商人们的担心并没有出现,雅典制陶业不但没有衰落,反而订单远胜以往。
  一大早,赫斯克劳斯就带着一只驮队从雅典的郊区出发,赶到了色莱西亚。
  小镇西区靠镇门的一个大宅院是他的陶场,他刚一进院,负责整个陶厂的工头就立刻来向他汇报:最后一批陶器马上就要出窑了。
  他立刻赶到了窑炉前,窑炉刚刚打开,在充满黑灰的灼热空气中,一件件被烧得通红的陶器展现在众人的眼前:它们的形状各式各样,但都不同于传统的雅典陶器的式样。
  在场的所有人都对此习以为常,因为这些陶器是买家定制的,这些式样也是由买家提供的,而买家是图里伊商人。
  要知道在最初赫斯克劳斯将买家提供的新图样交给专门负责制作胚体和塑形的陶工时,这些技艺高超的雅典陶工却拒绝制作,认为这些式样都是离经叛道、胡乱设计。赫斯克劳斯为此解雇了一个又一个陶工,陶工们的集体抵制一度让他的刚刚开始的陶器生意陷入绝境,但到后来整个色莱西亚一半以上的陶场都收到了来自戴奥尼亚的订单,而且价格可观,要穿衣吃饭的陶工们也最终选择了屈服。
  在等待陶器温度降下来的时间里,赫斯克劳斯去了旁边的瓶画房,他要给这批陶器作品画图案的画家奥尼希摩斯及其助手们表示感谢,并且给予丰厚的酬劳。
第一百八十五章
繁荣的比雷埃夫斯港
  雅典陶器为什么受到戴奥尼亚富人们的喜爱,不光是因为这种黑底红绘的陶器独树一帜、质量上乘,还因为陶器上精美的图画。雅典汇聚了希腊世界很多优秀画家,他们几乎都从事着瓶画事业,奥尼希摩斯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曾经在泛雅典娜塞会的瓶画比赛中获得两次优胜,赫斯克劳斯花了重金才将其聘请过来。
  面对赫斯克劳斯的恭维,奥尼希摩斯的表现和其他雅典人并无太大不同:“但愿戴奥尼亚人能够完全欣赏到我作品的美妙之处!啊……这批陶器的数量太多了,我有些累,需要休息一段时间。”
  看着装模作样、伸懒腰、打哈欠的奥尼希摩斯,赫斯克劳斯在心里腹诽,嘴上却附和道:“是的,是的,您确实应该好好休息一下……看来,我的这个订单只能暂时往后推迟了。”
  “怎么还有订单?!”奥尼希摩斯不耐烦的说道:“等我休息好了再说!”
  “那我只能跟买主推掉这个订单了,因为他们要的比较急。”赫斯克劳斯看似无意的说道:“据说是戴奥尼亚王室亲自订的货,他们要将这批陶器摆放在王宫里,并且在运动会召开期间用来宴请来自各国的贵宾。”
  “你说什么?戴奥尼亚王室要的货?!”奥尼希摩斯突然认真的问道。
  “是的,我可以向雅典娜发誓,是戴奥尼亚王室下的订单!”
  “呃……我想我可以等这批陶器完成之后再休息。”奥尼希摩斯立刻厚着脸皮改口。别看他一脸瞧不起戴奥尼亚人的模样,但他心里十分明白戴奥尼亚神圣王国是整个西地中海和希腊世界的霸主,其王室是何等的尊贵,如果他的作品能够被拥有无上权力的戴奥尼亚国王喜爱,并且还被用来接待其他城邦的贵宾,那他必将名扬整个地中海了(雅典陶器有一个特征,陶器上有制作陶工和瓶画家的签名)。
  赫斯克劳斯嘴角浮现一丝揶揄的笑,嘴上说道:“好,我这就去安排。”
  “等一等,瓶画的内容有什么要求?”
  “必须是《哈迪斯神典》的有关内容,毕竟戴奥尼亚王室可是哈迪斯的后裔。”
  “我明白了,尽快给我买一本《哈迪斯神典》来。”奥尼希摩斯毫不犹豫的说道。
  戴奥尼亚人喜欢雅典陶器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雅典陶器瓶画不像其他城邦陶器瓶画大多是静物,它的瓶画是叙事性的,战争、英雄传说、诸神等等,而且往往有着一种悲壮的史诗感,这或许跟雅典人喜欢戏剧有关。
  而戴奥尼亚买主们往往向雅典陶器商提的要求大多与戴奥尼亚王国崛起过程中的战争、哈迪斯的神迹、戴弗斯国王的伟迹有关,衣食父母们有要求,瓶画家们也只能顺从,到后来有聪明人竟然在色莱西亚镇上开了一个书店,专门出售有关戴奥尼亚神圣王国的书籍:《长征记》色诺芬所著、《大希腊史》安西塔诺斯所著、《西地中海战记》赫尼波里斯所著、《意大利北部纪事》(由安西塔诺斯在图里伊图书馆禁区查阅王国情报部书记官马西姆斯当年在伊特鲁里亚边境兵团所写的情报,改编而成)……当然也有(哈迪斯神典)。这也使得色莱西亚成为除美赛尼亚、新斯巴达、塞萨利之外,在希腊本土唯一公开售卖《哈迪斯神典》的地方。
  “小心!千万要小心!要是摔坏了一个,你们三个月的薪酬可就没啦!……”工头不住口的大声提醒搬运陶器的奴隶们,一件件精美的陶器被放入铺满稻草和厚厚的羊毛的木箱里。
  在出发前,赫斯克劳斯再三叮嘱工头要尽快开始下一批陶器的制作,但是必须精益求精,不得有任何差错。
  色莱西亚不远就有一个港口,专门供陶器的运输和出口,但赫斯克劳斯还是先将陶器运回到自己在雅典市郊的宅院。说是自己的宅院,其实只是长期租住,因为赫斯克劳斯是外邦人,没有权力购买雅典的不动产。
  如果是在4年之前,赫斯克劳斯根本没有胆量来雅典定居做生意,因为他是来自于曾经被雅典人视作蛮夷之地的塞萨利的一个小商人,但是塞萨利成为了戴奥尼亚神圣王国的一个地区,塞萨利人成为戴奥尼亚公民,而赫斯克劳斯又有幸认识了一位图里伊大商人,得到其提携和资助,他才举家迁往雅典,从事制陶业。
  雅典是一个开放的城邦,各个行业充斥了大量的外邦人,但大多都身份低微。雅典公民虽然厌恶赫斯克劳斯的身份,但戴奥尼亚公民的身份却保证了他在遭遇麻烦的时候法官不敢太偏向本地人,当然他也必须得遵守雅典的法律,除了定期缴纳一定的税费和偶尔要交纳公益捐外,作为外邦商人,他还需要交纳一种雅典公民免交的小额市场税。
  当然这些费用对于他所挣得的利润而言只是九牛一毛,最让他放心的是因为他的身份,他不会被雅典政府随意征召,作为重装步兵出战。当然自从新希腊联盟的建立之后,希腊本土再也没有发生过战争,民众担惊受怕的日子已经过去。
  如今赫斯克劳斯已经没有了返回塞萨利的欲望,更愿意一直待在这个充满商业气息的雅典生活。
  晚上,赫斯克劳斯在家里举办了一个宴会,邀请了跟他一样在雅典经商的几个塞萨利商人。
  大家坐在宴席上吃着美味的食物,喝着葡萄酒,畅谈着这几年戴奥尼亚给塞萨利带来的巨大变化。
  不说其他的,他们的酒宴形式就变化很大,不再是像传统的希腊宴会一样,每位客人都有一张卧榻,半躺着吃食、喝酒、交谈,而是都坐在木椅上,身体前方摆着自己的餐桌,这是由于戴奥尼亚本土与塞萨利来往的日益频繁,以及一些戴奥尼亚本土公民移居塞萨利平原后造成的影响。塞萨利人原本相较南面的希腊本土有一种自卑感,如今他们成为了戴奥尼亚公民,这种自卑感虽然在逐渐消逝,但另一种自卑感却在悄然滋生,那就是面对来自戴奥尼亚本土的公民时,所以与戴奥利亚本土来往密切的塞萨利人一直在尽力的学习,比如商人们一直在努力模仿他们的风俗习惯,以期拉近与对方的距离。
  酒宴的气氛很热烈,大家都喝得有点多,赫斯克劳斯还叫来了自己的大儿子利里亚斯,醉醺醺的告诉他:明天,要带他一起乘船去图里伊。
  这个9岁的男孩儿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好觉。
  结果第2天一早,酒醒后的赫斯克劳斯完全不记得有过此事,利里亚斯又哭又闹,最终在妻子的劝解下,赫斯克劳斯不得不点头同意。
  吃过早餐,他就带着儿子,领着驮队,来到了比雷埃夫斯港。
  比雷埃夫斯是东地中海最大的商贸港口,每天有几千艘货船在该港进出,异常的繁荣。
  赫斯克劳斯来到一个偏僻的码头,尽管天色尚早,这里已经停满了货船,地面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无数码头劳力和奴隶正在忙碌的往船上搬运货物。幸好昨晚在宴会上,几名塞萨利商人都约好今天一起出发前往图里伊,他们已经订好了货船,找好了劳力(比雷埃夫斯港规定:非港口所属的驮队不得进入码头,以免扰乱码头的秩序,造成损失),赫斯克劳斯急忙请劳力小心的将自己装陶器的木箱一个个搬到码头的仓库前,然后劳力的工头带着他进入仓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