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6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1/735

  “我不喜欢有人对着我指手划脚!”男子突然厉声说道:“告诉你,我是不会再回到那个臭烘烘的船蓬里躺着!如果你不高兴,现在就可以将我推下海。”
  男子说话间带有一股威严,船主竟有些不敢与他锐利的目光接触,嘴里小声的嘀咕了几句,就埋头使劲划桨。
  过了好一会儿,他看到那男子始终一动不动的凝望着海岸,又抑制不住好奇心的问道:“嘿,你到底是谁呀?为什幺卡利斯特拉图斯、伊菲克拉特斯……这些将军都到码头来送你?!”
  “因为……我是他们的债主!”男子愤然的说了一句,接着意味深长的又说了一句:“也因为我是戴奥尼亚的死敌!”
  事实确实如此,因为这男子就是伊阿宋。他逃进雅典城后,雅典的将军们对他礼遇有加,请了最好的医生给他治病,还腾出一座豪华的宅院供他养伤,但却希望他能将雇佣兵的指挥权暂时交由将军执行委员会。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如同丧家之犬的伊阿宋只能同意,结果这近8000名雇佣兵成为了抵御戴奥尼亚军队进攻的主力,损失惨重。那可是伊阿宋花了多年心血和无数的金钱培养出来的精锐部队,对伊阿宋非常忠诚。
  但伊阿宋得知这个结果之后,却没露出半分埋怨,反倒让雅典高层有些不好意思了,所以在雅典决定向戴奥尼亚投降之时,卡利斯特拉图斯特地同伊阿宋谈了谈,并且明确表示:愿意冒着风险,帮伊阿宋逃离雅典,因为一旦雅典投降戴奥尼亚,戴奥尼亚人很可能会索要这位塞萨利塔古斯。
  不管雅典人是出于愧疚、还是怀着不甘,想要给戴奥尼亚人制造一点麻烦,伊阿宋都知道自己没有更多的选择。
  此刻,伊阿宋怔然望着被浪涛不断拍打的海岸,想起自己毕生的心血被毁于一旦,甚至还要被迫远离故土,心中无比的懊恼和悔恨,忍不住想要发狂。他突然跪下身子,双手扒着船边,直接将头伸进了海水……
  船主吓了一跳,慌忙扔下船桨,跑过去想将他拉起来,嘴里直喊着:“赶快起来,千万别犯傻,不要往海里跳啊!”
  伊阿宋双手一撑,猛然站起身,冰凉的海水暂时浇熄了他心中的焦躁,他用手使劲往头上、脸上一抹,然后将掬在手中的海水甩向船主。
  看到船主狼狈躲闪,他哈哈一笑,然后抬头仰望正徐徐上升的太阳,恶狠狠的说道:“赶紧划船,我要赶去东方!”
  ……
  雅典的投降就像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让所有还在观望的希腊城邦们不再抱有侥幸。爱利斯、佛基斯、洛克里斯、阿卡狄亚城邦、以及那些原本属于雅典海上同盟的爱欧尼亚诸城邦……纷纷派出使者,赶到阿提卡的戴奥尼亚军营,向克洛托卡塔克斯表达善意,并且主动要求加入新希腊联盟。
  在这样的一种趋势之下,自开战以来就保持中立的亚该亚城邦、优卑亚、甚至克里特(克里特是被戴奥利亚第2舰队所迫,在军务部的命令之下,米多拉德斯率领第二舰队,每天都环绕克里特岛航行)……也纷纷作出愿意奉戴奥尼亚为盟主的姿态。
  这样一来,一直没有任何动静的德尔斐就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不少人猜测:作为整个希腊世界圣地的德尔斐可能要同信仰异端的戴奥尼亚斗争到底。
  但实际上德尔斐的祭司们早已慌成一团,因为有谣言称:戴奥尼亚准备派军队摧毁德尔斐,并且抢走所有圣库的金银。
  因此当他们接到一个确切的消息:戴奥尼亚王子克洛托卡塔克斯在军队的护卫下、要来德尔斐参观访问时,所有的德尔斐祭司和民众们都感到将要大难临头,有的打好包裹、准备外逃他乡,有的则已经做出了要为护卫阿波罗神庙、不惜牺牲生命的决心……
  所有希腊本土城邦民众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克洛托卡塔克斯身上,他们也都心怀担忧。
  这位身份尊贵的戴奥尼亚王子进入德尔斐之后,虽然因为安全问题,他违反德尔斐的传统,带领宫廷卫队上了山,进了庙,但并没有和祭司们兵戈相见,相反一直和颜悦色,不但郑重的祭祀了阿波罗,而且还主动提出:要在德尔斐修建一座圣库,来储藏戴奥尼亚捐献的金银。
  德尔斐祭司们暂时放下戒备,开始与克洛托卡塔克斯进行商谈。
  克洛托卡塔克斯向祭司们作出承诺:戴奥尼亚在担任新希腊联盟盟主之后,德尔斐在希腊本土民众中的地位不会改变!并且戴奥尼亚神圣王国不但会保障德尔斐在希腊世界“最神圣的神谕所”的地位,还会让它成为整个戴奥尼亚神圣王国最伟大的神谕所,而且将来戴奥尼亚所征服和掌控的地区也将推行这一承诺!
  这个从天上突然砸下来的大馅饼让德尔斐祭司们心中狂喜,要知道自从戴奥尼亚王国崛起之后,前来德尔菲祭拜和求取神谕的城邦和民众越来越少,到如今德尔斐在希腊民众中的神圣地位已经大不如前,而戴奥尼亚做出的这个承诺不但可以让德尔斐重获昔日的辉煌,而且还可以凭借戴奥尼亚的雄厚实力,让德尔斐的影响力超出希腊世界,向广阔的地中海扩展。
  就在祭司们欢喜得不知所措的时候,克洛托卡塔克斯提出了一个要求:但德尔斐必须认可戴奥尼亚的哈迪斯主神庙颁布的《哈迪斯神典》内容,承认哈迪斯是希腊诸神之首,并且在名义上接受哈迪斯主神庙的管辖。
  祭司们愣住了,但是一边是在领地上磨刀霍霍的戴奥尼亚军队,一边是更辉煌美好的前程,德尔斐并没有更多的选择。
  祭司们接受了克洛托卡塔克斯提出的要求,并且很快就开始了行动,他们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祭祀仪式,所有的德尔斐人都被要求参与进来,然后克洛托卡塔克斯当着众人的面、向阿波罗神庙求取神谕。
  老迈的皮提亚在弥漫着硫磺气息的神谕所里舞弄了半天,几乎晕厥,出来后当众宣称:她看到了伟大的阿波罗驾驶着金车,从西边的山岭中跃出,车上坐着手持双股叉的黑发哈迪斯,他在同另一位头戴王冠的年轻人亲切交谈,而金车升至高空后化作无比耀眼的白光,照亮了整个大地和海洋……
  在场的所有人都立刻对这段神谕作出自己的解读,没多久一个众人都认同的神谕解读版本在希腊本土逐渐流传开来:“西边的山岭”指的是意大利半岛和戴奥尼亚王国,因为在亚德里亚海西面的意大利确实是一个被巍峨的亚平宁山脉横贯南北的半岛,而且希腊本土民众常常嘲讽戴奥尼亚人是蛮夷,蛮夷往往都是山地种族;“金车从意大利跃出”意味着阿波罗对戴奥尼亚王国的认同,更何况他还为哈迪斯驾车,已经在暗示阿波罗已经改旗易帜,奉哈迪斯为主;至于车上的另一个年轻人,毫无疑问的是戴奥尼亚国王,因为西地中海早就广为流传戴弗斯国王是哈迪斯的后裔,而德尔斐则代表希腊本土对这个说法公开给予了承认;而最后的那个景象则隐喻着戴奥尼亚王国将创造前所未有的辉煌,而哈迪斯与阿波罗也必将同享荣光……
  可以说皮提亚所做出的这个神谕考虑得非常之周到,但这个神谕却在希腊本土民众的脑海中掀起了一股心灵风暴。与之相比,德尔斐接下来所宣布的事情反而让民众们更易于接受:德尔斐承认戴奥尼亚王国的神圣之名,是毋庸置疑的希腊王国,它将成为神圣同盟中重要的一员,并且完全有资格参与皮提亚运动会。
  不管怎样,德尔斐保住了,而且还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希腊民众都松了口气。当然,有些城邦会感到失望和懊恼,但无济于事。
  ……
  克洛托卡塔克斯在德尔斐获得了一个圆满的结果,他没有多做歇息,接着公开宣称:他将去奥林匹亚参观访问。
  轮到奥林匹亚人感到紧张了。
  和德尔斐不同,奥林匹亚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圣地,几百年时间里它一直在爱利斯和比萨之间来回倒手,阿哥斯、斯巴达和雅典也经常对它指手画脚;它也没有德尔斐在民众中那种巨大的影响力,或许是因为宙斯这位神王喜怒无常、贪淫好色的个性并不招希腊民众的喜欢。
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亚细亚叛乱
  但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是地中海最古老、最宏伟的神庙之一,奥林匹亚运动会是最古老的希腊运动会,自从有了它,希腊世界才有了自己的纪年(以奥林匹亚运动会多少届作为纪年),该运动会也是参与人数最多、所参加的城邦范围最广的运动会,奥林匹亚和德尔菲一直都是将遍布地中海的希腊城邦联系在一起的希腊文化标志。
  按道理,克洛托卡塔克斯会采用与德尔斐一样的方式来安抚奥林匹亚,但是奥林匹亚供奉的是神王宙斯,而戴奥尼亚人却坚定的认为哈迪斯才是众神之王,两者有着根本的对立,这就决定了这绝不会是一场和风细雨的参观访问。
  要知道关于如何处理奥林匹亚一事,戴弗斯曾经亲自发来指令,克洛托卡塔克斯看后觉得难以接受,帕特洛克罗斯曾经表示愿意代替他去执行这个计划,经过两天痛苦思索的戴奥尼亚王子最终还是决定亲自前往,因为他牢记着父亲信中所写的那句话:“……作为一名王者,不应该只享受鲜花和美酒,更应该在必要的时候承担骂名和毁议,通过王国繁荣富强的道路上,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铁和血是必不可少!……”
  奥林匹亚坐落在爱利斯地区南部,阿尔菲奥斯河与克拉德奥斯河的交汇处,其圣地内除了宙斯神庙、赫拉神殿、祭司住房和一个供各城邦代表和优胜者聚会、欢庆的议事堂,其他的都是进行竞技的场所,没有平民居住的村落,梧桐树、橄榄树、柳树、松树茂盛的生长在建筑之间的空地,使之充满了山野的气息。在没有大的祭祀活动的时候,奥林匹亚就显得有些人烟稀少,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跟随克洛托卡塔克斯到达奥林匹亚的军队比在德尔斐时增加了1倍多,有一半多是从美塞尼亚和拉格尼亚地区赶来的原黑劳士,他们将奥林匹亚团团包围,杀气腾腾。
  克洛托卡塔克斯强行将宙斯祭司们召集起来,摆出一副凶狠的模样,威胁他们说:其他城邦都已经供认,他们与戴奥尼亚发生的这场战争是由奥林匹亚的祭司们蓄意挑唆而起,因此戴奥尼亚来向奥林匹亚祭司追究战争责任,除非他们愿意承诺,从今往后不再向外宣称宙斯为神王,并且愿意在名义上接受戴奥尼亚神圣王国哈迪斯主神庙的监管,那么他们将被免去罪责,能够继续以尊贵的祭司身份侍奉宙斯、并继续主持奥林匹亚运动会,否则他们将背负战争罪犯的罪名,被剥夺祭司的身份,驱逐出奥林匹亚,凡是新希腊联盟的城邦都不得收留他们(原本戴弗斯是要求克洛托卡塔克斯处死拒绝合作的奥林匹亚祭司以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但宅心仁厚的克洛托卡塔克斯将其改为了驱逐)。
  宙斯是万神之王,但奥林匹亚的宙斯祭司不但不强势,还经常受气。爱利斯和比萨为了获得奥林匹亚的控制权而经常发生战争,还不时要求奥林匹亚祭司出面表态,他们就像墙头草一样,看哪方强势就拥护哪方,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就立刻改口。
  在举办奥林匹亚运动会时也是如此。在过去爱利斯与斯巴达发生冲突时,爱利斯就利用自己是奥林匹亚拥有者的身份驱除斯巴达选手,不允许其参赛,祭司们不敢反对;不久之后斯巴达就率领军队赶到奥林匹亚,又驱逐了爱利斯人,然后宣布“在重新举行运动会之前所有的比赛成绩全部作废”,祭司们也唯唯称是……这样可笑的事情曾在过去多次发生。
  正是因为了解到这些情况,克洛托卡塔克斯才敢接受这个任务,因为他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委曲求全的奥林匹亚祭司们应该没有几个硬骨头。
  他的判断没有错,除了几名年轻的祭司因为坚决反对而被驱逐之外,其他的祭司都选择了屈服。
  自此,希腊本土的两大圣地德尔斐和奥林匹亚也跟其他希腊本土城邦一样奉戴奥尼亚神圣王国为主。
  ……
  这一天,提摩修斯率领舰队巡逻完近东海岸、返回泰尔之后,刚下船就发现波斯王的使者在码头等候。
  “大王要召见我?”
  “是的,大王有重要的事情要与你商议!”使者神情郑重的说道。
  “请问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提摩修斯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不要多问,赶紧跟我们出发,去见大王!”使者不耐烦的催促道。
  提摩修斯看了看一副傲慢模样的使者以及他身后穿着华丽盔甲、昂首挺胸的一队波斯皇家侍卫,心里忍不住腹诽:纯正的波斯贵族都是这副烦人样,视希腊人为蛮夷。
  提摩修斯在波斯境内生活多年,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尽管心里有些疑惑,他仍是毫不犹豫的跟随使者前往波斯王的驻地。
  波斯王的驻跸之地在腓尼基以东的大马士革境内,但并不在某个城镇,而是在营地内,只是千军万马在此汇集、热闹嘈杂的景象如今已不复存在,因为几十万波斯主力军队远离此地,在埃及境内已经战斗了近两个月,只有波斯王及其王宫眷属、随从、大臣还继续在此逗留,虽然有最精锐的1万名不死军在此护卫,但是和这巨大的营盘相比,仍然显得太过稀少。
  一眼望去到处都是空荡荡的营帐,提摩修斯忍不住蹦出一个想法:如果埃及人派出一支奇兵,绕过波斯主力,突袭这里,一把火就可以将其烧成灰烬。
  提摩修斯迅速将这个奇怪的念头压了下去,因为他们已经走近了营地的中心,由强壮魁梧、装备精良的不死军守卫,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目光看待每一个企图走入营地的人,即使有使者引路,提摩修斯还是经过了几次严格的盘查,才被允许进入波斯王的驻地。
  波斯国王的大帐犹如一座宅院矗立在营地的正中心,仅仅是外观就装饰得富丽堂皇,前方高高竖立着波斯王旗——金色老鹰。
  波斯王经常在大帐里宴请宾客,提摩修斯曾经参加过一次,丰盛的美食、窈窕的舞女、动听的音乐……却是令人回味。但当时的提摩修斯心里还是有点不安,觉得波斯王对这场战争有些过于乐观,似乎他御驾亲征,就可以很快征服埃及。
  提摩修斯的预感没有错,战斗进行了近两个月,庞大的陆军一直被阻挡在尼罗河东岸,而海军的战船也还没找到机会冲破尼罗河各支流河口的堡垒和水门,进入尼罗河三角洲的核心地区。
  此刻,他听到了大帐里传出来的咆哮声,顿时感到忐忑不安:波斯王这次叫他来,会不会就是因为他担任舰队指挥官两个月来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战果,而要对他进行训斥?!
  提摩修斯越想越觉得心虚,甚至觉得大帐外的宫廷卫士看他的眼神都有些怪异。
  “大王,海军统帅提摩修斯带到!”
  “把这个企图叛乱的希腊人给我绑了!”阿尔塔薛西斯一声怒吼,早有准备的卫兵们立刻将提摩修斯按倒在地,将其捆成一个粽子,然后拖到阿尔塔薛西斯的面前。
  企图叛乱?!……提摩修斯一脸懵然的成了阶下囚,只能惊慌的大呼冤枉。
  “冤枉?!”阿尔塔薛西斯怒吼道:“阿里奥巴泽尼斯起兵叛乱了,他是早有预谋,所以才让你带了那么少的军队来这里蒙蔽我!我真是瞎了眼,居然还任命你担任波斯舰队的统帅!结果你故意拖延战事,浪费了我两个月的时间,却给了那个叛逆充足的时间去准备!该死的希腊蛮夷,亏我那么信任你!……”
  阿尔塔薛西斯越说越气,上前奋力一脚,将提摩修斯踢倒在地:“给我拖出去砍了!”
  卫兵上前拽着提摩修斯的头发,就往外拖。
  提摩修斯忍着疼痛,悲呼道:“阿里奥巴泽尼斯害我!……”
  他自知已无生还的可能,干脆嘶声大骂:“阿尔塔薛西斯,你是个昏庸无能的国王,难怪你的弟弟要篡位,你的大臣要叛乱,只要你在位一天,波斯就永无安宁!……”
  “快杀死他!杀死他!……”阿尔塔薛西斯暴跳如雷。
  片刻之后,提摩修斯的首级被呈上来,阿尔塔薛西斯气犹未消,恨声说道:“再砍下他的双手,和他的头一起,派人给阿里奥巴泽尼斯送去!”
  做出这样的处置是因为阿尔塔薛西斯想起了当年他就是这样处置他的弟弟小居鲁士的尸体,并且气得钟爱小居鲁士的母后大病一场。
  他甚至认为小亚细亚的这场叛乱也是他弟弟引起的,因为当年他父王任命小居鲁士为波斯西部的军事长官,结果善于笼络人心的居鲁士不但利用小亚细亚的财力雇佣了一批希腊人为他作战,而且还获得了几乎整个小亚细亚各地区总督和贵族的支持,所以才有底气敢与他争夺王位。
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功尽弃
  小居鲁士死后,由于王国动荡的局势,阿尔塔薛西斯并没有对当初支持小居鲁士的小亚细亚官员和贵族进行严厉惩处,但心中一直对小亚细亚怀有戒备。他原本寄希望于他所信任的蒂萨弗尼斯能够重新将小亚细亚纳入他的完全掌控之中,但没想到斯巴达王阿格西劳斯入侵小亚细亚,蒂萨弗尼斯连战连败,痛恨其害死小居鲁士的波斯王太后趁机将其处死,阿尔塔薛西斯故意气恼而不援助小亚西亚,其实是暗中期望小亚细亚被斯巴达人彻底打烂之后,他再重新收拾残局。谁知科林斯战争爆发,阿格西劳斯不得不提前返回希腊,而家园遭受破坏的小亚细亚的贵族和民众却因为波斯王庭的不作为而有了很大怨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