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6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0/735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斯巴达登陆战(一)
  色诺芬信步走了过去,看到他的斯巴达战士纷纷跟他打招呼:“色诺芬,你又来啦!”
  “放心吧老头,有我们在这里守着,戴奥尼亚人根本上不了岸,你们60岁以上的老人就放心的在家里歇着吧。”
  “我说色诺芬你之所以天天都来这里,不是害怕我们守不住海岸,而是害怕我们捉了很多的戴奥尼亚俘虏,却不分给你们吧。”
  “哈哈哈……”
  听到战士们开玩笑的话,色诺芬也不气恼,笑着说道:“我要俘虏还需要你们送吗,我自己亲自来抓。”
  “不,你没机会。”一名斯巴达战士打趣道:“长老议事会可是规定了,60岁以上的老人只能在家里待着,作为最后的预备,我看你还是回城里听我们的好消息吧!”
  战士们又哄笑了起来。
  色诺芬喜欢这种氛围,他感觉到了战士们对战胜强大敌人的信心,于是他拍着胸脯大声说道:“我虽然60多岁了,但可不比你们年轻人差!如果不信,出来跟我比试!”说着,他撩起衣服,摆出一个摔跤的架势。
  战士们一阵嘘声,你推我,我推你,就是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和他较量,都觉得和老人比试丢人。
  就在这时,营地里突然响起高亢的号声。
  “有敌情!!”战士们相互大声提醒,各自迅速奔回自己的帐篷,很快他们就穿戴好了盔甲,拿起了盾矛,在帐篷前排成了10人一组的小队,然后在队官的带领下,跑出营地,跑向海边。
  不过是一刻钟的功夫,色诺芬的周围就变得空荡荡的,让他忍不住感叹:要是防御海岸的斯巴达军队都是这样的战士就好了!
  可惜像这样训练有素、年轻力壮的斯巴达战士在这里不过300多名,虽然还有500多名50-60岁的斯巴达老战士战斗力也不弱,但他们却被分派到营地内的庇里阿西人和黑劳士中担任队官。
  所以当色诺芬继续往前走,他就看到那些老战士们在大吼大叫、而庇里阿西士兵和黑劳士们盔甲不整、四处乱窜的混乱情景。
  他皱着眉头,加快脚步,穿过营区,站在一个较高的地方,向前方眺望:在阳光照耀下,还在涨潮的海面波光粼粼,除了翱翔的海鸟,看起来十分的平静,似乎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
  但色诺芬并没有掉以轻心,斯巴达人在海边建了好几座5米高的哨楼,楼顶的哨兵自然会比他更早的发现敌情。
  果然,只过了一会儿,视野的最远处就出现了一些小黑点,没多久黑点就变成了一张张船帆,接着又变成了一艘艘战船,然后迅速地铺满了前方的海面,朝着自己所在的海湾直驶而来……
  而在这过程中,一队队的斯巴达士兵陆续跑到海边,在队官们的指挥下,沿着平坦的海岸,排列成弧形的阵列。
  ……
  戴奥尼亚的这些战船行驶到距离海岸不到一里的地方就停止了前进,呈一字排开,然后放下了船帆,投下了船锚,尽力在原处保持不动……
  这样的场景跟昨天相差不大,难道又是戴奥尼亚舰队的一次佯攻?……色诺芬正疑惑的想着,接着就看到在这些高大的戴奥尼亚三层桨战船之间驶出了很多无帆的小船,船上载着不少士兵,趁着涨潮最盛的时候,借着潮水的推动,凭借小船的吃水浅,堪堪越过水下的阻船桩,继续朝着海岸驶来……
  戴奥尼亚人这一次是真的要进行登陆!色诺芬心中一惊。
  海边的斯巴达指挥官显然也察觉了敌人的意图,军号声再次吹响。
  几百名庇里阿西船员涌向停泊在海滩上的十多艘中小型战船,将其推入海中。
  斯巴达在去年与雅典的海战中遭受惨败,还剩余20多条战船就停泊在拉哥尼亚海湾,结果戴奥尼亚舰队到来后,为了防止被其全部摧毁,不得不将其全部推上岸。
  斯巴达人为了防止戴奥尼亚战船的靠岸、大量设置阻船木桩时,特地在靠近岸边的百多米海域内留置了空白,以保证己方的战船也能够参与防御。在上一次阻击戴奥尼亚的登陆作战中,斯巴达人的战船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这一次是故伎重演。
  这些斯巴达战船被推离海岸,在水手们的奋力划桨之下,准备迎击那些驶向海岸的戴奥尼亚小船。
  然而跑在最前面的戴奥尼亚小船在距离海岸还有200米左右时却停止了前进,背负着皮盾和皮盔、挎着短剑的舰队步兵们纷纷跳下了船。此处的海深已经超过了两米,但士兵们并不需要耗费体力的一直踩水,密集的阻船木桩反而成为了他们的助力,只需要轻轻的扶住,就可以待在原地休息。
  庇里阿西船员们惊讶的发现戴奥尼亚士兵跳下海之后,一直待在原地不动,而那些小船则纷纷开始返回。他们想要去攻击浮在海面上的戴奥尼亚士兵,就必须要穿过密集的阻船木桩,这无疑比较困难。
  就在他们犹豫之时,突然看到远处的戴奥尼亚战船上飞起了几十个小黑点。
  “是戴奥尼亚人的弩炮!快躲!”有船员惊呼。
  “不用太过担心,距离太远,他们根本打不到我们。”有船员安慰道,上一次戴奥尼亚人登陆作战时,就使用过弩炮,却几乎未对斯巴达战船造成任何损失,所以大部分的船员都不太担心。
  谁知几十颗石弹呼啸而来,集中在最靠前的两艘斯巴达战船上方落下,砸起一通通水柱的同时,也有八九颗石弹准确地击中了船体。
  在“轰!轰!”的震响中,有的石弹击中了桅杆,有的砸穿了甲板,木屑横飞,船员们的惊呼声与惨叫声交织。
  就在这两艘船上一片慌乱之时,又是几十颗石弹呼啸着飞来,更精准的砸落在这两艘几乎静止不动的战船周围,很快就看到桅杆断裂、船体开始倾覆。
  塞克立安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又经过分舰队长官们的集思广益之后,特地挑选了风浪较为平静的今天作为进攻日,并且将从陆上军队借来的40架弩炮不再分散在40艘战船上,而是让最靠近海岸中央位置的五艘乌鸦战船打横,相互靠拢,并且用乌鸦吊桥将其相互连接、形成一体,40架弩炮就集中在这几艘船的甲板上,统一指挥,使用最小型号的石弹(这样可以提高射程)、集中攻击一个目标,而不是像上次一样各自为战,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命中率。
  头两轮的发射就命中了敌船,这让戴奥尼亚弩炮队的士兵们信心大增,在队官的指挥下接着又对正在分散开的斯巴达战船进行逐个的集中轰击。
  防御斯巴达领地的指挥官是优达米达斯,菲比达斯的兄弟,一位战功卓著的将领,此刻他正站在岸边,密切关注着海面的敌情,他没有想到戴奥尼亚士兵会距离海岸这么远就下海,并且停留在阻船木桩的海域,与后方不断驶来的小船上的士兵们汇合,无论是战船、还是岸边哨塔上的弓箭手都暂时无法对他们进行攻击。
  他更没有想到今天戴奥尼亚战船上的弩炮射出的石弹会这么的精准,斯巴达战船驶离海滩还不到半个小时,就已经有七八艘战船不是被击沉,就是被破坏得不能使用。
  他不得不下令,让这几艘仅剩的战船搁浅在海滩。
  谁知他紧接着就看到戴奥尼亚的弩炮再次射出石弹,目标不再是战船,而是朝岸边的斯巴达战士们呼啸而来。
  他急声高喊:“快闪开!快闪开!……”
  毕竟上一次防御登陆时经历过,战士们表现还算冷静,他们瞅准石弹来袭的方向,迅速的散开避让。
  声势很大的石弹相继落下,泥沙四溅,却并未造成任何伤亡。
  但当戴奥尼亚的弩炮转而攻击海岸边的其他部队时,立刻就出现了骚乱,从而导致伤亡。
  在这样的情况下,优达米达斯不得不下令:“所有的部队全部后撤到弩炮的射程之外!”
  这样一来,斯巴达军队的阵线与海滩之间就有了大约百米的距离。
  优达米达斯打定主意:一旦发现敌人快要上岸,他就率领军队快速的逼上去,与阵型不整的敌人展开厮杀,双方紧贴在一起,弩炮自然就无法发挥作用。
  就在他为戴奥尼亚军队新的登陆战术感到有些头疼之时,又接连收到了两个坏消息:拉冈达隘道要塞遭到从西面而来的上千名戴奥尼亚士兵的猛烈攻击。与此同时,拉哥尼亚海湾西面海岬的海边小道也出现了不少戴奥尼亚士兵,正试图攻下伊西翁港南面的堡垒。
  由于阿格西劳斯率领主力北上、美塞尼亚又一直比较平静,所以在这两处重要的防御据点里留守的士兵不过百名,而且士兵大多数是庇里阿西人。
第一百四十章
斯巴达登陆战(二)
  虽然这两处地势险要,但当初修建这两个要塞还是在几十年前的那场美塞尼亚人大暴乱期间,几十年间美塞尼亚人基本比较驯服,没有再发生大的暴动(伯罗奔尼撒战争时,美塞尼亚黑劳士主要是在雅典人的接应下逃亡),因此这两座要塞连久失修,破损严重。
  直到最近戴奥尼亚军队入侵美塞尼亚,斯巴达才紧急对其进行修复,但时间仓促,总感觉还修缮得不够完备,如今又遭到超过守军人数10倍以上的敌人的强攻,不得不让他感到担忧,因此尽管戴奥尼亚人即将大规模登陆,他还是抽掉了各200名士兵,紧急赶去增援。
  而就在此时,停留在近海岸的戴奥尼亚舰队步兵开始向着岸边前进了。
  按照戴奥尼亚军法,通常情况下作为舰队步兵指挥官的塞斐多鲁斯应该坐镇后方,但是登陆作战情况特殊,由于海况、运输、士兵登陆后集中重整等多方面的困难,所以塞斐多鲁斯一次性将所有的舰队步兵都送到了近海岸,自己再坐镇后方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身先士卒,反而能够提振士气,为处于困难局面下的军队多赢得一份胜机,所以塞斐多鲁斯跟其他舰队步兵一样,身穿皮甲,背负着皮盾皮盔,采用蛙泳的姿势朝岸边游动。
  虽然希腊渔民个个是游泳好手,舰队步兵也大多来自于他们,但这种标准的蛙泳姿势还是戴弗斯教授的,主要就是为了武装泅渡时尽量无声、省力。
  此刻的舰队步兵们确实没怎么用力划动,就像一根根飘在海面上的木头,顺着潮水就逼近了海岸。
  而在岸上斯巴达人的眼中:一条横贯拉哥尼亚海湾的黑色潮线快速地向着他们涌来。
  等到海水已经比较浅时,戴奥尼亚舰队士兵们就纷纷站起。
  塞斐多鲁斯毕竟是年纪大了,站起来时有些气喘,而且身体有点冷,但他仍然和其他士兵们一样迅速将皮盔戴上,摘下皮盾,抽出短剑,尽力的高声喊道:“整队!”
  哗哗的潮水让他的声音传不了多远,但事先所有舰队步兵都已经了解了整个登陆行动计划,此时他们都在自觉的重整阵型,原本停留在海域中时士兵们就是按照作战阵型进行聚集的,现在稍作整顿,一条长达近三里、厚度为5纵列的密集阵型就赫然出现在了斯巴达军队的前方。
  优达米达斯为戴奥尼亚人列阵之迅速感到吃惊,这让他想利用戴奥尼亚人上岸时的阵型不整而发起进攻的企图落了空,他立刻意识到戴奥尼亚人这一次是有备而来,想要趁着斯巴达主力不在,倾尽全力攻入斯巴达的领地。
  我绝不让你们的阴谋得逞!……优达米达斯将长矛向前用力的一挥,怒喊:“进攻!”
  在优达米达斯的带动下,斯巴达军队开始向前奔跑,当他们再次踏上松软的海滩时,几十颗石弹再次呼啸而来,一些黑劳士士兵出现了骚动,但在斯巴达队官们的厉声呵斥下,不得不在慌乱中继续奔跑向前,直到石弹落在身后,他们才暂时松了口气。
  塞斐多鲁斯带领着士兵们稳步向前,由于海水漫过胯间,他们是无法奔跑的,好在有潮水的推动,他们没有受到太大阻碍,当海水逐渐从腰胯一直退到脚面、舰队步兵们的双腿刚恢复自由之时,敌人已经冲到了面前。
  舰队步兵们既没有标枪攒射,也没有长盾防御,他们只能举起皮盾和短剑,硬顶上去。
  由近300名斯巴达战士、500多名斯巴达老战士、2000名比利阿西士兵、4000多名黑劳士组成的斯巴达军队和9000名戴奥尼亚舰队步兵组成的军队(戴奥尼亚第一舰队有近280艘乌鸦战船,每一艘乌鸦战船有40名舰队步兵编制,第一舰队总共有舰队步兵超过万名,虽然上一次登陆作战付出了上千人的死伤,塞克立安还是毫不犹豫的派出了所有的舰队步兵)终于在海岸边厮杀在一起。
  色诺芬爬上了海滩后方的哨塔,紧张的俯瞰着前方的战局,他深知这一场战斗将决定斯巴达的生死,恨不能夺过旁边弓箭手的弓箭,亲自向戴奥尼亚人射击。
  ……
  战斗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局势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以斯巴达战士和老战士为箭头的右翼,凭着斯巴达战士的能力和重装步兵的威力,占据着上风,杀得戴奥尼亚舰队步兵的左翼不断后退,已经退入了海中;
  以庇里阿西士兵为主的中路也暂时占据着少许的优势,毕竟经常跟随斯巴达人作战的庇里阿西士兵战斗经验比较丰富,同时他们虽然穿戴的是简单的尖顶铜盔和皮甲,但手持铜盾和长矛,防御力依然要强于舰队步兵,再加上有哨塔弓箭手的辅助,防御力并不强的舰队步兵们吃了不少亏;
  只有在左翼,基本没有防护的黑劳士们只手持一根长矛同身穿皮盔皮甲、手持皮盾短剑的舰队步兵作战,渐渐的处于下风,即使有混杂在其中的斯巴达老战士们努力维持着阵线和后方哨塔弓箭手的射击,左翼还是在不断后移……这使得原本是东西走向的战线逐渐变成了东北-西南走向。
  色诺芬为斯巴达军队捏汗的同时,站在旗舰上、听着桅杆上瞭望手汇报战情的塞克立安则更是焦急:“昨天上岸的舰队步兵呢?!为什么还没有出现?!”
  “可能……可能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吧……”旗舰舰长小心的回答道。
  “该死!关键时候出问题!”塞克立安愤怒的骂了一声,接着无奈的说道:“那就……立刻把预备队派上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0/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