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6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7/735

  实际上,阿尔塔薛西斯对底比斯使者如此友善,小部分原因是因为佩罗皮达斯的魅力,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希望希腊本土实现和平,而这个目标没有主事方底比斯的妥协是不可能达成的。
  阿尔塔薛西斯自从登上波斯王座之后,至今已经快30年,除了最开始小居鲁士企图篡位引起一番波澜外,之后国内的政局一直还算稳定,但是他在战争中的表现就受波斯民众诟病了。
  阿尔塔薛西斯刚即位时,一支小小的希腊雇佣军在波斯腹地杀进杀出,强大的波斯竟然拿他们毫无办法,这让希腊人振奋、让波斯人沮丧;接着埃及人又宣布独立,赶走了驻扎在埃及的军队,还没收了分配给很多波斯贵族的肥沃土地;斯巴达国王阿格西劳斯率军入侵小亚细亚,打得几个波斯总督的军队溃不成军;他好不容易组织军队企图重新奴役埃及,结果遇上尼罗河难得一见的大洪峰,加上将帅不和,最后无功而返……
  正因为民众的不满,前年波斯北面亚美尼亚山区的杜克亚人发生暴乱时,他终于决定亲征,想要征服这些蛮夷,来展示他的武功。虽然他只率领了3万名步兵和5千名骑兵,但是亚美尼亚地区到处崇山峻岭,通行极其困难,还经常大雾弥天,亘月不消,加上那个地区土地贫瘠、粮食不丰,不但无法就地获得粮食,填饱士兵的肚子,而且从其他地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输入所需的数量,唯一的办法就是宰杀载运物品的驮兽……到最后阿尔塔薛西斯连自己的用餐都供应不足,还险些被杜克亚人包围,最终是在大臣特瑞巴苏斯的帮助下,才得以脱困。
  阿尔塔薛西斯已经是60岁的人了,这一番战场惊吓让他大病一场,也暂时熄了像祖先大流士一样亲手获得盖世武功、彪炳史册的幻想。病好之后,他又立刻纳了一名妃子,用喜事来冲淡其沮丧的心情,而这位年轻的妃子就是他的亲生女儿阿美斯特瑞斯。
  当然,波斯民众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这是波斯王室的传统了,比如当年冈比西斯国王就曾经娶了他的两个妹妹,后来又被篡位的大流士给娶了去,生下了高贵无比的第四任波斯国王薛西斯。
  如今,斯巴达、雅典、底比斯使者先后到来,让阿尔塔薛西斯看到了一个送上门来的机会,一个可以让波斯更好的掌控希腊本土的良机,而这不需要战争就可能达到。所以他对三方使者都隆重接待,不分彼此。
  几天之后,他将三位使者都召集到一起,让自己最信任的大臣特瑞巴苏斯担任会谈的主持者。
  说是会谈,更像是一个小型宴会,每个人面前摆放着餐桌,餐桌上摆满美味佳肴,而且还有美丽的波斯侍女坐陪,但三位使者脸上并不见任何轻松,因为他们明白:在几天的接触之后,波斯人终于要表明他们的态度,要给谁更多的支持。
  特瑞巴苏斯将他们脸上的紧张看在眼里,相比较之下那位底比斯使者佩罗皮达斯更显从容镇定一些:难怪大王更欣赏这位底比斯人,尽管他并不像另外两位使者那样在大王面前表现得足够谦恭……
  无数个念头在脑海中划过,特瑞巴苏斯轻咳了一声,引起三人的注意之后,他郎声说道:“三位使者,在我们聚会之前,大王特地嘱托我向你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对大王的信任,不远千里跋涉来向他寻求帮助。大王自即位以来就一直对希腊各城邦表现出极大的善意,尽管在此期间有希腊人帮助那个万恶的叛国者(即小居鲁士)扰乱波斯,后来又有斯巴达人入侵波斯的小亚细亚地区——”
  尽管说这些话的时候,特瑞巴苏斯没有专门注视斯巴达使者,但卢提克利仍然感到尴尬,因为这两件事都跟斯巴达人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但是大王并没有因此怀恨在心,他对希腊人的善意也没有因此而改变,所以当克里斯战争爆发,各个希腊城邦因为仇恨而相互厮杀,完全不顾及民众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大王付出巨大的努力,让处于战争中的各邦坐上了谈判桌,这才有‘大王合约’的签订,签订合约的城邦中就包括斯巴达、雅典和底比斯。
  但是你们希腊和平了还没几年,战争又再一次爆发了,直到今天也还没有平息,这让大王感到非常痛心!所幸的是你们已经意识到了战争的危害,并且在积极的寻求解决的办法,大王的意见是——”
  佩罗皮达斯三人顿时面容一整,竖起耳朵倾听。
  特瑞巴苏斯对他们的反应感到满意,加重语气说道:“大王希望参与战争的各方尽快进行谈判,重新恢复和平!并且在和平协议中,尽量保障参与各方的独立自由,尽量维护各邦的利益——”
  特瑞巴苏斯话还没说完,卢提克利就坐不住了,他立刻插话道:“尽量维护各方的利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底比斯人无耻的宣称,‘整个皮奥夏地区都应该归属于底比斯’,并且以此为由攻打了多个皮奥夏地区的城邦,难道我们也要支持这样狂妄的要求?!”
  “特瑞巴苏斯大人想必知道,在几十年前那场战争中尊贵的波斯大王薛西斯的军队在我们底比斯人的帮助下进入中希腊的时候,以底比斯为中心的皮奥夏地区就是一个整体,只是这些年战争频发,才导致四分五裂,如今我们底比斯不过是想要恢复到从前而已。”
第七十七章
波斯的阴谋
  佩罗皮达斯又看向卢提克利,然后不慌不忙的说道:“倒是你们斯巴达,从未听说过你们拥有过整个希腊,但这些年无论是中希腊、还是北希腊到处可以见到你们派遣军队挑起战争,我们底比斯曾经被你们占领过,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也无辜的受到你们的残害,这样看来斯巴达才是希腊恢复和平的最大障碍!泰玛戈拉斯,你认为我说的对吗?”
  泰玛戈拉斯沉默,没有回应。
  卢提克利激动的想要反驳,特瑞巴苏斯大声说道:“这些年的希腊战争,斯巴达确实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大王给予了斯巴达很大的支持,但斯巴达辜负了大王的信任,这确实是一个遗憾!”
  话说到这里,特瑞巴苏斯看到卢提克利脸色铁青,心里暗暗冷笑:粗俗无礼、愚蠢无能的斯巴达蛮子!如果不是还需要你们,不让大王这些年的努力白费,早就让其他希腊城邦联合起来将你灭了!等着吧,总有一天会跟你们斯巴达算总账的!
  “但大王相信斯巴达一定会吸取以往的教训,重新肩负起维护希腊和平的重任,当然这也需要雅典、底比斯等其他城邦的全力协助!至于你们如何谈判签署新的和平条约,我们波斯不会介入,但大王希望最好能以之前的那份合约为基础,对于任何不认真谈判、甚至有意阻挠、还想要继续战争的城邦,它们将会承受大王的怒火,波斯将会全力支持它的敌对者将其彻底的消灭!!”
  最后几句话,特瑞巴苏斯说得掷地有声,让佩罗皮达斯他们都为之一震,感觉到了波斯王对希腊恢复和平一事确实是非常之关切。
  特瑞巴苏斯突然轻叹了一声,又说道:“大王之所以如此关心希腊,是因为你们希腊人少地贫,却一直能够与我们强大的波斯抗衡,这让他很是敬佩!在他心中,他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希腊人是地中海以西的主人。
  但是现在情况有了变化,就在你们频繁发生战争的这些年里,在你们的殖民地——大希腊,出现了一个叫戴奥尼亚的国家,它就像是一头怪兽,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里,不但征服了不少的异族,也吞并了很多希腊的子邦,就连迦太基也成了它的臣属。
  如今,它已经成为了在希腊以西的那一片海域的霸主,接下来它恐怕会将它贪婪的大嘴对向距离它很近的希腊,如果希腊不尽快结束纷争,团结起来,共同抵御这个强敌,等待你们的就只有灭亡,就像已经被吞并的克罗托内、洛克里、卡塔奈、锡拉库扎的城邦一样!所以大王希望你们在达成和平之后,能够重新组建一个新的联盟,守护希腊的安全!”
  可以说几年前发生在千里之外的西地中海战争原本与波斯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东腓尼基舰队的覆灭以及之后波斯使者前往戴奥尼亚、要求其停战遭到严词拒绝,这两件事大大的伤害了波斯王阿尔塔薛西斯的自尊:就连最桀骜不驯的斯巴达和雅典最终也匍匐在我脚下,一个小小的蛮夷王国居然敢如此狂妄自大!‘说什么西地中海是戴奥尼亚的领地,波斯要想插手,有胆子就派军队来!’……这就是当时阿尔塔薛西斯在听到使者回来添油加醋的诉说之后感到愤怒的心情。
  虽然戴奥尼亚远在千里之外有些鞭长莫及,但阿尔塔薛西斯一直记恨在心,现在他终于找到一个机会来反击敢冒犯他尊严的戴奥尼亚王国。
  听了特瑞巴苏斯的这番话,三位使者表情略显复杂,心中浮想联翩。
  听说在西地中海战争中,波斯人曾经派有舰队参战,结果遭受惨败……看来这件事是真的,难怪波斯王这一次如此盛情的接待我们,如此急切的希望我们达成和平!不过……共同抵御一个在军事和贸易上都很具有侵略性的戴奥尼亚,这符合雅典的利益和民众的要求,不过要不要再建立一个联盟?可如果这个联盟要再由斯巴达来主导,会不会再损害雅典的利益?……这些恐怕要回去商议之后才能做出决定……这是泰玛戈拉斯的想法。
  组建联盟对抗戴奥尼亚?!……卢提克利心情有些复杂。
  由于斯巴达人曾经参与波斯远征军,因此他们很早就注意到了由雇佣军首领建立的戴奥尼亚,比其他希腊城邦更多的了解戴奥尼亚从建立时的弱小城邦逐渐变成强大王国的整个过程,在这过程中斯巴达不是没有用过计谋,使过绊子,想阻碍其发展,因为他们牢记着戴奥尼亚国王曾对他们所说的威胁话,因此即使是和平协议一直在发生着效力,他们也在时刻担心会遭到代奥利亚的报复,尤其是在如今斯巴达深陷于底比斯的战争泥潭之中,所以波斯人的提议很让卢提克利动心,因为如果能够实现,无疑是给了斯巴达一种安全的保障,但同时他也在担心这个联盟的建立会不会因此而真正激怒戴奥尼亚?能不能真正的抵挡住戴奥尼亚可能发起的进攻?毕竟斯巴达人多少了解一些戴奥尼亚人的实力。
  而佩罗皮达斯这惊讶的看着特瑞巴苏斯,他从这位波斯王宠臣的口中似乎听出了另一层意思:奇怪,波斯人似乎在畏惧戴奥尼亚?!难道戴奥尼亚王国的实力真有那么强?!……
  他沉吟的片刻,开口问道:“特瑞巴苏斯大人,波斯大王的建议很好,只是我有一个小问题。”
  “什么问题?”特瑞巴苏斯看向他。
  “据我所知,斯巴达与刚才你提起的这个戴奥尼亚王国一直来往密切,并且签署了一个长期的同盟协议,让这样的一个城邦来领导希腊人对抗戴奥尼亚,这可能吗?!——”
  “闭上你的嘴!你不知道就不要乱说!”卢提克利打断他的话,大声强调道:“斯巴达与戴奥尼亚所签署的是互不侵犯条约,事实上我们斯巴达与澳大尼亚的关系并不好!……”
  “这些情况大王都了解,所以大王依然提议由斯巴达来领导希腊人防御戴奥利亚可能的入侵,但是为了解除其他城邦的疑惑,斯巴达最好尽快与戴奥尼亚划清界限,断绝往来!”
  特瑞巴苏斯冷眼看着卢提克利,然后又看了看其他两个使者,沉声说道:“大王非常关注希腊的安全,将支持你们恢复和平!更会全力支持你们组建联盟,防御戴奥尼亚!但是如果有哪个城邦依旧还在挑起战争或者拒绝加入联盟、防御戴奥尼亚人、甚至还暗中与其勾结,那么我们波斯将会呼吁其他希腊城邦联合起来,将其消灭!如果戴奥尼亚有一天真的入侵了希腊,大王承诺他将会援助希腊的这个联盟巨量的财富和物资,同时还有强大的海军,全力协助希腊人击退西边的这条恶狼!……”
  特瑞巴苏斯的这一番斩钉截铁的话既含有浓浓的威胁,同时又展示波斯慷慨大方的好意,佩罗皮达斯三人只是城邦的使者,无法对此直接作出承诺,只是在心里盘算着、衡量着其中的利弊,以便回到城邦,说服民众做出某种选择,因此三人都不约而同地保持了沉默。
  但对于特瑞巴苏斯来说,他已经将波斯王的意图完完全全的传达给了三位使者,目的已经达到,他就不愿在此与希腊人多待了,于是宴会草草结束。
  然而等三个人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之后,原本在宴会上最沉默的雅典使者泰玛戈拉斯悄悄的敲开了斯巴达使者的房门,见到卢提克利之后,他正色的说道:“雅典和斯巴达需要好好的谈一谈……”
  在三位使者离开波斯之前,阿尔塔薛西斯再一次接见了他们,再次重申了他希望希腊恢复和平、组建联盟防御戴奥尼亚的期盼之后,他展示了自己的慷慨,分别给予了三位使者不菲的赏赐,其中他还将自己常带的一顶用香膏浸润的花冠赠给了斯巴达使者卢提克利,又听说雅典使者泰玛戈拉斯爱喝牛奶,还特地赠送给他十几头上好的母牛,只有对佩罗皮达斯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这和他之前接见三位使者的表现有些相反。
  除此之外,他又单独召见了卢提克利一次,专门提到了有关“斯巴达与戴奥尼亚签订的友好协议”一事,神情严肃的提醒他:斯巴达必须与戴奥尼亚断绝关系,否则波斯将转而支持它的敌人——底比斯。
  由于波斯王所施加的压力,卢提克利在返回的途中显得心事重重。
  佩罗皮达斯同样心里不安,别看在巴比伦波斯王对他的态度还不错,但他能感觉到波斯人更相信和支持斯巴达,而且在之前的会谈中他们特地提到的那一句,“和谈最好以大王合约为基础”,这让他顾虑重重。
第七十八章
斯巴达的决定
  心情最为放松的是泰玛戈拉斯,他不但利用出使的机会和斯巴达使者在某些方面达成了一致,完成了临行前卡利斯特拉图斯对他的嘱托,而且还获得了不菲的财富,这一次的初始收获颇丰,将会增大他在雅典民众中的影响力。
  谁知事与愿违,回到雅典后不久,泰玛戈拉斯就被民众举报,说“他在波斯收受贿赂,出卖雅典的机密,背叛了城邦……”。此外,雅典城内也有不少流言,主要是说“他在巴比伦行为举止猥琐,不如底比斯的佩罗皮达斯表现优异,受到波斯人的鄙夷,简直是丢了雅典人的脸”……
  没多久,雅典政府就对泰玛戈拉斯进行审判,尽管他极力为自己辩解,还请了很好的律师,但是陪审团的大多数公民还是认为他有罪,最终他被判处死刑。
  而卢提克利返回斯巴达之后,波斯人所提出的强硬要求也在斯巴达激起了很大的波澜。
  对戴奥尼亚一向比较关注的阿格西劳斯强烈反对,他大声提醒道:“戴奥尼亚战胜了迦太基之后,国力变得更加强大,已经对我们斯巴达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幸好有友好协议的存在,再加上这个王国一向标榜信守承诺,所以即使是我们曾经在协议期间对其做过一些不好的事,它依然还一直对斯巴达保持着和平状态。
  而现在我们却要主动取消协议,正好给了对方口实,一旦戴奥尼亚派军队介入这场战争,必然会给正在全力对付底比斯的斯巴达军队带来灾难!”
  另一位斯巴达王克利奥姆布罗图斯则站出来,坚决支持满足波斯人的要求,他的理由同样充分:“这一场战争持续到现在,我们斯巴达已经有些难以为续,如果不同戴奥尼亚断绝往来,我们就得不到波斯的支持,而如果波斯王真象他所说的,转而支持我们的敌人底比斯,那么斯巴达就面临被击败的巨大危险。而如果取消与戴奥尼亚的友好协议,我们却将得到波斯的全力支持,那么我们会像科林斯战争一样,不但会很快结束这场战争,而且会重新成为希腊的霸主。
  到那时,即使戴奥尼亚向我们宣战,我们也可以召集整个希腊的力量与之对抗。更何况从波斯这一次如此急切地威胁我们同戴奥尼亚断绝来往的情况看来,波斯王对戴奥尼亚是敌视的,他定然会全力支持我们与戴奥尼亚开战。我们正好可以凭借这一个有利的局面,击败戴奥尼亚人,彻底解决掉这一个一直让我们忧心忡忡的隐患。”
  “据说戴奥尼亚在与迦太基的战争中派出了10万大军,伯罗奔尼撒距离戴奥尼亚就隔着一个狭窄的亚得里亚海,一旦友好协议解除,戴奥尼亚真的对我们斯巴达宣战,这10万大军很可能就会登陆伯罗奔尼撒,到时候我们该怎么应对?”阿格西老师神情严肃的问道。
  如今的克利奥姆布罗图斯早已没有了当初匆匆被推上王位之时的惶恐和稚嫩,他冷静的回答道:“别忘了,当年狄奥尼修斯也率领过10万大军,进攻西西里西部的迦太基人。但实际我们都知道,他真正具有战斗力的就那几万雇佣兵,你敢说戴奥尼亚的这10万大军都是精锐吗?!我看未必。
  反倒是我们与希腊各城邦重新达成合约之后,如果戴奥尼亚真的敢派遣军队登陆伯罗奔尼撒,我们正好可以号召希腊各城邦一起抵御戴奥尼亚这个外来者的入侵,在波斯人的帮助下组建起一支大军,将其击败,不但彻底的解决斯巴达一直以来的隐忧,而且可以重新提升斯巴达在希腊的影响力。”
  阿格西劳斯皱着眉头,提醒道:“戴奥尼亚自从建立以来,他们所经历过的战争就没有遭遇过失败,他们的军队即使不全是精锐,战斗力也绝对不弱。而且他们是出自同一个国家的军队,而我们即使能够号召各个城邦组建起一支大军,这次军队也必然不如他们团结,不利于指挥——”
  “令人尊敬的阿格西劳斯!”克利奥姆布罗图斯突然冷笑一声:“这些年我们斯巴达哪一次不是指挥其他城邦的联军同敌人作战,并且胜多负少,这本就是我们斯巴达将领必须具备的才能!10多年前你甚至还指挥过小亚细亚人同波斯作战,怎么现在反倒说我们这么做是不对的!”
  没等阿格西劳斯回应,克利奥姆布罗图斯环顾四周,骤然提高音量,大声说道:“所谓戴奥尼亚军队百战百胜,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我们斯巴达!大家还记得在第一次同戴奥尼亚签订友好协议之前,那位戴奥尼亚国王所说的那些威胁我们的话吧!这些年他就像一条毒蛇一样在亚得里亚海的西岸窥视着我们,让我们一直提心吊胆、不敢懈怠,现在或许就是到了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各位睿智的长老和监察官们,斯巴达能否度过这个难关,就看你们的决断了!”
  阿格西劳斯看着在会场中央慷慨激昂发表演讲的克利奥姆布罗图斯,不知为何脑海中却浮现20多年前同样是在这里自己通过雄辩击败侄子列奥提齐德斯、夺得王位的那一幕。
  而如今自己老弱病残,难道真的连勇气也没了?……阿格西劳斯犹豫了:与戴奥尼亚断交,得罪戴奥尼亚,可能会引发战争;但是不断交,又会得罪波斯,它会转而支持底比斯,目前的这场战争不但不会停止,而且将会变得更加困难……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阿格西劳斯长了张嘴,最终没有反驳。
  接着这30名斯巴达长老(包括两位国王)就“是否取消与戴奥尼亚的友好协议”一事进行表决。这些年过60的斯巴达贵族或许人生经验丰富,但大多性格保守,万事只求稳妥,由于戴奥尼亚尽管距离伯罗奔尼撒更近、但却从未涉足过希腊本土,相反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波斯却始终在对希腊施加着影响,无论是伯罗奔尼撒战争、还是科林斯战争,波斯对斯巴达的帮助都是巨大的,而这些长老无疑都是这些战争的亲历者,都深有感受。
  但最终的表决结果是20:20,其实是阿格西劳斯的影响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相比较至今在军事上还没有出色表现的克利奥姆布罗图斯,很多长老更愿意相信有智慧、有威望的阿格西劳斯。
  现在,最后的决定权落在了5名监察官的身上。
  斯巴达的监察官所拥有的权力很大,对内可以审查和监督国王以及长老,对外则负责外交和监察出征的军队,但他们却是选自于普通的平民,这些平民从小就接受着艰苦的军事训练,成年后不断的进行战斗,直至30岁才脱离集体生活,他们除了精通军事技能之外,大多数人对于政治、外交等其他方面都不太了解,像客里索普斯这样见多识广、有着政治智慧的公民并不太多,所以斯巴达这些年对外一向比较强硬,只有受到了较重的挫折,才会选择退缩。
  但是今年选上的这5位监察官却无一例外的全部选择了——与戴奥尼亚断交,原因很简单:与底比斯的连年战争,没有取得任何明显进展,国内却日益困顿,战士不断伤亡,民众苦不堪言,厌战情绪非常严重,监察官们的选择反映的就是此时的民意,斯巴达民众迫切的想要停止战争、恢复和平。至于可能因此导致一个更强大的敌人戴奥尼亚,他们却不会考虑那么远。
  这样的结果没有让阿格西劳斯感到失望,反而是让他松了口气:既然神祗已经为斯巴达做出了选择,他也不需要再纠结什么了。
  克利奥姆布罗图斯看到阿格西劳斯又站了起来,忍不住自得的说道:“现在与戴奥尼亚断交的决议已经通过,你就算要反驳也没用了。”
  阿格西劳斯没有理他,环视众人说道:“就算我们决定要与戴奥尼亚断交,但是也应该派一个能说话的使者,委婉的跟戴奥尼亚国王说明我们不得不断交的原因,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诚意,相信也不会激怒戴奥尼亚人,在我们与底比斯和谈的关键时候向我们宣战。”
  “我说过了,斯巴达不畏惧于戴奥尼亚作战,正好可以利用这个好机会,解决掉这个大麻烦!”克利奥姆布罗图斯不满的提醒道。
  “阿格西劳斯王说得有道理,如果能够同底比斯、雅典达成和议,又能暂时避免戴奥尼亚挑起战争,当然是最好了。”不只是多数的长老们对此表示赞同,就连监察官们也没有异议,但是他们却为出使的人选感到头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7/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