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6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3/735

  但是,亚西斯特斯却坐不住了,匆匆的赶来军营:“帕特洛克罗斯军团长,如今北面传来消息,高卢人已经越过了我们建立的边境防线,哈斯德鲁巴大人所率领的边境军团情况不明。但高卢人却很快攻陷了弗罗伦提亚,接着又大举南下,先后向维兰诺拉(felathri)、福弗鲁纳(fufluna)发起了进攻,大肆抢掠沿途的村镇,杀戮伊特鲁里亚民众……伊特鲁里亚盟邦的使者们天天堵在地区行政厅的门口。你要是再不发兵北上,恐怕伊特鲁里亚使者会集体跑到图里伊,向陛下下告我们的状了!”
  看来亚西斯特斯对帕特洛克罗斯有些怨气,就连“大人”这个尊敬的称谓都省了。
  但帕特洛克罗斯听完,却显得神情平静,他不慌不忙的说道:“亚西斯特斯大人,从现在的局势来看,伊特鲁里亚人对高卢人的畏惧已经深入骨髓,他们已经彻底的慌乱了,失去了正常的理智和判断。
  但是,我们戴奥尼亚作为抵抗高卢人的主力,必须保持足够的冷静,分析目前混乱的战局,寻找到足够好的战机再出击,而不是仓促的北上,仓促地与高卢人接战,否则一旦进攻受挫,无疑会大大挫伤我方的士气,影响罗马的稳定……”
  亚西斯特斯毕竟是雇佣兵出身,早年间跟随戴弗斯在波斯征战,并不是不懂军事,只是这20年来一直从事政务,又加上这段时间前方不断传来坏消息,还有伊特鲁里亚使者不间断的骚扰,肩负着整个地区重责大任的他不可避免的着急上火,此时经帕特洛克罗斯的提醒,他有所醒悟。
  但帕特洛克罗斯的话里有着教训的意味,作为堂堂的地区行政长官、王国重臣,亚西斯特斯脸上有点挂不住,若是别人,他恐怕还得再吼几句,挽回一点脸面,但对面坐的是戴弗斯国王陛下的女婿,很受他的器重,所以亚西斯特斯只能压抑住心中的不满,过了好一会儿,才瓮声瓮气的憋出一句:“你有什么计划?”
  “大人!”帕特洛克罗斯看出了亚西斯特斯有些生气,他并不是太在意,虽然亚西斯特斯的官员级别更高,但第十四军团并不归属地区行政官长官管辖,而且帕特洛克罗斯在上任前还得到过妻子辛西娅的提醒,一直有意避免同亚西斯特斯来往过密,但考虑到亚西斯特斯是戴奥尼亚建立时就是紧随陛下的心腹,资历很高,他还是让语气变得和缓了一些:“虽然没有具体的消息传出来,但我不认为高卢人能够在这短短几天内就攻克了佛罗伦提亚军营和卢卡军营,哈斯特鲁巴大人应该还在顽强的坚守。
  如果弗罗伦提萨城也能够认真执行我们以前为之制定的防御措施的话,高卢人根本不可能攻破其城池。可惜这一年多来在我们边境军团的保护下,他们失去了警惕性,在收到警报之后,居然还在慢吞吞的大开城门收容逃难的民众。而当高卢人绕过军营,快速向弗洛伦提亚进军,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赶到城下、发起进攻的时候,他们却又慌了神,没有立即关闭城门,导致高卢人跟随难民冲进了城……”
  帕特洛克罗斯将了解到的弗洛伦提亚沦陷的真实原因说了一遍之后,又叹了口气,惋惜的说道:“高卢人占领了弗罗伦提亚,就拥有了在伊特鲁里亚境内的一个立足之地,有了较为充足的军粮供应。据现在所获得的情报得知,高卢人大约有四万人左右,而且士气正盛,如果我此时率军跨过台伯河,冒然赶往伊特鲁里亚北部与之作战,即使能够获胜,也必然损失惨重。还不如先不北上,避免引起高卢人的警惕,同时等待后继盟军的汇合,还有更多的物质储备……”
  “你不用担心军粮物资,克罗托卡塔克斯一直在努力的筹备!”亚西斯特斯加重语气提醒道:“但光是让军队待在军营里这么一直等待,也不是办法。万一再让高卢人攻克了其他伊特鲁里亚城邦,恐怕我们对伊特鲁里亚盟邦、对其他的盟邦都不好交代啊!”
  “第十四军团只对陛下、对王国负责!”帕特洛克罗斯淡淡的回了一句。
  亚西斯特斯一听,有些来气:“但你现在是整个戴奥尼亚北部联军的指挥官!保护伊特鲁里亚盟邦是陛下交付给你的责任!”
  “是的。”帕特洛克罗斯正色的说道:“所以我才要慎重,才在努力的等待时机!亚西斯特斯大人你也不要着急,只需要一场大胜,任何的指责和怨恨都会消弥。”
  亚西斯特斯见他固执得油盐不进,气得抛下一句:“好,那我就等你的胜利!”然后拂袖离开。
  回到行政厅,等克罗托卡塔克斯向他汇报工作时,亚西斯特斯还怨气未消的谈及此事,并且愤懑的说道:“平时和帕特洛克罗斯打交道,感觉他还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怎么一到这种关键的时候就变得如此固执,听不进去建议呢!整个戴奥尼亚北部联军由他来掌控,我真担心啦!”
  克罗托卡塔克斯听完,宽慰他说:“大人,你治理着罗马这个庞大的地区,同时还要兼顾与周边盟邦的友好关系,责任如此重大,如今遭遇高卢人的入侵,已经威胁到整个中部地区民众的安全,很可能会破坏这几年来你好不容易在这里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稳定秩序,这段时间我见你一直都没有睡好觉,可见你所面临的压力有多大!
  作为军团长,帕特洛克罗斯看起来是年轻,但并不是因为他是我的姐夫,父王就让他担任了第十四军团的军团长,使他拥有在紧急状态下统帅联军、抵御高卢人的权利,而是因为他是戴奥尼亚军队年轻一代将领中最杰出的人选之一,一向善于用人的父王将他安排在这里,必然是认为他有这个能力,能够承担起这份重任。
  实际上他所面临的压力也很大。我每一次给军营运送辎重、去见他的时候,他不是在跟其他将领分配任务、听取哨探的汇报,就是在一个人专注的观看地图,根本没时间跟我多说一句话。
  想想也可以理解,罗马地区是王国最北边的领地,援军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到达,帕特洛克罗斯所率领的联军在此时是抵御高卢人的唯一力量,如果他率军同高卢人战斗中遭遇一次失败,可能就会让高卢人乘机冲入罗马地区……所以他保持谨慎,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六十九章
初战告捷
  听了克罗托卡塔克斯的一番话,亚西斯特斯沉默了一会,神色稍霁,但他还是不放心的说道:“对于目前联军的状态,我还是要向陛下反应,希望他能够尽快的派遣援军到来。”
  ……
  帕特洛克罗斯想一边做好充足准备,一边获取更多高卢人的信息,等候最佳战机的出现。
  但是伊特鲁里亚却出现了突然的变化。继弗洛伦提亚失陷的几天之后,原本未受战火波及、很多人甚至以为不会受到高卢人进攻的地区——阿雷提乌姆城也遭到了高卢人的突袭。
  阿雷提乌姆所在的领地其实并不与高卢人接壤,而是与翁布里亚人(umbria)毗邻,以前一直都很安宁,这两年才开始受到高卢人的袭扰。据他们的了解,翁布里亚人的北部也开始遭到了高卢人的侵略,一些高卢部落通过翁布里亚的边境地区流窜到阿雷提乌姆的领地抢掠,毕竟阿雷提乌姆比翁布里亚人要富裕得多。
  原本戴奥尼亚军务部是不打算在这片地域建设一个军营,因为这里的高卢人活动并不猖獗,但阿雷提乌姆是伊特鲁里亚十二城邦联盟之一,也是伊特鲁里亚联盟东部地区的中心城镇,在阿雷提乌姆人的积极活动之下(主动划给了戴奥尼亚不少土地),戴奥尼亚军务部最终决定在阿雷提乌姆领地的西北方不远建设军营。
  当然,这并非完全是被阿雷提乌姆人说服的,而是戴弗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认为:可以利用防御高卢人的机会,获得这里的土地,从而同东部的翁布里亚人加强联系、增进友谊,对戴奥尼亚王国是有好处的。
  事实上这一年多来,在此处驻扎的戴奥尼亚边境军队多次跨境与翁布里亚人配合,击退前来袭扰的高卢人,赢得了翁布里亚人的好感。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高卢人会分出一支大军,从领地的最南边穿过翁布里亚,突袭了后方的阿雷提乌姆。
  尽管戴奥尼亚军营紧急派出信使,通知阿雷提乌姆人,但由于其长期受到戴奥尼亚军营的保护,这一年多来再未受到高卢人的袭扰,而之前北部的伊特鲁里亚城邦遭受高卢人的进攻也并未让阿雷提乌姆人提高警惕,因此面临高卢人出人意料的突袭,但阿雷提乌姆人的表现比佛洛伦提亚更为糟糕,城池迅速失陷,城内民众竟无一人逃托。
  这一路高卢军队攻陷阿雷提乌姆后,趁势向南进攻,先后包围库尔图恩(curtun)和科勒维辛(clevsin),前锋直抵沃尔塞纳(velzna),距离戴奥尼亚王国最北的城镇凯斯雷拉和维爱已经不远。
  罗马地区民众开始恐慌。
  帕特洛克罗斯自然不可能再无动于衷,很快集合联军5万多士兵,跨过罗马椎桥,并在当晚抵达维爱城。
  就在第2天,来自图里伊的信使已经赶到了罗马,亚西斯特斯接到了由戴弗斯国王亲笔签署的命令:要求罗马地区行政长官亚西斯特斯尽快通知各盟帮依照盟约派出军队,在罗马汇合组建联军,由第十四军团长帕特洛克罗斯担任总指挥官,率领联军抵御高卢人的入侵。在先保障王国领地安全的情况下,尽力的帮助伊特鲁里亚人。由于敌情不明,军务部不做具体指示,由帕特洛克罗斯根据敌情变化,自行作出决断。并且军务部已经通知坎帕尼亚东部地区的第十二军团(军营在阿贝拉)即日奔赴罗马,归属帕特洛克罗斯指挥。同时也请亚西斯特斯做好联军的后勤保障,并随时将战情变化向王宫汇报。
  亚西斯特斯心情复杂的看完信,将指令又递回给信使,沉声说道:“请转告陛下,我会坚决执行他的指示!帕特洛克罗斯军团长大人已经率军北上,你现在出发,应该能够在维爱见到他。”
  信使闻言,拜别亚西斯特斯,立刻骑马向北追赶。等他赶到维爱时,帕特洛克罗斯却已经又率军出发。
  戴奥尼亚北部联军在黄昏时赶到了洛维(novi,伊特鲁里亚人的一座小城),此处距离沃尔塞纳不到二十里,正在围攻沃尔塞纳的高卢人得知敌人援军突然出现,着实吓了一跳,赶紧撤围,并派哨探前去探查,回报说:“敌人援军人数众多,所建造的营帐不计其数。”
  这一支作为先锋的高卢军队人数较少,见对方人多势众,没敢盲目的发动进攻,反而向北退却。
  第2天,得知援军已至、威胁解除的沃尔塞纳人携带大量的劳军物资来到洛维,向联军表达了感激之情,并且邀请联军到沃尔塞纳附近驻扎。
  帕特洛克罗斯在考察了周围地形之后,坚定的拒绝,并且命令军队就在洛维城附近修筑军营。
  一天之后,高卢人的军队再次出现在沃尔塞纳的领地,到第2天增至3万多人,重新将该城包围。
  在其南边驻扎的戴奥尼亚联军却没有任何动静,反倒是高卢军队主动来到戴奥尼亚联军营前,对其发动了进攻。
  虽然营地并未完全建好,但帕特洛克罗斯指挥若定,联军士兵又拥有防御的优势,再加上人数也多于对方,所以高卢战士尽管作战勇猛,但苦战至黄昏还是被击退,这让戴奥尼亚联军士兵尤其是盟邦士兵多了几分自信。
  戴奥尼亚联军虽获小胜,却在第二天一早悄悄撤退,只留下好不容易才初步修筑好的一座空营。
  高卢人确定敌人已经撤退之后,开始认为:昨天敌人侥幸获胜,实际上已经被他们的进攻给吓坏了,因为害怕而放弃了对沃尔塞纳的增援。
  之后的几天,高卢人摆出架势要强攻沃尔塞纳城,但他们撒出去的哨探却没有在附近发现戴奥尼亚援军的踪迹。
  渐渐的高卢人更加肯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戴奥尼亚军队看起来人数不少,但怯弱胆小,估计已经躲回罗马城了。
  于是,他们开始放心大胆的全力进攻沃尔塞纳。
  一连几天的进攻让沃尔塞纳城摇摇欲坠,眼看就要被破城,沃尔塞纳人一边咒骂不守信用的戴奥尼亚人,一边祈祷着神祗的庇佑。
  或许是祈祷起了作用,在第五天的凌晨,之前消失的戴奥尼亚联军突然再次出现,并快速逼近高卢人营地前。
  此时,大部分的高卢战士却因为连日的攻城过于疲乏,在营帐内酣睡,得知戴奥尼亚联军突然来攻,营地内一片混乱。
  帕特洛克罗斯用20架弩炮轰开高卢人为简易营地设置的屏障——木栅栏,以第十四军团和第十二军团(刚从坎帕尼亚赶来)重步兵为进攻主力的戴奥尼亚联军很快就跨过了并不宽的壕沟,同营地内的高卢人展开了激战。
  尽管高卢人作战勇猛,手中的大剑挥舞起来也颇有威胁,但他们阵容不整、而且组织混乱,对重盔重甲、相互掩护、默契配合的戴奥尼亚军阵威胁不大。
  相反戴奥尼亚联军主力如同一堵铁墙,徐徐向前推进,在不断杀伤高卢人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心理压力。
  再加上此时戴奥尼亚联军的兵力几乎是高卢人的两倍,但帕特洛克罗斯并没有一开始就将盟军部队派上去,而是等到两个军团和预备士兵从正面吸引住高卢人之后,这才命令盟军士兵从军营的两侧突入,夹击高卢人。
  激战一个多小时之后,戴奥尼亚联军几乎对营地内的高卢人形成合围,高卢人不得不转身逃跑,拼命杀出一条血路。
  帕特洛克罗斯立刻命令:一直在养精蓄锐的联军骑兵、轻步兵、轻甲兵全力追击。
  联军狂追猛打,直至天黑方才收兵,杀死、杀伤以及俘虏高卢人无数。
  第2日,得知高卢人被击败的沃尔塞纳人欢喜若狂,立刻就将之前对戴奥尼亚人的怨恨抛到脑后,再次带着大量的劳军物资来到联军营地,谁知帕特洛克罗斯已经率领军队离开。
  溃败的高卢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逃往东北方向的阿雷提乌姆,一部分逃往西北方向。
  帕特洛克罗斯分出1万名预备士兵追击逃往阿雷提乌姆的高卢人,而自己亲自率领近5万名联军士兵,折向西北方行进。
  在驻守洛维营地的那一段时间里,除了加固营地,帕特洛克罗斯还派出了山岭侦察小队和侦骑队,详细侦查高卢人在整个伊特鲁里亚地区的活动情况。
  因此在击溃了沃尔塞纳的高卢军队之后,帕特洛克罗斯立刻带领主力,直奔福弗鲁纳的领地,因为这里盘踞着高卢人的主力部队。
  福弗鲁纳是伊特鲁里亚西北部最富裕的城邦,所以成为入境的高卢人进攻的重点。但由于福弗鲁纳人早从逃亡而来的弗洛伦提亚人口中得知了其悲惨的遭遇,并从中吸取了教训,早早的就城门紧闭,加强了防御。另外,福弗鲁纳城位置特殊,它修建在海岬之上,仅有一个狭窄的地峡与陆地相连。
第七十章
连战连捷
  高卢人没有海军,从陆地进攻又无法发挥其人多的优势,始终无法将其攻下。反而由于匆忙的从弗洛伦提亚赶来,携带的粮食都快耗光。
  于是,高卢人派出一个个部落到附近的村庄去收刮粮食。这时刚刚秋收后不久,伊特鲁里亚民众家里都有充足的粮食,而由于高卢人来势汹汹,绝大部分伊特鲁里亚民众仓皇逃亡,根本来不及携带粮食,所以四处收刮粮食的高卢部落战士们收获颇丰,很快就缓解了军粮吃紧的问题。
  虽然军粮不用发愁了,但是高卢的首领们已经意识到福弗鲁纳不是弗洛伦提亚,要想在短时间内将其攻下比较困难,于是有了“先将其置之不理、转而进攻他处”的想法。
  可就在他们刚刚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戴奥尼亚北部联军出现了。
  这一次帕特洛克罗斯并没有再采取保守的策略——先修筑营地,而是直接在距离高卢人营地一里之外开始列阵。
  根据帕特洛克罗斯这段时间的观察,认为高卢人自持彪悍,勇猛酷杀,出来迎战的可能性很大。
  果然,尽管一部分高卢人因为出外收集粮草,还未归营,但在首领们的鼓噪之下,大首领仍然决定率领不到三万人的高卢战士出营迎战。
  帕特洛克罗斯也从哨探口中得知,还有部分高卢战士正在附近的村镇收集粮草未归,他立刻派出少部分盟邦军队,去袭击和阻挠这些高卢人的回归,同时他还将麾下所有的轻步兵都排了出去,趁着高卢军队正在列阵之际,对其进行了远程攻击。
  有一半多高卢战士都是身穿直筒裤子和单衣,有的甚至赤膊上身,除了手中的木盾,再无其他防御之物。而戴奥尼亚联军中轻步兵高达4000多人,其中作为主力的2000名戴奥尼亚军团轻步兵更是训练有素,在他们的带领之下,所射出的箭矢和标枪像阿尔卑斯山的冰雹一样可怕,给了高卢军队不小的杀伤,也迫使高卢战士们顾不上再列阵,纷纷杀向敌人。
  高卢人蜂拥向前,联军轻步兵慌忙后撤,等到他们迅速从棋盘阵的缝隙中撤出后,高卢人赫然发现他们的面前出现了一堵长而厚实的“铁墙”,墙后的敌人齐声高喊,标枪再次如乌云一般笼罩高卢人。
  在持续不断的惨叫声中,高卢人怒吼着,挥舞大剑,狠狠的劈向躲在长盾之后的敌人。
  然后他们发现他们锋利的大剑不足以劈开敌人厚实的长盾,不足以立刻斩断敌人结实的刺枪,就算有时能够撞开长盾、砍中敌人的身体,如果所使用的力量不够大、不够准,也无法对头戴护颈、铁制头盔、身穿双层链甲的敌人造成致命伤害。而对面的敌人会迅速的抽出腰间短剑迅猛的一刺,就可能让强壮的高卢人丧失战斗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