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6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0/735

  赫尼波里斯领着哈卡上了坐舰,登上了木楼,哈卡居高望远,顿时感到自己的视野开阔很多,能够越过岸边的码头,看到后方重重叠叠的房屋和熙熙攘攘的人流。
  就在周围的船只都有意无意的靠拢过来、想好奇的看一看能够让国王的座舰出来迎接的是什么贵人的时候,双头龙坐舰已经调转船头,前方由两艘快船开道,在几百名水手的全力打浆之下,开始朔流而上,而哈卡原来乘坐的客船也紧随其后。
  图里伊城和罗马城不同,罗马城距离河口几十里,河道曲折,从河口溯流而上的船只必须依靠拉纤才能到达城外的河港,而土图里伊城距离河口只有五、六里,城市的主体又位于克拉蒂河和科塞尼河会合之后的下游,河道宽阔、水流平缓,通常情况下船只不需要依靠拉纤,就可以顺流而上,到达图里伊城。
  哈卡站在坐舰的木楼上,将河道两岸的情况看得更加清晰:确实正如河道官员所说,图里伊人将沿河两岸都改建成了码头,不但所有的河滩都被坚固的石板所覆盖,而且每隔10米左右就有一个高达5米的梯形石台耸立在岸边。每一个石台两端各有一个石头环,石台上面都停放着一台木制的器械,它向河边伸出一个长长的木臂,木臂上挂着滑轮、绳索,并向下垂出一个铁制挂钩,木臂的尾端被两个巨大的木轮夹住,绳索的另一端紧紧的系在地上,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蜗牛……
  哈卡知道这就是戴奥尼亚人所发明的起重机,它早就已经闻名西地中海,只是还没有普及到伊比利亚南部地区的港口城镇而已。
  哈卡仔细观察了货船卸货的全过程:货船缓缓地停靠在石台前的河边,就有岸边的劳力过去,将货船两头的缆绳绑系在石台两端的石孔上,这样一来货船就会紧靠码头。操纵起重机的人员压低木臂,放松绳索,挂钩垂下。船员们将一筐筐的货物挂在铁钩上,然后起重机木轮里的奴隶们费力的踩动木轮,木轮迅速转动,绞紧绳索,铁钩高高拉起货物,脱离货船。这时,起重机两旁的人员再牵拉绳索,控制着木臂,将货物慢慢的停放在石台前的平地上……整个过程快捷、省力、高效,满满一船的货物没多久就卸掉了一半,无论是船员、还是岸边的劳工都还显得十分轻松。
  哈卡还注意到在这些石台的后方不远都有着一座座半敞开式的仓库,从船上卸下来的货物都由劳工运送到这些仓库中停放。
  而在这种简易仓库的后方,却又并排着一座座长方形的、封闭式的巨大仓库,每一座都是大约6米高的屋顶、4米高的多开拱门,面积不小于两个竞技场。而且透过顶端的小窗,可以看到仓库的墙壁是相当的厚实。也只有这样高质量的仓库才能让货主放心货物的安全,同时也能更多的储存货物、还能使货物运出便利……
  对于货船进驻港口的过程,主导过伊比利亚南部地区政务多年的哈卡是很清楚的:码头的劳工卸下货物之后,将其停放在临时仓库,船主会立刻到港口花钱租借一个仓库的储藏室,再花钱让劳工将他的货物转运到仓库储藏起来,然后再去城里的市场联系买家……这个过程一般得花个两三天时间,当然如果事先就联系好了买家,那么情况就会好很多。
  但是像图里伊这样,卸货的码头、临时仓库、仓库紧挨在一起,无疑便利很多。而且哈卡据此判断:以图里伊人这样的行事做法,整个西地中海都有名的图里伊大市场恐怕就在此不远(事实也确实如此)。
  他忍不住发出一声感叹,却迎来赫尼波里斯的好奇:“哈卡大人,来到图里伊什么想法吗?”
  哈卡指着岸边的码头,由衷的叹道:“瞧瞧这些放置起重机的石台码头、临时仓库、货物仓库就像军队一样整齐的并排在克拉蒂河的两岸,一直向前延伸,几乎看不到头,这是多么的壮观!我想任何一个外来者看到这样的景象,都不得不叹服戴奥尼亚王国的强大,不敢有任何与之对抗的心思!”
  赫尼波里斯看了看他,转头又看向岸边:“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趣事。王国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吕西亚斯,有一次准备写一篇描述克拉蒂河岸码头的文章,他决定先到河边码头去考察一下,结果没多久就返回了。
  好友问他‘为什么这么快?’
  他说,‘我到了河边,发现码头上到处都是人,忙得不可开交,声音极其嘈杂刺耳,起重机咯吱咯吱的响、牛和驴不停的叫、脾气暴躁的搬运劳工大声的吼叫着……而且空气也很糟糕,混杂着葡萄酒味、橄榄油味、人们身上的汗味儿……我在那里站了一会儿,就感到头胀得难受,在仆人们的帮助下费力的推开那些挡道的人,才好不容易走出来。而在这过程中,我就踩了两次驴粪……’”
  哈卡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起来。
  赫尼波里斯则叹了口气,出神的望着远方,喃喃说道:“我还是怀念十几年前的图里伊,尤其是这克拉蒂河,清澈静谧,引人遐思……唉,可是现在,不但河道拥挤嘈杂,而且河水也变得浑浊了,到了晚上还有不少的行船……”
  哈卡在一旁叹道:“可是,任何一个城邦和国家无不希望自己的城市是这样一个画面,因为这意味着繁荣和实力。”
  赫尼波里斯双手轻拍了拍船栏,又露出了微笑:“这就是为什么我只是一名书记官而你是大总督的原因!不过我建议你在图里伊住下来之后,最好到北面的山岭里买下一块地,建一栋别墅,一个月去住几次,那里空气清新幽静,对你的身体有好处……”
  两人正谈笑间,前方远处一个巨大的建筑闯入哈卡的眼帘:一道长达百米的石桥横卧在宽阔的克拉蒂河上,犹如一头巨兽俯瞰着来往的船只。
  这应该就是图里伊大石桥,据说是西地中海第一座修建的石桥,确实非常壮观!……哈卡眺望着前方,却听赫尼波里斯说道:“我们马上就要进内城码头了。”
  循着赫尼波里斯手指的方向,哈卡看见的那一道横亘在重重叠叠的建筑物之间的城墙。
  “原本这里是有一条拦河铁链的……”赫尼波里斯手指着前方河岸边的塔楼,眼睛却看着身旁的哈卡,看似随意的说道:“十几年前一度被弃用,但是和……迦太基爆发战争之时,又被紧急启用。不过现在已经完全被废弃,因为不会再有敌人从海上威胁到王国。”
  哈卡一脸平静的点头。
  “这些年还曾经有元老提议,‘将整个内墙拆除。’幸亏大多数元老们都表示反对而没有获得通过,否则这图里伊城真是没法呆了!”
  哈卡观望了一会儿,明白赫尼波里斯为什么这么说,他已经看到城墙内的街区远没有城墙外的稠密,而且住宅整齐宽敞,行人也比较稀落,却显得悠闲自在,仿佛城内是另外一个世界……
  但只有一个地方比较热闹,就是坐舰正在驶向的前方内城码头。
  和之前所看到的如同长龙一般排列的河道码头相比,内城码头显得太过微小,只有六个栈桥,但每一个泊位都极其宽敞,停泊几十米的大船绰绰有余,而且栈桥都是用石板铺就,能够容纳两辆马车并排通行,还配备有好几座石台和起重机……
  在码头的后方有一个面积不小的等候区,专门搭有长长的彩色布棚,既是为了遮阳,也为了美观好看。布棚之下摆着一排排舒适的座椅,现在都坐满了人。
  哈卡的目光在岸边的人群中迅速的搜寻,当看到那位穿着和他人并无太大不同、只是头上戴着一个小小的耀眼金冠的男子时,哈卡在激动之余,也突然感到了一些紧张。
  而在等候区的戴弗斯看到坐舰进入码头,也立刻站起身来,带领着元老们,走向了栈桥。
  下船的木梯搭好之后,这一次哈卡拒绝了奴仆的搀扶,慢慢的走下了坐舰,来到了戴弗斯身前,深深的鞠了一躬,说道:“尊敬的戴弗斯陛下,原伊比利亚南部地区总督、同时也是你忠实的学生哈卡向您报到来了!”
第四十四章
赫尔普斯和哈卡
  原本戴弗斯是准备按照戴奥尼亚王国礼仪,等对方行完礼之后,再说一番抚慰的话,没想到哈卡的第一句话就让他一愣,随口就说了一句:“我的学生?”
  哈卡面带景仰的看着戴弗斯,诚挚的说道:“是的,陛下。您所创建的戴奥尼亚王国、由您牵头所制定的这个政体让我很是着迷,对此我一直在研究,并且还不时将一些心得应用在治理伊比利亚南部地区事务上,但还是有很多的不足,所以这一次我来图里伊,是想跟您好好的学习!”
  紧跟在后面下船的赫尼波里斯听到这话,忍不住翻了翻眼皮:“好你个哈卡,看起来不怎么爱说话,可一说起话来,拍马屁竟然拍得如此之好!”
  戴弗斯笑得很开心,上前握住哈卡的双手,连声说道:“你将伊比利亚南部地区管理的很好,尤其对领地内的伊比利亚各部落所实施的一些治理策略更是有独到之处,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所以呀,这个老师……我是不敢当的,你在处理政务方面非常有才能,完全能够独当一面!
  只是现在王国事务繁杂,有不少难题亟待解决,我也很是头疼,所以我和大家对你是翘首以盼啊!我相信有你的加入,和我们一起集思广益,会有更多有创见的决议出台,使王国的治理能更上一层楼!”
  哈卡当即回答道:“我非常愿意来图里伊为王国多出一份力!”
  “好!好!”戴弗斯笑着,轻拍着他的手,关切的看着他,说道:“不过在给你加重担之前,我得先把你的身体调养好,否则你要是病倒了,狄多可就得找我算账啦!”
  在戴弗斯的眼中,哈卡身体极度消瘦,而且脸色暗淡发黑,完全是一副病殃殃的模样,要知道他的年纪还不到30岁,这不能不让戴弗斯感到心惊。
  “感谢陛下这几年对狄多的照顾!”哈卡再次表达感激。
  “嗨,我还没有感谢你们家族给我培养出了这么好的一个儿媳妇!狄多不断美丽贤惠,而且聪明能干,还为我们家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孙子,全家人都很喜欢她!……”
  周围的人都露出善意的笑容,一些人看到两人拉起了家常,才突然意识到哈卡虽然是第一次来图里伊,但他和戴弗斯国王却是亲戚,而且瞧他和陛下相处如此融洽,日后与他接触所采取的态度或许都要重新变动一下。
  “赫尔普斯!”戴弗斯说着说着,突然向后喊了一声。
  医务大臣赫尔普斯立刻做出了回应。
  “给哈卡治病调养的事就交给你了,你要亲自上门看诊,保障哈卡的身体健康!”
  “是,陛下!”
  哈卡有些惶恐,当即说道:“陛下,这……赫尔普斯可是王国的重臣,受民众尊崇的名医,我这点儿小病怎么能劳动他老人家……耽搁他宝贵的时间啦!——”
  “我是医生,给人治病怎么能说是耽搁时间!”赫尔普斯走上前,仔细的打量着哈卡,有些担忧的向戴弗斯建议道:“陛下,哈卡大人的脸色不太好,可能是长时间乘船、太过劳累了,我建议让他尽快回住宅休息,好恢复精力!”
  戴弗斯本就有此想法,又经赫尔普斯的提醒,更是深以为然,当即慎重的说道:“你说的很对!这样吧,哈卡,你先回你的新住宅休息,同时让赫尔普斯为你进行治疗,等恢复了健康,你在元老院会议上再跟元老们慢慢的熟悉。”
  “陛下,我现在身体还好,没有问题,正想趁着这个机会跟同僚们好好认识!”哈卡怎么好意思没和这些来迎接自己的元老见面道谢,就匆匆离开,所以他赶紧表态。
  “哈卡大人,不要勉强自己,你的健康对王国很重要!”元老院轮值主席吕西阿斯忙劝说道:“陛下一向对于我们元老的健康非常关注,大家对此都会表示理解的。你放心,以后我们有的是机会,相互之间慢慢的了解认识。”
  “可是……”哈卡还想表示异议。
  戴弗斯很干脆的对赫尼波里斯说道:“就这样吧,先送哈卡大人去他的府邸……哦,对了,哈斯德鲁巴呢?”
  “他……嗯,喝多了,正在船上睡觉,怕影响陛下,所以没把他叫醒……”哈卡硬着头皮说道。
  戴弗斯当然看出了其中的猫腻,但他也没去揭穿,而是略带关心的说道:“既然是这样,就不要去吵醒他了,等你们都休息好了,恢复了精神,我会在王宫设下酒宴,欢迎你们的到来!我听说哈斯德鲁巴爱喝酒,我那里可是有西地中海最好的葡萄酒和啤酒,还有不少喝酒好的军队元老参加,到时候一定让他喝个痛快!”
  ……
  为了迎接哈卡的到来,戴弗斯及元老院做了不少的努力,比如为他准备的住宅,按道理内城早已经没有了空地为元老建造府邸,后来加入王国的一些元老都是在靠近内城的外城区附近居住,而这一次元老院在大议事堂前的通告牌上专门贴出购房布告,向内城民众购买住房,并且许以很大的优惠,但是做出回应的人很少,最终是图里伊商会的大商人索斯塔图斯将他父亲库诺戈拉塔遗留在内城的住宅转让给了元老院,换得外城区的一块公用土地和戴弗斯的赞许。
  营造部专门派人对该处住宅进行了精心的修缮,哈卡、哈斯德鲁巴等一行人到达图里伊之后,就直接住进了新府邸。
  正如赫尔普斯所预料的,哈卡长时间乘船、今早又强作精神在克拉蒂河上观赏整个图里伊城,吹了半天河风,结果刚住进府邸就病倒了,赫尔普斯带着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诊断和治疗。
  黄昏的时候,赫尔普斯又赶到戴弗斯的府邸。
  “哈卡大人是被河风吹久了,因此着了凉,已经给他用了药,相信等发热之后,一两天内他就会好转……”赫尔普斯做着汇报。
  “幸亏你今天提醒的及时!”戴弗斯暂时松了口气,他心里很清楚:哈卡刚到图里伊,是万万不能出问题的!否则那些伊比利亚的民众和其他地区的腓尼基人就会有不好的猜测,比如哈卡在伊比利亚时还状态很好,一到图里伊就重病卧床,这一定是戴奥尼亚国王和元老们下的毒手!……
  “陛下。”赫尔普斯带着忧虑的神情,继续说道:“经过对哈卡大人身体的检查,我发现他之所以体弱多病的原因,是因为他患有心脏的疾病……他的心音很响,非常嘈杂,跟我以前诊治过的不少心脏疾患的病人很相似……我们曾经征得您的同意,也征得病人家属的同意,在哈迪斯神的见证下,对几名拥有这种心脏疾患而最终病死的病人进行过解剖,发现他们的心脏和正常人的心脏相比有一些不同,该封闭的地方出现缺漏,不该封闭的地方却封闭了……而且,他们似乎从一出生就处拥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
  “所以,你们将它命名为‘原发的心脏疾病’,我听过你们这几年在学者大会上有关这方面的一系列演讲,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戴弗斯赞了一声,但眉宇间依旧被笼罩上了一层阴郁,他直截了当的问道:“据我所知,‘原发的心脏疾病’是无法治疗的,那么你根据哈卡现在的身体状况,判断他大概能活多久?”
  “陛下,根据我们现在的医术水平,确实无法治疗这种疾病,实际上我们发现‘原发的心脏疾病’应该有很多种,我们正在努力的通过解剖对其一点一点进行分类……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根据我们对这些病患的统计和观察,但凡是能够活到20岁以上的这种病人,往往他所患的心脏疾病相对较轻,只要生活条件好,不从事过度的劳作,又能及时得到治疗,寿命会相对较长……”
  “这就好!这就好呀!”戴弗斯舒展眉头,整个身体也放松下来,语气和缓的说道:“辛苦了,赫尔普斯,以后对哈卡的长期治疗和调养就交给你们了。”
  “陛下请放心,虽然我们无法治愈这种疾病,但是延缓哈卡大人的症状还是可以做到的!”赫尔普斯自信的说道。
  “天色晚了,今晚就在我这里用餐吧。”
  “陛下,我在来的途中接到医院的急讯,他们接收了一个病情严重的病人,而且发病很奇怪,我需要赶过医院,对这个病人进行会诊。”
  “好吧,那我就不留你了。”
  赫尔普斯恭敬的行礼,转身准备离开。
  戴弗斯看见他身形有点佝偻,白发苍苍,步态微颤,一副老态尽显的模样,大受触动,忍不住说道:“赫尔普斯啊,你也要多保重身体!我可离不开你呀,就像20多年前在波斯时一样……”
  赫尔普斯身体微震,他转过身来,再次向戴弗斯恭敬的行礼,就像二十几年前每次回应戴弗斯嘱咐时那样说道:“是,老师!”
第四十五章
王国元老院见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0/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