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5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8/735

  雅典几乎陷入饥荒,立刻派出80艘战船,在纳克索斯附近追上斯巴达舰队(非戴奥尼亚王国西西里岛的纳克索斯城),双方展开激战,斯巴达舰队被击败,导致之前策划的军事行动失败。
  雅典人受胜利的激励,也因为底比斯人的请求,他们决定也派出一支由50艘三层桨战船组成的舰队,绕行伯罗奔尼撒半岛,攻击斯巴达联盟海军,袭扰其盟邦。
  雅典议事会任命复兴雅典的英雄之一、曾为波斯效力的科农的儿子提摩修斯为该舰队的统帅。
  公元前375年(戴奥尼亚王国19年),提摩修斯率舰队出航,途中并未对伯罗奔尼撒岛进行登陆袭扰,但他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登陆克基拉岛,但他既没有奴役当地居民,也没有强迫其改变政体,结果该岛上的所有城邦都愿意加入雅典的海上同盟。
  要知道克基拉岛是最靠近戴奥尼亚王国的希腊土地,这意味着雅典的海上势力已经延伸到了亚德利亚海附近,但戴奥尼亚王国此时对此并无任何表示。
  由于雅典舰队绕行伯罗奔尼撒半岛,斯巴达联军不得不对其提防,因此没有再对底比斯发起大规模进攻,底比斯人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大胆的四处出击,企图解放和征服邻近的被斯巴达军队所控制的皮奥夏城邦。
  这其中以佩罗皮达斯所指挥的一次军事行动最为著名。
  当底比斯人收到情报,原本驻扎在奥尔霍迈诺斯城内的斯巴达军队被调走,佩罗皮达斯认为这是一个征服北面近邻的好机会(奥尔霍迈诺斯和底比斯就隔着一个科帕伊斯湖),于是他率领着300名步兵和几十名骑兵急匆匆的绕着科帕伊斯湖向北行军。
  结果等他逼近奥尔霍迈诺斯城时,他得到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斯巴达驻军已经回到城中。
  佩罗皮达斯不愿意强行攻城,因为这样会导致士兵们伤亡加大,他只好率领军队无功而返。
  谁知军队在途经一个叫铁西亚的地方时,突然与从北面而来的一支斯巴达军队遭遇。
  事发仓促,出乎佩罗皮达斯的预料,而且斯巴达军队人数多于他所率领的士兵。
  前方有强敌挡道,后方的奥尔霍迈诺斯城距离不远,城内的斯巴达驻军随时都可能出击,侧面又有科帕伊斯湖阻隔,底比斯军队深陷绝境,无法逃脱,佩罗皮达斯只能率军拼死一战。
  他将300名步兵置于中路,骑兵分列两翼。
  刚刚列好阵势,斯巴达人就猛攻过来。双方战斗了没多久,两翼的底比斯骑兵就被击溃。
  但是在中路,士兵人数多于对手的斯巴达军队却陷入了苦战,这是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由底比斯政府特别组建的、由伊帕密浓达专门进行训练的底比斯神圣军队。
  这150对底比斯同性恋青年面对强敌毫不畏惧,他们不但进攻凶猛,而且配合十分默契,在战斗时还相互鼓励,因此始终士气高昂。
  在一段时间的激战之后,斯巴达军队在他们的冲击下居然开始步步后退,更糟糕的是他们的指挥官在战斗中死亡,最终斯巴达军队被击溃。
  由于身处险地,佩罗皮达斯没敢下令追击,带领着胜利之师匆匆返回了底比斯。
  这一场战斗,双方的人数不超过1000人,规模虽小,却意义更加重大。和杀死菲比达斯的那一次战斗不同,这一次是在面对面的正面会战中获得胜利,战败的斯巴达军队中可是有不少真正的斯巴达战士,因此胜利震惊了整个中希腊,鼓舞了不少被斯巴达军队所控制的中希腊城邦民众起来反抗,也让初出茅庐的底比斯神圣军队扬名于希腊本土。
  ……
  “嘀!嘀!嘀!……”清晨,图里伊奴隶营地令人躁狂的铜哨声就响起了。
  奴隶们在工头的催促下,赶紧起床洗漱,然后列队进入食堂吃早餐。
  奴隶营地的食堂建筑跟图里伊军营的食堂有些相似,只是面积小一些,都是一个正方形的四面体建筑,20多个廊柱撑起4米高的石制平板屋顶,三面开放通畅,另一面密闭的是厨房,宽敞的大厅里整齐而密集的摆放着餐桌和长凳,一次性足以容纳两、三百人就餐。
  奴隶们闻着空气中弥漫的食物香味,并没有一拥而上,依旧排着长队,按照秩序,走到热气腾腾的橱窗前。要知道一开始这些奴隶并非是如此遵守纪律,都是经过多次的严厉惩罚后才知道懂规矩。
  “大叔,今天的早餐都有什么好吃的?”一名奴隶刚站到橱窗前,将自己的木盘和瓦罐递进去之后,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担任奴隶营地的厨师和帮工的大多数也是奴隶或者是获得自由的解放奴隶,因此他们往往对来食堂吃饭的奴隶们态度不错,有时还额外给些照顾。
  这位手拿木勺的中年厨师笑嘻嘻的说道:“你们今天有口福了!早餐不但有面包、麦粥和肉汤,而且每人还有一块熏牛肉,每一块面包上还抹有蜂蜜!”
  “真的?!”
  “我还需要骗你吗!”厨师将盛好的早餐用木盘托着,递给他:“你自己好好瞧瞧。”
  “哇,是真的有肉!”奴隶兴奋的喊道。
  听他这么一喊,排在后面的奴隶们出现了骚动。
  “怎么回事!安静!”工头的一声大喊,立刻让队伍恢复了安静,但每个奴隶脸上都充满着渴望。
  “领完了早餐赶紧离开,别堵在那里!”工头语气严厉的催促道。
  那名奴隶咬着蜂蜜面包、端着木盘,赶紧就近找餐桌坐下。
  那名厨师是解放奴隶出身,根本不怵凶巴巴的工头,反而用木勺敲着盛满肉汤的铜锅,对奴隶们大声说道:“知道今天的早餐为什么这么丰富吗?我听说是因为昨天在采石矿的工地有二十多名奴隶晕倒了,还有……几名奴隶受伤(实际上死亡了7名奴隶),医生们在救治时,发现他们之所以晕倒,是因为太饿了……后来不知怎么的,陛下知道了这件事,专门下达指示,要让你们吃饱吃好,保证身体健康。
  艾卡鲁斯大人接到命令之后,夜里都没有好好休息,立刻找来我们商议,还紧急派人到图里伊市场去购买食物……今后啊,不但你们的早餐会很丰富,晚餐也很丰富,中午还会把食物运到工地上,给你们加餐!”
  奴隶们立刻发出欢呼,整个食堂都沸腾起来。
  工头们变了脸色,正准备大声怒喝。
  那名厨师已经大声喊道:“让我们一起感谢仁慈的戴弗斯陛下吧!”
  “感谢仁慈的戴弗斯陛下!!!”食堂里一片欢呼。
  这些奴隶中有一半多都是来自几年前的那场西地中海战争,各自都有自己本种族信奉的神祗,但是在营地内受其他奴隶和环境的长时间影响下,他们大多都开始信奉哈迪斯。
第三章
马西姆斯和康缪斯
  因为哈迪斯不仅是戴奥尼亚王国保护神,更是奴隶的保护神,要想早日恢复自自由,还需要它的庇佑,而漫长的时间也渐渐磨灭了他们心中的仇恨,转而开始对曾经击败过他们的戴奥尼亚国王有了一丝丝好感,不仅是因为他是哈迪斯的后裔,而且在他统治下公性奴隶的生活确实比他们曾经的城邦和种族的奴隶要好得多,因此这欢呼声中大半都是出自真心实意。
  “还要感谢我们营地的长官艾卡鲁斯!”中年厨师又大声提醒道。
  这一次的欢呼声明显小了很多,但依然能够让刚刚进入内厨检查早餐改进情况的图里伊奴隶营地负责人艾卡鲁斯听得清清楚楚。
  他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丝笑意,回身问随从:“这个厨师叫什么名字?”
  “大人,他叫伊斯尼卡斯,来自小亚细亚,曾经在图里伊外城的克莉斯托娅餐馆担任过四年的奴隶,后来获得自由,成为预备公民,被招募到我们这里担任厨师已经两年多……”说话的这名随从是奴隶营地的档案记录员,自然对此如数家珍。之所以艾卡鲁斯视察食堂时要带上他,那是因为如果他在视察中发现食堂的厨师们没有很好的执行他的要求,那么对他们最严厉的惩罚就是在其档案上记上一笔,这对他们将来顺利转为正式公民或者获得自由都会造成较大影响。
  但此刻,艾卡鲁斯却沉声说道:“嗯,懂得宣扬陛下的仁慈,他的表现很不错,给他记上一笔。”
  他此时说的“记上一笔”显然是指好的评价,同样是预备公民出身的记录员有些羡慕的看了看远处的中年厨师,低声回应道:“是,大人。”
  不少自由民和预备公民之所以选择到各城市市政厅或各部门担任薪酬很少的底层公职甚至雇工,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容易获得功绩、早日成为王国公民。
  像奴隶营地这样的部门没有其他行政部门那么风光,而且其最高官阶也就是初级行政职务,下辖的正式官吏并不多,就连看守奴隶和巡逻营地的军队也是轮流从附近的军营里派出,并不归奴隶营地管辖。但正因为如此,奴隶营地的底层公职和雇工更容易受到重视,更容易立功,应征者不少,只可惜营地往往更喜欢招募解放奴隶出身的人。
  且不论戴弗斯的一个命令让奴隶营地负责人艾卡鲁斯紧张得忙碌个不停,奴隶们却坐在食堂里开心的吃着比往日丰富不少的早餐。
  曾经的罗马贵族、如今的戴奥尼亚王国奴隶康缪斯·法比乌斯·维布拉努斯坐在角落里安静的嚼着面包,喝着肉汤。
  他不像在萨特尼库姆因为瘟疫而投降的罗马士兵们那么幸运,是在之前罗马军队救援加比城时成为俘虏的,尽管像普布利乌斯这位来自罗马的元老几次在戴奥尼亚元老院提出,“在整个西地中海战争中被俘虏的罗马士兵也应该获得自由”,但是这个提议一直未能获得通过,他们这些罗马贵族士兵成为王国奴隶的最初,也几次抗争过,但在遭受无情的镇压之后,他们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现实,并且在长时间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皮鞭的教育下变得麻木而顺从,就像出身罗马大氏族的康缪斯此时和其他奴隶一样满心欢喜的吃着早餐。
  这时,有人在他身旁坐下。
  他抬头暼了一眼,随即欣喜的说道:“马西姆斯,你的病好了?!”
  马西姆斯同样也是曾经的罗马贵族,但他并非是在战斗中被俘虏,而是在罗马城破、企图带着家人准备逃上卡皮托林山时而被俘,他跟单身的康缪斯不同,他一家人都是王国奴隶,因此不住在集体的奴隶宿舍里,而是分配有单独的简陋木屋,不过这样一来,他就需要付额外的住房费用,负担要比康缪斯重。
  “看了医生,吃了两天药,已经好了。”马西姆斯说道。
  公性奴隶是王国的财富,而且平时从事的大多是重体力劳动,饮食又不及普通的民众,生病受伤很常见,因此营地中设有专门的医院,由图里伊大医院轮流派医生前来值班,以保证奴隶的身体健康,虽然钱少活重,但由于可以接触大量的病患,实习的医生们往往争着前来。
  康缪斯听了,高兴的说道:“那真是太好了!这几天你不在,那个工头对我们队要干的活胡乱安排,大家都干得不顺心,都盼着你早日痊愈!”
  马西姆斯一惊,忙低声问道:“你们没有乱来吧?!”
  “我们哪里敢乱来呀,最多就是抱怨几句。”康缪斯嘀咕着。
  “抱怨也不行!你忘了之前布鲁图斯他们的遭遇了吗!再说之前你们一直表现得不错,等这一次的大工程完成,咱们一定可以多获得奖励,争取从明年的庆典开始,我们能够年年有获得自由的名额,所以不要因为图一时的爽快,引起工头们的嫉恨,那会将我们之前的努力给全毁了!”马西姆斯神情严肃的告诫道。
  他所提到的“布鲁图斯等人的教训”指的是前几年图里伊奴隶营地由罗马人引发的两次骚乱,之后就有戴奥尼亚元老提议:罗马奴隶不服管束,又爱闹事,图里伊是王国的中心,为了避免出现任何的任何的意外,破坏图里伊的稳定,应该将罗马奴隶都迁出图里伊奴隶营地,分散转移到远离图里伊大区的其他城镇奴隶营地里。
  由于普布利乌斯的强力阻挠,最终没有被完全通过,留下了少部分没有参与骚乱、平时比较安分的罗马奴隶,普布利乌斯还专门派人来营地,再三警告留下的罗马奴隶:在戴奥尼亚王国所有的奴隶营地中图里伊的营地是待遇最好、最容易立功的地方(因为图里伊是王国中心,监管的力度很强,营地管理人员一般不敢乱来,像一些偏远地区的奴隶营地就差多了,比如萨丁尼亚,每个月都有死在矿场里的奴隶,条件之恶劣可想而知),如果要想早日健健康康的获得自由,最好在这里安分守己!
  “这几天我们真的有在好好的干!每一天打下的石头比其他队要多好几块啦!”康缪斯一边赌咒发誓,一边偷眼看着在食堂内来回巡逻的工头,又恨恨的低声说道:“如果他敢少报我们队的成绩,我就去向保民官揭发!”
  图里伊的奴隶营地里奴隶人数最多时高达几万人,现在也有将近万人,为了更好的管理和安抚他们,也为了监督营地的官吏,营地内也有单独的保民官。在几年前的营地骚乱之后,还增加了保民官的人数,多是由奴隶出生的戴奥尼亚公民担任。
  “别多说了,赶紧吃完饭,上山干活!”马西姆斯提醒道。
  他的话说完没多久,果然就听到工头们在大声的催促。
  两人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餐,甚至将落在餐桌上的面包屑也捡起来吃掉,若是在几年前他们是根本不会这么做的,艰难的环境改变了他们。
  等他们急匆匆的走出食堂,又一大批奴隶急匆匆的列队走进来,时间安排的如此紧凑,就是为了让营地的几千名奴隶能在短时间内吃完早餐,及时上工。
  最后一批进食堂的总是女奴和孩子,她们的人数并不多,还不到千人,毕竟王国奴隶和私人奴隶不同,从事的大部分是重体力劳动,需要的主要是男奴,但在几年前的那场西地中海战争中,戴奥尼亚抓到了不少携家带口的俘虏,这其中以罗马人、拉丁人、腓尼基人居多。
  按照《戴奥尼亚法律》中有关奴隶的规定,是不允许无人道的将奴隶家庭强行拆散,再分头转卖的。而且戴奥尼亚也不禁止王国所属的男女奴隶结合,因为有家庭的奴隶自然更加安分、也更有上进心,有利于奴隶营地的稳定。
  当然这些女奴不管是否已有家庭,也是不能不干活的,担任厨房帮工、缝补奴隶的衣服、协助采买食物、担任奴隶营地里商铺的售卖员、甚至被外派去担任临时雇工等等……
  由于营地里男多女少,为了防止她们受到骚扰和侵犯,《奴隶法》中对此有严格规定,不管是男奴、还是营地的官吏和雇工,违法者必受严惩,所以这样的恶劣行为在图里伊营地几乎绝迹,也让有家庭的男奴们能够放心的留下家人、出外劳作。
  在奴隶营地里的中央,是一个简陋的广场,这块被夯实的很平整的草地不但被用来集合点名奴隶和宣布一些通告,在休闲时还是奴隶们运动和比赛的场所。
  广场的侧面树立着几块黑色的大木板,上面用白笔写着一些有关奴隶的公告,还有一些是营地发布的“需要雇工”的信息。作为公性奴隶,他们平时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建造和维修公共工程,比如神庙、桥梁、道路……,以及公共矿场的采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8/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