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5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9/735

  “这不可能!”巴里科斯大声的想要反驳这些讨厌的声音,他不希望看到自己和同伴们的冒险和牺牲创造出来的机会被白白的浪费。
  但在远处的海面上,迦太基的所有战船确实是在撤退。
  双方战斗到现在,就连米多拉德斯的旗舰也投入到战斗中,唯一没有加入战斗的就是莫尔巴尔所在的迦太基旗舰,它一直停驻在战场之外不远,主桅杆上的瞭望手一直在向甲板上的巴里科斯描述着他看到的战场景象,莫尔巴尔据此来判断战局的发展,当他察觉到迦太基舰队已经丢失了最初获得的优势,和戴奥尼亚舰队进入到相持的混战之后,他就已经明白战局开始对迦太基舰队不利了。
  于是,他果断的让十几名司号兵吹响了撤退的号声。
  在登船之前就已经得到过莫尔巴尔郑重嘱咐的各迦太基舰长听到这号声,几乎没有犹豫的立刻调转船头往回撤。
  海战和陆战不同,虽然双方在进行着混战,但是战船是需要足够的空间来进行战斗的,因此船与船之间的间隔还是较大的,一旦选择撤退,是很难被包围住的。
  而且戴奥尼亚舰队有一个不太大的弱点,作为主力的乌鸦战船在速度方面是比不上普通的三层桨战船,如果对方全力逃跑,它是很难追上的,而以速度灵活见长的快速战船却因为体量相对较小、防护又弱于普通三层桨战船,因此不敢过于脱离乌鸦战船,去长时间追击敌船,以防止遭到反击。所以迦太基舰队在付出了一些代价之后,开始脱离战场,向东退却。
  米多拉德斯在了解到战局的突然变化之后,当然不会允许好不容易被引诱出来的迦太基舰队在没受太大损失的情况下顺利的逃进港口,于是下令:舰队在基本保持阵型的情况下,全力追击!
  迦太基舰队在撤退,第三舰队衔尾直追,根本没有时间停留,原来的战场上到处是浮在海面上的船员、破碎的床板、一些被舰队步兵杀伤的桨手、或者船身明显损坏而无法动弹的战船……
  巴里科斯在海边望到这一状况,虽然担心舰队再次遭遇失败,但他更担心那些泡在海中的同胞,于是振臂高呼:“跟着我,去救回我们勇敢的战士们!”
  说完,他带着自己的船员,将停靠在海滩上的货船又重新推入海中,向着前方的战场驶去,其他残余的商船也很快跟随。
  不少的港口民众受其感召,也纷纷去驾驶自家的渔船,赶往战场救助同胞。
第三百五十七章
迦太基海战(三)
  一时间,不少迦太基民众由观众转变为了这场战争的参与者,这更引起了海岸边所有民众对这场战争的关注。
  第三舰队对迦太基舰队追得很紧,这让米多拉德斯感到满意,他对迦太基港口有所了解,它的军港位于商港的里面,两个港口合在一起,中间用水门隔开,而外面的商港同样也有水门,它的宽度是不可能允许这么多的战船同时涌入的,迦太基舰队为了进港就必须得放慢速度,这就给第三舰队一个重创它们的大好机会。
  “将军,迦太基舰队没有转向,它们在继续向东撤退!”瞭望手的喊声并没有让米多拉德斯感到吃惊,因为他已经扭头望见自己的坐舰正在途经迦太基港口,这说明迦太基舰队的统帅也意识到了,在此时撤进迦太基港口存在巨大的风险,于是放弃了进入,继续逃跑。
  米多拉德斯沉下脸来,他突然想到了:迦太基舰队如果继续这样撤退,第三舰队之前的努力很可能会前功尽弃,因为往东的阿非利加沿岸多是迦太基的盟邦,迦太基舰队随时可能找到机会躲进盟邦的港口,而第三舰队是不可能穷追到底的,到了黄昏,就必须得返回基地,因为精疲力竭的船员们需要补充大量食物和水……
  “该死的塞克立安,你现在到底在干什么!!”米多拉德斯越想越有气,忍不住大骂了一声。
  就在这时,头顶的瞭望手发出惊呼声:“迦太基战船!有几十艘迦太基战船从港口冲出来啦!”
  米多拉德斯猛然一惊,瞬间就明白了迦太基舰队根本就不是要撤退,而是要引诱第三舰队来到港口前,反过来夹击第三舰队。
  在此紧急时刻,他根本来不及后悔自己因为立功心切而失去警惕,也没时间细想迦太基舰队怎会又多出来的这么些战船(事实是,在厄律克斯附近的那场突袭海战之后,迦太基和腓尼基盟邦的船厂又拼尽全力、加工赶制,又补充了几十艘新战船),他果断下达命令:“立刻吹响军号,列圆阵防御!”
  此时,不少戴奥尼亚战船都已经知道后方有敌船袭来,船员并没有太大惊慌,在望见旗舰发出的旗语之后,立刻有条不紊的开始排列阵型,因为无论是对米多拉德斯、还是第三舰队而言,这样相似的情况他们在萨丁尼亚海战中不是没有遇到过,当时的情况还更加凶险,无论是舰长还是船员都有了经验,幸运的是米多拉德斯处于谨慎,让整个舰队还基本保持着阵型,所以转换成圆阵也比较容易。
  在港口内的迦太基战船出击的时候,莫尔巴尔随后也命令迦太基舰队发起进攻。
  正在后撤的迦太基战船纷纷调转船头,转而向戴奥尼亚战船发起冲锋。
  戴奥尼亚第三舰队陷入两面夹击的危险境地。
  由于这一次的战斗就发生在港口前方,防波堤城上的迦太基元老们看得更加清晰,他们能看到戴奥尼亚舰队正努力的回缩,想要缩成一团,而早有预谋的迦太基舰队进攻迅猛,如同附骨之蛆,让戴奥尼亚战船疲于应付,甚至一些落在最后的敌船被迦太基战船追上,很快纠缠在一起,然后被另一艘随后赶来的迦太基战船撞击(实际上是这些戴奥尼亚乌鸦战船为了保证整个舰队能顺利列阵,而自愿牺牲自己、担任阻击的任务)……
  现在,迦太基舰队不但在战船数量上占据了上风,而且也占据了战场的主动,由于是在家门口作战,船员们的士气更不弱于对方。
  戴奥尼亚舰队虽然抵抗顽强,但已经完全处于包围之中。
  元老们忧虑尽去,笑逐颜开,就连艾斯亚鲁巴也大声赞道:“不愧是莫尔巴尔,看来他又将获得一次海战的胜利!而且战果要远胜于上一次!”
  “是啊,有了这一次的胜利,戴奥尼亚人在和谈时就再也不敢那么猖狂了。”泰潘拉科立刻回应道。
  “有了这次胜利,还要和谈?!我们完全可以加大对莫尔巴尔的支持,让迦太基海军重新夺回在海上的优势!”普雷塔库巴则兴奋的反驳道。
  “我们要面对现实,即使我们消灭了戴奥尼亚的这一支舰队,戴奥尼亚的战船仍然比我们多得多,和谈才是最好的选择!”俄克里顿紧接着反驳道。
  ……
  双方在城墙上又开始了唇枪舌剑的辩论。
  “诸位大人,别高兴的太早了,这支戴奥尼亚舰队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击溃的!”安诺巴斯突然冷笑着说道。
  “差点把我们的舰队败光的人该不会是嫉妒莫尔巴尔的功绩,不想看到海军获胜吧。”一名马戈尼德派元老大声讥讽,引起了不少人的气愤。
  “看来上一次对你的惩罚力度太轻了,元老院应该重启对你的审讯!”又一名元老恶狠狠的看着他,大声建议,居然得到不少人的回应,吓得安诺巴斯不敢再说话。
  “元老院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胆怯、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了?!”在这时,汉诺站出来,对安诺巴斯表示了支持:“这场对戴奥尼亚的战争进行到现在,我们完全处于劣势,不正是因为我们中的某些人狂妄自大,自以为可以轻松的击败戴奥尼亚,还狂妄的宣称,‘一年之内,将戴奥尼亚人从西西里赶走!’结果呢?!我们失去了科西嘉、萨丁尼亚、连西西里也难以保住,现在戴奥尼亚人都进攻到我们家门口了!是该听一听不同的意见,让我们中的某些头脑发热的人清醒清醒了!安诺巴斯,你说一说,情况有什么不对?!”
  汉诺神情威严的环视众人,出于对这位权势人物的敬畏,没有人出言反驳,就连普雷塔库巴也因为理屈而陷入沉默。
  安诺巴斯轻咳了一声,轻声说道:“莫尔巴尔大人虽然使用计谋让戴奥尼亚舰队上当,但是却没能通过前后夹击的迅猛进攻让其发生混乱,这是因为处于外围的戴奥尼亚战船不顾自身会被撞沉、进行了拼命的阻拦,他们的斗志非常顽强啊!”安诺巴斯忍不住感叹,他不自禁的想起萨丁尼亚的那一场海战,其实当时他的计谋还算是比较成功的,在面临前后夹击、战船数量又少的困境之下,换做其他城邦的舰队早就被击溃了,但戴奥尼亚舰队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反败为胜,其斗志之顽强令人心悸。
  “你们看——现在我们的战船没有继续向前冲锋,而是向着两侧绕行,这说明戴奥尼亚舰队已经组成了圆阵,使得我们的战船不敢冒然冲击其阵势——”
  “那又怎样?戴奥尼亚舰队已经被我们包围,我们不进攻是为了减少伤亡,戴奥尼亚人不进攻,难道是为了等到晚上好方便逃跑吗?”普雷塔库巴的这番话引得少数元老大笑起来。
  “谁都知道,战船的船员们因为长时间划桨战斗,消耗是巨大的,他们需要及时的进行补充,但是战场在迦太基,戴奥尼亚舰队不可能得到食物补充和休息,其基地更是远在百里之外。到了晚上,处于迦太基舰队的包围之中,精疲力竭的戴奥尼亚船员还有能力将战船划回去吗?恐怕只能束手就擒了吧。”另一位马戈尼德派元老进一步补充说道。
  “我们都知道,对戴奥尼亚舰队而言继续待在这里只能是等死,戴奥尼亚人不可能不知道!我记得……在我指挥的那一场萨丁尼亚海战中,好像也是这一支舰队处在我们的包围之中,结果他们不顾一切的勇猛进攻,最后……不但冲出包围……而且还击败了我们……”当安诺巴斯将这一段最不愿回忆的往事说出来时,他神情痛楚,并且显得忧虑:“而这一次,他们却毫不着急的摆出了防御的阵势,好像是有所凭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啊!”
  警惕什么?戴奥尼亚舰队的援军吗?!……汉诺心中一动。
  安诺巴斯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在他们前方不远的港口灯塔上突然又响起了“铛!铛!铛!”的钟声。
  “这灯塔钟声怎么还在响?!”有元老下意识的大声抱怨道,因为之前戴奥尼亚舰队出现在港口附近海面时,它就一直响个不停。
  “恐怕是有新的敌人!”安诺巴斯最先反应过来,神情紧张的往前方海面张望。
  众人赫然一惊。
  这时,守塔人将身体探出灯塔顶的石窗,向下方高喊:“前面又出现了一支舰队,有很多黑色的战船!”
  又一支戴奥尼亚舰队!!……元老们听到这个消息,顿时脸色大变,惊恐的叫嚷着:“快!快去通知莫尔巴尔!快让他将舰队撤回港内!……”
  城头的士兵们迅速集合在了一起,朝着港口外齐声高喊:“快撤回来,敌人的援军来了!!敌人的援军来了!!!……”
  交战的双方就在港口前方,近处的战船船员隐约能够听到灯塔的钟声和哨兵们的喊声。
第三百五十八章
迦太基海战(完)
  莫尔巴尔得到消息后,也是脸色大变,立即命令:所有战船放弃围攻眼前的戴奥尼亚舰队,赶紧撤回港内!
  米多拉德斯和戴奥尼亚各战船舰长虽然听不懂城上敌人在叫喊什么,但是灯塔的钟声和随后当面的敌人突然改变战术都说明战局起了变化。
  这变化是什么?肯定是西西里舰队赶到了!……这可是塞克利安和米多拉德斯策划了好多天的引蛇出洞计划,由于第三舰队所处的位置以及其战船的数量(西西里舰队战船过多,迦太基舰队不一定敢出战),所以担任诱饵,等战斗发生之后,已经在西西里西部海域与迦太基海域之间埋伏的西西里舰队判断好时间,赶来合围,由于交战地点是基本确定的,所以不用担心会迷失方向而错过战机。
  第三舰队依然坚持以防御为主的策略,不过将战船之间的间隔拉大,以覆盖更多的海面,防止敌船绕过它们,靠近港口。
  令人讽刺的是,莫尔巴尔之前故意引诱第三舰队到港口入口处前方,以便使其后部遭受突然的攻击,可现在当迦太基舰队想要撤入港口内时,他们发现第三舰队排列成圆阵,横亘在港口前,完全挡住了他们的归路。
  是逃往别处,还是强行进入港口内?……莫尔巴尔面临着重要抉择,时间紧迫,这位老将也失去了之前的冷静,全身被冷汗浸透,终于他下达命令:“向前猛攻,强行突破敌阵,回归港口!”
  并且,他指挥旗舰,率先向前冲锋。
  莫尔巴尔之所以放弃撤往他处,是因为他知道激战到现在的,迦太基船员们已经非常疲劳,很难逃过戴奥尼亚援军的追击。而且,戴奥尼亚战船上有大量的士兵,迦太基战船即使在附近海岸抢滩,也容易使战船落入敌人手中,因为此时迦太基城内兵力空虚,不可能派出足够多的士兵来看守这些搁浅的战船(两天前,有密报说内陆的努米比亚部落首领秘密集会,企图阴谋反抗迦太基的统治,所以元老院仓促派出了七千名公民兵,前去平叛,城内仅剩3000名士兵)。
  有莫尔巴尔的旗舰作为表率,其他迦太基战船也将之前的谨慎和耐心抛到脑后,前仆后继的向第三舰队发起了冲锋。
  与此同时,第三舰队旗舰上也升起了三条红旗,军号长鸣,表达了米多拉德斯要求各艘战船死战到底、绝不让敌人打开通路的决心。
  对于第三舰队的船员而言,他们为这场战斗付出了太多的代价,绝不希望在最后关头出现功亏一篑,所有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拼命的阻击敌人的突破。
  断断续续的持续了四个小时的海战在此时突然进入了白热化。
  没想到的是第一个牺牲者却是迦太基舰队的旗舰。它在冲向圆阵的时候,对应它的乌鸦战船摆正了舰首,莫尔巴尔命令舵手径直向前不要躲避,当旗舰的甲板被对方的吊桥砸中时,莫尔巴尔带领甲板上仅有的几名士兵,冲向了舰首,后面紧跟着近200名桨手,他想要利用人数的优势在甲板上阻挡戴奥尼亚舰队士兵的进攻。
  一直在养精蓄锐的戴奥尼亚舰队步兵的进攻是凶猛的,他们再用皮盾挡开甲板士兵刺过来的长矛的同时,仗着身上的甲胄,直接冲上前,贴住敌人,右手的短剑不停的捅向对方……
  即使这是在摇晃不定的海船上,舰队士兵们的动作依旧非常勇猛、迅捷、精准,仿佛脚下踏着的是坚实的大地,这是多年来艰苦训练的成果,导致迦太基旗舰上不多的甲板士兵很快就被刺倒。
  莫尔巴尔失去了挡在他前方的护卫,面对气势汹汹冲来的戴奥尼亚人,这位年迈的海军统帅没有退缩,也没有畏惧,干瘦的右手抽出配剑,刺向戴奥尼亚士兵。
  紧接着,他的配剑就被戴奥尼亚舰队步兵的皮盾磕飞,与此同时舰队步兵的短剑也刺进了他的胸膛。
  他倒下的时候,脸上的神情没有痛苦,更多的是平静,他出生在迦太基最强盛的时代,漫长的一生中不少的时间都是在海军中度过,为迦太基的繁荣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最终战死在大海上,他没有遗憾。
  “莫尔巴尔大人!!”
  “为莫尔巴尔大人报仇!!!”
  ……
  随后从船舱冲上甲板的迦太基水手们看到他们敬重的城邦老英雄倒在血泊之中,愤怒异常,不再畏惧全副武装的戴奥尼亚舰队步兵,个个手持着木桨和匕首一拥而上,阻挡了戴奥尼亚人的继续突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9/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