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735

  米尔提亚斯赫然一惊,随即又感到疑惑:迦太基的战船都被摧毁了,东南面的海上哪来的敌情?
  他正在困惑之时,桅杆上的瞭望手再次焦急的大喊:“快船上升起了两条蓝旗!两条蓝旗!”
  蓝旗意味着出现的不是迦太基战船,否则快船第一时间会升起黄旗,但两条蓝旗意味着出现在附近的是一支舰队,而且数量和西西里舰队相当,不管它是否存在敌意,都对西西里舰队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
  米尔提亚斯感到了心慌,他扒着船舷,努力的向东南方眺望,却只能隐约看见远处海面上的几个小点。
  在四大舰队统领中,米尔提亚斯和弗拉里奥斯都没有独立指挥过大规模海战的经验。在南意战争时米尔提亚斯只是一名三层桨战船的舰长,而第4舰队建立之后,军务部曾经向戴弗斯提供了多个舰队统领的候选者,他们的资历、战绩、能力都相差不多,戴弗斯一时难以抉择。最终,他选择了米尔提亚斯,是因为米尔提亚斯曾经担任过的戴弗斯坐舰的舰长,戴弗斯对他还有些印象,这一条为他加了分。
  成为第四舰队统领之后,米尔提亚斯大多数时间都在率领舰队巡弋亚得里亚海,打击海盗,帮助陆军运送辎重,唯一一次所谓的海战就是在戴奥尼亚征服梅萨皮、普切蒂之时进攻梅普联合舰队,因为对手太过弱小,几乎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将其击败。
  现在米尔提亚斯可能会遭遇第一次大海战的时候,情况却是如此的复杂:对方是敌是友,尚无法分清,让他无法骤然下达迎战的决定;自己一方的舰队不但没有阵形,而且每一艘战船上都载满了士兵,导致航速减慢,也减弱了作战的能力;偏偏此时整个舰队正位于热尔梅附近的海面,因此撤退也存在困难,作为一个小镇,热尔梅狭小简陋的港口根本无法容纳西西里舰队。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难免有些慌张,他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下达了第一个命令:“升阿波罗之旗,吹响军号!”
  伴随着军号的吹响,金黄色的旗帜升至桅杆顶,迎风飘扬。
  在旗舰前方的战船们听到军号声,看到飘扬的旗帜,纷纷调转船头,向着米尔提亚斯的坐舰靠拢。
  阿波罗旗的旗语就是:以旗舰为中心,向其靠拢,战船与战船的间距缩短,便于指挥和防御。
  米尔提亚斯此时的想法是:现在舰队满载士兵,不利于作战,而他旗舰所处的位置更靠近塞林努斯,当所有战船向他靠拢过来后,如果这支陌生的舰队真的发动进攻,那么他可以带领舰队先退回塞林努斯。
  戴奥尼亚舰队在海面上延伸的距离太长,尤其是最前方的战船,嘹望手既看不到最后方旗舰上的旗帜,也看不到游弋在侧后方的快船上打出的信号,他们只能看到后方的战船做出战术机动之后,才能做出相应的改变,而这种消息的传递在此关键时刻却显得有些缓慢。
  ……
  塞克利安乘坐的快船因为走的最早,已经与整个舰队拉开了一点距离,由于他上船之后就闷坐在船头,船员们看出他心情不好,没人敢上前打扰他,整艘船异常安静。
  这时,他突然神情一凝,摸了摸耳朵,向在一旁观望海况的船长问道:“你听见了吗?好像有军号声。”
  船长茫然的摇摇头,又特地侧耳倾听了好一会儿,然后如实的回答:“大人,我没有听到。”
  船长的话并没有让塞克利安安心,他站起身来,看了看后方,然后抬头问道:“后面的战船有什么异动?”
  过了一会,桅杆顶的嘹望手回答:“它们没什么变化。”
  “大人,或许是您听错了。”船长说了一句。
  塞克利安恍若未闻,他的心中有一种不安,或许这种不安在他得知米尔提亚斯让整支舰队满载士兵而不设护卫战船的时候就埋下了,但现在这种感觉却变得强烈起来。
  他不再犹豫,果断的说道:“掉头驶回去看看。”
  船长在心中有点埋怨他疑神疑鬼,但没敢当面表示反对,毕竟塞克利安可是曾经的海军统帅、常胜将军和船员们崇拜的英雄,威望太高。
  ……
  就在戴奥尼亚战船陆续掉头往回返时,这支舰队也在向西西里舰队逼近,在米尔提亚斯的视野里已经出现了很多个小黑点,让他感到心惊肉跳。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桅杆顶瞭望手的惊呼:“两条黄旗!升起了两条黄旗!是敌人!是敌人!!……”
  米尔提亚斯心中最后的侥幸被粉碎,现在其他战船还未完全靠拢过来,想要撤退回塞林努斯是来不及了,幸好在等待的过程中,他已经有了预备的计划:“再吹响军号,让各艘战船在距离最近的海滩靠岸,放下士兵,再返回作战!”
  当然,后面的这些话语是无法用旗语来表达的,因此他的旗舰必须率先垂范,让其他战船有样学样,所以在下达完命令之后,这艘旗舰径直向着海岸驶去。
  在舰队东南侧游弋探查的戴奥尼亚快船其实对驶来的舰队并不认识,但是随着对方战船的持续逼近、阵型的缓慢展开、船帆的降下、船桨开始加速滑动,这可是标准的舰队进入战斗前的准备过程,当然是敌人无疑。
  原来,这支舰队并非来自迦太基,而是来自东地中海的腓尼基地区。自从风暴摧毁了迦太基的海军,迦太基人完全失去了海上优势,戴奥尼亚西西里舰队在海上横行,不但在全力切断迦太基与西西里的联系,而且也开始威胁到了迦太基本城的海上贸易。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迦太基在加紧建造新战船的同时,也想到了自己的母邦。
第二百四十章
东腓尼基舰队
  迦太基的母邦泰尔收到迦太基使者的求助,并没有怠慢,赶紧联系邻近的其他腓尼基城邦,如西顿、阿卡、亚瓦底等,他们最终一致同意援助迦太基,毕竟这些年来在波斯治下的腓尼基人之所以能够过得比较舒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每年他们都向波斯王庭供奉数量不菲的金银,而这些金银主要都是由迦太基以较低的价格交易给他们的。
  别看波斯王国所属的腓尼基城邦不多,地盘不大,但是他们拥有着几百艘战船,因为波斯人地处内陆,并不擅长航海,所以它的海军是由异族人提供的,主要来自腓尼基人和小亚细亚的希腊人,而且这几年波斯王有心夺回埃及,一直在整军备战,腓尼基人是波斯海军的主力,并不缺乏训练。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东地中海的腓尼基城邦在波斯治下,他们的战船也隶属于波斯海军,当然不可能私自离开,前往西地中海,所以泰尔、西顿……还必须派出使者前往波斯王庭,求得波斯王阿尔塔薛西斯的允许。
  自从大王合约签订之后,波斯最大的敌人——希腊诸城邦不但不再与波斯为敌,反而让波斯担任仲裁,调解希腊城邦的冲突和纠纷,相当于向波斯表示了臣服。阿尔塔薛西斯自觉获得了伟大的先王们都未能获得的丰功伟绩,再加上此时波斯境内政局稳定,四夷拜服,他的王位非常稳固,因此他志得意满,才会静极思动,下令进攻埃及,虽然遭受小挫,但并未伤筋动骨。
  在他的命令下,王国内正在进行着更充分的进攻埃及的准备。
  泰尔的使者面见阿尔塔薛西斯,向他转达了腓尼基人的请求。
  这并不是阿尔塔薛西斯第一次听到“戴奥尼亚”这个名字,虽然两国相隔千里之远,但是地中海繁荣的海上贸易,也使得消息传播很快,戴奥尼亚王国迅速崛起的神奇故事同样在小亚细亚境内广泛传播,自然波斯境内也有流传。
  波斯王阿尔塔薛西斯开始关注这个遥远西方新崛起的王国,是因为他的情报部门探查到戴奥尼亚原来是由当年跟随小居鲁士叛乱的希腊雇佣军建立起来的国家,毕竟希腊雇佣军在波斯境内转战千里最后顺利逃脱的故事在希腊本土广受欢迎,也同样在小亚细亚传播,却是阿尔塔薛西斯及其波斯军队的一个耻辱。
  在王室情报部门的进一步探查下,阿尔塔薛西斯了解得更多,比如他知道戴奥尼亚王国像波斯一样对异族人的神祗和宗教比较宽容;他知道戴奥尼亚王国像波斯一样,对征服的土地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他甚至还知道就在前不久戴奥尼亚和埃及结为军事同盟……所以在阿尔塔薛西斯心里,戴奥尼亚王国就是波斯的敌人,只是这个国家相隔太远,而且实力又太微不足道(阿尔塔薛西斯和不少波斯官员都这么认为),所以以往没太把它放在心上。
  但既然现在有事牵涉到戴奥尼亚,阿尔塔薛西斯当然乐意给它找些麻烦,于是他没做太多考虑,就同意了“腓尼基人派出舰队援助迦太基”一事,而且还慷慨的允许他们在必要时可以打着波斯的旗号。
  有了波斯王的允诺,东腓尼基人很快派出了由130艘大小战船组成的舰队,其中三层桨战船90艘,另外还有30艘运送粮食补给的货船随行,该舰队打着波斯海军的旗号,畅通无阻的沿着小亚细亚海岸一路西行,沿途看到这支舰队的希腊城邦都感到有点紧张,都在暗中揣测:波斯人又有什么大的军事行动了?
  最为紧张的无疑是雅典人,因为此时它正与底比斯联合对抗斯巴达,波斯舰队在此时向西航行,不禁让他们感到恐慌:难道波斯是想要支持斯巴达,加入战争吗?如果是这样,雅典的前景将非常糟糕!
  东腓尼基舰队就像一颗落入水瓶里的石子,激起了波澜,但是却没有引起戴奥尼亚人太多的关注,因为戴奥尼亚正在全力应付着几场战争,暂时分不出精力去关注东地中海的事情,而且在戴奥尼亚人的心中则认为:波斯舰队是不可能来进攻西地中海的,让它们将东地中海局势搅得越乱越好。
  再则,已经快要临近秋季,戴奥尼亚国内的农田即将获得丰收,王国的商人们不再从东地中海购买粮食,反而抽调不少人手,涌向意大利中部的拉丁姆地区,企图在这块王国的新征服地上获得新的商机,获得更多的利润,自然在东地中海的贸易航线上穿梭的戴奥尼亚商船大幅的减少,这也使军务部获得有关这支波斯舰队的信息不多。
  后来,西行的东腓尼基舰队在克里特岛的凯多尼亚(kydonia)港口停靠,这更让雅典人感到紧张,因为克里特诸城邦是斯巴达的盟邦,其中凯多尼亚更靠近希腊本土这一侧。
  但是几天后,雅典人得到消息“这支波斯舰队在克里特岛消失了”,这让他们感到疑惑,但是随后确实再没有人在希腊本土的海岸看到这支舰队的踪迹。
  事实上,东腓尼基舰队在凯多尼亚休整之后,趁着有一天海面刮起强劲的北风,就悄悄的出港向西南方航行,避开了希腊商船来往频繁的常用航线,到达斯巴达的子邦昔兰尼加,然后沿着阿非利加海岸,继续向西,到达腓尼基人在阿非利加殖民地中最靠东的一座殖民城莱普提斯(leptis)。
  到达这里、受到城镇民众的热烈欢迎之后,腓尼基舰队的船员们才放松下来。舰队继续西行,最终到达哈德鲁梅图姆(hadrumetum)。
  这座附属于迦太基的腓尼基城邦就在迦太基城的南面,却很少有异邦商船光顾,腓尼基舰队停留在港口之后,却不再向西了,因为精明的东腓尼基人在同沿途的同胞交谈之后,意识到他们即将与之作战的戴奥尼亚海军实力强劲,所以他们拒绝进驻迦太基城,避免因为无法推脱迦太基人的哀求,而被迫与迦太基海军正面对抗,而是想要自主选择进攻的时机。
  当然,还有一层理由不宣于口,东腓尼基人虽然与迦太基商贸往来密切,但几十年来双方却很少在政治、军事上进行高层次的来往,一方面是因为波斯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东腓尼基人(尤其是泰尔贵族)对于曾经夺走他们在西地中海所有殖民贸易点的迦太基是一直有所介怀,不想进入迦太基——这个被称为“西腓尼基人的中心”的城市。
  后来,待在哈德鲁梅图姆的东腓尼基舰队又拒绝为迦太基大军登陆西西里,提供护卫,因为那必然意味着他们将承受戴奥尼亚海军的疯狂进攻。
  直到迦太基军队冒险登陆西西里之后,戴奥尼亚海军的注意力聚焦在西西里西部之后,在迦太基统帅玛哥的建议下,迦太基元老院同东腓尼基舰队经过商议,他们才最终同意了玛哥的计划。
  舰队悄悄的离开哈德鲁梅图姆,向北航行,勉强进驻了科苏拉(kossyra)。
  科苏拉是隶属于迦太基的一座小岛,岛上有一个约2000人的迦太基城镇和一个位于岛屿南面的不大的港口。这座岛位于西西里与迦太基之间,北面正对着塞林努斯城。
  东腓尼基舰队拥挤在科苏拉岛,待了几天之后,派出去探查的快船带回消息,果然正如玛哥所料,戴奥尼亚的战船满载士兵正在离开港口!
  东腓尼基舰队怎会放过这一个大好的歼敌良机,于是战船出港,升起风帆,借着微弱的南风,向北航行,终于及时追上了戴奥尼亚舰队。
  东腓尼基战船降下船帆,开始加快浆速,整个舰队在前进中逐渐向两侧展开,但他们并没有实行什么特殊的战术,前面戴奥尼亚舰队的状况并不值得他们浪费时间去布置战术,他们只是尽可能的增多前列的战船,争取在第1次冲击时,就撞沉足够多的敌船。
  现在处于外侧巡哨位置的戴奥尼亚快船,从西向东,已经一个一个的升起了两条黄旗,敌情的粗略信息已经传遍全队,临近米尔提亚斯旗舰的战船已经开始向着海岸撤退,最东面的战船却才刚刚收到“向旗舰靠拢”的信号,整个舰队组织混乱,无法协调一致,而且战船几乎丧失作战能力,令船员们感到慌张,士气低落。
  ……
  就在这时,已经知道有敌情的塞克利安指挥着乘坐的快船追上了正在回返的一艘三层桨战船,然后他焦急的命令:快船立刻靠过去。
  然后,他站在船头,大声喊道:“我是塞克利安,谁是这艘船的舰长?!”
  他话音刚落,对面战船的船舱里就响起了一片嘈杂的惊呼声:“听到了吗?是塞克利安大人的声音!”
第二百四十一章
热尔梅海战(一)
  “不要慌,塞克利安大人来了!”
  “由塞克利安大人在,我们不惧怕任何敌人!”……
  与此同时,在甲板上也响起了嘈杂的议论声,这些来自戴奥尼亚西西里领地各城镇的军团预备士兵们当然知道塞克利安的威名,但远没有戴奥尼亚船员们对他那样的尊重。
  甲板上迅速走出一个身穿皮甲、皮盔的男子,他靠近船舷,庄重的行了一个军礼:“大人,我是这艘战船的舰长,第一舰队的伊利阿斯!”
  一听是自己的老部下,塞克利安放心了大半,他立即说道:“我知道你,伊利亚斯,每一次舰队的战船训练考核,你指挥的快速3层桨战船的成绩总是排名前列……现在我命令你,立刻让船上的士兵都给我跳下海去,然后带着你的战船,跟着我去迎击敌人!”
  伊利阿斯吃了一惊,犹豫的说道:“……可是……米尔提亚斯指挥官升起阿波罗旗,让我们——”
  “米尔提亚斯是个蠢货!”塞克利安愤怒的打断他的话,吼道:“敌人都杀过来了,所有的战船还满载着士兵,完全没有战斗的能力,聚拢在一起有什么用!方便被敌人撞沉吗!我现在以第一舰队海军统领的身份,命令你马上执行命令!”
  “是……是!”伊利阿斯大声的回应,从内心深处他是绝对赞成塞克利安的做法,因为第一舰队在塞克利安的熏陶下养成的信念从来都是进攻,绝不被动挨打。
  只是听到两人对话的甲板上的士兵们开始聒噪起来,他们不想被赶下船。
  伊利阿斯不得不面对他们,大声的劝说道:“戴奥尼亚的勇士们,我们的舰队现在遭遇到强敌,情况紧急!但是由于战船上装载了你们,战船无法战斗。要么你们跳下海去,让我们可以前去战斗,击退敌人,然后再回来救起你们;要么你们继续呆在船上,等敌船赶来,将这艘战船击沉,然后大家一起成为俘虏……请立刻作出选择吧!”
  甲板上突然变得寂静,很快一个男子走上前。
  “分队长!”士兵们恳切的喊着,将希翼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