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4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2/735


第二百零二章
向萨莫奈山区进军
  “我当然明白他们想什么。”戴弗斯自信的笑道:“他们想再次成为罗马的英雄,那我就给他们这个机会,看看他们的这个幻想最终能不能实现!”
  赫尼波里斯听了,立刻没有了担忧,而且恨不能马上就将此情此景描写下来,作为他所写传记的重要素材。
  普布利乌斯则是心情复杂,一方面他为自己履行了承诺、了却心事而高兴,另一方面他也为戴弗斯的胸襟和豪气而心折,对罗马残余势力的挣扎更不抱有任何希望。
  其实,他俩不知道的是,戴弗斯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主要是因为戴弗斯考虑到以下的几个因素:第一,卡皮托林山位于城内,山上有五、六千人之多,如果真的因为粮尽而饿死,他怕会引起瘟疫,从而给正处于战争期间的戴奥尼亚军队带来巨大的麻烦,也不利于罗马城很快的恢复繁荣;
  第二,在城区内几千人的死亡太过惨烈,不但戴弗斯自己感到不忍,恐怕也会让已经归顺戴奥尼亚的罗马人产生兔死狐悲的凄凉,从而影响对戴奥尼亚王国的观感,不利于他们的融入;
  第三,之前他从普布利乌斯口中就得知,现在卡米卢斯麾下军队中的大部分贵族士兵的家人就在卡皮托林山上,等拥有了他们,戴奥尼亚就更好去对付退守在萨特尼库姆城内的那支罗马军队了。
  ……
  得到了戴弗斯的同意之后,普布利乌斯再次上山,双方很快达成协议。
  第二天,山上的民众被遣返下山,而罗马元老们也按照协议,允许戴奥尼亚一个分队的士兵进入山上,监督整个过程(主要是看罗马元老们是否遵守协议、只留下了500人)。
  来到山下的罗马民众,被戴奥尼亚士兵押送(更多的是搀扶)到指定的地点囚禁,他们的脸上有悲哀,但更多的是一种轻松,毕竟挨饿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罗马平民们也纷纷跑来广场看热闹,当看到这些昔日他们所羡慕的贵族家眷们,如今一个个面容枯槁、心神恍惚,在心生快意的同时,也不胜唏嘘。
  波蒂图斯、马鲁吉雷斯西斯等一干罗马全老、还有剩余的几百名罗马公民兵站在崖顶,目送着自己的亲人踏入了被敌人占领的城区,直到整个卡皮托林山上再次恢复了空旷寂静,他们仍然像一尊尊石像一样久久伫立……
  良久,几位老元老的咳嗽声才打破了这死一般的沉寂。
  大西庇阿对着士兵们大声喊道:“公民们,接下来我们要全力守住这里!守住我们罗马人的神庙!等待着……等待着胜利的最后到来!”
  “吼!!!……”士兵们齐声怒吼,吼声中更多的是悲壮。
  ……
  阿奎隆里亚,希尔皮尼的三大重镇之一(另两个是贝内文图姆和阿贝尼鲁姆),它位于戴奥尼亚王国普切蒂地区的维诺萨城的西北面50多里(这只是直线距离,实际上步行前往的距离是翻倍)的距离,道尼地区阿斯库鲁姆的西南面不到50里的距离,以往它多次作为希尔皮尼人入侵阿普利亚低地地区的前进基地(包括这一次),它也因此从中受益,成为希尔皮尼领地东南部实力最强的部落联合集居地,也成为希尔皮尼部族西南面的有力屏障。
  它的城池建在高达500米的山丘之上,周围全是平均高度在300米左右的连绵山岭,先不要说进攻,光是军队要到达那里,就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阿莱克西斯既然下定决心要夺取阿奎隆尼亚,自然是做了一番精心的准备,他抽调了第11军团的轻步兵和轻甲兵大队,然后加上第十军团的两个重步兵大队和轻甲兵、轻步兵大队,再加上工程营、医护营、辎重营,山岭侦查小队,总共6000多人,并且有一支数量较大的驮队,驮载着能供给这支军队十几天的粮食,还有由盖尔尼派来的十个阿贝尼罗姆人担任向导。
  天刚亮,他就率军从维诺萨出发,向北到达奥凡托河南岸,然后沿着奥凡托河谷,向上游行进,一路上行军还算顺利,没有受到萨摩奈人的袭扰。
  想想也可以理解,在前两次的战斗中萨莫奈人受创严重,现在又集中主力进攻坎帕尼亚同盟,整个领地之内还能有多少能作战的青壮年族民。所以这一路行军的顺利让阿莱克西斯更增强了拿下阿奎罗尼亚的信心。
  下午时分,戴奥尼亚军队到达了奥凡托河上游的一个河湾地,这里正好是奥凡托与一条较大的支流汇合处,因此地势较平,而且面积也比较开阔,又正好处于阿奎罗尼亚城的正南面十里的距离,这也是阿莱克西斯在出发之前详细的向阿贝尼鲁姆向导了解周围地形之后选定好的宿营地,因为这块河湾地的北面也正好面对着山岭间的狭窄低地(这个低地的高度也有几十米),通过它可以逼近到阿奎罗尼亚城所处的山岭之下。
  于是,他命令军队抓紧时间在这块河湾地的南岸修筑营地。
  全军士兵立刻开始按照事先的分工,迅速的行动起来:工程师勘察完四周的地形,确定主营的区域;士兵们使用镰刀和斧头割掉区域内的野草,砍掉树木,然后平整地面,建起木栅……最重要的是,尽量烧掉岸边沼泽区域的茅草,熏走藏在其中的蚊虫。幸运的是奥凡托河不是一条大河,也很少泛滥,因此河湾地的沼泽区很小,但是火光浓烟必定会吸引周围萨莫奈部落的注意,但是为了保障士兵们充足的休息和健康、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去应付接下来艰苦的战斗,阿莱克西斯认为这是值得的。
  为了初步构筑好营地、为下一步的进攻打好基础,在黄昏时分,阿莱克西斯还让人在营地四周点起火堆,为士兵们的辛勤劳作照明。
  士兵们也知道这里并非别处,地形陌生复杂,山岭之中不但常有野兽蛇虫,还有凶悍的敌人,因此根本无需队官催促,都在不顾劳累的修筑营地,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建造好营地,他们才能在这危机四伏的山岭里睡好觉。
  过了傍晚,营地初具规模:外围建起了木栅,木栅外简单的扎了一圈鹿砦,木栅内、营地的四角立起了拼凑好的哨楼,营地内整齐的排列着一座座长方形的帐篷,这些用动物皮缝起来的篷布既结实、而且覆盖面很大,可以完全将帐篷内的空间遮住,不但可以防止蛇虫叮咬,也可以遮挡风霜雨雪。每一个帐篷可以容纳一个小队的士兵休息,这跟军团在领地内的军营一样,这样可以使得极其熟识的战友们在陌生的战场环境下也能够放松心情、迅速睡眠,也便于小队长管理。
  一个大队占据着营地内的一块区域,与另一个大队的帐篷区之间有较大的间隔,六个大队呈环形排列,将医护营、工程营、辎重营围在了中间(平时因为辎重营里的驮兽气味重,还吵闹,所以往往安排在营地的一侧,但这一次因为营地并不完善,防御较弱,放在营地外侧极易受到攻击,而且山岭里作战,粮食运输困难,驮兽至为重要),在营地的最中央是指挥官的大帐,大帐外支立着一个很大的火盆,持续燃烧的火焰让营地内的队官和士兵即使是在黑夜中也能找到指挥官的所在。
  在士兵们都在修筑营地的时候,阿莱克西斯特地安排一个连队充分休息,等到全军士兵都开始睡觉的时候,这个连队就开始在黑夜中为营地站岗、放哨、巡逻了。
  拉凯莱西斯,梅萨皮人,两年前图里伊凯旋式上的执旗英雄,如今已经是一名连队长。作为今晚执勤的连队主官,他让麾下的四个分队分别负责营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站岗放哨,他还郑重的嘱咐四名分队长:“一定要睁大眼睛,观察到营地外的一切异常,发现情况立即汇报!如果谁粗心大意甚至偷懒睡觉我必然以军法惩处,绝不留情!”
  在安排完任务之后,他亲自跟随第一分队巡逻营地北面,因为他知道在这个方向上出现敌人的可能性很大。
  深夜,士兵们早已都进入了梦乡,营地外却并不寂静,山林里“呜呜”的狼嚎,河边“呱呱”的蛙鸣,沼泽里“啾啾”的鸟叫,草丛中各种虫鸣以及潺潺的流水声……这是大自然最美妙的旋律。
  但是这种和谐很快就会打破,水鸟惊慌的拍击着水面,青蛙警觉的停止了鸣叫,河对岸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
  “连队长,有敌人!”士兵在哨楼上提醒道。
  “不要急,先看清楚有多少敌人!”拉凯莱西斯镇定的说道,他总不能因为只有几个敌人来骚扰,就去打扰指挥官的休息,那只会给阿莱克西斯留下无能的印象。
第二百零四章
萨莫奈人的夜袭
  没过多久,一个个人影进入了营地木栅上插着的火把所映照的范围,他们身穿着单薄的衣服,大多都没有盔甲防护,手持标枪或弓箭,向着营地涉水而来……粗略一看就足有上百人,而且还不断有敌人进入火光之中。
  拉凯莱西斯不敢怠慢,立刻派士兵赶去通知中军大帐。
  阿莱克西斯根本就没有熟睡,得到敌袭的消息后,立刻派出两个轻步兵大队前去增援。
  等到他们集合起来赶到营地南面的时候,拉凯莱西斯正带着他麾下的这支分队士兵用长盾防护着自己,然后有些困难的用标枪还击,不少士兵的长盾上都插着好几个标枪。
  由于时间太过仓促,军队没来得及挖掘壕沟、建造土墙,一层简单的木栅只能起到阻拦的作用,无法给予军团士兵们防御的高度,所以当萨莫奈人逼近营地20米范围内、双方都进行中远程攻击之后,军团士兵们就失去了防御的优势,相反萨莫奈人凭借人多,反而用标枪压制住了拉凯莱西斯他们,后面的萨莫奈弓手趁机向营地内发射火箭。
  按照《戴奥尼亚军法》的规定,“野战营地建设依照要求,帐篷区要距离围墙20米以上。”这样既可以保证士兵们防御时顺利通行,又可以避免轻易就被敌人远程攻击到。
  由于考虑到营地未建墙垒,阿莱克西斯还将帐篷区与木栅的距离增加到30米,但是萨莫奈弓手距离木栅太近,发射的火箭还是点燃了好几顶帐篷,导致营地难免出现了一些混乱,士兵们不得不爬起来救火。
  2000名戴奥尼亚轻步兵赶到后,很快改变了局势,萨莫奈人带着几十个死伤的族人向后撤退了,但他们并未远离,而是绕着戴奥尼亚营地,发出怪异的吼叫声,时不时用标枪偷袭哨兵,或者向营地内发射火箭,整个晚上搅得营地内不得安宁。
  可到了第二天一早,他们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军团士兵们被折腾了一晚,很多人没有休息好,鉴于此,阿莱克西斯下达命令:全军士兵继续修筑营地,务必在黄昏之前,挖掘好壕沟,建起结实的土墙,再多立起几座哨楼……同时各大队长要合理安排好士兵们的休息,保障好他们有充沛的精力。
  对此,副官攸马特修斯有疑惑:“指挥官大人,我们为什么不立刻去进攻阿奎罗尼亚呢?在这里多耽搁一天,就会多消耗一天的口粮,而且还会让阿奎罗尼亚人有时间做好防御的准备,增加我们进攻的困难……”
  “就算让阿奎罗尼亚多一天准备,对我们的进攻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阿莱克西斯眺望着奥凡托河对岸苍茫的山岭,眼神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相比较仓促的进攻,我更关心士兵们的状态,他们都来自阿普利亚地区,虽然在军营中有过山岭作战的训练,但却从未有过在山岭中生活的经验,他们需要一点时间去迅速适应,保持好他们的体力和精力,以便应付接下来可能遭遇的艰苦战斗。”
  “艰苦战斗……”攸马特修斯细细琢磨着这句含义不明的话。
  到了黄昏,在6000多名士兵的共同努力之下,在营地外围建起了三米高的土墙以及墙外的壕沟,于是这一晚尽管还有萨莫奈人来袭扰,但是对营地的威胁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士兵们睡得比较安稳。
  天亮之后,阿莱克西斯留下500名重步兵驻守营地,带着5500名士兵以及部分辅助人员,携带五天口粮,渡过奥凡托河,向着阿奎罗尼亚城进发。
  虽然是在山岭间的低地行军,但这个低地并不低,而且越往北走,地势越高。士兵们在崎岖的山路间跋涉,抬头能看见的就是被两边山岭割裂出来的狭长的蓝天。
  为了防止被萨莫奈人埋伏或偷袭,阿莱克西斯将山岭侦查小队的100名士兵全部撒出去,在两侧的山岭上与大部队相向而行,同时侦察周围的异常。
  除了1500名重步兵未穿盔甲,而是背负着前进之外,其他士兵都全副武装(当然他们身上本就没有多重的防护),即使是这样,路程还未到一半,大多数人就开始呼哧带喘了。
  好在这条山路并不是没人走过,相反平日里阿奎罗尼亚人也经常走这条路到河湾地去打鱼、洗澡、汲水、放牧牛羊……因此,山路上几乎没有令人头痛的荆棘丛、满地硌脚的岩石块。
  虽然已经到了6月,气温已经开始升高,但在山区里行军,不但不觉得很热,越往前走,反而越凉爽。但对于从小生活在阿普利亚平原地带的普切蒂和道尼士兵来说,这一段山路的行军让他们感到是在受罪: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的山路让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行走,非常的消耗体力;而蚊虫的叮咬、树木野草的不断刮蹭很快又让他们感到浑身瘙痒……士兵们开始有了抱怨声。
  拉凯莱西斯却在很专注的前行,他的心中憋着一股火,在前天晚上萨摩奈人的袭扰中他的连队死亡五人、受伤12人,还有几顶帐篷被焚毁……他一直在自责,认为是自己叫援军晚了,才导致这样的糟糕结果。之前在阿斯库鲁姆和维诺萨的两次战斗中,戴奥尼亚军队轻易就获得大胜,使他产生了一种错觉:萨莫奈人很容易对付。
  但在前晚的袭击中,萨莫奈人投掷的重标枪又狠又准,当长盾被正面击中时,不时能造成穿透,这是士兵们死伤的主要原因,虽然阿莱克西斯并未批评他,但他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要攻下阿奎罗尼亚,为死伤的兄弟们报仇!
  所以,一路上他不断的给士兵们打气,鼓励他们加油前行,甚至看到有的士兵劳累而掉队,他还会主动帮对方背负盔甲。
  阿奎罗尼亚距离戴奥尼亚新建营地不过十里,但戴奥尼亚军队跋涉了近四个小时,才终于走出了狭长的低地,进入到一个不大的半环形山谷:在东侧的山岭中有一座山较矮,而且朝西的山势坡度平缓,和其他树木茂盛、郁郁葱葱的山岭不同,山坡上树木很少,却有一些房屋散落在山间,还可以见到几十头羊在山上悠闲的吃草。
  有眼尖的士兵向上眺望,能够隐约看到山顶的木墙,那就是阿奎隆尼亚城,虽然它所在的山岭相较其它山岭要矮一些,不够陡峭,但那也有几百米高啊!士兵们光是看着这高度,心里就有点发憷,更别提还要攻城。
  阿莱克西斯先是眺望了阿奎隆尼亚城所在的山岭好一会儿,接着又仔细的观察这个山谷。
  工程师过来告诉他:山谷的地面夹杂着石砾,但还算松软。
  “那就筑营吧。”阿莱克西斯淡淡的说了一句。
  可命令传达到全军,士兵们的哀叹声此起彼伏。
  不过在修筑营地之前,士兵们先要进食完干粮,稍作休息,以补充行军消耗的体力,然后才在队官们的命令下,无奈的拿起工具,开始挖地。
  这时,山岭侦查小队队长气喘吁吁的奔到阿莱克西斯面前:“指挥官大人,我们的侦查士兵在山岭上看到有几千萨莫奈人从西面向这里快速奔来!”
  阿莱克西斯听到这个消息,不但没有感到震惊,反而显得有些释然,他不慌不忙的问道:“具体有多少人?距离这里有多远?”
  “因为山岭的遮蔽,无法看清敌人队伍的全貌,估计……不会低于5000人,我过来的时候,他们至少距离这里有三里地。”侦查队长估算着,回答道。
  阿莱克西斯转身看向山谷的西面:那里的山岭不但相对低缓,较易翻越,而且同样在山岭之间有一条通向西面的山路。
  “指挥官大人!”副官攸马特修斯提醒道:“阿奎隆尼亚人的援军要是赶到,我们将两面受敌,应该立即撤回营地,避免在山岭中与同等数量的萨莫奈人作战!”
  “萨莫奈人还真的在山区里藏了一支军队,来引诱我们上钩!”阿莱克西斯露出了一丝冷笑,对自己的副官说道:“攸马特修斯,你知道我这些天一直在跟赞提帕里斯、波勒特、盖尔尼他们通信是为了什么?”
  攸马特修斯脑中灵光一闪,惊呼:“难道——”
  “立刻去通知士兵们停止筑营,穿上盔甲,拿好武器,准备战斗!”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