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4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3/735

  “但是……当初的凯尔特人可没有迦太基……萨莫奈这样强大的敌人!”卡米卢斯自信的回应。
  提图斯被说服了,他当即说道:“我会立刻将你的意思转达给昆图斯他们……”
  尽管昆图斯明确反对卡米卢斯的决定,但最终罗马的将官们还是达成了一致:伊特鲁里亚的军队被获准离开,不过他们要与殖民地士兵结伴同行,并保证将他们安全送回家园。
  在这支部队离开之后,将官们又慷慨的允许拉丁盟邦军队返回各自的城邦,这些拉丁盟军将领没有像伊特鲁里亚人那样匆匆的离去,而是纷纷赶到大帐内,向卡米卢斯真诚的表示:只要他有召唤,他们的城邦随时愿意与罗马一起继续战斗,赶走戴奥尼亚这个外来者!
  看着一起并肩作战的部队一支接一支的离开,对还留在营地内的罗马士兵形成很大的冲击,他们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恐慌,将官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勉强平息了营地内的混乱。
  ……
  伊特鲁里亚和罗马殖民地组成的约13000名联军部队,向东行军,傍晚赶至突斯特隆地区,驻营歇息一晚之后,于第二日下午到达腓底奈,并通过浮桥,渡过了台伯河。
  就在他们离开河岸、准备再向东深入山岭之时,却发现戴奥尼亚人的军队已经在前方列阵,挡住他们的去路,惊慌的联军士兵不得不做好殊死搏斗的准备。
  就在两军即将接近之时,沃尔奇和塔尔楚纳两城的伊特鲁里亚军队突然调转盾矛,向罗马殖民城士兵的军阵侧翼发起了攻击。
  罗马士兵没想到盟友会突然背叛,毫无防备,顿时陷入混乱。
  戴奥尼亚军队趁势从正面猛攻,联军部队很快大溃。
  罗马殖民地士兵除了极少数逃过台伯河、躲进腓底奈城,得以逃脱之外,大部分被俘。其他伊特鲁里亚城邦士兵也相继投降,戴奥尼亚军队几乎未受损失,就大获全胜。
  原来,普林托尔斯率领山岭侦查大队夜袭凯斯雷拉城成功,但有少数凯斯雷拉人趁夜逃到了相邻的塔尔楚纳城。
  塔尔楚纳人大惊失色,戴奥尼亚人一夜洛城,其强悍的武力让他们感到了畏惧,而现在缺少青壮年公民的塔尔楚纳显然是无法抵御戴奥尼亚军队继续进攻的,所以塔尔楚纳一边派人紧急通知邻近的伊特鲁利亚城邦沃尔奇,一边派使者前去凯斯雷拉探个究竟。
  普林托尔斯在夺得凯斯雷拉之后,马上派人赶回罗马,向戴弗斯汇报胜利消息。
  戴弗斯大喜之余,立刻按照事先的策划,派出了第三军团的两个大队前往凯斯雷拉城驻守。
  塔尔楚纳使者赶到凯斯雷拉城时,普林托尔斯正忙得团团转,他不但要迅速安定城内秩序,同时还要及时处理港口繁杂的事务,因为戴弗斯国王再三强调:除了扣押凯斯雷拉城和迦太基的船只之外,不要劫掠和侵害其他城邦的商船。
  对于塔尔楚纳使者的到来,普林托尔斯只是告诉他:有什么提议和要求可以到罗马同国王陛下谈。
  塔尔楚纳使者见占领凯斯雷拉城的戴奥尼亚将领并没有恶语相向、甚至用武力威胁,心中稍微放松了一些,于是真的赶去了罗马。
  没多久,沃尔奇的使者也赶来了。
  戴弗斯非常友好的接待了他们,并且表达了对戴奥尼亚王国希望与伊特鲁里亚人城邦结盟,共同对抗罗马人的意愿。
第一百八十七章
罗马凯旋式(一)
  有了凯斯雷拉的前车之鉴,两位使者哪里还敢再敷衍,双方迅速就此事进行了商谈。
  期间,在戴弗斯的催促下,信使骑快马频繁来往于罗马与沃尔奇、塔尔楚纳之间,双方很快初步拟订了结盟的草案,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戴奥尼亚王国与塔尔楚纳、沃尔奇结为军事同盟;
  第二,塔尔楚纳和沃尔奇必须响应戴奥尼亚的要求,提供军队,对抗戴奥尼亚的敌人,而戴奥尼亚也必须保护塔尔楚纳和沃尔奇的领地安全;
  第三,沃尔奇和塔尔楚纳承认戴奥尼亚对凯斯雷拉的合法占领;
  第四,戴奥尼亚必须协助塔尔楚纳和沃尔奇夺回苏尔沃特姆和科萨,将其领地归还原属的盟邦,但城内的罗马民众归属于戴奥尼亚所有,盟邦士兵不得劫掠;
  ……
  同盟协议还未正式签署,这两个伊特鲁里亚城邦又在戴弗斯的催逼下,于第二天向罗马营地派出了使者,这才有了这场轻松的大胜。
  ……
  这一天,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无云。
  罗马城民众在经历了战争、杀戮、混乱、哭泣之后,脸上难得的有了几分喜庆,他们盛装打扮,携妻带女,聚集在从竞技场到广场的道路两旁,等待着凯旋式的开始。
  这些人当中就有迈凯留斯,三天前他在知道维爱失陷之后,就立刻和不少维爱士兵一起逃离了军营。
  由于当时罗马军队正忙于堵截伊特鲁里亚人和台伯河北岸其他殖民城军队的离开,使得他们中的大部顺利逃脱,很多人和迈凯留斯一样,直接跑到罗马城下,向戴奥尼亚人投降。
  戴奥尼亚官员在证实了他们的身份之后,对于投降的罗马贵族,会将其与家眷一起通过船只载往南方,由图里伊户籍部将其分散安置在王国内各城镇,而对于投降的平民,则要询问其选择居住在罗马、还是维爱,然后再根据其选择进行安置。实际上,他们都会主动引导平民选择罗马,因为在清理了罗马贵族之后,整个罗马城空出了一大半。
  对于原本就在罗马城长大的迈凯留斯来说,他当然愿意重回罗马,因为这里不但有更好的住宅,也可以分配到更肥沃的土地(罗马元老院为了限制维爱,将原本属于维爱的沿河的平坦土地都划归了罗马,只剩下丘陵山地让迁移到维爱的罗马公民分配)。
  戴奥尼亚的官员不但帮他找来了他的妻儿,而且还告诉他:戴弗斯国王陛下,特地为他们这些申请成为戴奥尼亚公民的罗马人颁布了一条法案,‘等到秋季收获时,他们可以先收割原先属于自己土地的庄稼,再对新的土地进行耕作。’
  戴弗斯的贴心举措确实让所有投靠戴奥尼亚的罗马平民放心了不少。
  就在迈凯留斯忙于搬家的时候,一则消息传遍了罗马城:戴奥尼亚人准备明天在罗马城举行凯旋式!
  顿时在罗马民众中掀起了波澜,毕竟凯旋式是罗马公民最神圣的仪式之一,它是罗马人战胜敌人之后炫耀战功和荣耀的仪式,所以迈凯留斯他们这些罗马平民迫切的想知道:戴奥尼亚人知道怎么举行凯旋式吗?在凯旋式中戴奥尼亚人将对罗马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因为在以往罗马的凯旋式中,总会将俘虏的敌人押送着游行)……
  所以,很多罗马民众都是抱着不小的疑问,神情复杂的聚集到路边,等待着仪式的开始。
  “呜!……”军号声长鸣,接着是鼓乐齐奏,激昂中夹杂着几分欢乐的旋律从罗马城内的南面传来。
  路旁的民众听着听着,就忍不住跟着这陌生而优美的旋律摇头晃脑起来,有人还直呼这音乐好听,向周围人询问起名字,但没有人知道。
  过了一会儿,城区南面的民众首先骚动起来,大声叫嚷着:“来了!他们来了!!……”
  路边的人开始往前涌,但又被前方站在路边、拉着手警戒的戴奥尼亚士兵拦住。
  迈凯留斯抱起五岁大的孩子,踮着脚向南望,只见南面路中央一杆金光闪耀的大旗被高举在空中,向他们行来……
  等离得近些,迈凯留斯才看清高高飘扬的黑色旗面上绘制着一杆银色的双股叉顶着金色王冠、被宝石环绕、被黑发缠绕的图案,旗顶是一尊威风凌凌的希腊神祗雕像。
  这就是戴奥尼亚王国的军旗?!迈凯留斯仰视着他,要知道他跟随罗马大军从赫尔尼基返回之后,就直接前去攻打奥斯提亚,还没见过戴奥尼亚的军旗具体是什么样,就投降了。
  这一次,他看得很仔细,因为他知道以后自己就将在这杆旗帜的指挥下作战。
  道路两旁的罗马民众在好奇的打量着高举旗帜的士兵,他虽然不十分高大魁梧,但身形矫健,肌肉结实,脸上好几道伤疤,相貌颇有些凶恶。
  罗马民众当然不会知道在戴奥尼亚的凯旋式上能够高举军旗的都是在战争中表现最英勇、战功最突出的士兵,对于一个戴奥尼亚公民而言,这是最高的荣誉,也是戴奥尼亚民众关注的重点,毕竟高举军旗的只有一人,而乘坐战车的则是好几名将官。
  没有一个旁观的罗马民众对高举军旗的士兵发出欢呼或者抛撒鲜花,这或许让泰伦图斯心中稍感遗憾,但他心中仍然充满了自豪,因为他是自戴奥尼亚建立以来第一位在凯旋式上高举军旗的山岭侦察大队士兵,先是冒险夜潜罗马城下水道、立下首功,又在夜袭凯斯雷拉城时第一个攀上城墙,连续砍倒五六名发现情况、赶来阻截的凯斯雷拉士兵,为整个行动赢得了时间,所以在推选凯旋式的军旗旗标手时,他是毫无争议的当选。
  在他身后紧跟着十名士兵,他们高举着十面旗帜,由于旗帜太多,道路宽度不够,而被迫排成两列。这些旗帜分别属于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第三军团、第四军团、第五军团、第六军团、第一骑兵军团、第二骑兵军团,这一次还加入了山岭侦查大队的队旗,这一个编制只有1000人的特别部队在这一次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当然伤亡也不小,戴弗斯当然要对其进行大力的表彰,以弥补这些年在军队荣誉上对它的忽略。
  现在举着这面山岭侦查大队队旗的是一名连队长克里戈拉斯,虽然他作为队官在这一次的战斗中表现并不十分显著,但他在这十多年来历次的战斗中,均有不俗的表现。
  还有一面旗帜是……
  路旁的罗马民众看到这面旗帜和举旗的士兵,有的忍不住发出惊呼:“是瓦雷留斯!竟然是瓦雷留斯!”
  但更多的罗马民众都像迈凯留斯一样神情复杂的注视着那唯一一面红色的旗帜。
  高举这面旗帜的士兵瓦雷留斯还穿着罗马重步兵的装束,他作为新组建的罗马预备大队中的一员,在三天前突袭维爱的战斗中表现英勇而成为罗马预备大队的代表,当然他的表现和其他军团旗标手相比差得太远,但是戴弗斯需要的是他所代表的政治意义。
  但显然这位罗马平民还没有适应这样的氛围,有些缩手缩脚,甚至都没有向认识他的民众点头致意,不像其他旗标手一样昂首挺胸、一脸自豪。
  而在旗标手之后,出现在迈凯留斯他们面前的是四名身穿白袍的戴奥尼亚祭司抬着一尊神祗的木制神像,神情肃穆的走在队伍中。
  不少罗马民众纷纷小声询问:这尊希腊神祗是谁?
  有了解情况的则告诉他们:那是戴奥尼亚王国的保护神——冥王哈迪斯。
  听到这话,路旁民众的议论声居然小了一些,因为他们意识到加入戴奥尼亚王国之后,他们将不可避免的要与这位强大的希腊神祗打交道。
  而戴奥尼亚祭司走过之后,出现在迈凯留斯等民众眼前的是又一个神祗雕像。
  “是戴安娜女神!!”有人兴奋的高呼。
  戴奥尼亚人将广受罗马平民崇拜的戴安娜女神像排在了他们的保护神的后面,足见其对罗马平民尊崇的神祗的重视,这样迈凯留斯他们心中松了口气,他们甚至还看到戴安娜神庙的主祭也在抬神像的祭司之中。
  这位主祭神情庄重,但心中确实十分的欢喜,因为之前哈迪斯神庙主管祭司卡尔狄阿斯已经和他进行过密谈:罗马并入戴奥尼亚王国之后,哈迪斯神庙将重点扶持戴安娜神庙作为已经是戴奥尼亚公民的罗马人主要祭拜的神庙之一,并且戴安娜神庙也将成为其他种族的戴奥尼亚公民自由祭拜的场所。
  卡尔狄阿斯的承诺让戴安娜神庙主祭感到兴奋,要知道以往罗马城的戴安娜神庙虽然大受拉丁平民的欢迎,但却并不太受元老院的重视,根本无法进入卡皮托林山,享受整个城邦在重要庆典时的祭祀。而戴奥尼亚显然没看上与希腊主神有些相似的朱庇特和朱诺,而要重点扶持戴安娜,今天让他们走在盛大的凯旋式游行队伍中就是一个开始,这让主祭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第一百八十八章
罗马凯旋式(二)
  当然他也没忘投桃报李,这几天一直带领祭司们,对前来戴安娜神庙祭拜的罗马民众有意无意的宣扬加入戴奥尼亚王国的好处,消除他们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跟在祭司群后面的是乐队,这几十名拿着铜号、鼓、长笛、里拉琴……等各种乐器的乐手们,一边行进,一边吹奏着乐曲。
  优美的旋律吸引着路旁的观众,有人忍不住好奇的用希腊语问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
  “它叫胜利进行曲!”一名乐手大声做出了回应。
  于是《胜利进行曲》的名字很快就传遍了道旁的民众,就连最挑剔的罗马人也不得不承认:“戴奥尼亚不愧是大国,专门还为凯旋式制作了如此优美的乐曲,这个旋律太适合凯旋式了!”
  在乐队的后面,出现了一架马车,由双马牵拉着,但都是杂色马(因为罗马城内找不到那么多黑马),马车上站着全副戎装的戴奥尼亚将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