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735

  “还有我们色雷斯人,瞧瞧他们投掷的标枪有多准!我真想脱掉这身笨重的盔甲,拿起标枪,加入到他们当中去!”
  ……
  德拉科斯听到身边士兵们的赞美和羡慕,他用力捏紧圆盾后的皮带:“快来吧,土著人,过来尝尝我们的厉害!”此刻,他战意熊熊。
  ……
  自信满满的皮科西斯城大首领辛辛纳格绝对没想到自己的部队在还没正式接战之前,就挨了一记闷棍。更让他郁闷的是,原本卢卡尼亚人的传统武器是标枪、长矛和短剑,标枪也是他们的强项,可为了更好地打击希腊人,大部分都换上了重装备,只有少数标枪兵位于后阵,而敌人的弓箭和飞石已经延伸到了后阵,标枪兵在躲避攻击之下,只有少数人能够还击,可是看不见敌人,敌人的人数又少而分散,战果自然是寥寥无几。幸好,敌人的轻步兵不多,右翼方阵的两端还少受波及。因此,辛辛纳格无奈之下,催促两端加速向中心挤压,试图包围或者驱散这些讨厌又可怕的敌人……
  而中路、左翼的卢卡利亚人见到右翼的悲惨遭遇,生怕会遭受同样的处境,战士和首领都下意识地加快了前进的速度,希望尽快与希军接触。
  上万名战士迈开大步向前猛冲,大地都为之震颤。
  阿契塔、斐瑞斯、德拉科斯……等等,每一位将军和首领都开始高喊:“盾阵防御!”
  方阵最前列的是士兵们左脚前踏微曲,右脚在后蹬地,圆盾护于左前,刺枪高举,矛尖指向前下。后排士兵一个叠一个,抵住前方士兵的后背,刺枪前探,盾盾相连……整个方阵就像一个巨大的浑身长刺的金属怪兽。
  上百米的冲锋加上略高的地势(绪巴里平原虽然平坦,向西延伸地势是逐渐升高的),卢卡尼亚战士带着强劲的动力,直直的撞向了希军的步兵方阵。
  一声轰然的巨响,公元前三百九十九年四月末的这一天,图里伊和卢卡尼亚部落联军的会战正式开始……
  对双方而言这是生死攸关的大战,而在地中海的强邦大国眼中却是那样的毫不起眼:迦太基和锡拉库扎不会注意到,因为双方正在蓄积力量,为争夺西西里的主导权,即将开始新一轮的交锋;罗马不会注意到,因为他们正忙于围困和攻打台伯河上游的伊特鲁利亚大邦维伊;斯巴达和波斯不会注意到,因为双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在小亚细亚做着各自的准备;雅典不会注意到,因为他们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尽快回复被长年战争璀璨的国力,同时还要对斯巴达霸道的行径强行隐忍;马其顿不会注意到,此时它的王国四分五裂,国王频繁更替,内忧外患的马其顿人或许正盼望着强势君主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地中海成百上千的王国、城邦和种族或忙于生存,或忙于侵略,没心思也没能力去了解意大利半岛南部两个不知名势力之间的争斗。然而这一次的大战(后世称为图里伊会战)却揭开了地中海波澜壮阔的古代历史中最绚丽也最辉煌的新篇章。
  卢卡利亚人是山区部族,他们热情而易冲动,在快速的冲刺中,他们的战意持续上升,所以看到眼前的刺枪盾阵,部分战士想到的不是之前首领们强调的举盾撞击,已经被高涨的战意充斥大脑的他们直接纵身跳了进去,尤其是格鲁门图姆,长期的征战产生了一大批以战斗为生的勇士,因此采取这种“鲁莽”行动的人不在少数,虽然更易被刺伤,但却扰乱了希军的防御阵型。
  特别是中路的图里伊公民兵和德拉科斯雇佣军,因为之前没有在一起训练过,配合并不太默契,自然阵列的横排间衔接并不太紧密,加上德拉科斯对山民种族的这种冲击方式没有见过,缺乏应对的手段。因此希军中路一开始就陷入了苦战……
  而希军右翼位于方阵前列的塔兰图姆公民兵应对卢卡尼亚战士的冲击就明显有经验得多,而尼乌图姆和拉俄斯战士也远没有格鲁门图姆那么凶狠,并没有对希军右翼造成太大的冲击。双方盾与盾相碰,枪来矛往,开始了推挤和厮杀……两百名骑兵也驰马上前,时不时冲击一下卢卡利亚左翼的侧面,只要卢卡尼亚战士上前阻挡,他们就立刻抽身而退,希腊骑兵还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远没有努米底亚人那样高超的骑术,也没有高卢和日尔曼骑兵那样的彪悍,只能起点骚扰的作用。但即便如此,也让卢卡尼亚左翼心生戒备,不敢全力投入进攻。因此即使他们人数比希军右翼人多,方阵更加厚实,双方依然处于相持状态……
  卢卡尼亚联军的左、中两路都已开始战斗时,右翼还在缓慢的前进中,雇佣军轻步兵们边战边退,成功的延缓了敌军的前进速度,两军相距快到五十米,轻步兵部分从方阵前外侧退出了战场,部分穿过方阵特留的间隙,退到了后方。
  此时的卢卡尼亚联军右翼的阵形已经成了弯月形,两端突出而中路凹陷。处于阵中的辛辛纳格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更无法重整阵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命令号手吹响冲锋号角,仅有的五十米距离将成为战士们最后的冲刺加成,就在号角吹响时,对面也传来有节奏的铜号声,这让辛辛纳格顿生警惕,紧张的猜测对面这个厉害的敌人下一步会有什么行动时,在阵线最前列、身上也多处负伤的格奈纳特则清晰地看到对面的希腊重步兵们右臂后扬,身体后倾,双腿却向前连跨两步,这个动作……已是惊弓之鸟的格莱纳特极其神速地将全身龟缩于圆盾之下。
  上千支标枪瞬间飞跃几十米的距离,落入刚要冲锋的卢卡利亚阵中,掀起的不再是像之前那样的朵朵浪花,而是死亡的浪潮,瞬间几百人的死伤几乎生生阻断了卢卡利亚队伍的前进速度……
  而就在这时,那令人恐怖的铜号声再次急促地响起,希腊雇佣兵们立刻高喊:“哈迪斯!!!”手持盾枪,向前冲锋。
  雇佣军的冲锋并非全军齐上,最右端因为考虑到与中路的衔接而没有上前,而中部、左端的士兵们则完全不顾自身阵列的单薄、敌人的众多,战意高涨地冲向敌军,就像是长龙极其有力的甩动尾巴。
  卢卡尼亚人的前阵还没有从刚才的标枪打击中缓过气来,阵形混乱。而就在这时,雇佣军军的冲锋就接踵而至,士兵们极其娴熟的利用冲刺速度转化的动能,合身用盾顺势一撞,打开对方的防御,随即右手的刺枪象毒蛇吐信一般快速而准确地刺中对方敌人的咽喉或者面部,卢卡尼亚人的前列齐刷刷的倒下一排人……
  如此恐怖的攻击效率和逼人的气势吓住了后排的卢卡利亚人,自诩勇武的他们此刻也不自禁的开始退缩……雇佣军步步追逼,卢卡尼亚人步步后退……卢卡尼亚联军右翼右端的崩溃就在眼前。
  注:维格城Vergae布鲁提人最北的一座城镇,与拉俄斯接壤。
第二十八章
图里伊会战(四)
  身处方阵后方的辛辛纳格虽然无法细致了解前方的战况,但队伍在后退却是不争的事实,惨叫声不断的传来,往两侧一看,远处甚至有战士开始逃跑……辛辛纳格又急又怒,此刻他也无暇去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糟糕的局面,当务之急是止住颓势,否则右翼必将溃败,从而导致整个卢卡尼亚部落联军的失败!阿克庇鲁虽然是姻亲,辛辛纳格不认为那位做事霸道的格鲁门图姆大首领会轻易原谅皮科西斯的所为。现在皮科西斯的战士们已经正面接战,他已无法指挥,唯一能指挥的是还未接战的布鲁提战士。
  “快去叫后面维格城的人过来帮忙!你就跟他们的首领说,如果这次会战失败,卢卡利亚人是不会原谅维格城的!”辛辛纳格对身边的护卫急匆匆的吼道。
  ……
  “大首领,卢卡尼亚人太过分啦!明明是辛辛纳格自认为能轻易解决希腊人,不让我们插手,现在却说失败了是我们的错!”年轻的萨鲁气愤的说道。
  塞多鲁姆眺望着不远处的战况,没有回应。
  “这帮希腊人真厉害,明明人数少,居然就要把卢卡利亚人打败了!”萨鲁看着前方,既兴奋又犹豫的说道:“大首领,卢卡尼亚人要败了!要不……我们别打啦,走吧!说不定……说不定还可以趁机脱离他们的联盟!”
  这时,塞多鲁姆说话了:“就算卢卡尼亚战败了,他们能死多少人?希腊人敢进山区吗?……萨鲁啊,只要卢卡尼亚人实力还在,西边山区还是他们说了算!除非我们也学科森扎的同族一样,向南迁移,为了土地被迫与克洛托内开战……”塞多鲁姆叹了口气:“命令战士们,收拢阵型,从右端压上去!”
  两千名布鲁提人身穿皮甲,手持木盾和长矛,却排出了比卢卡尼亚人更紧密的方阵,在皮科西斯阵列右端行将崩溃的时候,贴上了它的后阵。
  崩溃的卢卡利亚人冲不动布鲁提的战阵,反而被他们推着向前,为了生存,多数卢卡尼亚战士不得不转身作战,卢卡利亚人的阵列毕竟厚实,是恐慌导致他们溃逃,而非雇佣军杀穿了他们的阵线,一旦援军到来,渐渐稳定了阵脚,溃兵的情绪渐渐稳定,阵型的组织也开始恢复……
  卢卡尼亚人的伤亡还在增加,但雇佣军却在渐渐后退……卢卡利亚人加布鲁提人形成的超厚阵列所产生的推挤力量,显然不是雇佣兵们单薄的阵列所能比拟的。而一旦两军之间的空隙变的狭小,高超的搏杀技巧就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了,好在经验丰富的雇佣兵们主动的缓缓后退,以缓解对方施加的压力,从而保持阵线的韧性……
  戴弗斯不像其他将领亲身投入战斗中,一旦开战,那就完全是放任战局的发展,他骑在马上,在方阵后方从左至右、从右至左,密切观注战斗进程,随时通过传令兵发号施令。之前卢卡尼亚人阵列的右端眼看就要被击溃,他的心中也好一阵激动,谁知接下来战局逆转,他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但他没有再催逼士兵们进攻,因为他知道,除了敌人援军到来的因素,也跟士兵们的体力有关,之前如此凌厉凶猛的攻击当然不可能持续太久,只要是人,体力就有限度,何况他们是重步兵。甚至在关键时刻,戴弗斯还命令退到后方的轻盾兵们一起加入对敌军最右端的攻击,可惜……
  如果那两千雇佣兵和两百骑兵归自己指挥,那么现在士兵们已经在追杀溃军了!只怪自己太自信,没有死缠烂打,坚持向图里伊多要些兵力过来……心里刚冒出一点后悔的念头,戴弗斯就将它掐灭了。战争中什么意外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指挥官不可能都能预见到,此刻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冷静的头脑,尽量不让过激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判断。
  雇佣军的阵线原本是尾端上翘的“弧线”,现在已渐渐被压平,随着方阵的步步后移,戴弗斯意识到:士兵们一边要与敌军强大的推挤力量相抗衡,一边又要防止单薄的阵列被冲破,还要在拼杀中尽可能的杀伤敌人,体力和精力的消耗是相当大,能维持这样的态势已经很不错啦!除非有重大的意外发生,否则图里伊联军左翼已不会有什么起色;至于中路,亚西斯特斯的回报同样不乐观,甚至比左翼还要糟糕;唯一占有优势的是右翼,但是优势不大(这是骑马前去侦察的亚西斯特斯做出的判断,依据是塔兰图姆的阵线只向前推进了一点)。在了解到整体的战场局面都呈现不利的情况下,戴弗斯去除了心中所剩的侥幸,不得不考虑会战失败后部队的撤退问题了……
  绪巴里平原方圆十里的土地上,将近三万名士兵在此展开生与死的较量,尘土飞扬,杀声震天,矛盾相交,鲜血飞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希军渐渐感到不支……
  卢卡尼亚部落联军人数超过图里伊联军六千五百人,图里伊和戴弗斯的侦骑根据观察的情况,原本估测卢卡尼亚人约有一万三千人,实际上狡猾的阿克庇鲁在营寨的后山还隐藏了部分兵力,而维格城的两千人在最后时刻才加入,因此造成了希军在判断上的失误,而斐瑞斯对卢卡利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去年的战斗他并未参与)。事实上,在最近几年,卢卡尼亚人发展很快,尤其是格鲁门图姆,已经开始有脱离部落联盟、朝王国发展的趋势,在近两年的部落兼并战争中,格鲁门图姆的战士在频繁的鲜血洗礼中变得更加勇猛而坚韧。
  在图里伊将军们的旧有观念中,只要正面作战,组织松散的卢卡尼亚人必定会被希腊重步兵的力量击碎。而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多么可笑,尤其在希军中路,前排雇佣军、中间图里伊公民兵、后面是自由民,三股力量始终无法有效的合成一股,在格鲁门图姆战士凶猛的冲击下,中路希军一开始就在后退……随着战斗的持续,这本就各怀心事的三股出生不同的士兵们开始有了想法:雇佣兵是为钱而战,在胜利无望的情况下,他们当然想到的是首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图里伊公民兵确实在拼尽全力战斗,但是他们当中有一半是中年人,体力已经到了极限,到现在还在硬撑,是因为图里伊是他们的家园,不能让野蛮人践踏;而自由民本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参战,胜就获得公民权,败则逃离图里伊,去别的城邦寻找新的生活。
  随着希军中路越来越快地后退,他们与左右两翼的空隙在拉大。当格鲁门图姆的战士冲入两侧的空隙,从侧面攻击希军中路时,整个中路方阵轰然溃散了,士兵们四处奔逃……
  一直在密切关注这边形势的戴弗斯叹了口气,强压住极其失望的情绪,果断下令撤退。戴弗斯设计的撤退号令比较特别,与一般的希腊军队大不相同:它先是一个长音,紧接着是跟冲锋号一致的旋律,司号兵反复吹了三遍,大部分卢卡尼亚士兵还以为这帮雇佣兵又要冲锋了。在这一愣神之际,雇佣兵们稍微拉开距离,后阵的轻盾兵们再次投掷标枪(这真是艺高人胆大,没有严格的训练,是很容易误伤己方的战友的),在卢卡利亚人忙于防御的时候,雇佣兵们迅速一致的完成转身、奔跑等一系列撤退动作……
  注:科森扎Cosentia,布鲁提地区的中心城镇。
第二十九章
撤退
  希军右翼的塔兰图姆援军也被迫撤退,好在他们有两百名骑兵在旁侧待机而动,当面的卢卡利亚战士不敢太过追赶,担心队伍过于分散,被希军骑兵占了便宜,所以塔兰图姆援军的撤退也较为顺利……
  唯有希军中路,一盘散沙,完全失去了组织……
  “斐瑞斯将军,我们败了!我们败了!!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啊?!……”这位平时在市政厅机智善辩、口若悬河的将军——库诺戈拉塔此刻惊慌失措。
  “还能怎么办!”斐瑞斯惨笑一声,悔恨的说道:“我未能坚持我的意见,是我的错!我轻视了敌人,是我的错!我固执己见,未能听取别人的建议,是我的错!图里伊有今日之败,错都在我!”
  他看着纷纷从他身旁跑过的溃兵,神情变得十分坚毅:“你快回图里伊,让公民们准备防御!而我为图里伊争取时间,以便向阿波罗忏悔我的罪过!”说着,他用干枯的手臂拿起盾枪,拨开逃跑的溃兵,迎向汹涌而来的敌人。他身边所带的那些亲卫、奴隶、还有族人纷纷高喊:“为图里伊而战!”上百人簇拥着老将军,逆势而上。所经之处,部分图里伊公民受其感染,也停下逃亡的脚步,加入其中。
  库诺戈拉塔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拨马往回逃,一边跑,一边安慰自己:斐瑞斯说的不错,如果都战死在这里,谁来保护图里伊!
  当面对敌军时,斐瑞斯所率的队伍已达八百人。这位年过六十的老将高喊:“阿波罗!”率先杀入敌阵,众人随其发动反冲锋,将士们不惧死亡奋勇杀敌,出乎了正因追击而阵形分散的格鲁门图姆战士的意料,竟险些被戳穿他们的阵型,迫使格鲁门图姆不得不收拢战士,围杀这一小股异常英勇顽强的图里伊士兵……
  这场会战中最悲壮的一幕最终画上了句号,以斐瑞斯为首的八百图里伊人,尽数战死,无一脱逃。
  库诺戈拉塔一心想快些赶回图里伊,在骑马奔逃的途中,几次险些被溃兵撞倒,他心里既忧心城市的安危,又有几分后悔:当初不该为了捞取声望而加入这次的战斗……
  ……
  图里伊城距离战场不过五六里,全城人都在关注这场事关城市命运的大战,每一个家庭不是在家里、就是在广场上为士兵们祈祷。
  当侦骑狼狈的逃回城里,惊慌的喊道:“我们战败了!我们战败了!……”时,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全城,如同五雷轰顶,让民众们感到天都要塌下来了:胆小者当即晕倒;多疑者以为侦骑是在乱传谣言,想要将他拖下马痛打;悲观者宣称图里伊要灭亡,让大家赶紧逃离此城;无赖者在绝望之余,更是趁机起哄,混水摸鱼,想趁乱捞些好处……整座城市,尤其是广场上哭声一片,场面极其混乱。
  “九将军”中最重要的两位主事人都在战场上,好在应对去年的大败已经让将军们有了一次经验。危急时刻,以涅昂西斯为首的几位将军站了出来,先是派出巡逻队维持城内的秩序,然后在广场上号召民众,无论男女老少都要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并带头领着族人和奴隶上了城墙。
  就在这时,以库诺戈拉塔为首的几名骑马贵族冲过吊桥,窜进了城内。
  得知消息的民众立即将他们团团围住,追问自己亲人的消息,知道情况紧急的库诺戈拉塔仿佛没有听见一般,着急的大声喊道:“卢卡利亚人马上就要到了!快关城门!快关城门!!别让他们杀进来!!否则图里伊就完了!!!”
  涅昂西斯皱着眉头说道:“关了城门,士兵们就进不了城啦!”
  “让他们绕过城墙,跳进克拉蒂河。我们用船去接他们!卢卡尼亚人是不会游泳的!”库诺戈拉塔在路上早想好了对策。
  人心惶惶的危机时刻,库诺戈拉塔的出现和他的建议立刻让民众有了主心骨,大家一商量觉得可行,于是拉起吊桥,关上城门,开始在城头向跑到城下的溃兵们齐喊:“跳到河里去,我们有船接你们!跳到河里去……”
  ……
  戴弗斯派亚西斯特斯先行赶回营地,通报战况,自己率领部队急速往营地撤退,身旁的莱德斯高举旗帜,为全军作指引。
  皮科西斯的战士之前受轻盾兵的攻击,因而与雇佣军拉开了一些距离,而格鲁门图姆受斐瑞斯的拼死反击,延缓了追击速度,雇佣军的撤退可说是顺利而无太大风险。不过,一路上不断有溃兵冲入他们的队伍,雇佣兵们毫不客气地用盾将其击倒。但戴弗斯雇佣军有组织的撤退,还算整齐的军容自然也吸引了惊慌失措的溃兵,即使雇佣军用暴力对待他们,他们任其打骂,象驯服的家犬一样,乖乖地跟随其后……
  等部队途径图里伊城时,戴弗斯的队伍竟变得有些臃肿,但他毫不在意,看看远处图里伊城下聚集的无数溃兵,再回头观察追兵的动向,然后接过旗帜,交给亚西斯特斯,对莱德斯说道:“你去图里伊城下,告诉那些士兵,卢卡尼亚人马上就到,我们的营地非常坚固,让他们可以先到我们营地躲避。”
  莱德斯接令而去。
  “全军往右!”戴弗斯大声高呼,迎风招展的红色战旗指引着部队,不直接从营地的西门进入,而是转向南门……
  格奈纳特带领的皮科西斯的战士们紧追雇佣军。自从他成为一名战士,参加过大小几十战,还从未如此窝囊过,甚至险些丢掉生命,而这些希腊人在大肆杀戮他的族人之后,又想油滑的溜掉,更让他愤怒异常。因此,他的眼中只有这支雇佣军:追上它!屠杀它!!
  即使图里伊城下的溃兵距离他更近,他也不屑于顾,结果皮科西斯的队伍与追击图里伊溃兵的格鲁门图姆的战士撞到了一起,等到两军好不容易分离开时,戴弗斯雇佣军早就进了营地。
  ……
  以库诺戈拉塔为首的图里伊将军们毕竟战场经验少(唯一经验丰富的人已经战死),把问题想简单了。
  确实,城上的喊话让一部分人离开了城门口,跳进了克拉蒂河,可还有一部分溃兵不愿离开,毕竟城门就在身前,而精疲力尽的他们实在不愿绕远路,去跳冰冷的克拉蒂河。他们在城下又是哀求又是大骂,就在耽搁的这点时间里,格鲁门图姆的战士赶到了,一番追逐和杀戮,溃兵们就是不愿跳河也只能跳了,但是惊慌之余,时间仓促,连盔甲都没褪下,不少人直接沉入河中,竟被活活的被淹死……
  城上的民众眼睁睁的看着城下的亲人被活活杀死、淹死,无不滔滔大哭,有一些妇女甚至纵身跳下城墙,粉身碎骨,陪伴战死的丈夫共赴冥狱……
  卢卡尼亚战士狰狞的模样和这血腥悲惨的一幕成为图里伊人一生中难以摆脱的噩梦……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