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4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0/735

  马古斯见状,立刻大喊:“听从命令,不要胡乱攻击!”
  “不要射箭!!不要射箭……”传令兵沿着城墙走道,一边急奔,一边将马古斯的命令传达出去。
  在马古斯看来,戴奥尼亚攻城部队的前列本来就是重步兵,箭矢对他们的威胁极小,更何况头上还顶着木板,在几乎取不到任何战果的情况下,又何必浪费箭矢和消耗士兵们的力气。
  戴奥尼亚士兵已经来到了距离城墙只有20多米的壕沟前,他们将顶在头上的木板放下来,放置在了壕沟前的地上。
  而就在这时,马古斯下达了攻击的口令,并且率先投掷出一根标枪,于是早已准备好的罗马士兵纷纷朝着城下不远的敌人射出标枪和箭矢。
  谁知,戴奥尼亚士兵们一放下木板,立刻拔腿往回跑,使得绝大多数的远程攻击都落了空。
  这些重步兵往回跑的同时,在远处一个个奇特的阵型向着城垣逼近。
  “龟甲阵?!”城头的罗马士兵一阵骚动,自罗马军队改革以来,这十多年里攻城拔寨最实用的战术居然出现在敌人的阵中,尽管之前就曾经听同戴奥尼亚人战斗过的公民说起,‘戴奥尼亚的战术跟罗马很相似’,但当它真的出现在马古斯和罗马士兵面前时,仍然让他们感到一阵心悸。
  这些戴奥尼亚重步兵来到长木板前时,迅速散开龟甲阵,然后又迅速组成一排斜向城头的盾墙,其动作之快,仿佛经历过无数次的训练,让城头的罗马士兵们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就已经完成了阵列转换。
  然后在盾阵保护下的七八名未着甲的戴奥尼亚士兵蹲在地上,一起喊着口号,一起用力推动木板的一头,要将木板推过五米宽的壕沟,让木板的另一头搭在壕沟的另一边,形成一个个简易的木桥。
  罗马士兵们怎会让他们轻易得逞,箭雨、标枪雨倾泻而下,打在盾阵上,“叮叮邦邦”响个不停,偶尔有标枪扎透长盾、刺伤士兵的手臂,或者箭矢透过盾隙,伤及士兵未受保护的大腿,但他们依然忍住伤痛,维持着盾阵的完整。
  很快,壕沟上架起了二十几座木桥,而戴奥尼亚士兵们则搀扶起受伤的队友,开始后退,在后退中很快完成盾阵向龟甲阵的转变。
  敌军娴熟的阵型转换能力,面对强势的远程攻击能始终保持盾阵的稳固,撤退迅速,还能照顾到伤兵……这绝对是一支训练极其有素、战斗经验丰富的队伍!马古斯知道自己遇上了劲敌,但此刻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感受恐慌:“发射火箭,烧掉那些木桥!”他指着城下壕沟上的一张张木板,急声下令。
  辅助兵们立刻将箭头缠上占了柏油的布条,递给弓箭手。
  而城下的戴奥尼亚士兵在撤退,却有更多的士兵组成一个个更大的龟甲阵向着城垣挺进,在这些龟甲阵的后方跟着近千名不着甲的士兵,有的肩上挎着弓,他们排着更加松散的阵列,眼看就要进入弓箭的射程。
  “是戴奥尼亚的轻步兵!”城头上罗马的中队长们迅速作出判断,并且决定要给他们迎头痛击,避免他们来到城下,对城头守军造成威胁。
  当罗马士兵将弓箭对准他们时,这些戴奥尼亚轻步兵却在150米外停住了脚步。
  马古斯看见戴奥尼亚轻步兵中有一些人不停的甩动着手臂,一时还有点疑惑。很快他就看到无数的黑点呼啸而来,绝大部分砸在罗马士兵下方的城墙上,“噼噼啪啪”一阵乱响。
  “啊!”距离马古斯不远处的一个士兵突然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只见他眉骨处鲜血直流。
  士兵们拾起肇事之物,递给马古斯。
  这是一个比鸡蛋小一些的黑色铅丸。马古斯用手掂了掂,还有些沉。
  投石兵!这就是卡米卢斯所说的戴奥尼亚的投石兵!马古斯猛然忆起卡米卢斯在元老院所做的战报。
  没错,这正是第一军团的特色兵种——罗德岛投石兵,也是整个戴奥尼亚军队中硕果仅存的一支,在第一次投掷之后他们根据落点又做了校正,于是当他们再次挥舞起投石索,将铅丸飞掷而出后,这一次的投掷显然就准确多了,大部分的铅丸都落在了城头上。
  罗马士兵慌忙将长盾护在头顶,而弓箭手没有护具,只能闪躲到重步兵的身旁,马古斯所在的这一段城墙上呈现出一阵慌乱。
  而就在这时,戴奥尼亚的龟甲阵已经到达了木桥前,他们迅速的展开,露出藏在阵中的两架云梯,每六个士兵扛着长达20米的云梯,迅速的冲过木桥,冲向前方的城墙。
  重步兵们手持剑盾,紧随其后,也跨过了壕沟。
  城头的罗马士兵们也顾不上躲避袭来的铅丸,纷纷开始往下投掷标枪、发射箭矢。
  在如此猛烈的攻击之下,戴奥尼亚重步兵开始出现伤亡,但此时他们也顾不上救助战友,扛云梯的士兵倒下了,离他最近的士兵立刻放下剑盾,上前接替,这样前仆后继,士兵们高举的云梯很快靠在了城墙上,再迅速将云梯往斜下使劲一拉,尖尖的梯脚扎入了土里,而顶端绑扎的弯弯的铁钩则勾住了城垛,两侧再有士兵扶住,这云梯就立得相当的稳当。
  戴奥尼亚重步兵们左手将长盾护在头顶,右手抓着梯子攀援而上。
  而罗马的少年兵们开始发挥作用了,有的往下砸石块、扔木头,有的往下浇薄油、扔火把,有的端来刚刚烧开的水往下淋,还有的用刀剑猛砍云梯与铁钩的结合处……
  戴奥尼亚第一军团的轻步兵们也赶到了城下,向城上抛射箭矢和标枪,那些向下攻击、却将身体暴露在城垛之外的罗马士兵成了他们重点攻击的目标……
  “兄弟们干得不错,在没怎么受到损失的情况下已经很稳妥的攻到了城下!”阿明塔斯已经来到了投石兵的后方,距离城墙不到两百米,这样既能便于观察战况,有又能方便指挥,他对至今为止的攻城进展还是很满意的,于是就对身旁的普林托尔斯说道:“这都是你的功劳!”
  戴弗斯担心独自攻城的阿明塔斯会过于冒险,而让第一军团损失过重,所以派来了普林托尔斯,正是考虑到他们之间合作还算愉快。
  普林托尔斯谦虚的说道:“主要是军团长你所带领的第一军团训练有素!”
  “是啊,第一军团的战斗力最强!而且之前补充的预备士兵也没有给图里伊公民丢脸,丝毫也不比老兵差!可惜陛下却不把攻城塔、攻城车、弩炮……这些攻城利器交给我们第一军团来使用,否则城上的敌人会吃到更多的苦头!”阿明塔斯大声的抱怨道。
  普林托尔斯没有接话,在来的时候戴弗斯已经告诫过他:这一次第一军团担任的是辅攻,第一军团之前连番战斗,损失不小,这一次攻城不必倾尽全力,以准备在后面的战斗中派上大用场。
  作为参谋次官的普林托尔斯其实心里明白:戴弗斯陛下心中还有一个考虑没有说出来,不能总让第一军团担任主力,战斗立功,也要让其他军团有战斗立功的机会,这既是一种平衡,也有利于锻炼其他军团的战斗力,提高戴奥尼亚军队整体的战斗力。
  “不过,就算没有那些攻城器械,我们第一军团仍然可以赶在其他军团之间攻破罗马城!”阿明塔斯满腔豪气,自信的说道:“普林托尔斯,再过半小时,我就把剩下的三个大队都派上去,给罗马人施加更大的压力!”
  普林托尔斯一惊,忙委婉的劝说道:“军团长,攻城才刚刚开始,我们是不是先观察一下敌人的防御情况,再做决定?而且罗马的盟邦会不会来援,现在还不确定,我们必须时刻关注侦骑的回报,所以这三个大队作为预备队,最好暂时不要轻动!”
  阿明塔斯双目一瞪,就要发作,但他很快又忍住了,他能在戴奥尼亚军队中混迹这么多年,心思比他表面的粗豪要细腻得多:在大战之前,戴弗斯陛下派普林托尔斯到第一军团,为什么而来?那他说这些话,难道不是陛下的授意?
  阿明塔斯突然不想说话,只是双手叉腰,一直注视着前方的战况,再不看普林托尔斯一眼。
  ……
  大西庇阿站在南城墙的中段,这里是距离罗马中心最近的地方,由于左右两侧城墙的后方紧挨着埃斯奎里山和西里欧山,戴奥尼亚人即使攻破了那两段城墙,由于后面山丘的阻挡,也不可能迅速的推进城内,因此这里将是戴奥尼亚人进攻的重点。
  大西庇阿自觉自己的判断没错,因为他听到城外敌营响起军号之后,就看到很多敌兵涌出军营,开始在列阵,但接下来他却没有看到戴奥尼亚士兵在向城墙逼近,而是一辆辆长方形的木制厢车再没有驮兽的牵引下,排成一路路纵队,自动的向着城墙滚来……
第一百三十一章
强攻罗马城(三)
  咋一看让大西庇阿和士兵们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是神迹!
  但大西庇阿迅速明白过来,让护卫们高喊:“车里面有人!!车里面有人!!……”从而消除了士兵们的恐慌。
  大西庇阿和士兵们眼睁睁的看着这近百辆木车进入到弓箭的射程内,却拿它们没有一点办法。
  过了一会儿,最前面的木车在壕沟前停住,后面的木车紧跟着拼接上,一个接一个,首尾相连,很快就在壕沟前连成了五条长达百米的木车纵队,一直延伸到守军的弓箭射程之外。
  而在它们的后方停放着不少的驮车,驮车上满载着昨天戴奥尼亚士兵们制作的装满土的麻袋,无数不着甲的戴奥尼亚士兵排成队,手递手的将麻袋一个一个往前传递,之前木车厢里推车的士兵们也同样照此办理。很快,一个个负土麻袋接连不断的被扔进了壕沟里。
  这种奇特的填壕方式不禁让城上的罗马士兵们大感惊奇,但更让他们感到紧张。
  虽然一开始大西庇阿并不知道这些木车做什么用,但出于直觉,他仍然下令让士兵们向其发射火箭,只是这些木车前面的十几辆,其顶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泥土,并且用浸湿的亚麻布包裹,并不是那么容易被点燃的。
  而与此同时,很多辆在前方竖起一个宽大木板的挡箭车并排着,在这五条木车纵队中间的间隔中,向着城垣前进,推动它们的正是戴奥尼亚第二军团的轻步兵们,有着木板的阻挡,箭矢几乎伤不到他们。
  这些挡箭车被推到了壕沟前,形成了一道不太连续的木墙。戴奥尼亚轻步兵们透过木板之间的缝隙,向城头的罗马士兵发射箭矢。
  阿多里斯身处在一辆木车之中,和其他战友一样,没有穿戴盔甲,这是为了节省体力,执行任务时更快捷。
  事实上,阿多里斯不知道向前传递了多少个麻袋,还感觉精力很旺盛。
  这时在前方的分队长喊道:“兄弟们,注意啦,往前推车!”
  因为在攻城之前,队官们已经告诉了士兵们行动计划,所以阿多里斯知道:前面的壕沟已经被填满,前面的木车将会移到壕沟之上,夯实地面,再铺上木板,这样才能供攻城器械通过壕沟。
  木车虽大,除了车顶和两侧铺上了木板,内部却是中空,其实并不重,而且木车的车轮是双轮,这样可以卡住车壁,而不用长长的车轴连通两侧,保证了木车中间可以不受阻碍的通过人和物。
  阿多里斯和战友们一起向前推动木车,很快又和前后木车连在一起,一块块长木板从后方迅速传递过来,经过阿多里斯他们的手,最终夯实在壕沟之上。
  然后,队官们组织在木车里的士兵迅速而有秩序的撤退。
  在攻城阵列前方的马托尼斯从手下口中得知“阿多里斯完好无缺,已经跟随其他士兵撤退回来了”的消息时,心中稍微松了口气,他向副官下达命令:“可以让重步兵进攻了!”
  “辛苦了,兄弟,该轮到我们上了!”和阿多里斯及其战友擦肩而过的军团士兵们意气风发的说道。
  “愿哈迪斯庇佑你们!”阿多里斯他们对战友们献上祝福,然后一边开始穿戴盔甲,一边略带羡慕的望着全副武装的军团士兵:有的扛着云梯,有的手持盾矛,排成双路纵队,迅速的进入由木车组成的通道,然后很快出现在对面的城下,攻城战就此开始。
  当马托尼斯看到云梯挂满前方的城墙、城下猬集着第二军团士兵时,他就迫不及待的再次下达命令:“让攻城塔出击!”
  在传令兵的大声叫喊下,又有很多的士兵冲向前方,他们的任务就是将前方的木车推进壕沟,这样既可以为后继部队的攻城提供更多过壕的通路,同时也为大型攻城器械推至城下,扫清了障碍。
  由于有些木车已经被火箭点燃,士兵们在推离它们时,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而木车被推开之后,露出来的就是一条被夯实得非常平整的通向城垣的道路。
  大西庇阿指挥士兵们既要攻击城下蚁附的戴奥尼亚重步兵,同时还要攻击和防御壕沟前的挡箭车后的戴奥尼亚轻步兵,因此对于戴奥尼亚人推离木车的举动,他既没有能力去阻止,也对戴奥尼亚人似乎多此一举的行动感到有些疑惑。
  没多久,他就看到远处出现了五座高高耸立的、巨大木质城楼,它们看起来似乎比城墙还要高,正缓缓的向着城墙靠近。
  他和周围的士兵一样感到震惊,在他漫长的征战生涯中,多次参与攻城,最艰难的一次无疑是攻打维爱,持续了将近十年时间,虽然艰难,但也丰富了他的攻城、守城经验,但在今天,到现在为止戴奥尼亚新奇的攻城方式已经让他感到有些紧张了,而如今出现的超级攻城塔则完全震撼了他和罗马士兵,毕竟以往他所对阵的周边势力,其军事技术要么比罗马落后,要么和罗马相当,而戴奥尼亚王国显然是在这方面完全的碾压了罗马,这体现出来的是文明的差距,让大西庇阿在精神上产生出一种无力感,但他很快振作起精神,高声喊道:“准备火箭!用火烧掉它!”
  ……
  戴奥尼亚工程团队能够用一天的时间里制造出五座攻城塔,不仅仅是因为制作人手众多,而且戴弗斯在出发前就已经考虑到攻城的需要,让他们事先制作了攻城器械的一些关键部件,并随军携带,比如:攻城塔最难制作的车轮、轮轴、滑轮、用于固定木头连接的L型铁框……这才使得工程师和木匠们在过去的一天半时间内能够节省时间,完成制作任务。
  而且和锡拉库萨攻城塔相比,这种攻城塔又有很大的不同,它的正面宽度不到三米,刚好跟木车宽度相等,因此可以顺利的通过那几段被平整好的壕沟通道,其后方斜行向下,呈现出一个直角梯形,木梯搭在外面,可以让士兵顺利快捷的进入攻城塔的各层。
  攻城塔在推动中,倒数第二层的木窗已经拉开,摆放在里面的一架腹弓已经拉开了弓弦,放上了铁箭,士兵按动机括,铁箭呼啸着,转瞬就飞到了城头,扎穿了几个罗马士兵的胸膛,并带着他们一起坠落到城后。
  腹弓的威力让正对着攻城塔的罗马士兵们胆寒,他们要分神去戒备着这种可怕的杀人利器,自然就无法全力的去攻击正在爬城的戴奥尼亚士兵,如果不是大西庇阿布置在城上的机动部队及时赶到,险些让戴奥尼亚士兵登上了城头。
  罗马士兵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攻城塔顶的戴奥尼亚轻步兵开始向已经进入射程范围的城头守军抛射箭矢了。
  ……
  在第二军团进攻的同时,位于第二军团东侧的第六军团士兵在军团长特洛提拉斯的率领下,同样采取的是第一军团的攻城方式,对罗马南城墙的东段发动了进攻,迫使该处的守军不得不全力应付,不敢分兵去援助大西庇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0/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