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735

  戴奥尼亚王国的强大实力已经让斯巴达感到了压力,而戴奥尼亚这种强大的同化土著人的本事,更让客里索普斯感到恐惧,他为斯巴达收留那些从这个地区逃出去的梅萨皮、普切蒂贵族的做法到底有没有用感到了疑惑和不安。
  而被客里索普斯聊起了兴致的车夫却谈起了自己如何的喜欢橄榄球,还说客里索普斯运气好,如果不是这两日图里伊暂停了橄榄球总决赛,使他不得不暂时从图里伊返回,客里索普斯根本不可能坐上他的马车。
  除了刚开始的一段路不太好走之外,其他路段既平坦又宽阔,马车一路疾驰,还没有到中午就已经到达了乌迪埃城外。
  车夫要在这里稍作停留,给马喂食草料,恢复体力。
  客里索普斯也可以去吃点东西,填饱肚子。
  进入乌迪埃城,发现城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随处可见有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四处巡逻。
  客里索普斯精神一振,还以为是乌迪埃人在闹暴乱,因为据传闻前些年乌迪埃多次发动暴乱。然而,再听了车夫的解释后,才知道并非如此。
  原来,乌迪埃球队在这一次的戴奥尼亚王国橄榄球总决赛中出人意料的在首轮即遭淘汰,而且还是被弱小的乌真图姆给击败。
  消息传回乌迪埃城,民众视为奇耻大辱,他们不但愤怒的辱骂、斥责球员,还成群结队的到餐馆里去借酒消愁,喝醉了就在城内借故耍酒疯,还出现了几次伤人事件。乌迪埃巡察所不得不对全城进行严密监控,以防止再有伤人事件发生。
  车夫无法向客里索普斯解释清楚为什么乌迪埃人会如此在意一场比赛的输赢,他只是说:乌迪埃球队平时在梅萨皮地区的赛事中就一贯如此,不但动作粗野,经常犯规,还不服裁判的判决,所以其他梅萨皮城镇球队现在都不太喜欢同乌迪埃比赛。
  事实上,乌迪埃人之所以对橄榄球比赛如此看重,是因为作为曾经的梅萨皮王国时代的中心、梅沙皮联盟的最大城邦,乌迪埃在被戴奥尼亚人占领后是反抗最激烈的一个,而当时的乌迪埃行政长官米隆对其进行了严酷的镇压,最严重的时候米隆曾要求军团进驻城内,白天任何人必须待在家中不允许上街,这种反抗的状态持续了一年,才渐渐开始接受戴奥尼亚的统治。
  结果此时乌迪埃人与外面接触,才发现周围的梅萨皮城镇早早的顺从了戴奥尼亚的统治,也早早的获得了王国给予的好处,并借着海上贸易的大力发展,开始摆脱贫困的帽子,逐渐富裕起来,而身处内陆、曾经以土地肥沃广袤、人口众多、在梅萨皮城邦中占支配地位的乌迪埃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在随后一年的橄榄球总决赛中,第一次参加比赛的乌迪埃球员们怀着由失落和不甘激发出来的强烈斗志,获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最终在进入八强后与图里伊球队相遇,双方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比赛。
  比赛中乌迪埃有三人受伤下场,一人被罚下场,图里伊一人重伤,最终图里伊球队以一分险胜。戴奥尼亚橄榄球联盟还因为这场比赛修改了一些规定,对比赛犯规吹罚得更严。
  乌迪埃球员垂头丧气的回到家乡,却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夸奖他们踢出了梅萨皮人的血性,让戴奥尼亚人知道了乌迪埃战士的厉害。从此,乌迪埃人开始痴迷橄榄球,对其倾注感情,并将其视为向戴奥尼亚元老院表现乌迪埃人不屈精神的工具。因此,这一次乌迪埃球队在总决赛上阴沟里翻船,首轮即被淘汰,让乌迪埃民众大受刺激。
  客里索普斯并不了解这些深层次的原因,但他感到乌迪埃人如此看重戴奥尼亚人发明的橄榄球,说明他们已经认同了戴奥尼亚的统治,这让他有些沮丧。
  来之前,阿格西劳斯特地让他有机会去了解一下普切蒂人、梅沙皮人在戴奥尼亚统治下的状况,所以他才选择走这条路线,而不是直接坐船到图里伊。但从他现在观察到的情况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戴奥尼亚在梅萨皮的统治只会越来越稳固。
  出了乌迪埃,马车继续向西北方疾驰。
  几个小时后,他们途经了曼杜里亚,这座曾经是梅萨皮人侵袭塔兰图姆的前沿要塞如今成为戴奥尼亚第九军团的驻防之地,毕竟它所处的地方既不利于耕作,又不利于放牧。但第九军团的真正大营是建在距离乌迪埃城北面不远的平原上,之所以建在那里,因为那里正好是在梅萨皮地区的中心,方便召集梅萨皮各城镇公民训练和动员,同时也是对最不安分的乌迪埃城的监视和威慑,只是因为不在大道旁,所以客里索普斯无法看到。
  至黄昏时,客里索普斯抵达了塔兰图姆城。
  客里索普斯曾经来过塔兰图姆几次,在他印象中,这座也曾算是斯巴达的子邦虽然没有继承斯巴达人的勇武,但以往每年对公民的军事训练次数并不少,城邦民众还有着一种武备的状态,但是这一次进城让他大吃一惊,城头上不但没有士兵巡逻守卫,城门口的卫兵也甲胄不整,盘查不严,凡是有入城者几乎抬手都让进。
  客里索普斯转念一想,很快就明白了:因为塔兰图姆已经成为了戴奥尼亚王国的自由市,而它的死敌梅萨皮人也被戴奥尼亚征服,它已经没有了危险,现在又身处戴奥尼亚的腹心地带,连防御领地安全的城邦职责都让戴奥尼亚承接了过去,自然也就武备松弛了。
  但塔兰图姆城内却很热闹,即使已经是黄昏,街道上仍然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从城区到港口的道路两旁商铺、餐馆、妓院……鳞次栉比,来往的旅人流连于此。塔兰图姆作为戴奥尼亚东部的一个交通和贸易枢纽,比之前更加的繁荣。
  只是客里索普斯多次看到塔兰图姆的年轻公民成群结队的出入餐馆和妓院,醉醺醺的走在街道上,有时会骂骂咧咧的说着塔兰图姆以往的“辉煌”,发泄对戴奥尼亚的不满,甚至还鄙视斯巴达的“懦弱”……
  客里索普斯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他明白塔兰图姆人对“斯巴达放弃他们、最终与戴奥利亚签署同盟协议”一事怀有怨恨。但客里索普斯对此并不太介意,反而有些遗憾,就塔兰图姆人现在的生活状态来看,这些公民也只是动动嘴皮,恐怕连如何使用盾矛都不会了,是很难反抗戴奥利亚的统治的。
  最后,客里索普斯来到港口。
  在斯巴达时,客里索普斯就了解清楚了,塔兰图姆港口内是有专门的海渡码头,货船满载货物和客人,不间断的从这几个码头出发,在几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到达塔兰托海湾内的其他海滨城市,当然最主要的目的地是图里伊。
  客里索普斯很快就坐上了直通图里伊的客船。
  客船驶出海港,驶入塔兰托海湾之后,客里索普斯的视野里满是数不清的船只,铺满了这个一向风平浪静的海湾,即使现在夕阳已经落入山后,只剩余晖照耀天边,海面上仍然是热闹非常。
第四十九章
塔兰图姆军港
  他不禁心生感叹:戴奥尼亚人完全把塔兰托海湾变成了他们的内湖,在这海湾中的戴奥尼亚城镇通过海上的短距离的航运,使得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
  他不知道的是塔兰托海湾如此繁荣热闹的原因还有一个:地中海其他城邦的海贸商人最担心的海盗问题在这里根本不存在,卡斯特隆军港、塔兰图姆军港内的、属于第一舰队的战船每天都在这个海湾内不停巡逻,维护海湾内的秩序,保障船只的安全。
  ……
  就在客里索普斯拿这个海湾内的繁忙景象与他所见过的雅典比埃雷夫斯港作比较之时,库诺戈拉塔的二儿子迪卡奥克拉特在接到军务部的紧急通知之后,得到指挥官阿莱克西斯的批准,从道尼骑马狂奔,一路上在大道边的驿站内几次换马,终于在黄昏时分赶到了塔兰图姆军港。
  塔兰图姆军港是戴奥尼亚第一舰队主力的驻防地。当初塔兰图姆被迫成为戴奥尼亚的自由市之后,海军统帅塞克利安就曾以“戴奥尼亚舰队日益庞大(因为在南意战争中获得了太多的战船),图里伊军港已经无法容纳”为由,要求开辟新的军港,并且建议最好是军港能定在塔兰图姆的大港内,因为那里确实是天然的良港。
  戴弗斯欣然同意,当然他考虑的问题不只是军事上的便利,海军入驻不但可以就近监视和威慑这个以往反复无常的城邦,而且塔兰图姆作为老牌的海贸强邦,有着大量操船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水手和渔民,他们将是海军的优良兵源,通过训练他们,让他们接受戴奥尼亚的文化和政治理念,又可以反过来影响塔兰图姆民众。
  面对戴奥尼亚的要求,塔兰图姆无奈的同意将大港的西部交给了戴奥尼亚海军管理,毕竟那里一直以来都被荒置。
  随着海军入驻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大港西部至梅塔蓬图姆以东的土地又划归第一舰队所有。塔兰图姆人在南意战争中伤亡惨重,没有足够的人手在照料边境附近的这片土地,加之戴弗斯的巧妙施压,使得这部分土地用于分配给驻扎在此的第一舰队的水手们,这其中也包括大量加入第一舰队的塔兰图姆的平民水手。
  现今,这个军港内有150艘三层桨战船和其他大小战船,共计约230艘战船,再算上卡斯特隆军港的50艘三层桨战船和其他战船,第一舰队以350多艘战船的数量稳压其他三支舰队,成为戴奥尼亚海军实力最强的舰队。
  但就算第一舰队船只数量多,塔兰图姆军港内仍然有足够的空地来建造干船坞,容纳更多的战船,可见其军港面积之大。而且大港内的海面也足够宽阔,平时小规模的一些训练,甚至直接就在大港内举行,这也成了大港内的一景,常有塔兰图姆人在岸边驻足观看。
  迪卡奥克拉特将阿莱克西斯的证明信件交给军岗守卫看后,即获得进入,但是在军港码头等待船只的时间有些长。
  明明旁边的码头还有空置的快船,为何还要在这里苦等?!迪卡奥克拉特心中有点恼怒。
  直到他上了船,从船舱里出来一人向他解释:“真是抱歉!刚才从卡斯特隆军港转运来一批物资,要紧急运往道尼,军港里的人员都忙着去做这件事,所以耽搁了你一些时间。”
  “给前线运送物资是王国的大事,我这个只是小事。”迪卡奥克拉特一见是他,立刻明白这艘船为什么晚到了,慌忙恭敬的说道:“而且塞克利安大人你还来亲自相送,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表示我的感谢!”
  塞克利安,曾经的戴奥尼亚海军统帅,在南意战争中,他率舰队三次击败当时称雄西地中海的锡拉库扎海军,从而掌控了大希腊与西西里东端的海洋,为戴奥尼亚最终击败锡拉库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戴奥尼亚民众崇拜的英雄。
  在战争之后,随着戴奥尼亚领地的扩展,已经变得庞大的舰队被戴弗斯一分为四:第一舰队坐镇塔兰图姆,保卫塔兰托海湾的海上安全;第二舰队落户卡塔尼亚平原,保卫戴奥尼亚在西西里城市的海上安全;第三舰队驻防特里纳,保障戴奥尼亚王国在第勒尼安海的海洋权益;第四舰队以布林迪西为基地,保卫戴奥尼亚王国在亚得里亚海方向上的领地安全。
  戴弗斯却没有让塞克利安再担任戴奥尼亚海军统帅这一职位,而是让他就任第一舰队指挥官的位置,虽然第一舰队的实力早超过当年的戴奥尼亚海军,但从海军统帅到第一舰队指挥官,这仍然是一种降职。不过,戴弗斯与此同时向元老院提议,并推选塞克利安成为了戴奥尼亚元老,这对塞克利安而言是政治地位的大提升,他也成为继赫尼波利斯之后第二位未满30岁的年轻元老。而且,海军被拆散之后,戴弗斯也随之取消了海军统帅这一职位,塞克利安也就没有太大怨言了。
  塞克利安到塔兰图姆赴任,这一待就是十年,除了有重大事情,他基本很少回图里伊参加平时的元老院会议,当年的青年英雄如今已经步入中年,也少了年轻时的傲慢。此时,他神情温和的对迪卡奥克拉特说道:“我也是要去参加你父亲的葬礼,正好与你同行。”
  提起去世的父亲,迪卡奥克拉特心中就是一痛,未能在父亲临终前陪伴在他身旁,是他一生的遗憾。
  “在道尼的战事进展的怎么样了?”塞克利安随口问道。
  “还比较顺利,我们已经攻下了赫多尼亚城、阿斯库鲁姆城,大军已经逼近到道尼人的中心城镇卢塞尼亚,正准备围攻这座城镇。从现在的局势来看,其他的道尼部落和城镇没有要增援卢塞尼亚城的迹象,估计这场战事在年前就能结束。”谈起自己参与的这场战争,迪卡奥克拉特有些兴奋和自得。
  听到这个好消息,塞克利安反倒叹了口气:“还是指挥军队在陆地上作战好啊!”南意战争后,戴奥尼亚王国并非一直是和平景象,其发动的征服梅沙皮、普切蒂、道尼的三场战争,规模也是不小,只是这些战争就在戴奥尼亚附近,而且对方的舰队太弱,根本无需保卫戴奥尼亚核心海域的第一舰队出马,导致塞克利安这十年来竟未能再上战场,他心中怎能没有遗憾。
  ……
  等到迪卡奥克拉特感到图里伊家中时,他的兄长索斯塔图斯带领家人早已经做好了殡葬的准备。
  由于库诺戈拉塔的妻子早逝,是由他的长女以及两个儿媳按几百年来形成的希腊风俗,清洗他的遗体,给其涂抹香精,穿上华丽的服装。并且,索斯塔图斯还在家门前搭起了占地很大的木棚,将库诺戈拉塔的遗体摆放在木棚里一张铺满草药的床上,然后在他的嘴里放上一枚银币,以便让他的灵魂能够交付喀戎的渡船费。
  而当灵堂、灵柩都布置完毕后,就轮到戴奥尼亚独有的丧葬风俗上场了:哈迪斯神庙权杖祭司普莱辛纳斯带领一干祭司、祭士、圣女来到灵堂前,开始为其默唱颂歌,祈祷其能早日顺利进入爱丽舍乐园。平时的葬礼一般只有哈迪斯祭士或祭司参加,库诺戈拉塔毕竟身份、地位不同,无需戴弗斯作指示,普莱辛纳斯就亲自带来的哈迪斯主神庙的主要班底。
  第二天,库诺戈拉塔的直系亲属包括女婿希洛斯都身披黑纱,表情肃穆的守在灵柩前,甚至他的女儿、儿媳按习俗都剪短了头发,以寄托哀思。
  一大早,戴弗斯就带着克莉斯托娅、爱葛妮丝两位妻子以及辛西娅、克洛托卡塔克斯等六个孩子到达灵堂,向库诺戈拉塔的遗体敬献了由石榴枝叶编制的花圈,并且带领一家人庄严肃穆的向其行礼,吟唱哈迪斯颂歌。向库诺戈拉塔的几位亲属安慰了几句之后,戴弗斯一家人走出灵堂,用摆放在灵堂外的几大缸清水清洗双手和脸上的污秽,然后离开。
  自国王戴弗斯离开后,来祭奠的人就开始多起来。
  刚开始是元老们。有安西塔诺斯、布尔科斯……这些情谊深厚的图里伊老友;有科尔内鲁斯、特里托德摩斯、拉斐亚斯、普罗特西劳斯、斯特隆波里……这些一起艰苦创业、共同奠定了戴奥尼亚基础的元老们;有卡普斯、斐利修斯、阿明塔斯……等虽然不满他总是提倡和平、反对战争,但又钦佩他才能和为人的前雇佣军元老们;有塞多鲁姆、韦斯巴、赫蒙……等相处了十多年、得到他不少照拂的异族元老们;有安塔奥里斯、西普洛斯、吕西阿斯……等得到他赏识、受其鼎力支持的元老;还有很多南意战争之后进入元老院的元老们。
第五十章
葬礼
  除了有重要事务无法赶到的,如指挥军队在道尼作战的阿莱克西斯,大部分的元老即使是在外地担任行政长官的、也都赶到库诺戈拉塔的灵堂进行拜祭,还有不少王国的中低层官吏也来进行哀悼。
  更多的是图里伊的民众,当年库诺戈拉塔为城市被焚毁、失去家园的图里伊民众呕心沥血,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而在随后的十几年中的一半多时间内,都是库诺戈拉塔在担任这座城市的行政长官,图里伊能有今天的繁荣,库诺戈拉塔出力甚多,民众又怎能不念怀他的恩情!因此,在这一天,图里伊民众没有兴高采烈的谈论橄榄球比赛,也没有到餐馆去畅饮,而是灵堂外的拜祭者始终络绎不绝。
  但是所有人虽然神情悲痛肃穆,但几乎没有嚎啕大哭的场面,比较安静。这一点与其他希腊城邦不同,在其他城邦的灵堂里丧葬家属甚至会雇佣职业的哭丧者来为整个殡葬过程增添悲伤的气氛。而根据《哈迪斯神典》,戴奥尼亚死者的灵魂根据其生前的表现是可以进入爱丽舍乐园的,那是一个美丽的天堂,进入那里是享福而不是受苦,所以亲属和拜祭者不必过于悲伤,否则就是在诅咒死者进入了炼狱。
  祭奠遗体的仪式持续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就开始为库诺戈拉塔送葬了。
  亲属们将库诺戈拉塔的遗体放入木棺内,里面还放着一些祭品,以供其在前往冥府和爱丽舍的最后一程中使用。木棺置放在马车上,马车由四匹黑马牵拉,亲属们身披黑纱,护在马车左右,徐徐前行。
  在马车后面是以戴弗斯为首的王室成员、王国高官、元老及其家眷,他们个个也身披黑纱,神情庄重。闻讯赶来的民众自觉的排在后面,渐渐汇成一条看不到尾的长龙,使得图里伊的巡察所不得不派出更多人手来维护秩序。
  送葬队伍中专门配备了十几名长笛手、号手,他们吹奏着庄严庄重而略带忧郁的挽歌,为整个送葬队伍渲染上肃穆神秘的气氛。
  马车前方的普莱辛纳斯带着十几名黑袍祭司默唱哈迪斯颂歌,用清水洒街,领着送葬队伍到了冥王山丘之下。
  八名一身戎装的宫廷卫士抬起木棺,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哈迪斯神庙旁侧一座小小的神庙前,这是哈迪斯的属神——死神塔纳托斯的庙宇,在南意战争之后修建的。
  神庙前方有一个焚化池,卫士们将木棺放入池内,祭司们开始通过焚化池周围的管道,往里注入橄榄油。
  索斯塔图斯、迪卡奥克拉特等库诺戈拉塔的亲属们面现悲戚,其他人也都低着头默默祈祷,只有身披白袍的戴弗斯走到焚化池前,张开双臂,向天空高喊:“伟大的哈迪斯,戴奥尼亚公民库诺戈拉塔今天再次魂归冥狱。我是您虔诚的子民,恳请您根据他生前的所作所为,赐予他死后所应享有的福祉!”
  说完,他从普莱辛纳斯手中接过火把,投入池中。
  熊熊大火燃起的同时,几十名圣女齐声诵唱,轻灵的歌声响彻山丘,洗涤民众心中的忧伤。
  木棺在歌声中化为了灰烬,但葬礼并未结束,库诺戈拉塔的亲属们从焚化后的灰烬中拿出尚未化尽的残骨,用新制好的亚麻布包裹,放入瓮罐中。
  戴弗斯也对来参加葬礼的民众高声讲述了库诺戈拉塔生前为戴奥尼亚王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宣布:库诺戈拉塔的半身铜像将入驻哈迪斯神庙的先贤祠与戴奥尼亚王国同在!他的骨灰罐将放入死神庙内,受冥界庇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