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735

  “哦?”
  “因为在这一场审讯中,没有人做伪证,也没有人徇私,审讯是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甚至在开始前,观众们纷纷嚷着要严惩叛国者,这样已经影响到陪审团的判断,但是到了最后,就连观众们也不再吵嚷,认同了法庭作出的判决。父亲,我不知道这个判决是否符合你的预期想法,但它是遵循《戴奥尼亚法律》规定的程序之下,依照戴奥尼亚的法律条文,由陪审团最终作出的判决,接受这个判决,就是尊重了这十几年来由您主导制定的这神圣的《戴奥尼亚法律》——”
  “克罗托,怎么能用这种口吻给你父亲说话呢!”在一旁的克莉斯托娅立刻轻声责备道。
  戴弗斯却露出欣慰的笑意:“你有这样的见识,我感到很高兴!作为一名国王,也不能随意乱来,同样要遵纪守法,要懂得敬畏法律,只有国王做好了示范,公民们才不会乱来,国家的秩序也就有了保证!”
  “是,父亲。”克罗托卡塔克斯恭谨的回答。
  克莉斯托娅笑吟吟的看看丈夫,又看看儿子,她怎会不知道丈夫是把儿子当未来的国王进行教育。
  辛西娅同样也在为弟弟高兴,虽然她的亲弟弟才是戴弗斯年纪最大的儿子,但她从来都不会认为戴弗斯会将王位传位于阿多里斯,毕竟他只是个养子,克罗托才拥有真正的哈迪斯血脉。
  “你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拥有最终裁决权?”戴弗斯又问了一句。
  这句话可问住了克罗托卡塔克斯,他想了一会儿,欲言又止。
  戴弗斯明白他在想什么,问道:“孩子,你是不是以为我是在贪图这个裁决之权吗?”
  克罗托卡塔克斯脸色一变,忙摇头。
  戴弗斯微微一笑:“法律条目是死的,人心是活的,而审判罪犯的偏偏又是人,又怎么可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呢?!更何况法律虽然神圣,但它并不能完全符合民众心中所认同的道德。”
  “完全符合民众心中所认同的道德?”
  戴弗斯见儿子似懂非懂,又解释道:“比如说这一次对这几个西西里元老的判决是符合戴奥尼亚的法律,但是他们对王国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却远超过了这几年的监禁,西西里即将发生一场战争,如果措施不当,那里将会战乱连连,你会不会觉得仅仅两三年的监禁对他们来说太轻松了些?再比如,明天要审讯的拉奥狄西安之子帕弗格瑞斯,那个曾经连杀了五六位少女的恶魔!”
  戴弗斯说到这里,一旁的克莉斯托娅和辛西娅都面带怒色。
  “如果让吕西亚斯来为他辩护,以他的能力,很可能会让这个杀人犯免于死刑,因为戴奥尼亚的法律对于杀死奴隶、自由民没有必须死刑的明确规定,但是这符合我们心中的良知?符合哈迪斯的神谕吗?!”
  “父亲,这个人罪大恶极,民众都希望他下冥狱,接受三判官的审判!”一向温柔的辛西娅此时也不忿的插话道。
  “吕西亚斯老师好像没有接受为那人辩护的请求。”克洛托卡塔克斯急忙说道。
  “如果是那样,吕西亚斯还是睿智冷静的,否则他即使辩护成功,他的名声也就臭了。”戴弗斯神情严肃的对儿子说道:“你看看,《戴奥尼亚法律》仍然存在着缺陷,一方面我们要完善法律,另一方面我们要手握最终裁决权,在发现判决出现明显错误时,重新要求审理,使其最终的结果符合绝大多数民众所一致认同的道德……”
  克罗托卡塔克斯听完,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儿,犹豫着又问道:“父亲……你刚才说‘人心是活的’,可你拥有最终裁决权……又怎么保证自己……没有私心呢?”
  戴弗斯一愣。
  克莉斯托娅再次喊道:“克罗托!”
  戴弗斯摆手止住妻子的呵斥,耐心而自豪的说道:“孩子,你勇于思考,敢于质疑,不盲从,我很高兴,说明你在学园的学习没有白费!我告诉你,相对于王国的民众,我是最没有私心的,因为我是国王,整个王国都是我的家,我又怎么会允许那些违法者破坏我的家,偷走我的财富呢!如果说我有私心,那这个私心就是保护王国的繁荣和稳定,还有——”
  看着年轻的儿子,他沉声说道:“维护戴弗斯家族在王国的统治!因此我们才能在审判中超然于普通人的利益,更能公平公正的对待各种判决。而我们越能保持公平公正,就越能得到王国民众的拥护。”
第四十五章
马其顿的求援
  克罗托卡塔克斯又思考了一会儿,不自禁的挺直了胸膛,似乎在为自己的使命而感到自豪,但他接着又问:“可是很多案件都很复杂,如何才能保证自己在最终裁决中做到尽量公平公正呢?”
  戴弗斯为儿子的勤学多问感到满意,很快做出回答:“那就要在平时多学习、多思考、多历练、多聆听,才能成为一位睿智而坚定的裁决者。”
  克罗托卡塔克斯心有所动,若有所思。
  戴弗斯此刻谈性正浓,接着又问道:“看得出来,你对吕西亚斯相当的钦佩。”
  “是啊,父亲。”克罗托卡塔克斯高兴的说道:“吕西亚斯老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智慧的头脑,不但在修辞学、辩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他的教学也生动有趣,很吸引人。”
  “吕西亚斯是全希腊知名的学者,也是戴奥尼亚王国的骄傲。”戴弗斯平静的说着,然后话锋一转:“你怎么看库诺戈拉塔?”
  “库诺戈拉塔大人是父亲您最好的帮手,大家都说‘元老院不能少了他。’他的离去是我们王国的一大损失!”克罗托卡塔克斯神情沉重的说道。
  “那么如果你站在治理王国的角度上,你是更喜欢库诺戈拉塔,还是更喜欢吕西亚斯?”
  戴弗斯的这个问题再一次难住了克罗托卡塔克斯,他沉思了片刻,还是没有作出回答。
  “孩子,你没有根据你的喜好来回答这个问题,说明你已经开始意识到了!”戴弗斯欣慰的点头说道:“库诺戈拉塔没有吕西亚斯的渊博学识,也没有吕西亚斯在全希腊的名望,但他十几年来勤勤恳恳治理戴奥尼亚,为王国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戴奥尼亚还有很多像库诺戈拉塔一样更加普普通通的公职人员,他们默默无闻的为王国的强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今天的戴奥利亚王国才能够为吕西亚斯等著名的希腊学者创造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能够为王国创造出更绚烂的文化,吸引落后的蛮族归附,让民众的生活更好!……”
  克罗托卡塔克斯沉思了一会儿,看向自己的父亲,认真的说道:“我知道了,库诺戈拉塔大人和吕西亚斯老师同样重要,但象库诺戈拉塔大人这样的公民才是王国的基石,没有他们就没有戴奥尼亚王国!”
  “基石!”戴弗斯赞了一句:“很形象的比喻,看来你已经了解了。出席葬礼的时候,就要怀着这样的心态!”
  “说起辩论,这是个好东西。”戴弗斯又劝诫道:“可以锻炼思维,明白道理,说服对方。但是不要太过于沉湎于它,最终变成一个为了辩论而辩论、只会空谈的人,却记住‘做一件实事胜过千言万语’!”
  “是,父亲。”克罗托卡塔克斯再次恭谨的回答。
  “你们父子俩光顾着聊天,都口渴了吧。”克莉斯托娅和辛西娅不知何时去洗了一筐葡萄和苹果,放在石桌上:“快来吃点水果!”
  “走吧,别让你母亲久等,否则就要挨骂了。”戴弗斯打趣的说道。
  克罗托卡塔克斯笑了。
  ……
  科林斯战争到了最后,斯巴达费尽心力向波斯臣服,获得了波斯的支持,最终战争结束,斯巴达与反斯巴达同盟一起签订了“大王合约”,逼迫它最重要的两个敌人——阿哥斯与底比斯各自拆散了自己的地区同盟,同时又允许雅典保留爱琴海北部诸岛的统治权,三个希腊本土重要的大邦或无力、或不愿在与斯巴达作对,使得斯巴达重新成为希腊本土的霸主。
  当然,这种靠抱波斯大腿、重登王座的做法并不令其他城邦信服,很多城邦的民众都在流传一个说法:“波斯正在把斯巴达变成波斯人的斯巴达。”
  斯巴达人当然也听到了这些闲言碎语,尽管阿格西劳斯强行狡辩,宣称:“是斯巴达正在努力把波斯变成斯巴达的波斯。”
  但是,斯巴达在希腊本土城邦中的威望已经明显下降,甚至在盟邦中也是如此。
  为了重振霸主形象,斯巴达必须采取行动,它把目标对准了伯罗奔尼撒半岛中部阿卡狄亚地区的曼丁尼亚城邦,指控这个昔日的附属盟邦在各方面均不遵从和效忠斯巴达,因此强令它拆毁城墙,重新效忠斯巴达。
  遭到曼丁尼亚人的严词拒绝之后,斯巴达王阿格西波利斯率军悍然入侵曼丁尼亚。在强攻城池失败之后,他命令战士们将流经曼丁尼亚城的一条河上游堵住,最终水淹曼丁尼亚,彻底摧毁了这座城市。
  这一赫人听闻的暴行果然震慑了希腊本土的诸多城邦,以往有关斯巴达人的那些恐怖血腥的记忆再次浮上心头,尤其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城邦再无主动挑衅斯巴达权威的行为。
  但是只成为伯罗奔尼撒的霸主,并不能满足斯巴达人的欲望,在斯巴达国王和长老们心中一直有一个巨大的阴影,那就是戴奥尼亚王国。虽然戴奥尼亚和斯巴达现在是同盟,但双方都很清楚,这种同盟并非出于长久的友谊而是短期利益的需要,而且戴奥尼亚王国还在不断的壮大,这督促着斯巴达人不得不去统合更多希腊本土的力量,方才能抗衡这个西地中海崛起的强大王国,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北方。
  而恰好在这个时候,斯巴达领地内来了一个使者团,这个使者团来自于爱琴海西北角、蛮荒的群山之中。
  马其顿是一个远离希腊文化核心区域,地处希腊本土北部边境,积弱落后的国家。无论是普通希腊民众、还是知名学者都认为这是一个野蛮人的国度从而鄙夷他们。但马其顿人则是如此的儒慕希腊,不但他们的国王历来都自称自己是阿哥斯王室的后裔(在古风时代,众多的希腊城邦联合起来,并选择阿哥斯人作为盟主,因为阿哥斯有着辉煌的过去,自从赫拉克勒斯后裔们回归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希腊国王都来自阿哥斯,比如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这也是阿哥斯人常常自诩他们比斯巴达人高贵的原因),马其顿民众也常将来马其顿领地定居的希腊人视为尊贵的客人。
  可是马其顿人对希腊的尊重并不被希腊诸邦重视,因为虽然它的领地广大,人口也不少,但和它比邻而居的是伊利里亚人、达达里亚人和色雷斯人,在最北端还生活着漂泊不定的凯尔特人,这些种族不但凶悍,而且人数众多,长年的入侵和袭扰让马其顿人疲于应付,其国家也长期处于战乱中,得不到好好的发展。
  而在戴奥尼亚王国九年(公元前384年),马其顿王室有人勾结伊利里亚人,发动了一次更大规模的入侵,将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赶出了马其顿。这位国王在逃离马其顿之前,曾经为了保住马其顿的城镇少遭劫掠,也为了获得希腊人的力量支持,他与马其顿东南方向的邻居卡尔基迪克同盟签署了一个协议,将马其顿低平地区和沿海的城镇交给了卡尔基狄克同盟代管。
  卡尔基狄克同盟原本是卡尔基狄克半岛上的一些希腊城邦组成的同盟,该同盟规定:成员之间完全平等、相互通商、互相帮助,共同抵御外敌。但是随着马其顿部分城镇的加入,卡尔基狄克同盟的力量得到加强,更是让位于卡尔基狄克半岛中心的强邦——奥林图斯受益良多。
  奥林图斯人开始期望建立一个囊括了整个卡尔基狄克半岛及其周边地区的更大的同盟,当然这个同盟必须要由奥林图斯来主导。
  而一年之后(即戴奥尼亚王国十年),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在塞萨利和卡尔基狄克人的帮助下夺回了王位。阿明塔斯在王位稳固之后,就想要收回之前赠送的土地,这遭到了以奥林图斯为首的卡尔基狄克同盟城邦的拒绝。
  此时,塞萨利人也帮着阿明塔斯向塔尔基狄克人呼吁。虽然塞萨利与马其顿这两个国家不时有边境冲突,但塞萨利人很清楚:一旦他们的邻居马其顿的力量太过削弱,导致无法抵御凶悍的伊利里亚人的话,对塞萨利和卡尔基狄克同盟都不利。
  塞萨利人的劝说让卡尔基狄克同盟中的一些城邦开始动摇,尤其是其中的两个城邦阿堪图斯和阿波罗尼亚,他们担心长此下去奥林图斯力量快速增长,从而主导整个卡尔基狄克同盟,于是暗中派人向阿明塔斯建议:向斯巴达请求介入。
  所以,马其顿使者来到了斯巴达。
  对此,斯巴达长老议事会召开会议,进行讨论。
  马其顿使者几乎没有费什么口舌就说服了斯巴达人。因为科林斯战争的惨痛教训使斯巴达反对任何形式的希腊城邦同盟和联盟,甚至他们将这一意见写进了“大王和约”,还逼迫阿哥斯、底比斯拆散了同盟,现在却又出来一个卡尔基狄克同盟。
第四十六章
斯巴达关于续约的争论
  斯巴达人知道北希腊的卡尔基迪克半岛位置相当重要,它形状像一把鱼叉,又被人昵称为“波塞冬的三叉戟”,正好卡在从希腊本土至黑海的这一条重要航路的中段,而且又听使者说,‘奥林图斯正在积极派人同底比斯和雅典联系’,所以长老议事会几乎是全票通过了“救援马其顿”的决议。
  其实还有重要的一点,斯巴达的国王和长老们心照不宣、没有说出口:那就是他们需要马其顿这个北方的盟友配合斯巴达人,一南一北挤压希腊中部的底比斯、雅典两个强邦的战略活动空间,同时马其顿庞大的兵源和强悍的骑兵也正是斯巴达所需要的。
  在作出了出兵决定之后,阿格西劳斯站起来,神色凝重的说道:“我想我们在派出军队去卡尔基狄克之前,最好先把另一件重要的事情确定下来。”
  他这话一出,会场内的长老们都脸色一变,他们都知道阿格西劳斯所说的重要事情是什么,因为与戴奥尼亚的十年盟约的协议再过几个月就到期了,这几天长老议事会就“是否与戴奥尼亚继续缔结盟约”的问题进行过商议,结果争论激烈。
  以年轻的斯巴达王阿格西波里斯为首的激进派长老们认为:科林斯战争结束之后,斯巴达已经重新成为希腊本土的霸主,无需再担心戴奥尼亚成为麻烦。相反,斯巴达必须抑制戴奥尼亚的扩张,不能放任它征服与伯罗奔尼撒半岛只隔着一个亚得里亚海的阿普利亚地区,因为这样会对斯巴达领地的安全造成威胁,毕竟这是一个无视斯巴达权威、敢于威胁斯巴达的“希腊”王国。
  而以阿格西劳斯等为首的稳妥派长老们(也只是在涉及戴奥尼亚的问题上比较稳重)则认为:斯巴达虽然依仗“大王和约”,重新主导了希腊本土的局势,但是和科林斯战争之前相比,斯巴达不但国力有所减弱,而且威望也在下降,底比斯、雅典等城邦随时都可能窜出来与斯巴达作对。在真正完成对希腊本土各城邦的完全压制和统合之前,不但不要去招惹这个强大的王国,而且还要防止戴奥尼亚主动干扰斯巴达在希腊本土行使“大王合约”执行者的权威,因此续约是非常必要的!
  “阿格西劳斯王,与戴奥尼亚的协议要到明年1月才会到期,足足有四个月的时间,让我们将这个重要的问题考虑清楚,没有必要这么匆忙的去做决定。”阿格西波里斯的叔叔、曾经的摄政王普拉克西塔斯不慌不忙的说道:“毕竟它太过重要,关系到斯巴达之后十年的发展,我们必须慎重!”
  “正是因为这份盟约的重要,它不但关系到斯巴达之后十年的发展,更关系到我们即将发动的这一场战争,所以我才要大家尽快作出决定!”阿格西劳斯正色的说道。
  “我们对卡尔基狄克同盟所进行的不是一场战争,不过是一场战斗,我们的军队只要踏上卡尔基狄克半岛的土地,等待奥林图斯人的只会是一场惨败。”已经是30岁的阿格西波里斯自信的说道,这十年他由稚嫩的新王成长为得到斯巴达战士们认同的斯巴达王,经历了不少的战斗,尤其是率军毁灭曼丁尼亚,为他赢得了不少赞誉,站在一群六七十岁的长老们中间,他的年轻尤为显眼。
  和意气风发的阿格西波里斯相比,已经50多岁的阿格西劳斯不但脚跛,头发花白,背也有些弯了,他语气平和的说道:“战争是无法预测的,否则在十年前我们也没有料想到,仅仅是帮助盟邦佛基斯的一场战斗,最后竟然演变成持续十年的战争,让斯巴达不得不依靠我们曾经的敌人——波斯,才结束了那场消耗了我们太多力气的战争……”
  阿格西劳斯的话让长老们陷入回忆,然后不时发出喟叹。
  “现在我们的战士要远离伯罗奔尼撒,前往我们从未战斗过的北希腊地区——卡尔基迪克半岛,听说那里的情况十分复杂,不但有内部城邦的争斗,还牵涉到马其顿、塞萨利两个人口众多的地区,甚至底比斯、雅典和他们也有联系,我们的干涉会不会引发一场新的战争?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阿格西劳斯的话让长老们若有所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