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735

  弓骑兵、弓箭兵都算是机动性强的兵种,但七千人的队伍在已经摆好战斗阵形的情况下,变换阵形是需要时间的,而希腊人没有给他这个时间。
  在阿尔陶祖斯下达指令后没一会儿,视野里就出现了希腊人的身影。他顿时紧张起来,他很清楚:在有敌人进逼的时候,再去做阵型变换,无疑是自寻死路。
  他重新下令恢复战斗阵型,脑海里迅速盘算着:一会儿,射出两轮箭后,打乱敌人的前进步伐后,就立即向左侧快速移动,脱离与希腊人的接触,重新寻找战机。
  然而他的脸色很快就变了,因为对面希腊人的阵线很长,远远超过了自己的两翼,而且在行进的过程中还在不断的向两翼延长。
  阿尔陶祖斯是了解希腊的传统方阵的,他们往往会将阵列堆得很厚实,通常都在七八列以上,利用强大的冲击力碾压对方。而现在对方的阵型薄得恐怕只有两三列,为什么敢这么做?阿尔陶祖斯旋即明白:因为自己这边全是轻骑兵和弓箭手,希腊人无需靠人数力量的碾压,照样能稳胜。
  希腊人这是想包围自己啊!大意了啊!阿尔陶祖斯有些慌乱,神色变换不定。他想立即撤退,又觉得阵型已经摆开,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士气受影响不说,关键是时间耽搁了。
  自己可是做过承诺的,至少让我射出一轮箭。他心里想着:七千之箭能够扰乱他们的阵型,说不定还能引起他们的混乱,即使不能还有时间撤退。
  想到这里,阿尔陶祖斯决定冒险。他迅速叫来手下的将领,叮嘱他们牢记撤退顺序……
  当一切安排妥当后,他又感到宽心了许多,望着步步逼近的希腊人,他决定等双方距离接近约百米时,就下令放箭。
  来吧,希腊蛮子过来受死!他狞笑着。可是,在距离约两百米时,对面响起铜号声,希腊人居然停止了前进!着急的他却不想让队伍逼上前,从进攻立即转为撤退是容易产生混乱的,而阿尔陶祖斯只想顺顺利利的撤退,还是继续等希腊人进攻吧,他现在感到兵力多了也有指挥不通畅的弊病。
  接着,他赫然看到对面希腊重步兵的后面伸出无数只手臂,开始在头顶绕圈儿。
  投石兵!!阿尔陶祖斯吓得一激灵,他记得希腊雇佣军中没有投石兵,怎么突然又有了呢?!
  这时,没有时间容他细想,无数拳头大小的石块像冰雹一样密集地砸向,波斯军队的中路,这些波斯弓箭兵正引弓待发,瞬间遭此打击,没有甲胄保护的他们,被砸的头破血流,更有甚者被直接砸晕……
  波斯军中路顿时一片混乱。
  投石兵的发射频率很快,瞬间对方阵列又抛出一片飞石,遮蔽了天空……
  阿尔陶祖斯急得双眼通红,声嘶力竭的高喊:“撤退!快撤退!!……”
  号手正准备吹响号角,对面却抢先响起了高亢的铜号声,原本静立的希腊重步兵大吼:“阿瑞斯!!!”开始迈开大步,朝波斯人冲来,整个希腊人的阵线如同涌动的海潮,无惧前方的礁石浅滩,誓将陆地吞没,那是一往无前的强大气势,足以击垮波斯人本就不强的士气,甚至在希腊军中路前列裂开一条通道,涌出几十名骑兵,一马当先地向敌军波斯人冲锋。
  波斯人全面崩溃了!他们完全不听将官的号令,甚至裹挟着他们,往后猛跑,事先安排的撤退顺序根本无法执行,骑兵、弓兵、右翼、左翼、中路一窝蜂似的向峡谷口涌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远离那些可怕的希腊人!
  败了!败了!未放一箭就败了!!阿尔陶祖斯之前参加了库纳萨克之战,作为队友他为希腊人轻松击败波斯王的军队而欢呼。而现在当他亲自面对希腊人冲锋时,他才感觉到希腊重步兵的可怕,此刻他大脑一片空白,只是双手紧抱着马脖,被侍从们簇拥着,向峡谷口急奔。因为他当时处于中路的后队,最接近谷口,所以他和侍从骑兵几乎是跑在波斯军的最前面。
  前方就是谷口,广阔的空间在这里骤然收窄,陡峭而连绵的山峰又使得空气只能在峡谷口流动,使得刚进谷口的阿尔陶祖斯被激烈的山风吹得几乎睁不开眼。
  “驾!”他夹紧马腹,心中很清楚:越快冲过峡谷,就越少损失一些人马!
  峡谷的道路并非是一条直线,而是弯曲的“S”形,对于常年驰骋沙场的波斯骑兵来说,这不是什么难题,他们很好的控制着战马,即使前方有一个拐弯,他们也没太减缓马速。
  就在他们急速转过山脚时,前方赫然出现一堵由石块和木头简单堆切的半人高的墙,阿尔陶祖斯和他的侍从骑兵勒马不及,就这样直直地撞上去,顿时人喊马嘶,惨叫声连连……
  阿尔陶祖斯被甩飞了出去,他最终看到的景象就是眼前迅速放大的山壁……
  波斯的溃兵进入峡谷就像狂泻的山洪,将峡谷塞得满满当当,推挤着向前……
  当前方剩余的骑兵惊骇着停止前进时,后方的士兵还在拼命往前跑……
  于是,更悲惨的一幕发生了:前方的士兵被挤倒,还没来得及起身,就被后面涌入的士兵们践踏,而拼命挣扎的他们又绊倒了前进的士兵,再后面的溃兵为了逃离希腊人的杀戮,还在疯狂的涌入……
  峡谷内不断有人跌倒,被践踏,跌倒,践踏……石墙之后,波斯人堆得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谷口,有的士兵已被踩成了肉糜,有的还在挣扎,在鲜血汇成的小溪中哀嚎……简直就是人间炼狱!
  “竖盾墙!”
  “标枪准备!”
  看到拥挤在石墙前的波斯士兵,戴弗斯虽有些紧张,依然头脑清醒、发音清晰的依次下达命令!
  费力翻越石墙的波斯人先是遭到埃皮忒尼斯率领的轻盾兵标枪的攒射,然后排成密集阵型的希腊重步兵形成盾墙,挡住他们的去路,前四列的士兵前胸贴后背,给予第一列士兵以力量支持,他们的刺枪也能伸到首列士兵前方,共同组成一道矛墙,将通路堵得严严实实,轻易的就将惊慌逃窜、没有组织的波斯人刺倒。
  戴弗斯让士兵们携带石块木头,简单堆砌了这堵石墙,本意是为了防止波斯骑兵的冲击,因为一旦让马匹疯跑起来,重步兵们就算排再多列,也不一定能挡住,而且会损失惨重,所以用路障来减缓波斯骑兵的速度。没想到石墙所起的效果远超出想象,它与堆积如山的尸体阻塞了峡谷,使得溃兵的力量无法汇聚起来,冲击戴弗斯组织的防线。
  战斗并未持续太久,波斯溃兵在后有追兵、前无去路、中间是地狱的恶劣情况下,精神上彻底崩溃,纷纷投降……
第四十二章
古都怀古
  当几位首领兴冲冲的赶来于戴弗斯会合时,看到峡谷里的惨象,也不禁头皮发麻,看向戴弗斯的眼神,不自禁的多了几分敬畏,正像色诺芬所说的那样:“……戴弗斯……你……你不愧是……哈迪斯……神眷者!”
  戴弗斯同样心绪难平,他不断的在心中告慰自己: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战争!
  “这些波斯人怎么处置?”他看到士兵们正在收缴降兵的武器和甲胄,突然有点心软,问客里索普斯。
  客里索普斯的回答异常冷酷:“等收缴完他们的武器和盔甲,就把他们的手筋、脚筋,全部砍断,刺伤大腿,再放回去让蒂萨弗尼斯头痛去吧。”
  戴弗斯默然,他当然明白客里索普斯这么做的用意:雇佣军没有多余的食物,也没有多余的人手来看管他们,而蒂萨弗尼斯还得分出人手来照看这些受伤的波斯人,攻击他们的士兵自然就减少了。
  “戴弗斯,你做的很好!”客里索普斯环视四周,说道:“我想波斯人看到这里景象,会吓破他们的胆!”
  当戴弗斯率领着他的部队走出峡谷时,沿途的士兵们纷纷向满身浴血的他们致以最大的欢呼声,因为他们知道:正是这位年轻的首领率领少数人堵住了数量众多的波斯人的去路,才使得雇佣军获得了一场完美的胜利。
  年轻的戴弗斯用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全军将士的认可。
  ……
  下午,蒂萨弗尼斯的大军才姗姗来到峡谷。
  当蒂萨弗尼斯看到峡谷内的惨象以及躺了一地、挣扎哀嚎的伤兵,他愤怒地将自己的头盔掷到地上,然后派出一小部分亲信部队去处理善后,其他部队禁止进入峡谷,而是绕过山峰,走其他道路。
  跟随蒂萨弗尼斯的阿里柔斯始终保持沉默,他没有看到阿尔陶祖斯的尸体,但必定在这不计其数的尸堆之中。这三天内,两个跟他争权的将领都先后战死,此刻他却没有一丝喜悦,反而有一股唇亡齿寒的感觉……
  此役,波斯人死亡三千多人,受伤三千多人,没有一人逃脱;希腊雇佣军方面的伤亡可忽略不计。
  或许,真被客里索普斯说中了,波斯人被吓破了胆,一连几天都没再出现。使得希腊雇佣军能够比较轻松的一路劫掠、一路行军,到达底格里斯河河旁的一座城市——拉里萨。
  这是一座宏伟的大城。它的城墙下半部分是石头砌成,上半部分则为土砖,墙高约三十米,宽约八米,周长大约有十里。如此巍峨的城墙,让希腊雇佣军完全没有攻略它的兴趣,而且这座城和之前在底格里斯河畔所遇到的城市相比,行人稀少,城外的田地、村舍也大多荒废,显得有些荒凉。
  “拉里萨,据说它以前的名字叫卡拉,最早是亚述时期的大城,后来被米底人夺走。伟大的居鲁士大王打败了米底,可是却一直未能攻破此城,最后是太阳神密特拉用乌云遮蔽了卡拉城的光明,使它的白天和黑夜一样黑暗,卡拉城的居民恐慌万分,认为神抛弃了他们,于是纷纷弃城逃亡,居鲁士大王才夺取了此城……”马里吉说道。
  自从戴弗斯从客里索普斯那里学到了“了解地形”对一名统军将领的重要性后,他就将马里吉作为向导,伴随身边。色诺芬作为希罗尼穆斯的副官,诸事缠身,已不可能像之前那样跑来同戴弗斯轻松说话聊天了。而马里吉作为商人,不但熟悉周围地形,而且对一些两河流域的历史轶事如数家珍,为戴弗斯紧张而疲乏的行军旅程增添了不少乐趣。
  “喂,你们波斯有太阳神,我们也有阿波罗,到底谁比较厉害?”在护卫队里的马托尼斯突然说道。
  在戴弗斯身侧的马里吉向后瞥了一眼,不屑的说:“密特拉是自然的主宰,保障草木丰盛、土地肥沃、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受万物崇拜!不是一个区区小神所能相比的!”
  “你说什么?!你竟敢辱骂阿波罗!!”马托尼斯愤怒地想上前去揍马里吉,被希洛斯拉住。
  马里吉吓得往戴弗斯身后躲,戴弗斯却对他厉声说道:“马托尼斯的问题并没有冒犯你,而你却侮辱了我们希腊人尊崇的神祗!如果你不立即道歉,我不会阻拦他们对你愤怒的报复!”这个波斯人是不是在不经意间冒出来的优越感让他有点头疼,是该给他一个教训了。
  马里吉回头看见士兵们眼中冒着愤怒的火光,他知道要不是戴弗斯,他一定会被撕成碎片。作为商人,通达权变是其本性,他迅速弯腰低头,诚恳道歉,甚至还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看到马里吉获得了原谅,戴弗斯才问出了他之前一直疑惑的问题:“为什么这座城看起来如此荒凉?”
  马里吉一手捂着发红的脸颊,含糊的说道:“因为这里的居民主要是米底人。”说完他闭口不语。
  戴弗斯仔细想想,恍然大悟:“波斯王庭不重视这片地区,因为这里是昔日米底和亚述的核心地区,怕他们旧火重燃,甚至采取打压政策,对不对?”
  戴弗斯见马里吉吃惊的看着自己,知道自己猜到了要点,不禁有些得意的说:“让我再来猜猜都用了哪些方法。比如经常抽调这里的人去参军打仗?征收更高的税?……”
  “戴弗斯首领,如果你真是你们所说的什么神眷者,你确实和你那些只有肌肉没有头脑的手下完全不同!”马里吉叹服的仰望着马上的戴弗斯,因为刚才吃了亏,他低声说道:“如果你是个波斯人,并且是波斯的官员,估计也能发展得很好!”
  戴弗斯一笑,说道:“波斯虽然是大国,可惜我并不喜欢。”
  “因为你是希腊人?”
  戴弗斯没有回答,他望着不远处的拉里萨,怔怔出神:他是希腊人吗?除了这个身体,他的灵魂、他的思想,至今为止从心底都认为自己是个中国人,希腊的传统和文化同化不了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来人,甚至对他起不了什么影响,只是现实的无奈和诚挚的战友情,使他认同了这个团体。别看他平时一口一个“我们希腊什么什么……”那都是在忽悠这些希腊人,鼓舞士气,突显他这个首领的地位,一句话——为了生存!所以,如果波斯比希腊更优越,又对他伸出橄榄枝,他会没有任何犹豫的投靠过去,但他看不上波斯,因为希腊大部分城邦的政治制度更像21世纪的国家,甚至雅典比现代社会更加民主,这对崇尚自由的现代人有天然的亲切感……
  ……
  第二天,他们行军到达梅斯波拉。
  “这就是以前亚述王国的首都——尼尼微。据说,最后一个米底王的妻子美狄亚在我们波斯人夺取米底人的王国之后,曾经在此城避难。伟大的居鲁士大王率军围攻此城,由于这是米底人最后的城堡,长时间没有攻下来。众神中的军神巴赫拉姆见波斯人死伤太多,于是发出惊天动地的雷鸣,震撼全城,才被攻克……”马里吉依旧担任着向导和“解说员”的职务。
  “呵呵,波斯人的神真不错,还帮着战斗。”马托尼斯在后面嘲讽,有了昨天的教训,马里吉没有理他。
  戴弗斯在马上眺望这座同样位于底格里斯河畔的城池。这座前亚述王国的首都光是城墙的墙基就有约十七米高,卡拉已经算一座雄伟的大城,可看起来似乎也只有尼尼微的三分之一,可以想象当年这个以军事立国的亚述王国横扫西方诸王国时国力的强大和繁荣!而此时都城已是荒芜残破,城墙上疯长的野草和无数的荆棘丛在江风中摇弋,似乎在诉说它现在的凄凉。
  一股历史的沧桑感油然浮上心头,让戴弗斯自然的想起了那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千古名句,他感叹道:“再强大的国家也有灭亡的时候啊!”
第四十三章
弓箭战
  “波斯也会吗?”亚西斯特斯好奇的问。
  “希腊呢?”马里吉立即回头瞪了一眼,不甘示弱的问道。
  戴弗斯看了他俩一眼,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如果你们活的够长的话,五十年后也许能看到。”
  “这是神谕吗?”亚西斯特斯激动地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