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735


第六十八章
菲墩
  “完了!我们的港口要被封锁了,利吉姆完了!!”
  “阿蒂利克鲁斯,你必须立刻让戴奥尼亚派出舰队,赶走墨西拿人!!”
  “立刻派出使者,向狄奥尼修斯议和!狄奥尼修斯的敌人是戴奥尼亚,不是我们!只要我们向他献上金银,他会接纳利吉姆的!”
  ……
  “够了!你们都给我安静!!”阿蒂利克鲁斯一声怒吼,让众人愕然。
  “锡拉库扎人还在海上,你们就慌成这样!要是等他们登陆了,你们岂不是要马上投降!瞧瞧你们这个样子,连个普通的公民兵都不如!狄奥尼修斯早就想占领利吉姆,以方便他垄断墨西拿海峡,获取巨额的财富,他是不会同意我们的议和的!谁再说这种出卖城邦利益的话,我就让卫兵送他去海里喂鱼!……”阿蒂利克鲁斯愤怒的叱骂,不但吓得刚才说要“议和”的人赶紧低下头,还让其他人都面露羞愧。
  然后,他把目光投向市政厅中唯一一个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有惊慌失措的男子身上,神情严肃的问道:“菲墩,面对现在这个糟糕的处境,你有什么建议?”
  菲墩,被称之为最不像利吉姆人的利基姆公民,他性格坚韧,做事认真,很有决断力。他曾在第一次当选将军时,不听任何任何人的劝阻和说情,严查港口的偷税漏税,结果得罪了大批的利吉姆商人,而利吉姆本就是商贸发达的城邦,众多以富人组成的议事会成员从中作梗,之后菲墩一直未再入选将军和议事会。直到去年,当锡拉库扎的兵锋已经到达海峡对岸时,惊慌的利吉姆民众才又想起了这位颇有胆略的公民,于是他才再次被推选为将军。
  此刻,他神色凝重的说道:“锡拉库扎的军队在洛克里登陆,虽然距离利吉姆不太远,但是蒙塔尔托山脉(亚平宁山脉中的最南端,最高峰近2000米)很难被翻越。锡拉库扎要想进攻我们,只能走沿海那条崎岖的山道才能抵达洛克里,因此我们只要派兵扼守住山口,锡拉库扎士兵再多也无法发挥作用……”
  阿蒂利克鲁斯兴奋的说道:“你跟我想的一样!”
  菲墩没有在意这位首席将军拿自己的主意往他脸上贴金,而是继续说道:“当然,我们要小心锡拉库扎人从洛克里往西,经过那条连接东西海岸的有名的古道,到达麦德玛,再南下进攻陶瑞那,从而打通进攻利吉姆的通道!”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担忧的问题!”经过菲墩这一说,阿蒂利克鲁斯混乱的思路被理清了,他的双眉紧紧皱在了一起,沉思了一会儿,大声说道:“我们必须提醒陶瑞那加强防御,警惕可能从北方来袭的敌人!而且我们也必须派兵增援陶瑞那,否则以它的实力,即使有马罗河作为屏障,也很难抵挡住锡拉库扎大军的进攻!”
  之前慌乱的众人现在一个劲的点头认同。
  阿蒂利克鲁斯没理他们,而是语气急促而虚心的问道:“菲墩,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去考虑的?”
  “这场大战爆发,我们的贸易通道被切断是必然的。各位大人就不要再操心自家的贸易了。”菲墩认真的说道:“我们原来的那些战船,就算留在这里,也不是锡拉库扎舰队的对手。还不如就交给戴奥尼亚,至少他们能凑成一支比较强大的舰队,给锡拉库扎人制造一些麻烦……”
  菲墩的这番话说得有些人面色羞愧。
  “你说得太对了!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将战船交给戴奥尼亚人的原因!”阿蒂利克鲁斯当即接过话头。
  有人不服的反驳道:“锡拉库扎人不是傻子,他们可能会用舰队绕过沿海小道,在利吉姆附近登陆!”
  菲墩摇头说道:“我们都知道靠近墨西拿海峡这端的海岸线大多都是悬崖峭壁,礁石密布,优良的海滩和海湾本就很少,最好的两处还被我们占了(指的是利吉姆城和港口,它们分居两处)。因此我们只是去驻防剩余的那几个海滩,我相信锡拉库扎的军队再强大,也不敢在我们做好防御的战阵面前,冒着巨大的牺牲登陆。”
  菲墩的话让众人心中的恐慌消散了不少,阿蒂利克鲁斯趁势说道:“现在我提议由菲墩担任利吉姆军队的指挥官。”
  几乎没有一个人表示反对。
  菲墩神色庄重的接受任命,然后对首席将军说道:“阿蒂利克鲁斯大人,我们在加强防御的同时,也必须立刻向戴奥尼亚求援!如果锡拉库扎和洛克里全力进攻陶瑞那,即使我们两城的士兵都合在一起,也是很难抵挡的!”
  “你们放心。”阿蒂利克鲁斯此刻已经想通了关节,他勉强挤出了笑容,说道:“锡拉库扎人登陆洛克里的消息相信戴奥尼亚、克罗托内、西里庭……这些城邦很快就会知道,南意同盟的大军很快就会组建起来,锡拉库扎人怎么敢在面临大战的时候,全力来对付我们呢?!”
  “没错!没错!……”其他人也连声应和。
  “当然,我们也要迅速与戴奥尼亚取得联络,告诉他们,我们现在的处境,同他们一起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考虑到大希腊东部海域已经有敌人的舰队在游弋,我们必须立刻派出使者乘坐快船,走西海岸到达克纳佩提亚的港口,前往图里伊……”阿蒂利克鲁斯作出决定。
  ……
  “锡拉库扎大军登陆洛克里”的惊人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大希腊,戴奥尼亚民众的反应相比其他城邦民众要镇定得多,还未遭受过失败的他们坚信他们的军团、他们的元老院,尤其是坚信他们神奇的执政官。
  库诺戈拉塔和科尔内鲁斯在赶往元老院的路上碰在了一起。
  “最糟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锡拉库扎人果然来了,听说狄奥尼修斯所率领的军队人数不下十万人!”科尔内鲁斯神情忧郁的边走边说。
  “所以我们必须立刻让希罗尼穆斯将两个新军团组建起来!”库诺戈拉塔的心情相比科尔内鲁斯好不了多少:“斐利修斯和安西塔诺斯应该已经知道消息了吧,希望他们能够尽快督促克罗托内、西里庭……这些盟邦,迅速将盟军组织起来!”
  “大风暴来临,大家都在一条船上,谁也躲不过去。我相信这一次克罗托内、西里庭恐怕不会再犹豫了。”科尔内鲁斯对这一点还比较确信。
  “是啊,现在只能暂时先靠他们了!”库诺戈拉塔叹了口气,到了危机时刻他才发现无论是戴奥尼亚民众、元老院还是自己对那位年轻执政官是相当的倚赖:“戴弗斯大人到哪里了?他是否已经知道锡拉库扎大军来袭的消息?”
  “昨天有从北面传来的急报,戴弗斯大人率军到达拉河要塞,准备前往拉俄斯,乘船去皮科西斯……从拉河要塞到图里伊,信使快马加鞭也要一天,相信现在他已经到达皮科西斯,正和安塔奥里斯在一起,而且很快也将知道‘锡拉库扎入侵大希腊’的消息。”科尔内鲁斯说道。
  元老院的元老们都在密切关注戴弗斯的动向,库诺戈拉塔是因为这几天在协助塞克利安筹建军港,忙得晕头转向,才忘了打听戴弗斯的消息。
  “希望他能早日击退萨莫奈人!早日回来!”库诺戈拉塔期盼的说道。
  此时他俩正要穿过胜利广场,而广场上一群孩子正在嬉戏,一些年轻人正绕着广场练习跑步(主要是图里伊的竞技场和其他场地都被民众占用来进行球类比赛,导致正急剧扩张的图里伊城区的场馆不够民众用于健身和体育训练),一些老人则依靠着台阶或纪念柱,躺卧在地上晒太阳,还有人拿着刚从图书馆里抄来的书慢慢的阅读……
  在广场的中心有临时搭建的木台,数学院的老师正在向民众普及简单的算术知识,因此吸引不少民众前来围观倾听、学习(这个做法是当初在阿门多拉腊时两位毕达哥拉斯的门徒养成的好习惯,并一直坚持下来,因为数学院院长门托提克埃尔斯一直认为这是扩大他们学院影响力、并吸引好学生的最好办法)。
  而自从吕西亚斯担任文学院院长之后,也不甘示弱,每一天也派出老师到胜利广场,站在元老院台阶下的法案公告牌前,为民众朗读新颁布的法案公告的内容,讲解一些普通语法的应用,指出公告中的某些修辞错误(这使得元老院抄写员们个个小心翼翼,生怕出错),顺带讲讲戴奥尼亚的法律条文,以及辩论技巧,自然也吸引了不少民众去倾听学习。
  如此热闹的广场,自然少不了商贩,虽然图里伊市政厅有规定:不允许商贩在广场摆摊设铺。但这难不倒精明的希腊商人,他们挎着木蓝,推着木制小车,里面装着零食、水果、浆水等,在广场不停转悠,一天下来收益不少……即使是在锡拉库扎大军来袭的今天,广场的热闹仍未消减半分。
第六十九章
选择
  站在元老院前台阶上的库诺戈拉塔回头望着眼前的一切,广场的和谐安定触动到他心里惨痛的回忆,他神情渐渐变得坚毅:“戴奥尼亚联盟能有今天非常不容易,我们决不能允许锡拉库扎人来破坏它!”
  同样有着惨痛回忆的科尔内鲁斯此刻也没有了平时的温和:“我们就算是捐出所有的金银,也要打赢这场战争!只有这样,戴奥尼亚民众才能有未来!”
  ……
  塞克利安这几天非常的忙碌,他一方面要重新整编刚刚汇集到图里伊的这只来自各盟邦的混杂舰队,确立各分舰队的隶属,安排水手的住宿饮食等等,还要维护战船、安装“乌鸦”等等诸多事务;另一方面他还要参与和指导干船坞的修建、海军军港的建设以及设立警戒线,防止任何人靠近观看海军训练,以免泄密……
  现在从港口到赫拉神殿这一河段成了大工地,成千上万的戴奥尼亚民众热火朝天的建设和扩大海军基地,有军务部和图里伊市政厅的协助,塞克利安轻松不少,但他心中最着急的是:两个新的军团还没有组建起来,他的新战术根本无法演练。
  所以当“锡拉库扎大军登陆洛克里,锡拉库扎近500艘战船的舰队陈兵于洛克里北部海面,以护卫锡拉库扎的运兵船队”的消息传来时,不光是当初戴弗斯的告诫和计划,他自己心中也没有一丝出战的欲望。
  ……
  在西里庭南意同盟总部,以安西塔诺斯为首的各城邦代表在危机来临之际,抛开了不必要的争吵,迅速达成了一致:南意同盟中各城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派出尽可能多的军队组建联军,联军统帅暂时由斐利修斯担任。如果是戴弗斯率队出征,统帅的职位自然非他莫属,但他不在,所以各城邦代表都认为斐利修斯的威望不足以令其他城邦领军将军完全敬服,只能是暂代,而且有什么重要的决定,斐利修斯都必须与其他城邦将领集体商议决定。此外,联军可以在南意同盟任何城邦、任何领地内自由行军驻留、筑营,军粮供应由各城邦根据其实力按比例提供,象戴奥尼亚当然是最多,克罗托内、利吉姆自然也不少,好在此时才10月末,秋收刚结束,各城邦公民都有充足的余粮,戴奥尼亚联盟内几年前特设的储备粮仓内更是满满当当,所以暂时没有缺粮之忧。
  协议一旦达成,各城邦代表立即回返城邦,督促出兵,只有两人没有动。
  安西塔诺斯是因为戴奥尼亚在戴弗斯走之前早有预备计划,他只需在西里庭坐等第四、五军团到来就行。
  而另一个人则是考伦尼亚的使者——悠利帕托斯。因为考伦尼亚已经是战场最前沿,整个考伦尼亚已经开始了战争动员,准备防御锡拉库扎人的进攻。作为使者,他责任重大,必须留在这里,催促别的城邦的援军,尽快赶往考伦尼亚。
  “安西塔诺斯大人,你确定戴奥尼亚的军队已经出发了吗?!”他急切的再次问道。
  “我从阿斯普鲁斯图姆城出发来这里的时候,我们的第四军团已经在广场上召集士兵了,以我对我们联盟军队的了解,他们现在应该在路上了。”
  “那就好!那就好!”悠利帕托斯嘴上说着,整个身子就像屁股上长疮似的坐立不安,接着又问道:“那……那你们那个第五军团也出发了吗?!”
  “戴奥尼亚第五军团长没有别的爱好,唯一喜欢的就是战斗,他只要一接到命令,肯定会立刻召集军队出发。我甚至认为第五军团的出发时间可能比第四军团还要早。”安西塔诺斯认真的说道。
  悠利帕托斯心情稍微平定了些。
  安西塔诺斯见他不停的轻轻跺脚,右手还不停的轻敲木桌,一幅心焦的模样,忍不住又提醒道:“我建议你现在还是就近去催促一下西里庭的市政厅,抓紧时间动员公民兵。”
  西里庭?悠利帕托斯有些疑惑:按照达成的协议,他们的军队又不去考伦尼亚。
  安西塔诺斯向他认真的解说道:“西里庭、特里纳和克罗托内虽然是负责防御拉马托河北岸,可真要是让锡拉库扎人冲过了拉马托河,绕到了考伦尼亚的北面,那么我们南意同盟想将锡拉库扎人阻挡在洛克里和其盟邦境内的计划不就失败了吗!”
  悠利帕托斯经这一提醒立刻醒悟过来,马上站起说道:“你说的对,我这就去找普雷提尼斯大人。”
  ……
  这一天,在洛克里,狄奥尼修斯遇到了困难。
  他原本计划的是整个船队一大早就从锡拉库扎向北航行,一天时间就能到达洛克里,尽快完成登陆。所以他特地让最有经验的水手挑选了一个戴奥尼亚主力部队远征波腾提亚、同时又是风平浪静的好日子。
  庞大的船队确实在顺利的到达了洛克里,可接下来在进入港口的期间内,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洛克里没有像锡拉库扎那样拥有一个天然的海港,可以轻易的让成千上万的船只作为临时停靠,而洛克里的港口也比不上锡拉库扎的大,一次性容纳五六百艘船只已经是它的极限,同时洛克利作为一个城邦,人力毕竟有限,还从未处理过近万艘船在码头的到岸、卸货、运货、离岸、轮换等一系列的登陆程序,这需要充足的劳力、有序的组织、强有力的管理、丰富的经验……这些,洛克里都不具备。
  而且为了保密、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狄奥尼修斯在前一天才派快船统治了洛克里,因此洛克里的准备并不充分。
  这就出现了大量船上物资卸下来无法及时清理,堆积在码头,堵塞住士兵们上岸的通路,还让锡拉库扎士兵自己动手清理,已经在海上漂泊了快一天的士兵们非常疲乏,急于休息,当然心中憋气,一言不合就会跟码头的劳工们发生冲突。
  而卸完货的船只急于从密集的船只空隙中离开,来卸货的船只又急于靠上码头,负责调度的洛克里官员怎么可能照顾周全这么多的船只,导致船只相互碰撞、船员落水的情况不时可见,甚至还出现了几艘船被撞后,因为船体破损而进水,最终倾覆的惨剧。
  而在港口外,几千艘船停留在海面上,无论是水手还是士兵,都是非常渴望早点上岸歇息,而船主们则焦急的期望快些完成任务,然后离开,因为他们担心虽然现在海况良好,但地中海的气候变化多端,万一突然来一场风暴,就会将这些船全部拍向海岸,大家连躲避的余地都没有,一起被碾碎……
  狄奥尼修斯是最早一批上岸的,看到洛克里港口很快陷入混乱的场面,他心中焦急万分,甚至向来迎接他的大舅哥——德莫多卡斯发了火。
  但光发火也没用,问题摆在那里,必须尽快解决。所以狄奥尼修斯不得不严令已经上岸的人员充当劳力,听从洛克利港口人员的指挥,帮着搬运货物,疏通码头,调解冲突。同时又无奈的下达命令,让所有在港口外的运兵船在洛克里附近的海滩登陆,让士兵们上岸。
  下达完这些指令,狄奥尼修斯知道洛克里港口的糟糕局面会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千头万绪的事务会接踵而至,没有两三天的处理和修整,锡拉库扎的军队恐怕是无法出兵的。
  为了眼不见心不烦,狄奥尼修斯留下几位将领和大臣负责协调和指挥登陆,自己带着菲比达斯等一行人离开港口,进入洛克里城区。
  菲比达斯是第一次到洛克里,正审慎的打量着城内的建筑,却听狄奥尼修斯轻声问道:“菲比达斯,你认为我们接下来的第一个攻击目标应该是哪里?”
  菲比达斯看了他一眼,又扫了一眼落在他俩身后较远、被护卫隔开的其他人,他心中奇怪:因为之前在锡拉库扎时,他已经向这位僭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
  于是,他再次肯定的说道:“我的首选仍然是考伦尼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